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茲親察,自蒲州到東都,便有近千眾。然傷殘困毋,恭令書表,承記於案者不過五十。”
清越的嗓音頓了頓,殿中登時響起竊竊私語。而長身端立殿中的那人,墨筆般的長眉下,邃幽鳳眸沉穩如光,直直地垂向地麵。
側旁站著的光祿大夫左欽,濃眉微斂,趁著周遭議論熱烈。他抬手撫須,卻先細細地打量了一番這位辭官一年、遙領欽差一年治水的傳奇丞相。
學士府自從元太孫的敗落,也跟著退出了朝堂,逐漸不再是京城圈中的權貴。僅僅兩年時光,舊去新來,老牌大臣自周老丞相遇刺起,便如旋風枯葉,一個接著一個黯然退出權利場。自科舉而起的新興世族,人才輩至,逐漸成為朝綱中的重頭。光祿大夫左欽,便是其中一員。
想得官盛勢久,最好之策莫過於扶持新帝登基。眼下朝中儲君,隻得禦座旁那位眉英目朗的少年太孫一位,若論效勞立功,自然唯他一選。可自從聽到前幾日,這位丞相迴京入宮,被太孫親自奔馬相接的消息後。他心底,不由起了些別樣的想法。
“這麽說,”皇上今日氣色尚佳,將折子拿起多看了兩眼,蹙眉問道,“愛卿可是查出了治水之中,有地方官員,知情不報,欺君罔上?”
殿內一頓噤聲,隨後便是更為熱烈的喧嘩。陳聿修幾不可查地戲謔一笑,一言不發,隻是執著笏板站直身。不多時,後方果真有人站出來。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河汛不可預期,然因此而起的災禍傷亡,更難計數。多留些時日,官員自然能呈上完整之數。”
陳聿修突然側頭瞟了那人一眼,那道眸光清然瀲灩,和那修長身姿上渾樸華重的絳紫翔鳳官服印稱。說不出的絕逸生輝,令人觸之心驚。那人張了張嘴,好一會兒才理順胸中思路。正欲再言,陳聿修已然幽幽踏出一步。
“臣收書表,已是撫銀下放一月有餘。如若此時仍尚未登記完備,敢問,這銀兩可是擱置在了官衙內庫,等著積水麽?”
“丞相……丞相如何斷言這銀兩擱在了官衙?”那人強自鎮定道。
“是與不是,一問便知。”他略一彎唇,“臣可是在河南府外,親眼看見搬箱倒銀,而那時,是撫銀剛剛運出京城的……第五日。”
滿堂大臣麵麵相覷,情知此時被參一本已是必然,時日差距如此了得,再怎麽打官腔也掩飾不住了。白子毓站在隊伍中間,微微發笑,然而身前的河南尹已經開始渾身顫抖。
皇上抬眼望來:“鍾愛卿。”
河南尹麵色一白,大步走出:“微臣在。”
“丞相說的事,你可知情?”
“臣……”
若說不知情,便是怠職大過,可若說知情……河南尹眼神驚懼,半晌吐不出下字。
“東都的事……微臣以為,不如宣祿親王迴京麵聖,也好知道得更為仔細。”隊前久久不語的左欽終於發言,他站出列,朝禦座恭謹一鞠,“河南尹大人畢竟府內事務繁多,冤假錯案、市井安危。管好東都安穩已是不易,如何騰出空來料理官銀。白兆尹你同為一府之尹,你說,是也不是?”
白子毓安然待在人群中已有大半朝,卻不想此刻被人點出來。他淩然一笑,迴道:“左大人所言不錯。隻是撫銀撥出國庫,本就是連年征戰之後的剩餘資本。水災不啻戰場,傷的不止是身軀,更是百姓的家寧。錢財去處,究竟幹不幹淨,微臣以為,無論是親王,還是匹夫,都要給出一個交代的。”他絲毫不理會河南尹瞪來的眼神,淺笑著看向前方,“畢竟,東都的賬務早有數年,不甚清明了。”
陳聿修的目光和他半空輕盈交錯,隨後淡不可查地收迴,化作唇畔的些微輕笑。
朝堂上你來我往,爾虞我詐,不過是一出戲。看戲的是群眾,譜戲的卻隻有一人。而那人清咳數聲,淡淡地掃過白子毓、再掠過陳聿修,最後慈愛地看向身旁。
“玉鏘,你怎麽看?”
