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的窗戶大開著,夜風滿屋。


    窗外沒有月亮,但見滿天繁星。


    這些細碎的星光匯聚到了地上,眼睛適應了夜晚的光線之後,便也可以憑此視物。


    不能看見地上和遠處的細微動靜,但也能看見城市的輪廓。屋頂簷角一直往遠處延伸,直到分不出它們和黑夜的差別,有一種寂靜的美。


    身後傳來清細的聲音:


    “你在看什麽?”


    “聽說這座城裏有妖怪害人。”宋遊趴在窗戶邊,頭也沒迴的說,“三花娘娘昨天晚上出去逛,有看見妖怪晚上出來走嗎?”


    “沒有看見。”


    身旁一道影子刷的一下躥了上來。


    三花貓站在窗沿上,舒展著身子,同時說道:“不過有很多人在路上走,走起來身上咵嗤咵嗤的響。”


    “是巡邏的。”


    “巡邏的~”


    “禁衛軍。”


    “禁衛軍~”


    “就是守護這座城市的人類軍隊。”


    “我還沒問!”


    “沒有關係。”


    “不過三花娘娘昨晚在房頂上走,倒是感覺很遠的地方有妖怪,隻是離得太遠了,三花娘娘也不敢跑過去看。”


    “離它們遠些。”


    “你在找妖怪嗎?”


    “隨便看看。”


    “看到了嗎?”


    “當然沒有。”宋遊小聲說道,“也許是這邊太窮了,妖怪都不想來。”


    “太窮了~”


    “三花娘娘覺得我在這裏買張長榻怎麽樣,長榻大概這麽高。中間擺一張茶幾,差不多這麽高。”宋遊在窗戶邊比劃了兩下高度,最高的茶幾大概隻在窗戶下邊一丁點,“這樣方便我們以後在窗邊看風景,三花娘娘也不用每次都跳到窗沿上來了。”


    “三花娘娘不會掉下去。”


    “但是茶幾可以趴下來。”


    “三花娘娘看見有人坐著那種搖啊搖的椅子,好像很好玩。”


    “三花娘娘喜歡那種啊……”


    宋遊迴過頭來,借著昏暗的光線打量了下樓上的空間,感覺可以放得下。


    “那種要花很多錢嗎?”


    “得去看了才知道。”


    三花貓扭頭和他對視,湊得很近:“我們是不是沒有錢了呀?”


    “還有一點。”


    “隻有一點了嗎?”


    “差不多吧。”


    “人是不是沒有錢不行啊?”


    “……”


    這問題倒是讓宋遊好好想了想。


    若說人沒有錢不行,似乎不太對。在這個年頭,也確實有很多偏遠地方的人一年到頭也用不了什麽錢的,甚至幹脆不用錢,需要鹽的時候就背上東西下山一趟以物易物,其餘時候自給自足,過著極其原始的生活。


    可若說這句話不對,似乎也不是很恰當。


    書中快意恩仇的江湖好漢,有時也會被一文錢所難倒,甚至多數江湖人都在為了錢而奔波。


    人們印象中的修行高人,除了極少數山中隱士,或正統的苦行僧,其它大多數還是需要用到錢的,隻是多少的區別而已。


    陰陽山上之所以有伏龍觀,後來這麽多代觀主不乏任性之人,也都沒有把它拆掉,不就是道觀可以提供與世俗交互的便利,在懶惰之時,還可以靠它收些香油錢過上混吃等死的日子嗎?


    宋遊行走人間,也是需要用錢的。


    隻是江湖人往往灑脫,有錢就酒醉今宵,無錢餓著肚子也不怪誰。道人心性淡然,有錢就過好一點,無錢日子緊一點也覺得無所謂。


    想了一會兒,也隻說道:


    “差不多吧。”


    小貓兒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明明是一張貓臉,一時卻看出了幾分愁緒:


    “那我們怎麽辦呀?”


    “賺錢唄。”


    “怎麽賺錢?”


    “想辦法。”


    “三花娘娘今天白天出去逛的時候,看見那邊一條路上有人在賣小貓。”三花貓揚了揚下巴,指了一個方向。


    “嗯?”


    “你可以把三花娘娘賣掉。”


    “……”


    宋遊實在忍不住露出笑容:“三花娘娘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伱把三花娘娘賣掉,等你拿到錢了,走遠了,三花娘娘再偷偷跑掉,來找你。”


    “那樣做不對。”


    “那捉耗子可以掙錢嗎?”


    “不知道。”


    宋遊伸手摸了摸她的腦袋:“我們隻是錢少了,並不是沒有錢,何況沒有錢也不會餓死,三花娘娘不需要為此而擔憂。”


    “不會餓死嗎?”


    “不會。”


    “哦……”


    “無論什麽時候,都不可以通過偷搶騙的方式去掙錢。不過三花娘娘是隻正直的貓,想來這麽簡單的道理也不用我來說。”


    “對的。”


    “三花娘娘果然正直。”


    “隔壁那個女的人貼在牆壁上偷聽我們講話。”


    “沒有關係。”


    “她又悄悄的迴去了。”


    “沒有關係。”


    “她到床上去了。”


    “別偷聽了。”


    “它自己聽見的……”


    “睡覺吧。”


    宋遊把她從窗台上抱起來。


    房間中安靜了一瞬,隨即才響起三花貓的聲音:“你幹什麽?快把我放下來……”


    ……


    來到長京的第三天,宋遊起得早些。


    這次倒是遇到了那位女俠出門。


    依然是一身灰黑色的厚衣裳,可能便於攜帶兵刃,關門時遇見宋遊,她幹笑了兩聲,好像有點尷尬:


    “哈哈昨天晚上睡得好嗎?”


