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這裏是哪裏?”


    “是在下的夢啊。”


    “你是誰?你從哪裏來?”


    向來鎮定威嚴、久負盛名的周雷公也不禁慌了,慌而驚亂。


    道人卻是依舊從容,麵向他說:“雷公不是早就知道嗎?在下姓宋名遊,伏龍觀當代傳人,師父取字夢來。”


    “夢來……”


    周雷公與他對視,不由沉默了。


    沉默之間左右扭頭,看向這個世界,幾次三番欲言又止,終於開口:“為何本官一路走來,不曾見到流離失所之人?”


    “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


    “便是有了?”


    “自然是有,很少,很少很少,少到已經很難看得見了。”宋遊站在路邊,與雷公對答,“這種人未來也不會徹底消失。”


    “為何?”


    “因為有些人之所以流離失所,與自身是否具備豐衣足食的能力、社會是否允許他們豐衣足食無關。”道人微微一笑,“哪怕完全可以豐衣足食,他們也還是會選擇流離失所,這樣說,雷公相信麽?”


    “……”


    周雷公並不迴答,隻是再次看向四周,再次問道:“為何本官也從未見到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之人?”


    “這不該是神靈所希望的嗎?”


    “……”


    周雷公再度沉默。


    雙方對視著。


    “這裏到底是哪裏?怎會有這樣一個世界?”周雷公沉聲問道。


    “雷公想象不到這樣的世界,這很正常。”道人沒有直言迴答,而是說道,“很多年前,世人居住在山洞中,茹毛飲血,也想象不到未來會有大晏這般縱橫幾萬裏的龐大國度,想象不到會有長京這般繁華如夢之地,想象不到如今世人遵循的禮法,想象不到出門花一點銀子,就能租上一輛車去往長山賞杏花,更想象不到,深更半夜也能讓小販將紅柳羊肉串送到自己家中。”


    道人不禁眯起眼睛,頓了一下:


    “縱使最擅推演卜算的天算師祖,想來也不見得能看破遙遠的未來,哪怕是天道自身,也不知千百年後會是什麽模樣,未來的事,誰說得準呢?”


    “你想說……”


    周雷公看向道人,不知為何,嘴唇與喉嚨都變得很幹:“未來的天下,很可能會是這樣?”


    “還是那句話,未來的事,誰說得準呢?”道人聲音仍舊淡然,“不過在下希望它會變成這樣,最起碼它比現在更好。也更讓在下所熟悉一些。”


    “這便是伱所欲行之事?”


    “雷公可曾聽說過《蔡醫經》?”


    “蔡神醫所作那部醫術?”


    “蔡神醫醫術通神,德行無雙,已然參悟醫理病論的大道至理,欲將之著成醫經,從此讓世人患病之時,知曉為何患病,應當如何對症下藥醫治,而非胡亂驚慌懼怕,亂拜神靈。醫經幾次問世,皆遇大劫,若非失火,便是山洪,直至在下插手,請求北欽山蛇仙親自看管,這才使得醫經問世。”道人對他說道,“以雷公見識定然知曉,這類事情,天下其實屢見不鮮。”


    “……”


    “一朝天下一朝皇,一朝天下,一朝神靈。”道人長歎一聲,“如今世事長河滾滾向前,天宮神靈還停留在之前,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天下與生靈的阻礙。”


    “……”


    周雷公想說什麽,又說不出來。


    “雷公定然知曉,在下打著重整登天路、清理天宮無德神的旗號,其實所圖更大,雷公或許覺得,在下是以此欺瞞了天道,也欺瞞了天下眾生,其實不是。”道人搖著頭,不管周雷公的沉默,繼續說道,“事實是,在下在雲頂山上與天長談,耗時一季,說服天道,這才行此大事。”


    “果然……”


    周雷公深吸一口氣,這才說道:“不止重整登天路、清理無德神,你還要對滿天的神佛下手。”


    “是!”


    道人答得坦然,語氣肯定。


    隻是這時周雷公的心緒卻已經截然不同了。


    若是剛到這裏時,道人說出這句話,周雷公定然毫不猶豫,拿起鏨捶就要召引滿天雷霆,可此時他的心中卻一片驚亂,身處的這方世界給了他無比強烈的震撼,顛覆了他的認知,使他早已不複剛來時的沉穩篤定。


    氣勢洶洶前來責問道人的依據,在這方世界麵前,也顯得那麽微不足道,輕而易舉就被掀翻了。


    “便需請問雷公,是人間百姓的神,還是天宮天帝的神?”


    “你欲如何?”


    “重整五條登天路天宮無德之神力量便去大半,剩餘的挨著清理。沒了無德的神靈,對於人間的胡亂管轄便也少了大半。然而一來人心易變,神心也可能會變,有的神靈以德行登天,不見得會一直維持德行,這點雷公再清楚不過了。二來神靈長壽,多有古老迂腐而守舊者,卻不見得非得壞心才能做壞事。”


    道人對他說道:


    “在下並不對神靈斬盡殺絕,也不徹底封死登天路,更不斬斷天宮與人間香火信仰的通道,然而天宮神靈與凡間的聯係、神靈掌有的權力卻都應該受到削減與限製。”


    “……”


    周雷公沒有迴應。


    最後這一句話,聽來溫和,細品字縫之間也見不到多少血腥氣,然而若是實現,對於天宮神靈,仍然近乎於一場大劫。


    以大晏人求神拜佛時的務實,若是天宮神靈與凡間的聯係受到削弱,神靈掌有的權力受到限製,時間一長,凡間百姓對於神靈的信仰廣泛度與虔誠度都將受到影響,香火願力少了,神靈自然也會越來越少。


    時間一久,大部分神靈或許都將消失,隻有少數或是極具德行,或是身掌要職,或是名聲極大的,可以存留下來。


    隻是稱不上滅頂之災罷了。


    若是時間更久,誰也不知會變成什麽樣子。


    周雷公身為神靈,當了二百多年神,有心開口,想為神靈說點什麽,或是爭取一句,或是辯解一句,可看著身邊這方世界,開口時卻變成了:“那神靈以外呢?”