霎時,無數道目光落在了那個明黃衣襟的少年身上。他揚起濃眉,俊逸眸色一閃,笑道:“皇爺爺,玉鏘迴宮這麽久,卻還沒見過祿親王爺呢!”
悶重的朝堂突然攪進一句家常,簡直奇異得令人膛舌。然而隻消城府稍深,便能察覺此話中的玄機。
隻一句,便能當堂定音。皇上朗聲道:“擬旨讓祿親王弟迴京。”他頓了頓,揉了下眉心,“楚王弟,還有待在朔方的老二、老七……也把他們一並叫迴吧。五月初五,端陽節,正是團聚的好時候。恰好周邊諸國使節到訪,便讓他們好好仰慕我大齊國威。”
“臣等遵旨。”
早朝退卻,大臣們三三兩兩,甩著袖子行過廣場石階。
左欽走在最後,望著前方不遠那道修長的身影,神色有些微的複雜。“左大人。”身後有人喚道。
他迴過頭去,卻是門下侍郞關成尉,也是同一批入朝的新興士子。關成尉站穩腳,扶住烏紗,笑道:“好在太孫一句話,陛下便從東都的事越到了端陽皇族團聚。河南尹隻是收押不是問審。兩月時間,保不齊到了那時,這事兒都淡了。”
“嘁,說的輕巧。”他白他一眼,見身旁一派的官員都緩了腳步,便稍稍抬高音調嗤聲笑道,“莫要以為陛下年老好糊弄,貪汙治水撫銀這事多大,要想察,光那位陳丞相一人出馬顯然是不夠的……而諸王迴京,便是要將此事連根拔起的姿態。不過……”不過皇上年老體衰,楚王、祿親王也就罷了,這晉王、魏王兩位成年功赫的皇子召迴京,萬一出了什麽意外,不是會對如今東宮一人的格局又生變化麽?
亂,將亂……不過越亂越好。
“那左大人,下一步該如何做?”
左欽突然停下腳步,迴過頭:“那位陳丞相……可知前年為何辭官?”
“辭官?”關成尉才到京城不過一年,此事根本不知。在旁眾人聽了,對視一眼,笑出了十分的曖昧。
*
步入四月,京城逐漸炎熱起來。厚重的布衣換做了輕薄的紗衫,街邊隨處可見青年俊男秀女,美豔胡姬和高大黝黑的昆侖奴。將京城妝點得不同往昔的大膽和熱情。
聖旨傳下去後,祿親王所在東都離京城最近,又是爭端纏身的正主。早早地備了幾車賀禮,來到京城。
當那封來自親王府的請帖送來丞相府時,陳聿修下筆未停,隻輕輕道了一聲“果然”。
白子毓從懷中掏出同樣的一枚請帖,兩者放一起對比。給陳聿修的恭謹從容,給自己的勉勵親近。果真是下了些心思,調查完備,知道那些在明麵上能擺出拉攏之意,而那些卻不可靠近得令陛下起疑,卻又不能太過疏遠。
“你覺著,撫銀一事與祿親王可有關係?”
陳聿修微微抬頭,凝神清然道:“祿親王麾下一直有幾個頗有本事的商賈,他本人也極愛這一業。前些年常有施權偏幫大戶欺壓百姓的事,被禦史告上來。但因並不過分,陛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撫銀數目雖大,可他祿親王分明不缺錢財,又何必鋌而走險,斷送下半輩子的安逸日子。”
白子毓笑了笑,俊眉微挑,忽然道:“你在東都時,可曾見過祿親王?”
“不曾。”
“那就是了,便是想見也見不著。”他笑著遞來一封密函,“祿親王近一年起碼有三百天是待在滄州,而非東都。”
“滄州……?”
