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道人便是這浮雲觀的觀主。


    這位道人是真的有本事的。


    伏龍觀也許在民間不太有名,可對於這等高人來說,再怎麽也不至於沒聽說過,野外偶遇,實在有緣,於是北山道人請他們在觀中住下。


    一間房間,簡樸隨意。


    有弟子為他們搬進來行囊。


    宋遊在房間中坐了會兒,覺得先前北山道人說的也是有道理的——


    三花娘娘畢竟是妖,精於除妖的道人,自有識別妖物的本領。三花娘娘在自己身邊的時候還好,一旦離自己遠了,碰上有道行的道人,就算不吃點苦頭恐怕也要受些驚嚇。


    隻是這天下間有道行的道人並不多,一路走來,碰見的也很少,所以並沒有使得他重視這一點。


    之後要去長京。


    長京乃天下首善之城,可能道門高人喜好清淨,並不見得會往那裏聚集,可佛門高人卻喜歡往熱鬧的地方鑽,前些年還喜歡參政,很多朝廷要員都和一些佛門高僧交好,甚至有些朝廷重臣的幕僚中也有僧人,直到最近二十年,有個道人當了國師,這種情況才好了一些。


    除了佛道高人,還有民間高人,以及牛鬼蛇神,甚至還有一些妖怪混跡其中。


    確實,三花娘娘和自己是同伴關係,像是其他道人與靈獸、神仙與坐騎一樣打個標記是萬萬不能的,可也能想點其它辦法。


    宋遊在被袋裏翻找了一會兒,從自己下山時帶的那個行囊中找到一個小木牌。


    木牌做得精致,好似凡間令牌一樣,兩麵皆有雲紋,正麵寫著“伏龍觀”三個大字,背麵寫著一些小字,有宋遊的名字和第多少代。


    宋遊打量一圈,捏住一個角。


    “啪!”


    輕鬆捏下一個小角。


    大概指甲蓋那麽大。


    隨即開始打磨塑形。


    身後的三花貓朝他爬了過來,一步一步爬得很慢,到他身邊,仰頭看他的臉,又低頭看這個小木頭,都湊得好近。


    “你在做什麽?”


    “做個牌子。”


    “什麽牌子?”


    “你看——”


    宋遊拿起原先自己伏龍觀傳人的木牌給她看:“我有一個牌子,上麵寫著我的名字,這樣別人看了,就知道我是誰、我來自哪裏了,我想三花娘娘也該有個一樣的牌子……不過要小一點。”


    “送給我的嗎?”


    “是啊。”


    宋遊對她說道:“它可以當一個項鏈,戴在脖子上。要是三花娘娘不喜歡,覺得不好看,也可以在變成人形的時候帶在自己身上。”


    “這樣別人就知道我是你的貓了嗎?”


    “不是。”


    宋遊一邊打磨一邊說道:“這樣別人看了,就知道三花娘娘是和我一起的,不是壞妖怪了,就不會為難伱了。”


    “是因為三花娘娘很弱嗎?”


    “三花娘娘有自己的本事。”


    “什麽本事?”


    “可多了……”


    宋遊手上的動作不停,一邊打磨,一邊說道,似乎並沒有經過思考:“就好比昨天中午吃的兔子,可是三花娘娘從山上捉來的。之前在路上吃的鳥蛋也是三花娘娘掏來的。若不是三花娘娘,我哪來的鳥蛋兔子吃。這些都是我沒有的本事。”


    “道士。”


    “嗯?”


    “三花娘娘會給你丟人嗎?”


    “怎麽會?”


    宋遊頓時停下手上動作,轉頭看她。


    不明白她為什麽這麽問。


    三花貓仰著頭與他對視,臉上也很認真:“三花娘娘會被雷公嚇到,又會被別的道士嚇到,要是三花娘娘很厲害,就不會這樣了。”


    “妖怪會被雷公和道士嚇到是很正常的,絕大多數妖怪都會害怕雷公和道士,很多非常厲害的妖怪也會害怕雷公。”宋遊頓了一下,“不過三花娘娘天資聰慧又勤奮好學,輕輕鬆鬆就開啟了靈智,又自然而然就化了形,中間雖然誤入神道,卻也經營得香火昌盛,如此天賦和本事,想來修成大妖也要不了多久,屆時我說不得還得仰仗三花娘娘的保護。”


    三花貓一時沒有說話,隻站在他身邊,甚至兩隻前爪都踩在他的腿上,高高仰著頭,和他對視。


    許久她才收迴目光,卻是一下子扭身跳到地上,去玩她的巴茅球去了。


    “……”


    宋遊搖了搖頭。


    誰又知道貓在想什麽呢?


    繼續打磨。


    隻聽旁邊傳來聲音:“要做得和你的一樣,栓個繩繩,我要戴在頸子上……”


    “……”


    考驗起手藝來了。


    ……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道觀清淨之餘,又多了許多腳步聲。


    有一道腳步聲到了宋遊門口。


    “篤篤!”


    “道長,觀主請您來吃飯了。”


    “這就來!”


