雲都城外,雲池湖畔。


    某公正在垂釣。


    天也青青,湖也青青,頭上白雲小而凝結,一小團一小團的,被風吹得排成一串,倒映在湖中,風吹荻草,漂亮極了。


    卻似乎不是個釣魚的好天氣好地方,此公枯坐許久,魚線漣漪不斷,湖中動靜不停,魚卻一條未上。


    然而半天過後,忽有人來。


    來者也是一個釣魚人,模樣卻很奇怪。


    看起來十來歲的年紀,臉蛋白嫩,纖塵不染,五官秀氣,眼神靈動就是知州府上的千金怕也養不到這麽好。


    而她身著三色衣裳,略有些泛舊褪色,繡花布鞋,十分合腳,拿了一根和她人差不多長的小釣竿,就在湖邊隨便捉了一隻蟲子為餌,整個人十分隨意的在湖邊石頭上坐下來,將鉤餌丟進水中。


    並與此公閑談。


    如今世道很不安生,就連朝廷也有亂象,雲都城內城外都有很多妖鬼傳說,那些流傳於民間、來自幾百年前的故事開始在如今上演。


    此公也聽說過很多關於妖鬼的傳聞,一見到這名小娘子,就覺得她不是常人。更何況此地寂靜無人,遠離村莊,尋常根本就沒有人來,更別說這麽一名看上去不簡單卻又年幼的小娘子了,來此必不尋常。又曾聽聞,兇惡的妖鬼往往扮作老弱婦孺的樣子,謀害人命,因此僅靠外表來判斷善惡與否是萬萬不可的,於是心中越發忐忑。


    隻是小娘子率先開口,與他說話,他怕激怒於她,不敢不答,也不敢輕易離去,隻好一邊應付,一邊思考著脫身之計。


    小娘子先是與他閑談,說起雲都城中近兩年風靡起來的石鍋煮魚,聽起來似是十分喜歡,此公沒有放下警惕,隻如實告知她,是一個從西邊來到雲都茶馬互市的商人帶來的,因為便宜好用,湖邊很多漁村漁民都紛紛效仿,漸漸也就傳到了雲都城中。


    小娘子很感興趣,問他哪裏有賣石鍋的,他強打起勇氣迴答,西市很多賣的,價錢因為石鍋材質和雕刻技藝,高低不等。


    小娘子則大喜,打算也雕幾個,拿到西市上去賣。


    正常人少有這麽說話的。


    談話之際,小娘子已上魚三條,兩大一小,此公釣竿依舊平靜。


    此後小娘子又問起他,哪裏有種甘蔗賣甘蔗的,纖凝的米線和酸辣魚的做法可有傳到這邊來,說話奇怪,像是很有條理,起碼正常人家十來歲的孩童是不如她的,但言辭間又很跳躍,不像是常人的思維,加上她年紀小小,突然出現,又去過城中又去過纖凝,還沒有大人陪同,更加讓此公覺得她絕不是正常人,表麵上與她隨意對答,實則暗自警惕,不肯輕易鬆懈。


    小娘子卻叫他不要害怕。


    此公否認道:某來此釣魚,因何害怕?


    小娘子嚴肅答曰:人憂懼之時,都有味道,有些動物善於聞到這種味道。


    此公大驚,險些掉了魚竿。


    小娘子卻告知於他,自己不是壞人,也無惡意,隻是也喜歡釣魚,幾年前曾來此釣魚,如今舊地重遊,見到也有一位釣魚人,於是過來與他說說話請教他一些問題,如果他害怕,現在就可以離去。


    此公將信將疑,不敢全信。


    接著小娘子又告知於他,他魚餌的高度不對,有些過於低了,湖中現在的這群魚兒遊得要高一些,都從他的魚餌上麵遊過去了,因此湖中魚兒來往不絕卻都看不見他的魚餌,自然釣不上魚來。


    近年來發藻,湖中一片碧綠,怎能見到魚兒?


    此公知她不凡,於是收迴魚竿,調整了一下浮漂,丟下不久,就已黑了漂,拉杆一看,果然上了魚。


    大喜之下,憂懼去盡。


    隨即二人相談正歡。


    小娘子語氣純真,眼神懵懂,神情又很嚴肅,自稱自己遠道而來,巡遊天下,向他問起雲都一地的妖鬼事情。


    近些年來雲都一地妖鬼之事越來越多,有的害人,有的不害人,據說有些地方,妖鬼頻出,但因為並不害人,當地人確認這點之後,慢慢的甚至對此見慣不怪了,遇妖鬼如遇野獸,隻將之嗬斥趕走,並不會被嚇破膽。


    而若是有害人的妖鬼,自然也有除妖的人。


    雲都城內城外驅邪降魔者百八十人,有的是宮觀寺廟的修行高人,有的是民間的奇人異士,有的是家傳的本領,有的是拜師學來的,也有的是路過的神仙高人傳授的。若說最勤快的,當屬城中一人,幾年前從路過神仙處得了本事,此後便靠降妖除魔為生,幾年下來名聲大噪,在民間口碑風評都算極好的,甚至有時有邪祟妖鬼作亂,當地百姓沒有錢財,他也願意前往。


