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向慕容昰:“你舉薦張懷濟?”
慕容暋酢醯閫罰骸耙蛐藿ui降惱15塚幾嘔臣黴彩率輪茫哉嘔臣蒙蹺私猓嘔臣玫娜肥歉鮃恍奈竦暮黴俁!?br>
好官兒?皇上挑挑眉:“這三個字雖簡單卻有千斤重,能扛起來的卻不多,你確定張懷濟能勝任揚州知府,要知道江南可不是南陽啊。”
慕容昰道:“南陽雖不是江南,這份當官為民之心卻一樣,且,張懷濟去了江南,可為陳延更一案搜集證據,或許這些證據正是破局江南的關鍵。”
皇上略沉吟道:“江南情勢複雜,待朕再忖度。”
懷清焦急的往外望了好幾迴,石頭道:“姐姐不用著急,爺向來一言九鼎,既應了姐姐,就一定會辦到。”
正說著,就聽外頭請安的聲音,石頭道:“爺迴來了。”
懷清哪還坐得住,忙起來迎了出去,順手就接了慕容昰脫下的鬥篷放到一邊兒問:“如何?”
慕容昰愣了一下,方道:“雖未立即應下,想應差不多了,不過江南幹係重大,恐父皇會親自召見張大人。”
“親自召見?這麽說我哥也得進京?”
慕容昰道:“不著急,等父皇下了諭旨,張大人再進京也不晚。”說著兩人坐下,慕容昰忽道:“新給你的那兩枚印可喜歡?”
懷清方想起來:“我隻過一迴生日,做什麽是兩枚?”
慕容昰目光閃了閃:“去年不知你的生辰也在正月,今年的兩枚正好補上。”
懷清愕然,低聲道:“生辰禮還有補的啊。”
慕容昰低笑了一聲:“以後不會了。”
懷清愣了一下,一時沒明白他的意思,是說以後不送禮了,還是說以後不補了,慕容昰的目光劃過她的手腕忽道:“我記著你手腕上戴著一串貓眼兒怎不見了?”
一提這個,懷清就想起慕容曦來,頗有些不自在,含糊道:“戴膩煩收起來了。”這兒正說著忽外頭可喜進來道:“海公公來了。”
懷清一愣,急忙站起來,琢磨自己在這兒給海壽看見可不妥當,上迴在葉府自己跟慕容曦吃烤紅薯的時候,就給這位海總管看過一迴,當時他那眼神,懷清如今還記著呢,
海總管是皇上跟前的人,迴頭傳到皇上耳朵裏,可沒自己什麽好兒,想到此,不免有些急,慕容昰看了她一眼道:“你在這兒待著,不妨事。”自己撩簾出去了。
海壽進了鬆濤苑,給慕容昰見過禮道:“皇上讓老奴知會四皇子,萬歲爺想見見張大人,你把他叫到你府上來,萬歲爺自有安排。”
說著瞟了眼裏屋,剛在外頭可是瞧的清清楚楚,日影下窗戶上有兩個人腦袋,其中一個自然是四皇子,另一個卻是個女的,要是別的皇子府裏,瞧見多少女人都不稀奇,可四皇子這兒有女人卻新鮮的緊。
四皇子可是出了名兒不動明王,任你多絕色傾城的女人,在四皇子跟前也沒戲,這位是大燕朝的柳下惠,根本不近女色,為此,皇上還疑心四皇子有隱疾,叫王泰豐來請過脈,王泰豐迴去複命說四皇子好著呢,皇上才放心。
不過,今兒這位柳下惠怎麽開齋了,裏頭那位是何方神聖,海壽倒真有幾分好奇,而且,能進這鬆濤苑的女人,絕對是四皇子看中的,莫非是餘家的姑娘……
海壽疑惑著迴宮了,他一走,懷清撩簾出來道:“怎麽皇上不下諭旨,卻要我哥來你這四王府。”
慕容昰道:“父皇是想試試張大人。”“試,怎麽試?”