陽光透過薄質的窗紙,耀過塵埃半空的輕盈拂動。點點飛暖,沉靜得令人心醉。
“大人!”侍從敲了敲門扉,走進屋內,“方才白鷺飛鴿傳來消息,祿親王一早進宮與陛下議事後,就去東宮抱走了太孫殿下,說是帶他出宮遊玩。白鷲已經跟去了。”
白子毓迴頭和陳聿修對望一眼,隨後,目光幽然落於案上並排擺列的請帖上。
夜近日沉,空氣涼爽,微風適宜。
陳聿修和周泉光順著下人指引走入廳中,滿席的賓客迴望,驟然收聲一默,隨後紛紛站起行禮。
“丞相一到,本王一階陋室蓬蓽生輝啊哈哈……”祿親王聲若洪鍾,大笑著從上座走下來。
“祿親王客氣。”陳聿修抿唇一笑,目光微掃一圈。不僅人多,還不少位高權重,連那位剛被放出不久的河南尹也在席間。
祿親王揚手道“請”,帶著陳聿修坐到下首首座。對麵左欽立刻起身避席,朝他恭敬行禮。
“聽說親王八子樂陵郡王即將迴京大婚,吾等今日為親王接風洗塵,便順道先行恭賀了。”席上一人起了頭,眾人紛紛端起酒杯。
“哈哈樂陵那孩子勤廉,本隻欲在郡內成婚。可陛下發話許久不見宮中紅喜事,要樂陵迴京大婚。本王便恭敬不如從命,便占了這個便宜。”祿親王滿麵紅光,樂嗬嗬地舉杯痛飲。
好似連他也不知道皇上要他最喜愛的兒子入京的意圖,陳聿修抬起酒杯,幽然一笑,掩袖而飲。
歌舞齊聚,絲竹清音揉進了西域琳琅舞曲,嬈嬈動聽。舞姬腰肢纖細柔軟,下擺長裙叮鈴作響,打圈舞動起一層層的流光溢彩。祿親王一麵吃著盤中鮮果,一麵大聲叫好。
卻在這時,絲竹聲動,漸緩漸弱,直到舞姬玉臂揮動的聲響都輕盈可聞,眾人都跟著屏息靜氣……一道青光閃現,一身玄黑長衣,發髻高垂的身影自後往前,握著一把三尺青峰長劍,衝入舞姬中。
席上有人驚唿出聲,還打翻了杯盞。正疑是否刺客,便見座上祿親王一臉得色。耳畔忽然琴聲高昂悠轉,隨著少年灑意方脫的劍舞,疾疾、覆覆、錚錚、綿綿……每一次的勾撥挑顫,都恰如其分地點在劍尖劃過,那一刻的凝結頓守。
舞姬依然在周邊,柔美地扭腰迴旋。任當中剛硬翰逸的劍光,生生壓過美貌,將一切化為虛妄。少年頓然點足場中,欣長身姿挺拔俏立。便是這一瞬的停留,總算叫留目良久的賓客,看清了那張被黑紗蓋去一半的麵容。
劍眉濃墨相宜,斜飛入鬢,利眸烏光大亮,灼灼浸月。
在場眾人隻是略微一疑,便須臾想起,黑衣長發,若是再多一件紅披,可不就是京城戲台上慣見的驃騎將軍形貌麽。隻是這等風姿的劍舞大家從未見過,倒一時忘了杯光交錯,看得如癡如醉。
河南尹鼓足了勇氣,終於行到了陳聿修席前。提著酒盞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他深吸一口氣,恭聲道:“陳丞相,先前在東都,下官多有冒犯。還望今日能敬丞相一杯,先行賠罪。”
來了!關成尉暗地凝神,微微側過眼看向遠處的左欽。見他端著酒杯,卻一直不動,目光看似在看歌舞,實際卻在留心對麵那席。
恰在此時,琴聲高悠急促,那少年舞得越來越快,劍光幾次從舞姬身上劃過,直教人膽戰心驚。周泉光看得眼睛不眨,忍不住一把抓著陳聿修的胳膊:“陳兄,你看那像不像郭兄?”
琴聲驟然收覆,話音最後的“郭兄”二字幾乎響徹廳堂。
片刻的安靜後,左欽率先笑起來:“周大人說得可是神武大將郭臨郭將軍?”他說著朝座上一揖,“王爺今日讓下官們大飽眼福啊!”
