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什麽時候開春呢?”


    貓兒的聲音打斷了道人的沉思,道人一低下頭,便對上了她那雙琥珀似的眼睛,亮晶晶的。


    “還有一個多月。”


    “一個多月!”


    “怎麽了?”


    “我們又要離開長京了嗎?”


    “是的。”


    “以後就見不到她了是不是?”三花貓說話時扭頭看了眼外頭,顯然是在說剛剛離去的吳女俠,“就像是舒某一樣。”


    “可能要很多年後才見得到了。”


    “是哦……”


    “三花娘娘舍不得她嗎?”


    “唔……”


    貓兒仰頭把她盯著,那雙眼睛真是好看極了,裏邊有疑惑,也有思索,但依然顯得純淨,過了一會兒,她才說道:“三花娘娘隻是覺得女俠笨笨的,可能沒了三花娘娘,要很久才能學好字,三花娘娘又覺得她有些厲害,可能會學得很快……”


    “怕她不知不覺超過三花娘娘?”


    “……”


    貓兒愣愣的盯著他,心裏是想要反駁的,但又說不出口幹脆便愣愣的將他盯著。


    “這個,就叫舍不得。”道人對她說。


    “這就是舍不得嗎?”


    “是舍不得的一種形式,叫做掛念。”


    “唔?”


    “三花娘娘有所不知,舍不得的形式千變萬化,有的很容易被我們發現,當場就能知道,有的則藏得很深,要很久之後才會發現。”道人很平靜的對麵前的貓兒說道,見她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又立馬說,“不過三花娘娘若是不想多年後再相遇時被當年的學生超過的話,還是得多放一些心思在學習上才是。”


    “你說得對……”


    貓兒若有所思,下意識點頭,隻是很快又疑惑的問道:


    “皇子就是皇帝的兒子嗎?”


    “是的。”


    “他為什麽要砍死幫我們忙的人?”


    “人事複雜,難以說明。”宋遊又沉默了下才說,“人間有人間的規則,現在人間的規則就是這樣。”


    “不講道理!”


    “三花娘娘通情達理。”宋遊附和了她一句,“此乃時代之疾,小管無用,大管麻煩,要用很長的時間。且讓我們先去看看別地人間。”


    “那我們開春又去哪裏呢?”


    “去南邊。”


    “南邊。”


    “南下是豐州,豐州有業山,不知道皇帝和國師在那裏搞什麽鬼。”宋遊平靜的對她說,“那是別地人間,又是人間之外。”


    “人間之外……”


    貓兒重複著他的話,趴下來一動不動,直勾勾把他盯著。


    道人也坐著不動,仿佛入定。


    天下的鬼越來越多了。


    似乎預兆著地府將成。


    業山鬼城定然不止國師,皇帝的圖謀是陰間之主,地下鬼皇。然而神與人不同,這位皇帝或許是位了不起的帝王,他當帝王可以,但做一個遠離人間且不會退位的陰間之主卻不太行。相比起能力,對神靈而言,更重要的是德行。何況宋遊還不確定從二十多年前開始、一直到前兩年才平息的北邊戰事是否於此有關,若人皇為成鬼皇、加速地府建成而葬送北地千萬生靈,又如何能做鬼皇呢。


    宋遊還有更多疑惑。


    總之得先去業山看看才知曉。


    倒是也不必太急,這種事情,能以幾十年作為跨度已經是國師和皇帝人為推動的結果了,正常來說,它是可能要用上百年來演化的。


    ……


    連著便是幾日過去。


    幾日以來,吳女俠都沒迴來,不知尋到了蔡神醫沒有。倒是官府又來請了一次三花娘娘,請三花娘娘去城外捉鬼,又掙了一筆賞錢。


    正好到了冬至。


    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陰盛而陽弱,對於長京人來說,也與別的多數節氣有些不同——


    冬至官員是要放假的。


    官員休沐三日,受其影響,長京許多做工的人,也會放假一日,就是那些做苦營生沒有假期的,往往也會吃點好的犒勞一下自己,驅驅寒氣。


    這一天街上也是很熱鬧的。


    宋遊故鄉有冬至喝羊肉湯的傳統,於是便拿著三花娘娘剛掙來的錢,帶著她去西市走了一圈,說要給她煮一鍋羊肉湯喝。


    三花娘娘是懂道理的,知道用錢來買肉吃是應該的,總比用來買別的沒有用的東西好。出去替人捕鼠驅邪掙錢然後用來買肉,和出去捉兔子、魚迴來吃其實沒有多大區別,還更方便些,隻是為什麽非得吃羊肉,讓她有些不解。


    羊肉最貴了。


    “羊肉是冬令補品,能禦風寒,能補氣血,冬日很適合吃羊肉。”


    道人一邊走,一邊對她說。


    貓兒向來問題多,心中疑惑,想問一堆為什麽,偏偏自己是隻貓,這裏人又這麽多,她開不了口,便隻得憋著,默默跟在道人身後,看他花錢。


    隻見道人先買了幾斤羊肉,買了兩條鯽魚,切了一小方豆腐,找遍大半個西市,買了一把豌豆尖,順便買了不少香料,是為下次離京做準備,離了京城再想買齊這些香料且想保證質量就沒有這麽容易了,至少得準備足以走到陽都的量。


    香料都買好了,聞著味道,不買一斤牛肉半隻雞,實在感覺欠點意思。


    道人迴頭與貓兒商量。


    貓兒沒有發表意見,想來也是願意的。


    道人花了不少錢,這才提著東西,帶著貓兒,慢悠悠走過長京,迴到家中便開始忙碌。


    三花娘娘化作人形,坐在灶前老實燒火,一邊燒火一邊仰頭盯著他的動作,不知是純粹的疑惑,還是隱晦表達他多花了錢:


    “你煮羊肉湯為什麽要買兩條魚。”


    “三花娘娘有所不知,在我的家鄉,煮羊肉湯都是要加鯽魚的。”宋遊笑著,忙碌之餘,依然對她講話,“三花娘娘可知鮮字怎麽寫?”


