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隻老虎!”


    “是啊……”


    “比別的都大誒!”


    “是啊……”


    “這個可不可以……”


    “這個不行。”


    宋遊低頭看著這頭巨虎。


    三花娘娘就站在旁邊。


    想來這位便是山下人口中的山君本體了,對比起這頭巨虎,兩道身影都顯得很小。


    比牛還大的虎,一劍戳下去,若找的位置不對,恐怕一麵都捅到劍柄了,另一麵還沒有戳穿出來,爪子爪子比短劍都長,比斧頭還寬,武藝高強的江湖人或許可以斬妖斬鬼,可這位山君,卻絕不是尋常江湖凡人的力量可以與之對抗的。


    然而眼下這頭巨虎身上卻遍布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劍傷,數不清有多少道。


    難以想象當初劍客要殺死它費了多少功夫,從虎穴打到這裏,一路皆是一片狼藉,那場戰鬥又多麽激烈,殺死它後自己又受了多重的傷。


    按著時間算,他該在山上呆了好些天。


    不過他還是將之誅殺了,不曾退縮。


    舒大俠是有本事的,也沒有辜負他當初在城門口和守城卒說的“等自己離去之時,虎妖便除”的話。


    隻是想來當時擊敗山君之後,他也負了極重的傷,於是沒有餘力再對付山中別的虎妖與山虎,也沒有再迴金河縣知會城中官吏百姓,隻拖著重傷的身軀離開了這裏,或許是迴霧山了,也或許是去及硯縣了。


    同時宋遊也能察覺出來,這頭巨虎無論魂魄還是靈韻,都已經不複存在。


    應是在被劍客殺死後,劍上的天雷之勢第一時間便泯滅了這些,即使沒有泯滅幹淨,也隨著時間慢慢消磨掉了,自然也無法再收入旗子。


    隻能說不愧是從天雷中領悟的劍道。


    “唉……”


    老虎雖有山君之名,不過性格實在過於殘暴,沒有君王的氣度,聽說虎妖要想成為真正的山君、接近山神一樣的存在,道行無限增長,首先便得克服天性中的殘忍暴戾才行。否則過於唯吾獨尊、嗜殺成性,即使偶然得道成精,也不過一尊魔王罷了,很難成大的氣候。


    這就是為什麽很少有了不得的虎妖的原因了。


    世間平衡與妙處也在這裏。


    除人以外,越強大的生物,越頂端的生物,數量便越少,得道成精的也更少。


    老虎尚未成精,便能搏殺山怪,一旦成精,便更了不得。不過一來老虎數量更少,正常來說,一大片山林隻能有一頭山虎盤踞,數量遠比不得那些更弱小的生物,成精的虎自然也遠沒有牛羊鼠妖多,二來虎妖秉性暴戾,若成精後也不改,在太平盛世裏也很難走得長。


    宋遊不由又想起了幾年前剛下山時、剛進栩州遇見的那頭即將成精的虎妖了。


    不知它現在如何,又有什麽造化。


    看了許久,道人才收迴目光。


    小女童則站在旁邊,仰頭看向他:“那我們還能找到舒某嗎?”


    道人麵上也有幾分遺憾。


    “怕是錯過了。”


    “錯過了……”


    “是啊。”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


    “三花娘娘不是要除虎嗎?”


    “是哦……”小女童點點頭,又繼續仰頭問,“除完老虎之後呢?”


    “便該下山去城中,告知官民,山中的惡虎已被除了,除去山君的,是個叫舒一凡的劍客。”宋遊頓了一下,低頭看她,“而除掉除了山君以外的其它虎妖和惡虎的,則是一名叫做三花娘娘的貓道人。”


    “貓道人!”


    “是也。”


    “三花娘娘成貓道人了!”


    “正是。”


    “然後又去哪裏呢?”


    “西出光州,迴長京。”


    “那我們還能再見到舒某嗎?”


    “誰又知道呢……”


    道人不禁露出一些笑意。


    天地之大,人又渺小,錯過好像是件常見的事——稍不留神,一點不小心,就會錯過。


    不小心一錯過,再見就難了。


    每個故人都應該是這樣。


    運氣好的話,或許會在未來幾年中,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很不經意就遇見了,自然便是一番驚喜。


    運氣不好的話,就再也見不到了。


    緣分的美妙,也來自於它的不可捉摸。


    好在宋遊是個假道士。


    道士有自己的道觀。


    道士能動,道觀不能。


    也可能會在十幾年後,道人遊曆天下結束,迴到道觀,某一天會有人來敲門,一打開門,便是一張熟悉又有了改變的麵容,對他行禮,說是哪年哪年遇到過的故人,當年一別之後,再也沒能相見,算著他迴道觀的時候,記著道觀的地址,趁著心中還在掛念,趁著還走得動,或是趁著因為什麽事要來逸州一趟,於是前來拜訪。


