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霧山。


    太陽掛在頭頂上,光芒被霧所擋,顯出七彩的光暈,頗為奇異。


    驚雷劍聖舒一凡已過不惑之年,即使以武入道後,氣血隨年齡而衰減的速度明顯變得緩慢,遠慢於正常武人,容顏衰老的速度也變緩,加上氣血旺盛與否對於戰力的影響也不大了,頗有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然而這些年來,他還是明顯感覺到了自己在衰老。


    這種衰老與尋常武人不同。


    尋常武人因為年輕時練武,好勇鬥狠,虧了身子,到了晚年,氣血一旦跟不上了,短短幾年容顏與身體就會衰老得很厲害,力量、恢複能力與反應速度也都會明顯下降,導致年輕時的一代宗師,一旦衰老便很快大不如前。


    舒一凡在這些方麵並不明顯。


    可以預料的是,即使再過二十年,他到了花甲之年,在這些方麵的衰退恐怕也不會太明顯。


    然而心依然是會滄桑的。


    這具身體依然在隨著時間慢慢走向下坡路。也許幾十年後,自己還是沒怎麽老、仍舊揮劍如雷,甚至比現在更厲害三分,直到死前幾天,也還是這個無敵於江湖的驚雷劍聖,然而壽元將盡之時,卻也絲毫不影響自己走向墳墓。


    短短十幾年間,世道變化不小。


    這種變化,江湖人最先知道。


    雖然大晏看似還很強盛,南北幾次謀反內亂,也都被陸續平息下去,然而朝廷對於天下的掌控力卻在明顯下降。這些從朝廷手中失去的掌控力大多都落入了各地各方勢力的手中,當官府無法維持安定、保護自己的權益後,天下江湖中人不得不自己想辦法,由此催生出的,是江湖中越來越多好勇鬥狠的武人,以及越來越興盛的江湖門派。


    光州霧山,驚雷劍派,江湖中公認的驚雷劍聖、幾百年來劍道第一人親手創立並坐鎮,在大晏腹地幾州口碑極好,在江湖中名氣也高,走到哪裏山匪賊人江湖好漢都要給些麵子,自然而然迎風而起,不斷壯大,如今就算拋開驚雷劍聖不談,也已是實打實的江湖第一大派了。


    光州百姓因此受益。


    在如今這個世道,各地妖鬼之事不斷,唯有光州,一片太平。


    甚至於在驚雷劍派的影響下,別的江湖善武大派也常常派出門人下山斬妖,這些好名聲自然又催生了驚雷劍派的壯大。


    已能比過北方長槍門。


    隻是如今驚雷劍聖坐在門中大殿內,卻不免皺著眉頭,眼光閃爍。


    底下的謀士為他整理著近期事宜:


    “浪州海上風浪持續了兩年,常有人見到海龍王顯身,興風作浪。最近一迴,也是最大的一場風浪,當屬去年末,據說有人出海,遠遠看見無數條龍吸水掛在天上,像是牢籠,水汽朦朧中顯出海龍王的身影,又被更大的水龍一爪抓入海中,此後再無風浪。浪州的江湖人都說,白犀二神曾托夢給人,海龍王已除,海上不會再有異常風浪,請人放心出海。


    “今年年初,西域戈壁地龍翻身,有沙匪賊人說,並非地龍,而是神靈相鬥……


    “西域綠城白日火燒雲,明明是早春,天卻一下變得很熱,過了好一會兒,才有風來,把熱氣全部吹走……


    “如今咱們光州,天鍾大帝也開始顯靈了……”


    舒一凡坐在上首椅子上,眼光閃爍,腦中想起的卻是當年跟隨先生,一同行走於禾州,斬妖除魔,鎮壓妖王。


    世間若有誰有如此神力……


    定是先生無疑了。


    隻是誰又知道呢?


