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下午,劉郡守果然在縣衙門口親自坐鎮主持,當街審理永陽真人與玄雷觀諸多道人,並揭示證據。


    宋遊也去看了個熱鬧。


    酒樓的夥計也去了。


    當時現場真是人山人海。


    宋遊並非當地百姓,其實既不知曉劉郡守這三年以來在普郡建立的威信,也不知曉永陽真人在景玉百姓心中的地位,遊離在外的他自然也不明白,這一天對景玉百姓來說有多震撼與重要。唯有親眼看見萬人空巷,才知曉這一天恐怕是要記入普郡景玉的縣誌與曆史中了。


    今日的公審也很有意思。


    一方代表著朝廷官府,三年施政,降妖除魔,在百姓心中極有威信,一方乃是修行玄門高人,被百姓尊為仙人,不知多少香火信眾。


    雙方明爭暗鬥已久,是政權與信仰的對抗,亦是人力與道法的碰撞。


    永陽真人有許多狂熱的信徒,也有一些與他利益交錯極深的人,都在現場起哄鬧事。不過郡守相比知縣也多了調兵之權,劉郡守雖已接到了來自長京朝中的調令,然而隻交代了軍政之事,暫未交接完畢,加之威望極深,也調來了普郡守軍,各個明盔明甲,守在一旁。


    出乎很多人預料的是,這些守軍並未派上用場。


    更出乎預料的是,劉郡守的準備格外充分,無論是審理流程,還是口齒條理,又或是證據,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現場人實在太多,擠擠攘攘,宋遊並未占據多靠前的位置,既看不清楚,也聽不明白,感受了一會兒這個場景的熱鬧,漲了見識,便帶著劍客與三花貓沿著空巷迴了酒樓。隻在黃昏時候,聽迴來的酒樓夥計描述才知曉,自己走後不久,玄雷觀的很多年輕道士和道童便認了罪,又踴躍的站出來檢舉揭發道長們的罪行,劉郡守與捕役又一一陳列鐵證,甚至從道觀山下挖出了不少屍骸與遺物,也都擺在了現場。


    最開始人們還很熱鬧,沒用多久,聲音也越來越小,直至徹底安靜下來。


    中年道長們亦是逐一認罪伏法。


    永陽真人見大勢已不可逆,便也幹脆認了罪,至此,許多百姓心中的信仰崩塌了,一位活神仙也跌落了神壇。


    酒樓夥計講述時充滿了不敢置信,有一種自己的認知被顛覆的感覺。


    宋遊即使身在其中,聽著也覺得稀奇。


    ……


    晚上天黑過後,劉郡守又來了。


    這時自然不是來請宋遊吃飯的,事實上看他與幕僚一臉疲憊,盯著黑眼圈,眼中布滿血絲,恐怕從昨夜起就沒有歇息,如今又叫上捕役,抬來了滿滿兩個箱子的書籍器件,都用封條封著,擺在宋遊房中。


    “郡守這是何故?”


    “迴稟先生,這些都是縣中捕役搜查玄雷觀時找到的不明書籍和不認識的器物。”劉郡守說,“那些寫了書名我們認識的,都挑了出來,留下這些我們也不知曉是什麽的東西,不知是否涉及邪法,便一樣沒動,拿來給先生過目。”


    “郡守有心。”


    “不敢不敢。”劉郡守說道,“先生已幫過大忙,卻還要勞煩先生再費心,該劉某人過意不去才是。”


    “便放在這裏吧。”


    “多謝先生。”


    “郡守適當勞累,適當休息。”


    “多謝先生提醒。”


    劉郡守躬身拱手與他告辭,便又風風火火的離開了這裏。


    永陽真人此案確實複雜,既牽涉諸多命案,又與神鬼妖魔相關,還早在景玉成了氣候,茲事體大,不是短時間能審理完的。


    劉郡守若能在離任前,將這一案件處理好,便不僅是破了許多大案,也是為普郡消除了一個相當大的不安定因素,如此再迴京赴任,恐怕京中無論權貴還是清流都要對他高看一眼。隻是無論他因何而上心,都是實打實的在為百姓做好事。


    宋遊收迴目光,又看向這兩個箱子。


    今夜恐怕他也有得忙了。


    於是點亮油燈,又將劍客房中的油燈也一並借了過來,還將自己帶的兩個燈籠也點亮,這才將房中照亮,於是打開箱子。


    裏頭大致隻有兩樣東西。


    一是各種各樣的書籍。


    二是各種各樣疑似法器、祭器或是奇奇怪怪認不出來的東西。


    各種器件最好辨認,宋遊隻需拿起來,一觸碰到手,就知曉是不是凡物。


    大多也都是凡物。


    即使是真的有用的法器、祭器,很多也是凡物,有用的是祭祀儀式和規程,法器祭器就和設立法壇的桌子一樣,本身普通。


    隻有極少數沾了靈性,也有幾件是道人們精心製作的法器,各有用處,多是邪物,宋遊也隨手銷毀了事。若是正常法器,便將之留下,準備明日交還給劉郡守,器物無罪,任他如何處理。


    書籍要稍稍麻煩些。


    至少要粗略翻看一遍。


    也和器件差不多,大部分就是普通的書籍,或是道教經典,或是什麽雜書,因為沒有名字,或是名字玄之又玄,劉郡守和幕僚沒有看過,或是看不懂,便一概送到了宋遊這裏來,給他過目。


