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空氣冷而清晰。


    道人挎著一個褡褳,將之扯開,對桌上貓兒說:“三花娘娘請進來吧,去逛逛這座小城,也許能偶遇故人。”


    “燕子呢?”


    “燕子替我去山中拜訪山神了。”


    “拜訪山神!”


    “我們遠道而來,登門之前自然要先去告知山神,才不顯得冒昧。”


    “貓妹!”


    “進來吧。”


    “好的!”


    貓兒縱身一跳,化作一道花影,便已進了道人扯開的褡褳中。


    隨即從褡褳中探出頭來。


    道人則開門往下走去。


    走到樓梯半道,伸手拍拍褡褳。


    “唔……”


    貓兒隻好又把頭縮了迴去。


    早晨的靜福客棧要比晚上熱鬧許多,大堂中坐了不少人在用餐,定然不全是客棧的住客,大多隻是來吃飯的,十有八九吃的都是湯餅,一邊吃著一邊小聲談論事情,或是點評店中湯餅味道,或是議論東邊又起的叛亂,朝廷越來越苛重的稅收。


    外頭街上也是人來人往。


    “先生起得真早,天才剛亮!”店家剛好穿梭於大堂之間,看見道人,便笑著向他打招唿,“可要吃點什麽?”


    “先出去轉一圈,迴來再吃。”


    “也好。現在正是城中最熱鬧的時候。”店家笑道,“咱這小地方,沒多少人,熱鬧不了多久,等到太陽稍微高一點,人就都散了。”


    “是……”


    道人挎著脹鼓鼓的褡褳,走出客棧。


    “轟隆隆……”


    頭頂隱隱傳出悶響。


    許多行人都被其所驚,抬頭望去。


    “哦呀……”


    “怎麽冬天還打雷?”


    “這天也不陰啊。”


    “怪事!”


    “怪哉!”


    道人也抬起頭,凝視蒼穹。


    片刻之後,收迴目光,繼續拄杖往前,慢悠悠的,不急不忙。


    青石板路,仍舊凹凸不平,最顯眼的坑陷在街道左右兩邊,與兩旁樓店房屋雨簷平行,是積年累月雨水衝刷出來的小坑,此外道路上也多有大大小小的不平之處,不知是雨水衝刷出來的,還是行人馬蹄踩出來的,皆是歲月的磨洗痕跡。


    貓兒的頭又鑽了出來。


    先是仰起頭,好奇的看看天上,又低下頭,看看熟悉的街道。


    恍惚間好似看到一名身著三色衣裳的女童倒著走,就在這條路上,摔了一跤。


    “轟隆隆……”


    刷的一下,貓兒又看向天上。


    道人的腳步卻沒有停。


    手中竹杖與街道石板相碰,發出輕微的聲響,走起路來褡褳晃蕩,裏頭的貓兒隨之搖晃,一雙眼睛如琉璃如湖泊,倒映著漫天的雲。


    直到道人走入一條相對寂靜的小巷,鬧市繁華之聲迅速遠去,她才開口說道:


    “天上在打雷!”


    “不必管它。”


    “不是打雷!”


    “三花娘娘如何知曉?”


    “冬天不會打雷,晴天也不打雷。”貓兒說道,“而且感覺怪怪的,有些害怕。”


    “三花娘娘智慧超群。”


    “說對了喵?那這是什麽?”


    “是好事。”


    “好事?”


    不等道人迴答,天上又是一陣轟隆聲。


    低沉震耳,如戰車滾過。


    天地間有一種氣勢在醞釀,好似是某種威壓,尋常人感覺不到,隻覺得晴冬雷聲奇怪,可若是超凡脫俗之人,便會感到驚悸與壓迫,若是感知敏銳的妖精鬼怪地神修士,亦或是曾經做過惡的,甚至可能會感到喘不過氣來。


    這勉強算是好事——


    如今五條登天路都已重整,宋遊的正當理由已經完成,無德之神與來自天上的阻力卻還剩一半,宋遊正打算罷黜他們呢。


    若是罷黜神靈,還得挑個時間特地去宮觀一趟,還得費心想說辭,還得得到人間朝廷同意之後才可能激怒他們,或是親自找上門去,與這些神靈們鬥上一場,總歸是件麻煩事。


    如今他們率先出擊,主動找上來,便省卻了前麵的麻煩功夫。


    不好的地方也是有的——


    四方四聖與天宮天帝主動出擊,目的是占個先機,他們確實也占了。


    至於天上的滾滾雷聲,說是雷聲也是雷聲,說不是也不是。它既是四方四聖對於道人的戰書,催促他趕快應戰,算是神靈的禮節操守,畢竟大晏腹地到處都是村莊農戶,幾十裏就有一座縣城,神靈不為百姓謀善,已然不配為神,若還隨意下界鬥法,那稱之為魔也不為過了,同時它也是天宮諸多大能古神同時下界、自然而然引發的天地異象。