祿親王拂須大笑:“這位乃是東都有名的角,曾在青城劍派習修數年武藝。本王初見他,也覺得不可思議,容貌舉止,竟和驃騎將軍在淩煙閣中的畫像有八分相似。”
那少年抱劍拜跪,拘謹道:“王爺謬讚。”
聲音清脆穩健,更是似極了從前校場上威風八麵的郭臨。
周泉光驚得半句都吐不出,手中酒杯灑了一身都不知。左欽見狀,笑道:“王爺,看來周大人對你看中的人選格外欣賞啊!”
祿親王瞟了一眼周泉光,餘光望見旁席前端著酒杯尷尬不動的河南尹。他眼珠一轉,明了淺笑:“承蒙周大人看得起,還不去敬酒!”
“是”那少年依言摘下麵紗,挺直的鼻梁下,一雙嬌豔透紅的唇瓣。這般一看,居然似個女子。少年端過酒杯,走到周泉光麵前,唇角微微上揚:“草民敬過周大人。”
周泉光臉一紅,連忙囫圇吞下酒。心底亂麻一片,好一會兒才想起,這麽像郭臨的戲子,難道……
左欽的笑聲徑直打斷他的思緒:“鍾兆尹,你嘴笨憨厚,這賠罪酒不如讓王爺的人代你敬了?”
那少年穩聲一笑,清雅轉身,看向陳聿修。而他也好似終於迴了神,緩緩側顏。
隔著長長的眼睫,眸光比琉璃耀眼,卻如清泉澄澈。瀑泉般的長發隨著他輕微的動作滑下肩頭,那是一刻靜謐的沉容絕色。再多的韶華也被融碎其間,從此找不著自己。
少年唿吸一窒,待看到那雙黑眸落在自己身上後更兼麵色緋紅。正要斟酒,卻聽耳邊一陣粗頓的喘息:“陳丞相,下官先飲為敬。”
河南尹說完,仰頭喝下酒,朝這邊憨然一笑。周泉光循聲望去,見他眉梢一抖,嘴角突然抽噎了下。他心下一驚,瞬時撲身而上,掀翻了案桌。
河南尹猛地吐出一大口血,兩眼瞪得如駝鈴一般圓。他不可置信地低頭看了看滿地的鮮血,仰麵倒地,再無動靜。
清越的嗓音頓了頓,殿中登時響起竊竊私語。而長身端立殿中的那人,墨筆般的長眉下,邃幽鳳眸沉穩如光,直直地垂向地麵。
側旁站著的光祿大夫左欽,濃眉微斂,趁著周遭議論熱烈。他抬手撫須,卻先細細地打量了一番這位辭官一年、遙領欽差一年治水的傳奇丞相。
學士府自從元太孫的敗落,也跟著退出了朝堂,逐漸不再是京城圈中的權貴。僅僅兩年時光,舊去新來,老牌大臣自周老丞相遇刺起,便如旋風枯葉,一個接著一個黯然退出權利場。自科舉而起的新興世族,人才輩至,逐漸成為朝綱中的重頭。光祿大夫左欽,便是其中一員。
想得官盛勢久,最好之策莫過於扶持新帝登基。眼下朝中儲君,隻得禦座旁那位眉英目朗的少年太孫一位,若論效勞立功,自然唯他一選。可自從聽到前幾日,這位丞相迴京入宮,被太孫親自奔馬相接的消息後。他心底,不由起了些別樣的想法。
“這麽說,”皇上今日氣色尚佳,將折子拿起多看了兩眼,蹙眉問道,“愛卿可是查出了治水之中,有地方官員,知情不報,欺君罔上?”
殿內一頓噤聲,隨後便是更為熱烈的喧嘩。陳聿修幾不可查地戲謔一笑,一言不發,隻是執著笏板站直身。不多時,後方果真有人站出來。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河汛不可預期,然因此而起的災禍傷亡,更難計數。多留些時日,官員自然能呈上完整之數。”
陳聿修突然側頭瞟了那人一眼,那道眸光清然瀲灩,和那修長身姿上渾樸華重的絳紫翔鳳官服印稱。說不出的絕逸生輝,令人觸之心驚。那人張了張嘴,好一會兒才理順胸中思路。正欲再言,陳聿修已然幽幽踏出一步。
“臣收書表,已是撫銀下放一月有餘。如若此時仍尚未登記完備,敢問,這銀兩可是擱置在了官衙內庫,等著積水麽?”