    那時道人一定會開門迎接。


    伏龍觀雖代代相傳,卻也代代不同,像是多行道人那樣在獨處中衰老,不見故人,不是宋遊想做的事。


    ……


    劍客除完虎妖,確實沒有進城,也沒有在金河縣多耽擱,而是帶傷火速折迴。


    除了傷勢,也有別的原因。


    一來門派草創之初,十分忙碌,自己作為掌門,實在不該離開太久。


    二來及硯縣的蝗災還未平定,當初也確實先去了及硯,不過很快便離去了,既是因為自己除不掉蝗災,也是想先來這邊,途徑州城,請有些交情的知州加大賑災力度,順便看看除了猛虎之後,自己能否再有感悟,說不定能對平定蝗災有些幫助。


    三來根據江湖傳聞,召州寒州都有妖魔相繼被平,劍客知曉道人的路線,也知曉道人的遊曆速度和行事風格,覺得先生快要到光州了,先生到了後說不定會來拜訪自己,屆時自己不在山門的話,便會錯過,不管先生來不來,自己都該在門中等著才對。


    於是拖著帶傷的身軀盡力往迴趕。


    至於金河縣剩下的野虎乃至虎妖,都沒有成氣候,當地官兵就能夠剿滅。


    畢竟帶傷,便不可全速趕路了。


    劍客還是先去了及硯縣,然而還沒走到及硯,便聽說及硯的蝗災已經被平,是被滿天的燕子捉幹淨的。


    “燕子……”


    劍客忽然想到了當年在栩州,初見先生時,那義莊外便有一隻燕子。


    又聽說當時有一名道人帶了一匹棗紅馬、一隻三花貓到來,還有一隻燕子跟隨著他們,道人進城問了情況,還在城外找老農問了路,當天便有無數燕子不知從哪裏飛來,將蝗蟲捕殺了個幹淨,隨後又突然消失,隻在道旁留下一塊碑,說是安清燕子所為。


    路人津津樂道,說著當世的神仙故事。


    劍客則瞬間便聽出來了,故事中的神仙高人究竟是誰。


    這時連著趕路,身上傷勢不僅沒有愈合,反倒還有加重的趨勢,劍客也不知道先生的路線是怎樣的,便強忍著趕迴山門。


    剛到山門,便聽羅管事焦急的對他說:


    “掌門你可算迴來了!先前宋先生帶著一位叫三花娘娘的童兒和一隻燕子來門中拜訪,隻是你外出除妖去了,我便請先生在山門等待,先生在山門等了七天也不見掌門迴來,便去尋掌門去了,掌門路上可有遇見?”


    劍客一聽,頓時心急不已,連忙問道:“先生大概是何時離去的?”


    “已有二十多天了。”


    “二十多天……”


    劍客頓時一愣隨即懊悔不已。


    稍一算算時間,再一猜想,便知先生是先到霧山,再去鬧蝗災的及硯縣,隨後多半便一路遊曆去了那金河縣。


    哪裏不知,定是路上錯過了。


    隻是在哪裏錯過,最近時有多近,是隔了一座山,還是隔了一條街,就不知曉了。


    劍客有心想再折迴去,一路尋找先生,隻是路途遙遠,身上傷勢越發嚴重,門中也積攢了一堆事情等他處理,卻是不支持他再跑這麽一趟了。


    等傷好了再去,先生怕是早就出光州了。


    緣分有時就是這般磨人。


    這麽一錯過,往後先生遊曆天下,自己則在這光州開山立派,今生就不知何時再能相見了。


    “唉……”


    一切思緒也隻得化作一聲歎息。


    羅管事見狀哪裏還不知曉,自家掌門定是沒有遇見,便也不敢多問,隻在心中想著,怕是掌門的仙緣在禾州借山鎮妖之後,便到了頭,如此再想與那般仙人見麵,自然便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由得令人唏噓。


    ……


    然而道人卻並未急著離去。


    這片山林很大惡虎不知多少,道人陪著三花娘娘一路鏟除惡虎,燕子便替他們搜尋。等三花娘娘鏟除一隻,便取其靈韻收入旗子。


    等到這片山中再也沒有食人惡虎了,這才下山迴城,帶著城中官兵,到山上見那比牛還大又滿身劍傷的山君本體,告知他們,除山君者,既非修行高人,也非天上神仙,而是世間一名以武入道的江湖劍客,霧山舒一凡也。


    眾多官兵皆震驚不已。


    隨後這才領馬西去。


    兩三天後,便走出了光州,進入曾走遍過的禾州境內。


    這時的禾州,早已沒了遍地作祟的妖魔鬼怪,這兩年氣候也不錯,道人走過時正是深秋,千裏良田都已收割過了,人們空閑而滿足。道人沒有見過曾經禾州的富庶,但此時再走過,即使不複當初,也已經有了幾分大晏糧倉的感覺了。


    滿地神仙高人的傳說。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