    兩人談得很是暢快。


    直到過了許久,小娘子才提著許多魚兒起身,對他說,自己要走了。


    此公問她名字。


    答曰:貓道人。


    等到小娘子離去,此公獨坐湖邊,依然覺得奇異,迴想今日經曆,隻覺像是年輕時聽過的那些記載於誌怪古書中的故事,可是世道一變,這種故事竟也開始真真切切的發生在了自己身邊。


    直到湖邊的風越發喧囂,此公感覺到了些許涼意,看看自己的魚簍也足夠換一頓酒錢了,這才起身往迴走。


    走到半路,這才忽然想起——


    雲都傳聞之中,那名城中青年從路過神仙處得了本事,被神仙叮囑降妖除魔,為民除害,據說那個神仙身邊,就有一個女童,喜好垂釣。


    難道是神仙迴來監察?


    此公越想越覺得是,不由驚訝。


    而今發生的事,誰又能知,幾百年後不會也成為人們耳中聽來久遠的故事呢?


    ……


    湖邊夏日草林茂盛。


    離湖遠些的地方,草林被壓平了,上麵鋪了一床很舊的毛氈,一名道人仰躺其上,盯著天上的白雲,目不轉睛。


    此處能夠吹到湖風,從臉龐劃過時十分愜意,草林被風擾動,沙沙的聲音亦使人心靜,同時離湖有一段距離,又不至於被水邊蚊蟲所擾,在這裏悠閑的躺著看雲,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忽然草林一陣晃動。


    拿著釣竿提著魚兒的女童走了迴來,看見道人,探頭探腦的多看了他幾眼,這才問道:


    “你在想什喵?”


    這種話往常都是宋遊問她。


    “什麽也沒想。”


    “什喵也沒想?”


    “隻是覺得有些奇妙,有些不真實。”


    “怎喵不真實?”


    “昨天早晨,我們還在西域,天盡山的腳下雪山遼闊,今天就到了雲州雲都,萬裏之遙,山水不盡,一下子就跨越了。”


    “唔……”


    女童仍舊拿著釣竿,提著魚兒,歪著腦袋把他盯著,似乎想說什麽,又似乎因為他的話,也能夠體會到一點奇妙恍惚之感,過了半晌,她才把頭偏向另一邊,語氣嚴肅的對他說道:


    “三花娘娘的仙鶴很厲害!”


    “自然。”宋遊對她說道,“萬裏天地一日還。三花娘娘法力越發精進了。”


    “萬裏天地一日還!”


    “是啊……”


    道人轉頭對她笑道:“尋常妖怪,除了本身就有翅膀的,在修成大妖且精通遁術之前,即使比三花娘娘修行久得多,道行更高許多,也無法做到像是三花娘娘這樣,一日之間橫跨萬裏。”


    “是仙鶴厲害!”


    “三花娘娘的仙鶴……”


    “……”


    三花娘娘盯著他看了會兒,眼光閃爍隨後岔開了話題:“三花娘娘剛剛按照你說的,去找人問了一下,那個人,以前雲都那個人,現在還是經常在這個地方降妖除魔,隻打害人的妖魔鬼怪,很聽話,好像變得更厲害了,唔,肯定也變得更有錢了。”


    “多謝三花娘娘。”


    “不客氣!”


    三花娘娘走過來將魚放下,看了看蘆葦上站的燕子,又伸長脖子,看了看草林中不知哪裏傳來的動靜,這才在道人腳邊坐下,開始與他講述自己剛剛去湖邊釣魚遇到那名釣魚人,釣魚人擔憂害怕的模樣和對談中有趣的事,一同等待日落。


    道人在這裏待了幾日。


    一方麵滿足三花娘娘釣魚的樂趣,一方麵也去附近的山水美景中轉一圈。


    幾日之後——


    步郡路川,壩樹之上還有雲池。


    隻是三花娘娘垂釣那個雲池指的是雲州雲都城外的大湖,這個雲池則是高山之上、群山圍成白雲蓄積起來的一個深坑,曾是真龍的居所。


    原先真龍曾對他說,“在這天地之間借你幾分力氣”,宋遊本以為指的隻是已化作龍心的木行靈韻,離開壩樹雲池之時也感覺到了,真龍在雲池龍池之中留下了不少靈韻,像是它當年吐出一口龍息,生機無限,能使千山複綠、大地來春。然而當時他隻覺得,這隻是真龍在池中生活久了自然而然留下的東西,就算是真龍特地留下,大抵也是留給這片天地山水,造福當地民眾的。


    現在想來,多半是特地留給他的。


    是留給天地山水,卻是留給更廣袤的一片天地山水的,是造福民眾,卻是造福更多的民眾。


    真龍來自上古,年歲悠久,定然不至於不知道,天宮有位古神,名為天鍾古神,又叫天鍾帝君,天鍾大帝,有一口死氣鍾。


    這也是他借給道人的幾分力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