“丞相……丞相如何斷言這銀兩擱在了官衙?”那人強自鎮定道。
“是與不是,一問便知。”他略一彎唇,“臣可是在河南府外,親眼看見搬箱倒銀,而那時,是撫銀剛剛運出京城的……第五日。”
滿堂大臣麵麵相覷,情知此時被參一本已是必然,時日差距如此了得,再怎麽打官腔也掩飾不住了。白子毓站在隊伍中間,微微發笑,然而身前的河南尹已經開始渾身顫抖。
皇上抬眼望來:“鍾愛卿。”
河南尹麵色一白,大步走出:“微臣在。”
“丞相說的事,你可知情?”
“臣……”
若說不知情,便是怠職大過,可若說知情……河南尹眼神驚懼,半晌吐不出下字。
“東都的事……微臣以為,不如宣祿親王迴京麵聖,也好知道得更為仔細。”隊前久久不語的左欽終於發言,他站出列,朝禦座恭謹一鞠,“河南尹大人畢竟府內事務繁多,冤假錯案、市井安危。管好東都安穩已是不易,如何騰出空來料理官銀。白兆尹你同為一府之尹,你說,是也不是?”
白子毓安然待在人群中已有大半朝,卻不想此刻被人點出來。他淩然一笑,迴道:“左大人所言不錯。隻是撫銀撥出國庫,本就是連年征戰之後的剩餘資本。水災不啻戰場,傷的不止是身軀,更是百姓的家寧。錢財去處,究竟幹不幹淨,微臣以為,無論是親王,還是匹夫,都要給出一個交代的。”他絲毫不理會河南尹瞪來的眼神,淺笑著看向前方,“畢竟,東都的賬務早有數年,不甚清明了。”
陳聿修的目光和他半空輕盈交錯,隨後淡不可查地收迴,化作唇畔的些微輕笑。
朝堂上你來我往,爾虞我詐,不過是一出戲。看戲的是群眾,譜戲的卻隻有一人。而那人清咳數聲,淡淡地掃過白子毓、再掠過陳聿修,最後慈愛地看向身旁。
“玉鏘,你怎麽看?”
霎時,無數道目光落在了那個明黃衣襟的少年身上。他揚起濃眉,俊逸眸色一閃,笑道:“皇爺爺,玉鏘迴宮這麽久,卻還沒見過祿親王爺呢!”
悶重的朝堂突然攪進一句家常,簡直奇異得令人膛舌。然而隻消城府稍深,便能察覺此話中的玄機。
隻一句,便能當堂定音。皇上朗聲道:“擬旨讓祿親王弟迴京。”他頓了頓,揉了下眉心,“楚王弟,還有待在朔方的老二、老七……也把他們一並叫迴吧。五月初五,端陽節,正是團聚的好時候。恰好周邊諸國使節到訪,便讓他們好好仰慕我大齊國威。”
“臣等遵旨。”
早朝退卻,大臣們三三兩兩,甩著袖子行過廣場石階。
左欽走在最後,望著前方不遠那道修長的身影,神色有些微的複雜。“左大人。”身後有人喚道。
他迴過頭去,卻是門下侍郞關成尉,也是同一批入朝的新興士子。關成尉站穩腳,扶住烏紗,笑道:“好在太孫一句話,陛下便從東都的事越到了端陽皇族團聚。河南尹隻是收押不是問審。兩月時間,保不齊到了那時,這事兒都淡了。”
“嘁,說的輕巧。”他白他一眼,見身旁一派的官員都緩了腳步,便稍稍抬高音調嗤聲笑道,“莫要以為陛下年老好糊弄,貪汙治水撫銀這事多大,要想察,光那位陳丞相一人出馬顯然是不夠的……而諸王迴京,便是要將此事連根拔起的姿態。不過……”不過皇上年老體衰,楚王、祿親王也就罷了,這晉王、魏王兩位成年功赫的皇子召迴京,萬一出了什麽意外,不是會對如今東宮一人的格局又生變化麽?
亂,將亂……不過越亂越好。
“那左大人,下一步該如何做?”