張懷濟三天後進了京,到了四王府,是可喜把他帶進去的,卻未進正堂,而是把他放在了湖邊兒的水榭裏,說王爺這會兒正在會客,讓他在此稍候一時。
張懷濟不疑有他,在水榭待了一會兒,想著若自己不能去江南,陳兄的案子翻不過來,陳兄豈不要背一世汙名,若去,怎麽去,葉大人希望自己去兗州,四皇子是否會幫這個忙,如今叫自己進京又是為了什麽?
想著這些,心裏不免紛亂,抬頭忽見不遠處水邊兒有個人正在釣魚,張懷濟便走了過去,是個四十上下的人,青布衣裳,頭上戴著一頂鬥笠,看年紀有四十上下,渾身上下有種不怒而威的氣勢。
那人側頭看了他一眼問:“可會釣魚?”
張懷濟道:“會一些。”
那人點點頭指了指旁邊閑著的釣竿:“那釣吧,年輕人多沉不下心思來,釣魚沉心養性最好。”
張懷濟想了想,坐在旁邊的胡凳上,釣竿上放了魚餌,甩到水裏,那人點點頭:“倒是個會的,不過這水麵窄,還是死水,魚都是自己投了魚苗養的,缺了靈氣,釣著沒趣,我倒是喜歡太湖,烏泱泱的一大片水麵,人傑地靈,湖裏的魚也養的格外肥,釣上來先煮魚湯,鮮美絕倫。”
說著頓了頓又道:“江南好啊,江南是我大燕最富庶的地兒,魚米之鄉,出文人,出綢緞,出繡工,出茶,出鹽,鹽稅可是我大燕的重中之重,年輕人我說的可有道理?”
張懷濟想了想道:“江南人傑地靈,富庶繁華,可朝廷之弊也在江南。”
“哦……”那人目光閃了閃道:“願聞其詳。”
張懷濟道:“鹽稅是我大燕的脊梁,卻也是如今最大的弊端,鹽是老百姓的必須品,鹽稅抽成均來自鹽政衙門出的鹽引,我大燕實行綱鹽製,持有鹽引的商人按地區分為10個綱,每綱鹽引為20萬引,每引折鹽300斤,或銀六錢四厘,這是為“窩本”,另稅銀三兩,公使銀三兩,如此算下來,我大燕每年下發的鹽引少說也200萬張之數,每引得銀6兩6錢4分,應得白銀1328萬兩白銀。且有一半都在江南。
那人道:“江南的鹽稅也差不過六七百萬兩,如此說來,江南鹽政倒都是些清官,何弊之有?”
張懷濟搖搖頭:“江南雖每年上繳六七百萬兩稅銀,卻吃的是下一年的稅,如今江南的鹽引都是預提來年的,也就是常說的寅吃卯糧,今年江南交的鹽稅,是明年的,明年交的是後年的,這中間差了一年的稅銀,也就是說鹽政虧空了銀子至少六七百萬兩。”
六七百萬兩,那人臉色陰了陰:“這麽多的銀子哪兒去了,莫非長翅膀飛了不成。”
張懷濟歎道:“我大燕都知道江南的官是肥缺,尤以鹽道為最,可這個肥缺怎麽來的,朝廷照品級發俸祿,如何有肥不肥缺的差別,說肥不過是可以中飽私囊,稅銀年年有,這些江南的鹽商為了拿到多的鹽引,自然會賄賂鹽官,致使鹽引泛濫,越發越多,肥了那些貪官,虧空的卻是國庫,當官的三年一任,拿著銀子走了,哪還會管國庫虧不虧空,長此下去,豈不斷了朝廷的脊梁,故此,江南之弊在鹽,鹽政之弊在貪,若除鹽痹,先要治貪。”
那人沉默良久道:“那些官得了好處銀子,跟鹽商勾結沆瀣一氣,若無實在證據,恐難治貪。”