    舒一凡搖了搖頭。


    遙想當年,唯有北方亂世,才是妖魔鬼怪遍地都是,這才多少年,各州之地幾乎都常有妖怪現世了。隻是這些妖怪似乎是自然誕生,並不像當年北方亂世中那些吃了人肉人血的妖魔那般殘暴,如今大多數還很懵懂。


    “天鍾大帝……”


    舒一凡不禁喃喃自語。


    來到光州開宗立派已有十幾年,他自然知道這位天鍾大帝是誰。


    這是一位在光州一地及其周邊被廣泛信仰的古老神靈,當地百姓信仰他老人家已經很多年了,至於究竟有多古老,已經老得不可考,但遠遠超過對赤金大帝的信仰年限,說不定也大大超過之前那位天帝。


    隻是舒一凡卻從未聽說過關於這位天鍾大帝的顯靈傳說。


    無論是之前北方妖鬼橫生、光州也民不聊生時,還是如今世道不安生,天下各地包括光州都有妖鬼出示,這位大帝都未曾顯靈幫過百姓。


    降妖除魔、護一地安穩的,一直是驚雷劍派的門人們。


    如今忽然顯靈,而且在各地宮觀廟宇都一一顯靈,雖說這聽來好像是好事,當地百姓也高興得很,紛紛前去上香拜神,卻難免惹他疑惑。


    “這是為何?”


    舒一凡坐在上邊說道。


    “不知……”


    底下的謀士以為他在問自己,連忙搖頭說道,卻是不敢說出口。


    舒一凡也沒有追問。


    其實眾人皆知。


    怕是大晏沒有多少年了。


    舒一凡坐著不動,眼光閃耀之間,盡是從前,同時暗自盤算著時間。


    “大安八年秋……”


    還有兩年,兩年時間。


    定要親去逸州拜訪一迴。


    ……


    不僅僅是驚雷劍派,光州及其周邊天鍾帝君顯靈之事也傳到了別處,別州別郡,甚至朝中。


    有江湖人聽聞。


    有地神妖怪聽聞。


    有朝中人聽聞。


    ……


    鼎山之上,仙鶴夜展翅。


    雖然白鶴無需控製,三花娘娘卻也一臉認真的盯著前方,生怕白鶴出了什麽亂子,直到它從半山腰飛向明月,這才收迴目光,往後看去。


    “怎麽不在這裏睡一晚再走?”三花娘娘問道,“我們以前都沒有走過夜路,哦,飛過夜路。”


    “免得對方久等。”


    “對方是誰?”


    “天山的古神。”


    “你在鼎山上不累嗎?”


    “不算累……”


    道人的聲音十分平靜稍作一頓,迎著女童關心的眼神,又說了一句:“便相當於睡了兩三個月。”


    “這樣哦……”


    三花娘娘點了點頭,難怪不睡。


    一行人確實很少趕夜路。


    就算是走夜路,也是悠然的走,圖的是明月與星辰,與白日不同的心境與風景,像是這種才剛剛做完一件事,卻連休息一夜也不願意,立馬便要火急火燎的前往下一個地方的情況很少有。


    隻是今夜也是初秋的第一個滿月,秋月無邊,星光幾點,乘著白鶴飛在夜空之上,仿佛與星月並肩而行,涼風送爽,亦是愜意極了。


    “你在山上的這兩個多月,三花娘娘又去了幾趟長京,有時候買皮蛋瘦肉粥來吃,有時候買包子饅頭,還買過糖葫蘆和醪糟湯湯來喝。有一家小館子的醪糟湯湯最好喝,很甜,喝了在仙鶴身上睡一覺,睡醒就迴到鼎山上了,很安逸。”


    “三花娘娘也學會享受生活了啊……”


    “這是神仙日子!”


    “令人羨慕啊……”


    “本來三花娘娘想好了的,要是你哪天從山頂上下來了,休息到第二天才走,三花娘娘就去長京給伱買好菜來吃!哦對哦,三花娘娘趁你在山上的時候還去山下幫人捉了妖怪,賺了一些錢,可以去長京最貴的店買點好吃的!”


    “那多麻煩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有仙鶴!”


    “可即使有仙鶴,也要飛到長京城外,沒有人的山上,再跑去長京吧。如今馬兒又不在三花娘娘身邊,這麽一來一迴,也挺費勁的。”


    “不費勁!”


    “那是我辜負三花娘娘好意了。”


    “沒關係!”