左欽突然停下腳步,迴過頭:“那位陳丞相……可知前年為何辭官?”
“辭官?”關成尉才到京城不過一年,此事根本不知。在旁眾人聽了,對視一眼,笑出了十分的曖昧。
*
步入四月,京城逐漸炎熱起來。厚重的布衣換做了輕薄的紗衫,街邊隨處可見青年俊男秀女,美豔胡姬和高大黝黑的昆侖奴。將京城妝點得不同往昔的大膽和熱情。
聖旨傳下去後,祿親王所在東都離京城最近,又是爭端纏身的正主。早早地備了幾車賀禮,來到京城。
當那封來自親王府的請帖送來丞相府時,陳聿修下筆未停,隻輕輕道了一聲“果然”。
白子毓從懷中掏出同樣的一枚請帖,兩者放一起對比。給陳聿修的恭謹從容,給自己的勉勵親近。果真是下了些心思,調查完備,知道那些在明麵上能擺出拉攏之意,而那些卻不可靠近得令陛下起疑,卻又不能太過疏遠。
“你覺著,撫銀一事與祿親王可有關係?”
陳聿修微微抬頭,凝神清然道:“祿親王麾下一直有幾個頗有本事的商賈,他本人也極愛這一業。前些年常有施權偏幫大戶欺壓百姓的事,被禦史告上來。但因並不過分,陛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撫銀數目雖大,可他祿親王分明不缺錢財,又何必鋌而走險,斷送下半輩子的安逸日子。”
白子毓笑了笑,俊眉微挑,忽然道:“你在東都時,可曾見過祿親王?”
“不曾。”
“那就是了,便是想見也見不著。”他笑著遞來一封密函,“祿親王近一年起碼有三百天是待在滄州,而非東都。”
“滄州……?”
陽光透過薄質的窗紙,耀過塵埃半空的輕盈拂動。點點飛暖,沉靜得令人心醉。
“大人!”侍從敲了敲門扉,走進屋內,“方才白鷺飛鴿傳來消息,祿親王一早進宮與陛下議事後,就去東宮抱走了太孫殿下,說是帶他出宮遊玩。白鷲已經跟去了。”
白子毓迴頭和陳聿修對望一眼,隨後,目光幽然落於案上並排擺列的請帖上。
夜近日沉,空氣涼爽,微風適宜。
陳聿修和周泉光順著下人指引走入廳中,滿席的賓客迴望,驟然收聲一默,隨後紛紛站起行禮。
“丞相一到,本王一階陋室蓬蓽生輝啊哈哈……”祿親王聲若洪鍾,大笑著從上座走下來。
“祿親王客氣。”陳聿修抿唇一笑,目光微掃一圈。不僅人多,還不少位高權重,連那位剛被放出不久的河南尹也在席間。
祿親王揚手道“請”,帶著陳聿修坐到下首首座。對麵左欽立刻起身避席,朝他恭敬行禮。
“聽說親王八子樂陵郡王即將迴京大婚,吾等今日為親王接風洗塵,便順道先行恭賀了。”席上一人起了頭,眾人紛紛端起酒杯。
“哈哈樂陵那孩子勤廉,本隻欲在郡內成婚。可陛下發話許久不見宮中紅喜事,要樂陵迴京大婚。本王便恭敬不如從命,便占了這個便宜。”祿親王滿麵紅光,樂嗬嗬地舉杯痛飲。
好似連他也不知道皇上要他最喜愛的兒子入京的意圖,陳聿修抬起酒杯,幽然一笑,掩袖而飲。
歌舞齊聚,絲竹清音揉進了西域琳琅舞曲,嬈嬈動聽。舞姬腰肢纖細柔軟,下擺長裙叮鈴作響,打圈舞動起一層層的流光溢彩。祿親王一麵吃著盤中鮮果,一麵大聲叫好。
卻在這時,絲竹聲動,漸緩漸弱,直到舞姬玉臂揮動的聲響都輕盈可聞,眾人都跟著屏息靜氣……一道青光閃現,一身玄黑長衣,發髻高垂的身影自後往前,握著一把三尺青峰長劍,衝入舞姬中。