    道人並不理睬,繼續行走。


    穿過這條寂靜小巷,巷子的另一頭又變得熱鬧起來,人聲重新傳入他們耳中。


    隻是這條街不是城中主街,沒有那麽多小商小販,相對要安靜一些。


    道人就這麽慢悠悠的閑逛。


    直到接近中午時分。


    道人走到一條熟悉的街道前。


    此時路上人已少了大半城外的人早已出城歸家,城中的人也忙於午飯,僅僅一個時辰的差距,竟已從熱鬧變得冷清。


    “撲撲撲……”


    天上有隻燕子飛來。


    本不該在這個季節出現的燕子停留在街旁雨簷上,低頭看向道人,左看右看,小聲說道:“先生,山神請你去山中敘舊。”


    “知道了。”


    道人露出滿意的笑。


    “定在三日後。”


    “知道了。”


    道人卻是看向前方。


    燕子視野很廣,雖未轉頭,也發現前方有些動靜,於是立馬閉上了嘴,一動不動,學習三花娘娘,裝成假鳥。


    偶爾從天上傳來雷聲,他才略微抬頭,往天上看一眼。


    與三花娘娘不同,他自然知曉雷聲意味著什麽,也知曉接下來會發生什麽,甚至知曉天宮都有哪些神靈下界,先生又為何叫自己去拜訪山神。


    平州山神名聲在外,與天宮神靈的不和也很久了,一方麵原因是他乃是先天神靈,又強大無比,本就與天宮香火神靈不是同一條路,又天然容易受天宮神靈的忌憚,一方麵是他脾氣暴躁,不肯屈身低頭。數十百年前就是如此,最近十幾年間,北方大妖之亂被平複後,先生開始重整登天路之前,天宮亦有下界鎮壓的想法。


    平州山神乃是先天神靈,在自己這幾百裏荒山中,比之火陽神君也不差,平州荒山數百裏,亦是一片絕好的戰場。


    此時天上已然顯出威壓,平州山神不可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卻仍然發出邀請,讓先生進入他的道場,這本身就說明他也意識到了,這對於他和先生都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燕子如是想著,內心沉重。


    隨即從天上收迴目光,低下頭來。


    卻是不由一愣。


    此時先生在做什麽?


    隻見先生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看向前方。


    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街道盡頭正有一名四五歲的孩童,裹得像是一個圓球,黑灰色的衣裳髒兮兮的,手上牽著一根繩索,繩索的盡頭連接的是一輛精巧的銅鳩車,孩童拉著繩子,拉著金燦燦的鳩車在地上走,不時跑動兩下,發出笑聲,不忘迴頭看,好似真的在遛一隻鳥一般。


    不多時身後又有人來。


    乃是一名中年男子,穿著冬衣長衫,也是滿麵笑容,抓著孩童的手將之牽了迴去,天上雷鳴驚嚇不到他們,亦驚嚇不到道人。


    實在是一幅很好的畫麵。


    道人看得專注,不由露出微笑。


    旁邊有一麵小旗子,寫著“李家布莊”幾個字,院中隱隱傳出飯菜香氣。


    “那個人好眼熟。”


    腰間褡褳裏的三花貓小聲說道。


    “是啊……”


    “道士你不餓嗎?”


    “那我們也往迴走吧。”


    “好的!”


    道人這才轉身,往客棧走。


    “撲撲撲……”


    燕子跟在後頭。


    大約一刻鍾後。


    距離客棧不遠的一條巷子,巷子中多是一些小民居,有幾間開著門,擺著許多瓦罐,裝著不同的醃菜,也有幾人擺在路邊。


    道人放緩腳步,停在一名略有些蒼老的婦人麵前。


    “攤主,醃菜怎麽賣?”


    “……”


    婦人稍稍抬頭,直盯著他,頓時一愣。


    眼中先是一驚,隨即露出迴想之色,逐漸變成震驚,上下打量道人。


    “你……”


    “好久不見。”


    道人的語氣十分溫和。


    “真想不到還能與先生再見!”


    “這些年足下過得可好?”