    “挺好。”


    “我昨晚好像聽見隔壁有人說話,不曉得是你在說,還是另一邊的鄰居在說,兩邊都湊近聽了一下,好像是你這邊在說。”


    “沒有關係。”


    “……”


    “女俠出門嗎?”


    “是、是啊,出門幹活了。”


    “慢走。”


    “多謝。”


    女子鎖上房門,扭頭就走。


    早晨霧蒙蒙,身上衣服又是灰黑的,很快就看不清楚了。


    這麽早不知道去做什麽。


    這位女俠前天的一番話說得是極好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事情做,即使是舊識,也該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宋遊並不想知道她去做什麽,隻待她走遠便收迴了目光,迴到屋子裏,不慌不忙的做飯。


    熬一鍋稀粥。


    出門到街東頭的肉鋪買點肉臊子,一兩即可,買點青菜,切碎時粥剛好煮得成形,都丟進去,便是一鍋肉末青菜粥了。


    吃完飯,問一問鄰居哪裏有賣舊木具的,道人與貓便往那個方向走去。


    好似走錯路了……


    不過問題不大,有閑心走到哪裏都不是彎路。


    忽然有人攔住了他。


    是一個蓄著長須的中年人,身著道袍,手上拿著一麵算命幡,既是旗子,也當拐杖用,一開口就是:


    “官人,貧道見你左顧右盼,眼神不寧,黴運纏身,最近行事可能不利呀,若是進京來趕考的,不如測一測命,捏骨測字貧道都很擅長!知曉了後續如何,心中便有底了!”


    宋遊轉頭看向他。


    三花貓也仰頭看他。


    算命幡由一根木杖加旗幡組成,旗幡上隻有一個“解”字。這個“解”和酒旗上的“酒”字差不多,是大晏算命先生的招牌。


    宋遊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這才笑著拱手:“道兄有禮,其實在下也是一名修道之人,並非進京的考生,隻是今日出來沒穿道袍。”


    “官人何故欺瞞於老夫?”


    “在下句句屬實,道兄還是別處找生意去吧。”


    “不信便罷了……”


    算命先生搖了搖頭,也離開了。


    這一路走過,像是這樣的算命先生,居然遇到好幾位。


    大晏現在其實很流行卜卦算命,解夢去厄,尤其是在朝廷信奉道教,當朝國師便是以卜卦算命出名的大環境下,長京算命先生多不勝數。


    除了這種最低端的“遊卦”,還有在街邊擺攤設點甚至搭了棚子的“坐卦”,也掛一麵解字幡,大家遠遠看見便知道這裏是做什麽的了。做得最好的甚至在繁華路段都有自己的店麵,門口排成了長龍,常有士大夫前來請教。


    是了,快要到春闈了。


    大晏人在考試、遠行或做什麽重大的事情之前,很喜歡找算命先生算一卦,現在眾多考生匯聚長京,怕是周邊郡縣的算命先生、乃至平常做其它營生的人這會兒都穿上算命先生的服裝,來賺外地考生這一筆錢了。


    官府對這類營生管得最寬,辨不出真假,便都不敢得罪。


    這倒是給了宋遊一些啟發。


    繼續找賣舊家具的地方。


    路旁偶爾聽到有人討論,便是前些時日工部侍郎在家中被妖怪吃掉的事,可謂震驚朝野。尤其這麽久還沒有抓到妖怪,平民百姓人心惶惶,暗中的兇惡之徒和妖魔鬼怪則仿佛受了激勵,越發興奮起來。


    而且快到春闈了。


    道人帶著貓兒,自鬧市中走過,也自小巷中穿過,腳步緩慢,與身邊匆匆忙忙的行人相比,好似格外蔑視時間。


    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聽。


    聽這長京城的故事,看這方土地的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走到下午,才算買到心怡的長榻、茶幾與布墊,還有一張很老舊的搖椅,花了不少錢。


    順便也買了幾麵店旗。


    迴到家中,取出筆墨,一張寫上“道”字,斜插在門上,往外招出。另外兩麵長條的旗子,寫上具體事項,掛在大門兩邊。


    驅邪降魔;


    除鼠去憂。


    宋遊看了又看,十分滿意。


    於是低頭對三花娘娘說:“若有人來店中驅邪降魔,就是我的活兒,若有人來求助捕鼠,便得麻煩三花娘娘了。”


    “喵?”


    “不知道……”


    宋遊便露出微笑。


    與人消災解厄、驅邪除魔也好,捕鼠殺蟲也罷,都算行了好事。至於三花貓問的能掙多少錢,他現在也不知道,隻看顧客了。富有的、大方的也許便給得多一點,貧窮的、窘迫的便給得少一點。掙得多一點,便吃好一點,掙得少一點,吃差一點也就是了。


    不過換種方式生活,換個角度看這人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