張懷濟道:“難治也要治,鹽政不清,實是國之大患。”張懷濟說的激動,手裏的釣竿一滑溜進了水裏,張懷濟忙去夠,哪裏夠的著,卻見那人站起來道:“張懷濟,期望你這個揚州知府,不要讓朕失望。”
張懷濟腦袋嗡一下,噗通就跪在地上:“微,微臣張懷濟不知皇上駕到,信口胡言該當死罪。”
皇上笑道:“若你是信口胡言,我大燕就沒有說實話的官了,張懷濟,你很好,是塊材料,起來吧,收拾收拾,等著吏部公文,去揚州上任,給朕好好收拾那幫貪官汙吏。”
懷濟跪在地上叩頭:“微臣遵旨。”
送走了聖駕,懷濟仍心有餘悸,見了懷清還覺是一場夢呢,懷清問:“哥你跟皇上說了什麽啊?可把我急死了,就怕你一句話說錯,掉了腦袋。”
懷濟道:“說的是江南鹽政虧空的事兒。”
慕容暋酢跬罰骸案富飾搜握虧空之事,愁了多日,張大人正說到父皇心裏去,不過,江南險惡,張大人還需多小心才是。?br>
懷濟躬身道:“微臣謝四皇子周全此事。”
既皇上發下諭旨,懷濟兄妹自然不能耽擱,轉過天便迴了南陽,有慕容昰周全,長安也跟著懷清迴去了。
懷清一開始本想把他留在四皇子府,可劉成一聽說懷濟要去揚州當知府,執意要跟了去,說好歹在江南待了一年,能幫上些忙,再說,長安也離不開懷清。
長安也終於知道了父母的死訊,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不少,開始懂事了,不會再纏著懷清問爹娘的事,也不會再哭鬧,成長卻以殘酷為代價,著實讓人心酸。
可喜送著馬車出了城方迴轉,一進鬆濤苑,就見爺正在翻看懷清姑娘看過的那本醫書,不禁暗暗歎息,爺這份癡情,真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如願。
見他進來,慕容昰放下手裏書:“走了?”
可喜點點頭:“爺真舍得讓懷清姑娘去江南啊,江南可亂著呢,那些貪官不說,還有個鹽幫,鹽幫可是殺人越貨什麽都幹,爺不說,陳大人的案子就跟鹽幫有幹係嗎,萬一有個好歹如何是好?”
慕容昰道:“父皇下決心整肅江南,張懷濟是最適合的人選,雖不夠圓滑,卻心懷百姓,有道是無欲則剛,張懷濟沒有私欲,就像一把鋒利的劍,這時候□□江南,說不定真會打破僵局,至於懷清,這丫頭精著呢,有時候我倒覺得,她比她哥還適合當官,有她在張懷濟這個揚州知府應該會讓那些人膽戰心驚,至於她的安危,皇上有意遣派六弟前往江南,有六弟在,誰敢動這丫頭。”
可喜真猜不透爺了,爺如此喜歡懷清姑娘,六皇子不正是爺的情敵嗎,這情敵見麵便不至於你死我活,也不能如此相安無事吧,更何況,瞧爺這意思,還恨不能推波助瀾把懷清姑娘往六爺懷裏推呢。
想到此,可喜道:“上迴懷清姑娘進京可是跟六爺鬧掰了,再說,爺不說六皇子沒應去江南的差嗎。”
慕容昰道:“那是不知道張懷濟當了揚州知府,若知道,他必會主動請纓。”
可喜實在忍不住道:“六爺一去江南,說不定就跟懷清姑娘好了,到時爺怎麽辦?”