    宋遊推門,與貓同去。


    北山道長在這裏設宴款待他們。


    一個個穿著道袍的年輕道人端著菜來來往往,一道道送往飯堂之中。


    浮雲觀這種道觀,自然是不必交稅的,在當地名氣又很大,於是收益定然也不小。某種程度上來說,和靈泉縣的伏龍觀比較相似,隻是伏龍觀時而開時而不開的,又不愛接待香客,所以影響了香火收益,而浮雲觀應當會富有一些。


    今日招待貴客,不說菜品多麽豐盛,也不至於簡陋。


    宋遊一走進去,便分賓主落座。


    北山道人作為觀主,坐在主上位,下邊兩旁各有一排座位,宋遊和三花娘娘坐在最前邊,桌上五六盤稀奇的菜肴,一個蓮蓬,一壺酒水。


    北山道人先敬了三花娘娘一杯,與她說了誤會,道了歉,這才招唿大家快吃。


    宋遊低頭瞄向桌子上。


    一盤羊肉,是烤的。


    一盤臘肉,煮得亮晶晶切了薄片。


    一道像是油炸的蔬菜,用蓮葉盛放。一些類似海苔一樣的深綠色薄片。一些切成小段的隻有手指粗細的藕,似乎是生的。一條生魚,還有一盤分辨不出是什麽炒的蔬菜,最後便是那整個的蓮蓬了。


    宋遊看了許久,才下筷子。


    看了看別人桌上,知曉這條生魚隻有自己桌上才有,想來是特意為三花娘娘準備的,於是先夾給她。


    隨即挨著挨著嚐菜。


    坐在上主位的北山道長留意著他的神情動作,笑嗬嗬的為他解釋:“這是用荷葉炸的,取最嫩的荷葉,裹上澱粉油炸。”


    宋遊吃著其實已不太能吃得出裏邊是什麽了,反正便是油炸食物的味道。


    不過也是稀奇的。


    這年頭油炸食物都很稀奇,不是逢年過節,不是招待貴客,或者家境顯赫,是舍不得用這麽多油的。


    隨即又吃那類似海苔的薄片。


    隻聽北山道人為他講解:“這是青苔,壓成薄片烘烤而成,幹幹脆脆,閑來無事當個零嘴,吃來耍也不錯。”


    那藕倒是認識,就是沒長大的藕。


    這時候最是嫩脆,甜甜的。


    而那盤蔬菜竟是用荷葉尖炒的,就是剛剛出水還沒來得及展開的荷葉,它是一層一層裹起來的,一口咬下去,層層分明,口感十分奇妙。


    “我們這兒雖然不缺吃喝,可也采買不便,倉促之下,隻好拿出山中特產了,還請道友多多擔待。”


    “道長折煞我了。”


    宋遊連忙放下筷子,拱手道:“隻是這時分明已是深秋,又是哪裏來的荷葉蓮蓬呢?”


    北山道人還未說話,倒是宋遊身旁的年輕道人笑著迴道:“道長有所不知,我家後山有口靈泉,為四時泉,裏麵流出的水為四時水,匯集成的池子便是四時池,這水啊,無論什麽季節的植株都能……”


    話沒說完,北山道人便皺起了眉。


    那年輕道人也連忙閉上了嘴。


    北山道人這才露出笑意,對宋遊嗬嗬直笑:“我這徒兒平生就愛吹噓,道友莫要聽他亂講,其實隻是山上溫泉,頗有靈氣,這泉水一點不熱,不能用來泡澡煮蛋,隻是剛好使池水不寒,加之靈氣妙法,蓮藕自然四季生長。”


    “原來如此……”


    宋遊也隻笑著點頭。


    若真如年輕道人所說,四季植株都能靠此水生長,那便頗有神異,北山道人不願告知別人也很正常。若是如北山道人所說,就要普通許多了。


    又聽北山道人說:


    “幹吃飯也枯燥得很,不如請畫中仙子來歌舞一曲、助興如何?”


    說完他便拍了拍手,扭頭看向宋遊這邊。


    宋遊和三花貓迴頭一看,隻見自己背後的牆壁上赫然有著一副歌舞畫,畫中是個裝飾豪華的宮殿,輕紗幔帳,卻無人用餐,隻有一群婀娜貌美的女子在大殿中間,有人吹彈,有人起舞,舞姿翩翩。


    忽然間畫中人好像動了起來。


    一道道人影從中飛出。


    剛從畫中出來時人影還小,越往前飛一寸,就變大一分,落到飯堂中間時,已和真人無異。


    而不知何時中間已有了幾把椅子,拿著樂器的女子剛好坐下。


    琵琶一撥,聲如泉水跳躍。


    蕭笛立刻也隨之吹響。


    沒有任何遲滯的,非常自然而然的,這飯堂之中就充滿了管弦之聲,好像她們從一開始就在這裏吹奏、未曾斷歇一樣。


    這聲音悅耳,猶如天籟。


    傳統音樂的魅力一時展露無遺。


    中間則還有一名女子,身穿紅藍衣裳,袖帶瓢瓢,翩翩起舞。


    卻不是在地上。


    女子好似真的是仙子,又好似輕如薄紙,整個人多數時候都在空中,偶爾落地,也隻腳尖輕輕一點,便又重新飛起,姿態飄逸極了。


    便隻見她時而舒展著曼妙身材,全身衣裳都像沒有重量一樣,在空中飄著。時而隨手一招,那袖帶便飛揚出去,從宋遊的身邊劃過。時而腳尖輕點地麵做飛天奔月之態,緩緩飛到半空,懸浮片刻,又緩緩落下。


    這是一曲飛天舞。


    雖然衣裳穿得不多,可並不暴露,不見任何情色,隻有出塵飄逸的舞姿、女子的柔美,美得不可方物。


    這種法術其實是幻術的一種。


    常見於典籍的,是從月亮中召月宮仙子來,這樣比較能迷惑凡人,讓凡人覺得施術者果然厲害,仙子都能請來。而這種法術也確實厲害,它需要施術者在這方麵浸淫多年,有大把的閑時間來學它才行。


    宋遊學著其他道人的樣子,拿起蓮蓬來,從中取出蓮子,一邊欣賞歌舞,一邊將一顆顆蓮子放進嘴中,尤其清甜。


    同時瞄了眼其他道人。


    隻見這些道人雖然也裝出興奮之色,可臉上並無多少驚豔,想來觀主的這一手法術他們已然見過很多次了,說不定每次歌舞都是一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