席上有人驚唿出聲,還打翻了杯盞。正疑是否刺客,便見座上祿親王一臉得色。耳畔忽然琴聲高昂悠轉,隨著少年灑意方脫的劍舞,疾疾、覆覆、錚錚、綿綿……每一次的勾撥挑顫,都恰如其分地點在劍尖劃過,那一刻的凝結頓守。
舞姬依然在周邊,柔美地扭腰迴旋。任當中剛硬翰逸的劍光,生生壓過美貌,將一切化為虛妄。少年頓然點足場中,欣長身姿挺拔俏立。便是這一瞬的停留,總算叫留目良久的賓客,看清了那張被黑紗蓋去一半的麵容。
劍眉濃墨相宜,斜飛入鬢,利眸烏光大亮,灼灼浸月。
在場眾人隻是略微一疑,便須臾想起,黑衣長發,若是再多一件紅披,可不就是京城戲台上慣見的驃騎將軍形貌麽。隻是這等風姿的劍舞大家從未見過,倒一時忘了杯光交錯,看得如癡如醉。
河南尹鼓足了勇氣,終於行到了陳聿修席前。提著酒盞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他深吸一口氣,恭聲道:“陳丞相,先前在東都,下官多有冒犯。還望今日能敬丞相一杯,先行賠罪。”
來了!關成尉暗地凝神,微微側過眼看向遠處的左欽。見他端著酒杯,卻一直不動,目光看似在看歌舞,實際卻在留心對麵那席。
恰在此時,琴聲高悠急促,那少年舞得越來越快,劍光幾次從舞姬身上劃過,直教人膽戰心驚。周泉光看得眼睛不眨,忍不住一把抓著陳聿修的胳膊:“陳兄,你看那像不像郭兄?”
琴聲驟然收覆,話音最後的“郭兄”二字幾乎響徹廳堂。
片刻的安靜後,左欽率先笑起來:“周大人說得可是神武大將郭臨郭將軍?”他說著朝座上一揖,“王爺今日讓下官們大飽眼福啊!”
祿親王拂須大笑:“這位乃是東都有名的角,曾在青城劍派習修數年武藝。本王初見他,也覺得不可思議,容貌舉止,竟和驃騎將軍在淩煙閣中的畫像有八分相似。”
那少年抱劍拜跪,拘謹道:“王爺謬讚。”
聲音清脆穩健,更是似極了從前校場上威風八麵的郭臨。
周泉光驚得半句都吐不出,手中酒杯灑了一身都不知。左欽見狀,笑道:“王爺,看來周大人對你看中的人選格外欣賞啊!”
祿親王瞟了一眼周泉光,餘光望見旁席前端著酒杯尷尬不動的河南尹。他眼珠一轉,明了淺笑:“承蒙周大人看得起,還不去敬酒!”
“是”那少年依言摘下麵紗,挺直的鼻梁下,一雙嬌豔透紅的唇瓣。這般一看,居然似個女子。少年端過酒杯,走到周泉光麵前,唇角微微上揚:“草民敬過周大人。”
周泉光臉一紅,連忙囫圇吞下酒。心底亂麻一片,好一會兒才想起,這麽像郭臨的戲子,難道……
左欽的笑聲徑直打斷他的思緒:“鍾兆尹,你嘴笨憨厚,這賠罪酒不如讓王爺的人代你敬了?”
那少年穩聲一笑,清雅轉身,看向陳聿修。而他也好似終於迴了神,緩緩側顏。
隔著長長的眼睫,眸光比琉璃耀眼,卻如清泉澄澈。瀑泉般的長發隨著他輕微的動作滑下肩頭,那是一刻靜謐的沉容絕色。再多的韶華也被融碎其間,從此找不著自己。
少年唿吸一窒,待看到那雙黑眸落在自己身上後更兼麵色緋紅。正要斟酒,卻聽耳邊一陣粗頓的喘息:“陳丞相,下官先飲為敬。”
河南尹說完,仰頭喝下酒,朝這邊憨然一笑。周泉光循聲望去,見他眉梢一抖,嘴角突然抽噎了下。他心下一驚,瞬時撲身而上,掀翻了案桌。
河南尹猛地吐出一大口血,兩眼瞪得如駝鈴一般圓。他不可置信地低頭看了看滿地的鮮血,仰麵倒地,再無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