慕容昰沉默半晌道:“這丫頭的性子強求不來,況,若是我的早晚是我的,若不是,強求也無用。”
可喜嘟囔道:“爺這是要修佛呢。”
慕容昰淡淡的道:“爺修的不是佛,修的是姻緣。”可喜撓撓頭,心說,爺您這麽著修的不是姻緣是仙緣,爺這是想當牽紅線的月老呢,生怕六皇子跟懷清姑娘不成,變著法兒的把兩人往一塊兒堆湊。
懷濟兄妹到了南陽,懷清方給若瑤寫了封信,裏頭說了哥哥去揚州當知府的事兒,近了三月若瑤方迴了一封信,隨信捎來兩雙簇新的官靴,針腳細密,破費功夫。
懷清轉給懷濟,懷濟呆呆看了那官靴半天,歎了口氣,懷清心裏知道哥是難過呢,可這番磨折旁人也替不了他們。
值得欣慰的是,葉之春明白了過來,且並未記恨懷清破壞若瑤跟六皇子的事,特意來了封信叮囑懷濟去江南的眾多事宜,除去不能接受懷濟當女婿,葉之春也算仁至義盡。
吏部的公文三月初二到的南陽,之前行李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說到收拾行李,懷清才發現真是破家值萬貫,當年從鄧州府來南陽的時候,不過一輛大車就裝下了,如今這一收拾,恐三輛車也裝不下。
而且,大都是自己的東西,就她屋裏擺的那些石頭就得裝兩箱子,還死重,還有其他的零零碎碎,最後,懷清叫人把收拾出的是幾個箱子送去了鄧州葉府,讓若瑤幫她收著,她哥這一任三年,說不準不到三年,又該換地兒了,江南大老遠的,又是船又是車的,帶著這麽些東西不方便。
更何況,江南可都是好東西,自己還打算置辦呢,光帶就這麽多,還置辦啥啊,反正隻要手裏有銀子,什麽都能買的來,所以,這些東西先放到若瑤哪裏好了。
甘草笑她如今財大氣粗了,懷清也笑,還記得當初在鄧州的時候,過日子都要細細算計著,隻怕過了月頭就過不去月尾,如今有了銀子,哪還用想這些。
東西一早運去了鄧州葉府,兄妹倆上路的時候,跟來南陽的時候差不多,區別隻是多了長安跟劉成,還有銀翹牛蒡梔子門冬幾個,兩個廚娘是南陽人,拖家帶口的一家子人呢,自然不能帶去江南,懷清給了銀子,叫她們家去做點兒小買賣,算遣散費吧,用了人家這麽長日子,這點錢也不算什麽。
兄妹倆三月初三一早天剛蒙蒙亮便啟程了,趙成棟帶著三班衙役,一直送到南陽城門外,春天的南陽多雨,也不知是不是離情依依,從昨天夜裏就開始落雨,雨不大淅淅瀝瀝的,讓人的心都跟著潮潤起來。
出了城門,懷濟兄妹下車,站在城門往伏牛山望了望,當年光禿禿的荒山,如今一片新綠,依著唐河綿延而上的山勢,隱在薄暮間,生機勃勃。
懷濟看了一會兒,轉身對趙成棟深深一躬:“南陽的百姓懷濟托付給趙大人了。”
趙成棟忙道:“張大人放心,下官定盡心盡力,讓南陽的老百姓過上富庶的好日子。”
懷濟點點頭,剛要上車,卻聽遠處一陣喊聲:“張大人,張大人……”漸行漸近,是南陽的老百姓,不知怎麽聽見的信兒,有從城裏,有從城外的,烏烏泱泱來了不知多少人,當頭的正是汝州首富周半城。
周半城手裏舉著一頂萬民傘,到了近前:“張大人為我南陽出盡心力,若無張大人,哪有今日的南陽,張大人如今要走,鄉親們雖心裏舍不得,也知道皇命難為,鄉親們攔不得,就送大人一把傘遮遮風雨吧,上頭有南陽百姓的簽名畫押,也算鄉親們的一點心意。”說著把傘遞給懷濟。
懷濟接過傘,懷清抬頭看,隻見傘上有些是字,有些是手印,密密麻麻竟不知多少,懷濟舉著傘眼角都濕了,把傘遞給陳皮,自己走到百姓跟前:“伏牛山的閘口未建好,還有半山的荒田無著落,可懷濟就這麽去了,著實對不住南陽的父老鄉親,懷濟謝鄉親們深情厚誼,這傘,懷濟收了,以後不管懷濟走到哪兒,南陽都是懷濟的家,南陽的百姓都是懷濟的親人,懷濟告辭了。”深深一鞠躬。
百姓們齊聲道:“張大人一路順風……”
車子走出老遠還能聽見老百姓的聲兒,懷清見他哥直眨眼,把帕子遞過去道:“哥,山高水長啊。”
懷濟接了帕子按了按自己的眼點點頭:“是啊,山高水長,別了,南陽。”
慕容暋酢醯閫罰骸耙蛐藿ui降惱15塚幾嘔臣黴彩率輪茫哉嘔臣蒙蹺私猓嘔臣玫娜肥歉鮃恍奈竦暮黴俁!?br>
好官兒?皇上挑挑眉:“這三個字雖簡單卻有千斤重,能扛起來的卻不多,你確定張懷濟能勝任揚州知府,要知道江南可不是南陽啊。”
慕容昰道:“南陽雖不是江南,這份當官為民之心卻一樣,且,張懷濟去了江南,可為陳延更一案搜集證據,或許這些證據正是破局江南的關鍵。”
皇上略沉吟道:“江南情勢複雜,待朕再忖度。”
懷清焦急的往外望了好幾迴,石頭道:“姐姐不用著急,爺向來一言九鼎,既應了姐姐,就一定會辦到。”
正說著,就聽外頭請安的聲音,石頭道:“爺迴來了。”
懷清哪還坐得住,忙起來迎了出去,順手就接了慕容昰脫下的鬥篷放到一邊兒問:“如何?”