    女童倒是迴答得幹脆。


    剛剛答完,忽然見到下方有片光點。


    月光照耀之下,高大的城牆圍成了一個巨大的方形城池,城中不知多少房屋,多少街巷,橋店無數,院落重重,宮殿成群,亭台樓閣,不知多少盞燈火匯聚在一起,構成了這座當世最繁華的城池。


    “那是哪裏?”


    三花娘娘愣愣的問出了聲。


    “是長京啊……”


    道人盤坐凝視下方。


    明月之下,白鶴身姿優雅,緩慢的扇動著翅膀,沐浴著月光自長京上空飛過。


    街上仍有行人未歸,樓頂亦有詩人文人賞月,還有道人觀星,閑人舉頭,道人低頭看著他們他們也驚訝的望見了月下飛過的仙鶴。


    又有陰神武官自廟頂顯身,手持武器,麵露警惕,盯著上方的仙鶴,城隍亦被其驚動,親自顯身,同樣望向天空,待看見鶴上是誰後,武官與城隍又全都拱手,對著上方行禮。


    道人亦在空中與其還禮。


    此時長京一片月。


    城中萬戶搗衣聲。


    ……


    次日清晨,禾州禾原。


    一輪紅日自東邊出來,紅光為滿地秋色與晨霧染了色,照出一片平整的禾原大地。


    當初積雪三尺的白茫茫大地如今已恢複成數百裏良田沃土,剛剛收獲完,地上還留著金黃色的禾茬,使得大地也一片金黃。


    圍繞禾原、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的廟宇仍然保存著,裏頭神像也全都完好,有些此時仍有香火,每年也仍有大批人集體前來上香,記敘著神靈曾在此地極力封鎖妖王的往事。在平原裏麵,一些當初的人形石堆處,又有人建了廟宇,卻是不知供奉的是誰。


    可在這片本該平整無邊、連大一點的起伏都沒有的土地中間,卻突兀的多出了一座石山——


    石山高聳,奇特俊美,山上有碑,山前有廟,碑前廟前都有許多剛燒完的香,晨霧籠罩著石山,又逐漸被晨光所驅散。


    山頂有棵小鬆鬆下一名道人。


    道人身上已被霧水沾濕透了。


    仙鶴、燕子與貓兒都不見蹤影。


    直至朝陽躍出天邊水汽雲層,投來的陽光一下變得燦爛而明亮,其中帶著的溫度僅僅片刻就在薄霧徹底驅散,天地一片清明。


    清明之間,頭頂又有白雲飄來。


    “轟隆隆……”


    看似隻是尋常的積雲,凝實而厚重,一團一團的,可卻隱隱傳來常人聽不見的戰鼓聲。


    道人終於睜開了眼睛。


    抬頭看向天上——


    積雲分成好幾片,從不同方向圍來,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許多積雲上麵都顯出一道道神官天將的身影。其中最前麵、最高處有朵小雲,雲端站著一名身著古老白袍的老者,老者須發皆白,低頭看來,卻是一臉冷漠。


    眾多神官天將也都看向道人。


    這次的排場明顯格外的大。


    “下方有些百姓住得很近,在下已托夢給郡官,請他們疏散了。諸位皆是神靈,便請再等三日吧。”道人卻是一點不懼,對著上方說道。


    “……”


    老者依舊低頭看他,麵無表情。


    隻是卻也沒有拒絕。


    確實如道人所說——


    雲中皆是神靈,至少表麵上,神靈要以德行為先,行事哪能都與凡間人一樣?


    道人說完就閉上了眼睛。


    等天更亮一些,下方果真有官吏策馬而來,帶著近處幾個村莊的百姓離去,有百姓離去之前,還來山下上了香,祈求保佑,卻不知求的是誰。


    說是三日,也隻是眨眼間罷了。


    本書大概會在一個月內完結,本月底或者下月初,之後會寫點三花娘娘現代旅遊記的番外,大概會有個幾萬字的樣子。至於今天這個番外,其實是起點年終的活動,本來以為會在本月底或者下月初發出來的,因為叫年終活動嘛,結果比想象的提前了些。不過這也是茉莉很早之前就想寫的一個番外篇,本身不屬於正文,大家喜歡就看,不喜歡就當沒有看到,反正也不要錢,圖個樂子。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