    “多虧先生,自在多了。”


    “當年一別之後,在下對當初曾吃過的醃菜花念念不忘,偶然得知,還能有機會再次嚐到,便來拜訪故人了。”道人沒有說別的話,隻是從褡褳中拿出一個小錢袋,“願買一些。”


    幾乎同時,貓兒也從褡褳裏探出了頭,盯著前邊這名婦人看。


    “一些醃菜而已,道長於我們有恩,怎能收錢?”婦人搖頭說道:“隻是這個季節沒有菜花,便請道長嚐嚐南畫更出名的酸筍吧。”


    “足下也對我們有恩啊。”


    “不可不可……”


    “少裝一些即可。”


    “……”


    婦人沒再說話,隻拿出竹筒,與他裝了不少。


    道人恭敬道謝,這才離開。


    雙方都沒有提當年的事,一切盡在不言中,感激道謝的話亦在默契之中。


    迴到客棧,要兩碗湯餅,續兩天房間。


    湯餅很快被端進了房屋。


    道人也拿出了酸筍。


    湯餅仍然分作兩份。


    酸筍則被切成了長條,帶著少許湯水,聞著味道略微有些奇怪,吃到嘴裏卻十分清脆,味道微酸,用來下稀飯應當絕配。


    雖然沒有吃到心心念念的醃菜花,可當年尼姑庵中師父們的手藝並未退潮,這酸筍的滋味絲毫也不亞於菜花。


    道人再度露出微笑。


    似乎極為享受。


    至於天上隱隱傳出的雷鳴聲,雷鳴背後的意味,也隻成了無足輕重的事,隻享受著當下,歡喜於簡單小事之中。


    燕子在旁邊看著,忽然想到一句話——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


    上古時期,修行鼎盛之時,大能們對於世間的危害並未被世界忘懷,因此到了如今這個年代,想要修到上古大能的境界難之又難,從上古時期存續至今的大能們大多藏於天宮,並不輕易下界,偶爾下界,也不輕易聚在一起。


    如今幾位大能同時下界,自然引發天地異象。


    此般異象,多聚集於南畫上空,但其實對於人間的影響頗廣,若是神識敏銳者,哪怕相隔萬裏,也能有所察覺。


    就如去年的四季鍾響。


    四季鍾響,天下皆知。


    如今也差得不多。


    上古大能同時下界,天地都難容,世間有大道行的修行之人、妖精鬼怪怎能沒有察覺?


    ……


    浪州海外千裏。


    那位“海龍王”身死之後,兩位白犀大妖的日子越發好過起來。


    雖然海外靈韻不比神州,海外也是蠻荒之地,不適合白犀一族生活,心理上也對神州故土念念不忘,然而漁民海商們的信仰也能彌補一部分。


    隻是這幾年來,他們心中卻常常想起道人所說的話——


    若哪天感覺神州天地驟變,就可迴去助他一臂之力,若不願意,便靜待一些時日,悄悄迴大晏探查若天宮有了大變就可以迴來了。


    直到去年,一聲鍾響,天地皆知。


    兩頭白犀曾托夢給浪州、陽州信徒,請之查看,也曾悄悄潛迴內水,弄清緣由,大抵知曉了是怎麽迴事,有心想前去助力,卻發現那位仙師已經在與天鍾古神的鬥法中取勝,這才作罷。


    雖說當年仙師並未直言請自己相助,可欠了人家莫大的人情,其中又藏有迴歸神州的希望,兩位白犀大妖仍然心急不已。


    直到如今,又遙遙聽見天雷響。


    “……”


    兩位白犀大妖對視一眼,毫不猶豫,潛入水中,由大海反入隱江,再由隱江逆流而上。


    ……


    長京城外,北欽山上。


    山中剛剛結霜,湖泊生煙,老者坐在湖邊安靜垂釣遠方傳來雷鳴,卻也沒有驚動他,隻是過了許久,他才緩緩收竿起立,眺望南方。


    那是平州的方向。


    “唉……”


    二百多年前隨扶陽道人誅神鎮魔,沒想到過了這麽久了,還得動彈。


    不知不覺,竟已是一把老骨頭了。


    隻得一聲長歎。


    “轟……”


    一聲驚天巨響。


    大如山嶽的白蛇顯出本體,轟然撞開積雪樹林,剛一出現,便在山中迅速穿行,一路避開城鎮村落,沿著荒山,直往南邊去,速度極快。


    一切所擋之物,都被輕易掃開。


    若有山中樵夫精怪偶然所見,都無一例外,驚駭無比。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