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撲撲……”


    燕子飛了迴來,短劍也隨之飛了迴來,而他一聲不響,隻站在竹梢上梳理自己的羽毛。


    道人依舊坐在門口等。


    夕陽西下,日暮生煙。


    道人在門口坐了一夜,三花娘娘與小江寒也在門口坐了一夜,燕子在竹梢上站了一夜,那條黃狗也趴在前麵盯了他們一夜,等雞迴籠,它就趴在雞籠的門口,等雞出來,它又守著他們,倒也頗為顧家。


    直到次日上午,它忽一扭頭,看向遠方某處,隨即不再理會道人,撒腿一跑,身影就消失在了竹林中。


    宋遊便知曉,它的主人迴來了。


    過了一會兒,山間響起若有若無的叮當聲音,應是騾馬的鈴鐺,不知從哪裏傳來。


    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倒是辨得清方向了,可山間隱舍被茂密竹林所擋,道人看去,也看不見什麽。


    然而竹屋前的道人、身邊學著道人盤坐的女童、學著女童亂坐的小江寒,還有竹梢上的燕子,卻都順著聲音看向那個方向。


    燕子低下頭來,欲言又止。


    “叮叮叮……”


    聲音很快到了竹林麵前,清脆悅耳,伴隨著山間四麵八方的蟬鳴,使得道人的心中也多了幾分期待。


    竹林中出現了馬兒的身影。


    仍舊是一匹黃鬃馬,矮小腿短。


    卻隻見馬,而不見人。


    一隻黃狗咬著黃鬃馬的韁繩,牽著它從竹林之中穿過,走向林間的屋舍。


    “唔?”


    三花娘娘愣了愣,又扭頭看向一旁。


    “刷!”


    一道身影從屋舍右側閃出,手持已經出鞘的長刀,刀身雪亮有寒光,剛好與她的目光撞上。


    “!”


    三花娘娘刷的一下蹦了起來,落地已然站著,手下意識的伸進褡褳中,看向那方。


    吸了吸鼻子,看清之後,才愣在當場。


    “?”


    對麵的人亦是愣在當場。


    雙方對視,目光停滯。


    小江寒這才後知後覺的爬起來,疑惑的看看三花娘娘,又看看遠方持刀的俠客,不明所以,卻也學著三花娘娘,努力的原地蹦躂了一下。


    蹦起一指多高,落地差點沒站穩。


    道人隨手扶住了她,也帶著微笑,轉頭看去,看向故人。


    “女俠,好久不見。”


    遠處黃狗則是停下不動,盯著他們,眼光閃爍,努力觀察與思索著形勢。


    “嗤!”


    長刀迴鞘,收起銀光。


    黃狗也頓時放鬆了。


    此時道人麵前是一身黑衣的女子,長得與男子一般高,戴著鬥笠,以布蒙麵,隨手扯下麵巾,臉有些圓,白嫩了不少,仍是熟悉的樣貌。


    “怎麽會是你們?你們怎麽知道我住這裏的?怎麽找到這裏來的?”


    “皆是緣分。”


    “……”


    女子這才抱刀拱手,看看道人,又看看三花娘娘,與他們說道:“一別多年,可還安好?”


    道人也站了起來,拱手迴禮。


    三花娘娘自是跟著學。


    “一切都好。”


    “一切都好!”


    “三花娘娘好像長高了一些了啊。”


    “確實。”


    “!確實!!”


    “一別多年,女俠過得可好?”宋遊也問了一句。


    “過得挺好,比以前好多了,差不多是以前一直想過的生活了。”女子踏步走來,語氣神態依舊,瞄了眼道人身邊的女娃,“你生的?看起來長得怎麽不像伱啊!”


    “江上而來。”宋遊說道,“也許會是我觀的下一代傳人。”


    “我猜也是。”


    女子掏出鑰匙,打開了門。


    “進來吧。”


    道人沒有出聲,隻是邁步進去。


    屋裏陳設簡單,因此也不雜亂,收拾得幹淨,最中間便是一張木桌,幾張高板凳。


    吳女俠隨手將手中長刀一扔,牆上有個釘子,刀上有根掛繩,長刀便剛好掛在了牆上,雖然晃蕩,也不落下,而她則走進旁邊屋裏,拿來了幾個碗舀了一瓢水,隨意放在桌上。


    “我這沒有什麽好喝的,前段時間倒是自己釀了一些酒,結果勁頭有點大,喝了上吐下瀉,就不拿出來招待你們了。山泉,清甜得很。”


    “那應該不是勁頭大的問題了。”


    “誰知道呢!”