    少數真的不一般。


    其中也分兩種——


    一種就是尋常法術,或是道教法術,或是江湖人常用的法術,本身無罪,即使流傳開來,因為天賦要求苛刻,修習困難艱苦,也根本沒有多少人學得會,宋遊也都將之留下。


    有兩樣是自己在伏龍觀中也沒有見到過的,倒是可以帶迴去,充實觀中的法術庫。


    剩下的他也打算帶上,今後遊走北方,若遇到有德行的宮觀寺廟便可以將之贈予他們,運氣好的話,也許有人學得會——北方也許會在自己走過之後變得平穩許多,但若多幾個有道行的人,就算隻震懾一下今後誕生的小妖小鬼,也是好的。


    一種則是玄雷觀的邪法,都不是完整的法術,多以筆記為主,不乏自己從玄雷觀道人身上見識過的法術,宋遊都隨手將之燒成灰飛。


    倒是有一樣比較稀奇的。


    “延壽……”


    一種通過陰魂來延壽的方法,大概便是那永陽真人能活上百歲的原因了。


    宋遊看了一眼,倒還挺巧妙。


    “篷……”


    一切全都燒成灰燼。


    忙活完成,已是半夜。


    宋遊一切如常,揉揉眼睛,迴頭看一眼,隻見三花貓端端正正的坐在自己後邊,隻盯著自己,一動不動,也不出聲,乖巧極了。


    卻不知如此等候了多久了。


    見他看來,她才微微歪過頭,與他對視。


    “三花娘娘還不睡嗎?”


    “道士還不睡嗎?”


    “這就睡。”


    “這就睡~”


    道人心中也多了幾分溫暖。


    直到他吹熄了燈,往床邊走去,三花貓才從地上起來,邁步跟上他。


    ……


    次日上午。


    宋遊將昨日劉郡守送來的書籍物件都處理好了,該還給他的還給他,該叮囑的叮囑好,這才對劉郡守說:“既然此事已了,在下要在景玉做的休整也已經休整好了,要采買的東西也采買好了,便不多留了。”


    “先生要離開了?”


    “禾州還未走遍,北方前路還長,在下已與同伴說好,明日早晨就啟程離開。”宋遊說道,“便多謝劉郡守的招待了。”


    “喵嗚……”


    “三花娘娘也在謝你。”


    “劉某人與普郡百姓多謝先生還來不及呢,怎當得起先生的謝?”劉郡守連忙說道,“明日劉某人來送先生。”


    “郡守公事繁忙,這些沒必要的事情,就不需要了。”


    “這……”


    劉郡守也並沒有多糾纏,沉吟了下,這才說道:“劉某人卻還有一事想請教先生。”


    “請說。”


    “郡中此前受玄雷觀影響,供奉的雷部正神多是傅雷公,傅雷公雖很少下界除妖,但放在城門口,也有辨別、祛避妖邪的作用,如今……如今傅雷公自然是供不了了。”劉郡守頓了下,“今日林知縣來找,詢問劉某人,不知今後又將供奉哪位雷公,劉某人思來想去,卻也拿不定主意。”


    “……”


    宋遊想了想,才如實說:“在下自走到禾州以來,見過的在禾州除妖最勤奮的,當屬周雷公。”


    “多謝先生。”


    “不必客氣。”


    宋遊覺得周雷公算是不錯的。


    如今在禾州走過三季,見識增長了不少,大致也知曉了天宮的除妖側重。


    此前北方邊境出了好幾位大妖魔,這些大妖魔已圈地為王,雖然他們在的地方本就地廣人稀,戰爭與妖魔肆虐過後,凡人更是所剩無幾,然而他們的存在既威脅到了凡間朝廷的統治,也威脅到了天宮,所以雷部與鬥部鎮壓的重點一直是他們。幾位雷公偶爾出現在別地除妖,完全是這些雷部正神們或是響應信眾祈求,或是不忍見妖魔為亂,百忙之中抽空來除的。


    周雷公確實最勤奮,既對得起他越來越盛的香火,也對得起他在當前大晏民間的名聲。


    “劉某便告辭了。”


    “慢走。”


    劉郡守招唿著捕役,抬著東西離去。


    宋遊一直將他送到門口,等他離去之後,自己這才上樓迴房,慢慢悠悠開始收拾行囊。


    酒樓夥計忙前忙後,也將一切都看在眼裏。


    如今在他眼中,郡守已與神人無異,就是比起故事中那些名傳千古的名臣也不遜色。見郡守對宋遊如此敬重,他自然也對宋遊敬重。


    隻是他卻有一些想不明白——


    這位先生又是哪裏值得自家神人般的郡守如此恭敬相待,來也親迎,去也親送?


    琢磨不透,便也隻得幹活。


    今日酒樓倒有幾桌客人,似乎是以前曾被那永陽真人壓迫過的城中富戶,如今是來慶祝來了,都坐在包房中,一邊喝酒,一邊討論。


    要問討論的是什麽?


    自是那郡守口中神通廣大、能斬殺雷公的神仙高人。


    夥計開始聽著還不覺有什麽,隻當是熱鬧來聽,聽他們討論,聽他們猜測,然而聽著聽著,慢慢緩過神來,細細一想,整個人便不禁一震。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