    “知道。”


    “怎麽寫呢?”


    “這麽寫!”


    小女童便從灶裏抽出自己選來幫助自己燒其它柴的柴,在空中比劃幾下。


    “魚羊為鮮,所以在我的家鄉,羊肉湯都要加上鯽魚,鯽魚煎過,熬白,加羊肉同煮,講究一個湯白如奶,十分美味。”宋遊很有耐心。


    “那就不叫羊肉湯,叫魚羊肉湯。”


    “三花娘娘聰明。”


    “也可以叫鮮肉湯!”


    “三花娘娘舉一反三。”


    “加耗子行嗎?”


    “……”


    “魚好吃,耗子也好吃,肯定更好吃。”


    “……”


    “怎麽不說話了?”


    “三花娘娘有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


    “誇獎。”


    “對的!”


    小女童嚴肅點頭,繼續放柴。


    吹一口氣,灶中的火轟然一聲迅速變大。


    燒火之餘,她便抬頭看著道人忙碌。


    外界寒冷,灶裏有火,使得灶前這小小一片空間格外溫暖,加之這一小片空間實在太小,便顯得更溫暖了。三花娘娘喜歡這種環境。加之前邊的道士忙來忙去,一邊搞出各種聲響,一邊與她講話,煙火升騰間,又很容易給她一種安心的感覺。


    要是能一直燒火就好了。


    三花娘娘不禁想著。


    然而前方道人動作利索很快便已將牛肉與雞鹵上,羊肉湯也開始燉煮起來。


    道人擦了擦手,稍微空閑了些。


    再一低頭,小女童就仰頭把他盯著,目光像是會說話,又不知她在說什麽。


    “三花娘娘想什麽?”


    “想道士煮慢一點。”


    “可以。”


    “你怎麽不問為什麽?”


    “因為我也曾和三花娘娘一般年紀,而且我小時候也喜歡燒火。”道人微笑看她,“在我小時候我就每天去問我師父洗不洗澡,因為她要洗澡的話就需要一大鍋的熱水,可以燒很久的火,可惜她是個懶人。”


    三花娘娘聽了,卻隻覺得有一種什麽都瞞不過他的感覺。


    “伱好像很聰明!”


    “隻比三花娘娘略遜一籌。”


    “可是……”


    三花娘娘眨巴幾下眼睛,又來了新的疑惑:“我們吃魚羊肉湯都夠吃飽了,為什麽還要買隻雞呢?”


    “冬天又放不壞,可以多吃幾頓好的。”


    “可是你過幾天還要去拜訪狐狸,問她什麽事情,也要買隻雞,那我們才幾天就要買兩隻雞。”


    短短幾天時間,連著買兩隻雞,三花娘娘覺得日子不是這麽過的。


    “你說得有道理……”


    道人低頭把小女童盯著。


    小女童也直直盯著他。


    兩人似乎交換了一下意見。


    沒有多久,羊肉湯煮好了,道人放了鹽嚐了嚐,便將之用個砂鍋裝起來,隨即從另一個鍋中撈出鹵雞和鹵牛肉,找出此前迴京的第一天從雲春樓打包飯菜時贈的籃子,將之裝進去,一大一小兩道身影,一個抱著砂鍋,一個提著籃子,便出門了,快步往鶴仙樓而去。


    今日寒冷,甚至天上隱隱飄雪,不過街上行人依舊很多,道人與女童走過,不知多少人被飄過的香味所吸引。


    道人走得快,小女童也把兩條腿倒騰得飛快。


    鶴仙樓的人更多。


    因為冬至大晏官員休沐,城中最有權勢、最好文雅的一群人今日都得了空,自然想來看望身染重疾的晚江姑娘。


    宋遊到門外時,便見裏頭不知聚了多少達官貴人,此時都換下了官服,剛剛將自己梳洗幹淨,換上了文人常穿的衣裳,免得顯得俗氣,各自也都提著禮物,不是珍稀藥材、名貴丹丸,便是從很遠地方運來的稀奇果蔬,挖空了心思。


    眾人臉上不乏擔憂與焦急之色。


    “聽說晚江姑娘身體又差了……”


    “可不是嘛,上次聽見晚江姑娘撫琴,還是剛入冬的時候有幸在樓下聽了半曲,餘音繞梁啊,一月不知肉味,隻覺仙樂也不過如此,迴去還在向幾位同僚吹噓呢,唉,隻希望那一曲莫要成了絕調。”


    “我都好久沒聽過晚江姑娘的琴聲了,真懷念以前飲酒聽琴的日子,當時隻覺平常,現在想來,分明是人間天宮啊。”


    “晚江姑娘還是不待客嗎?”


    “前幾日見了一麵,臉色煞白,咳得厲害呢,走路都要侍女扶。”


    “天妒英才啊……”


    “我從北邊請從軍的同窗寄了些上好的白蘑來,隻希望鶴仙樓的仆人能代晚江姑娘收下。”


    “我也從豐州托人買了些石榴帶來,花了大力氣。聽說晚江姑娘不沾葷腥,平生隻好水果蔬菜,唉,隻願她能早日康複,若無她的琴聲,這長京的天也要暗淡幾分啊。”


    道人與女童剛走到門口,便忍不住停下了腳步,聽著這些聲音。


    女童歪著腦袋,滿臉疑惑。


    若不是她正抱著砂鍋,分不出手來,這時候多半已經開始撓頭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