    女俠端碗仰頭,咕咚幾下就是一碗。


    道人則先喂了小江寒。


    “前幾年的時候,我們再次途徑安清,故地重遊,撿拾舊憶,聽路過燕仙台的當地百姓說,除了舒大俠以外,又有一位宗師以武入道,原來他們口中的宗師便是吳女俠。”


    吳女俠是圓臉,本身就顯小顯幼,年紀增長較同齡人不明顯,如今她的年紀也不小了,容貌卻與多年前相差不大。


    應是以武入道所致。


    “當年離開長京,我便迴了逸州,在安清玩了幾個月,在逸都也耍了半年,也迴西山派看了看,之後想到原先說的,我便挑了幾個地方,最後陰差陽錯選了這裏,隱居下來。倒是遠離了江湖,也遠離了人心,不過山間妖精鬼怪越來越多,煩人得很,也算是托你的福,原先在長京和你驅邪降魔攢了不少和它們打交道的經驗,我宰了不少,再到後來,也幫四周的百姓驅邪降魔。


    “說來奇怪,明明隱居之後,我便很少再刻意練武,練武一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加上年紀大了,自然也不如年輕時。


    “最開始確實是這樣,可是後來不知道怎麽的,莫名其妙的,心中感覺便越來越強烈,揮刀的速度慢了,力量也小了,可這刀拿在手上,卻越發清楚應當如何使用才是大道,與它聯係越發緊密,感悟越發深刻,有一種冥冥中的感覺,斬妖除魔越多,越是如此。


    “直至後來,一片清明。


    “也算自然而然。


    “上一次柳江大會我還去了,當時沒報名姓,也沒有露麵,不過那個用劍的舒一凡有所感應,這才被大家知曉。


    “……”


    吳女俠很自然的說著話,像是離別的這麽長一段時間不存在一樣,除了積攢下了許多可以說的話,別的什麽也沒有攢下來。


    “看到外麵那群雞娃子沒得?”


    “看到了。”


    “我喂的,每天蛋都不吃完。”吳女俠又問道,“看到那隻大紅雞公沒得?”


    “看到了。”


    “特地給你喂的,本來算著時間,今年秋天之前你就會迴道觀,到時候一定去拜訪你,就提著它去,給你弄個開門的喜慶。結果沒想到還有幾個月你倒是先來找到了我。”


    “說來也是奇妙,我們隻是從山外路過,聽見此處有犬吠聲,但也沒有過來打擾,後來路上又遇到有人村中鬧了妖怪,過來請你幫忙,這才跟著他們一同過來拜訪。”宋遊說道,“卻不料竟是你的住處。”


    “那可真是巧!那妖怪呢?”


    “昨日已被燕子除掉了。”


    “咦!對了!你那匹馬兒呢?”


    “前幾年有要事,不便帶它,便請它先迴伏龍觀去了。”宋遊說著,也不禁問到,“女俠剛才牽迴來這匹馬,還是原先的那匹嗎?”


    “當然是了,我的寶馬神駒,我把它照顧得這麽好,起碼能活到三十歲,說不定可以活到三十五歲。”吳女俠說著,也搖了搖頭,“不過現在它的力氣和腿腳都比不上年輕的時候了,已經老了,隻能馱點東西,不能馱人了。”


    “原來如此。”


    宋遊也不禁露出微笑。


    真是一件好事啊。


    “我還喂了一條狗兒。”吳女俠咧嘴一笑,瞄了眼三花娘娘,發現三花娘娘正嚴肅的盯著她,她又迅速把目光收了迴來。


    “是條好狗。”


    “之前我還從東邊一個村子裏逮了一隻貓兒來喂,是隻麻貓,可惜養了兩年,不曉得跑哪裏去了。”


    “貓兒性子野,很正常。”


    “多半被山裏的野獸吃了。”


    “也不見得。”


    “對哦,都快要中午了,我得先去給你們弄一頓飯。”


    吳女俠放下碗,又站了起來,停在原地稍作思索,先走進廚房,出來時已拿了一把刀,再走到屋外竹林中,挑了一隻最肥最大的老母雞,隻一個箭步邁步就已到了它的麵前,一隻手伸過去,手到擒來,麵對這般足以斬殺妖怪的本領,老母雞根本沒有任何反應反抗之力。


    “咯咯咯……”


    “別叫別叫,養雞千日,用雞一時,很快就舒坦了。”


    女俠一邊殺雞,還一邊安慰它。


    道人站在後麵的門口看著,看著她熟練的殺雞放血,將血放進一個碗裏,雞也漸漸不再掙紮了,而她像是知道道人在她身後看著一樣,一邊做著這些事情一邊開口說著話:“我住在這裏這麽多年了,還沒有招待過別人吃飯,你是第一個……這手藝越來越好,但是總找不到好友來品嚐一下也不是個事,我跟你講,你算有福了。


    “可惜你來得太突然了……


    “這身後山裏什麽都有,我平常閑的時候,就帶著我的狗兒去山中逛,經常打到野味,熊掌我都吃過,要早曉得你來,說什麽也得去山裏給你弄點平常外頭吃不到的稀奇東西……”


    嘴上不停,手上也不停,燒來熱水,燙雞拔毛,又用穀草點火堆,燒掉細毛,比當年是完全不同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