    宋遊知曉他問的是妖魔鬼怪,問的是修行法術,問的是山間自然出現的精靈,問的是一切足以在世間留下傳說的超凡事物。


    “世界自有答案,時間自會給出。”道人迴答著說,“順其自然。”


    “世界到這一天……”


    周雷公左看右看,不禁問道:“又要多久?”


    “大晏商貿經濟發達,長京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層出不窮,若是後朝能承接大晏,即使有神靈的管轄,兩千年內,也定然會慢慢變成雷公想象不到的樣子。若無神靈胡亂插手人間發展,則隻需要幾百年。”


    “幾百年……”


    周雷公喃喃自語,隨即問道:“伏龍觀不求長生,與凡人同壽,又代代不同,我能相信你,可若是天宮神靈受到削弱,你如何保證未來的伏龍觀傳人不會對天宮神靈斬盡殺絕,或是藉此掌控天宮眾神,做神靈之主、天帝之帝?又如何保證在你走後,世界與天宮會照你所想的走下去?”


    “雷公所言差矣。伏龍觀是一種傳承然而傳承的卻不是道行法術,而是一心為民,被蒼生擁護、天道眷顧的思想德行,若失了這些,伏龍觀便也失去一切了。”


    宋遊說著頓了一下:


    “雷公所想,也是天道所想,雷公所惑,也是天道所惑,因此天道與我壽元五百,好讓我看到那時的人間。”


    “五百……”


    “在下沒有別的本領無法生造出這諸多事物來,然而在下曾親眼見過這般世界,知曉它該是什麽模樣,該如何通往,因此在通往它的諸多‘道路’們出現時,能給它們一些幫助,也許能讓它來得稍快一些。”宋遊十分誠懇的說道。


    “難怪天道給你五百陽壽。”


    “正是。”


    “……”


    “雷公,如何?”


    道人與他對立,平靜問道。


    “轟隆……”


    天上又開始打起了雷。


    閃電分叉無數,密密麻麻,布滿了半邊天空,將整座城市映得雪白。


    不知不覺間,頭頂已布滿了烏雲,烏雲中雷蛇電龍狂放扭動,蘊藏著萬鈞的雷霆之力,隻需雷公一招手,就能被招引下界。


    這是夢神為周雷公準備的勢,以助他對敵取勝,又像是夢神對周雷公的催促。


    “吱呀……”


    又有人騎著車從他們身旁經過。


    “君受民眾擁戴,又受天道信賴,某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


    周雷公歎息一聲。


    “隻願這番光景早些到來,隻願那時周某還能在天上一觀,真有那天,即使煙消雲散,也無憾了。”周雷公如此說道,“隻是今日周某並非獨身而來,周某去後,先生還需問過那一位。”


    說完再次轉頭,看一遍這方世界,這次看得更加緩慢而仔細,目光複雜。


    “轟隆!”


    一聲驚雷響,神光一閃。


    周雷公已消失於道人夢中。


    道人不由得抬頭看天。


    無聲無息間,天上烏雲散去,雷電盡消,露出原本的天空,卻又有佛光萬丈。


    兩尊佛陀居於雲端,俯瞰世間。


    “……”


    道人不禁眯了眯眼睛。


    周雷公已然強大,還有天帝神權香火護持,加之夢神相助,竟還從西天調請來了兩位佛陀,真是謹慎。


    “阿彌陀佛,貧僧法號持燈。”


    “阿彌陀佛,貧僧法號明徹。”


    “原來是持燈佛,明徹佛,在下宋遊,有禮了。”宋遊行禮道,“雷公已去,兩位佛陀意欲如何?”


    “此非貧僧該留之地。”


    “此非貧僧該行之事。”


    兩名佛陀雙手合十,低頭說道。


    “聽聞伏龍觀當代遊曆天下二十年,二十年後便會迴山,如今已剩不到一年了。”持燈佛說道,“待尊駕迴到陰陽山後,我主願親往陰陽山,拜訪尊駕,相談未來之事。”


    “這是佛主的意思嗎?”


    “我主定有此意。”持燈佛道,“即便我主不來,我等定也願來。”


    “不知可否?”明徹佛問。


    “恭候大駕。”宋遊說道,“在下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也很感興趣。”


    “貧僧以前也以為,極樂世界在西天,現在看來是在人間,未來人間。”明徹佛閉目說道,“此番應多謝尊駕指明大路。”


    “然而佛國與天宮一樣,並非人人同心同德,尊駕所行之事,艱阻重重,還請萬事小心。”持燈佛行禮說道。


    “恭送二位。”


    宋遊表情始終平靜。


    這二位倒不一定都是有大德行之輩。隻是他們乃是天宮調請來的,如今周雷公已去,他們已沒了再動手的理由。就算動手,也已經沒有任何取勝的希望了,反而有可能折在此處。


    當然——


    宋遊更願意相信是德行,而非衡量。


    “尊駕保重。”


    “貧僧告辭。”


    無聲無息間,天上金光也散去。


    “……”


    道人卻並未立馬離去,而是從天上收迴目光,再次看向這方世界,隨即邁開腳步,拄著竹杖,繼續沿街行走。


    入眼所見,熟悉又陌生。


    闊別多少年了呢?


    真是不願醒來啊。


    “唉……”


    道人歎了一口氣,拄杖轉身。


    身影消失在原地。


    夢境轟然破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