慕容昰愣了一下,方道:“雖未立即應下,想應差不多了,不過江南幹係重大,恐父皇會親自召見張大人。”
“親自召見?這麽說我哥也得進京?”
慕容昰道:“不著急,等父皇下了諭旨,張大人再進京也不晚。”說著兩人坐下,慕容昰忽道:“新給你的那兩枚印可喜歡?”
懷清方想起來:“我隻過一迴生日,做什麽是兩枚?”
慕容昰目光閃了閃:“去年不知你的生辰也在正月,今年的兩枚正好補上。”
懷清愕然,低聲道:“生辰禮還有補的啊。”
慕容昰低笑了一聲:“以後不會了。”
懷清愣了一下,一時沒明白他的意思,是說以後不送禮了,還是說以後不補了,慕容昰的目光劃過她的手腕忽道:“我記著你手腕上戴著一串貓眼兒怎不見了?”
一提這個,懷清就想起慕容曦來,頗有些不自在,含糊道:“戴膩煩收起來了。”這兒正說著忽外頭可喜進來道:“海公公來了。”
懷清一愣,急忙站起來,琢磨自己在這兒給海壽看見可不妥當,上迴在葉府自己跟慕容曦吃烤紅薯的時候,就給這位海總管看過一迴,當時他那眼神,懷清如今還記著呢,
海總管是皇上跟前的人,迴頭傳到皇上耳朵裏,可沒自己什麽好兒,想到此,不免有些急,慕容昰看了她一眼道:“你在這兒待著,不妨事。”自己撩簾出去了。
海壽進了鬆濤苑,給慕容昰見過禮道:“皇上讓老奴知會四皇子,萬歲爺想見見張大人,你把他叫到你府上來,萬歲爺自有安排。”
說著瞟了眼裏屋,剛在外頭可是瞧的清清楚楚,日影下窗戶上有兩個人腦袋,其中一個自然是四皇子,另一個卻是個女的,要是別的皇子府裏,瞧見多少女人都不稀奇,可四皇子這兒有女人卻新鮮的緊。
四皇子可是出了名兒不動明王,任你多絕色傾城的女人,在四皇子跟前也沒戲,這位是大燕朝的柳下惠,根本不近女色,為此,皇上還疑心四皇子有隱疾,叫王泰豐來請過脈,王泰豐迴去複命說四皇子好著呢,皇上才放心。
不過,今兒這位柳下惠怎麽開齋了,裏頭那位是何方神聖,海壽倒真有幾分好奇,而且,能進這鬆濤苑的女人,絕對是四皇子看中的,莫非是餘家的姑娘……
海壽疑惑著迴宮了,他一走,懷清撩簾出來道:“怎麽皇上不下諭旨,卻要我哥來你這四王府。”
慕容昰道:“父皇是想試試張大人。”“試,怎麽試?”
張懷濟三天後進了京,到了四王府,是可喜把他帶進去的,卻未進正堂,而是把他放在了湖邊兒的水榭裏,說王爺這會兒正在會客,讓他在此稍候一時。
張懷濟不疑有他,在水榭待了一會兒,想著若自己不能去江南,陳兄的案子翻不過來,陳兄豈不要背一世汙名,若去,怎麽去,葉大人希望自己去兗州,四皇子是否會幫這個忙,如今叫自己進京又是為了什麽?
想著這些,心裏不免紛亂,抬頭忽見不遠處水邊兒有個人正在釣魚,張懷濟便走了過去,是個四十上下的人,青布衣裳,頭上戴著一頂鬥笠,看年紀有四十上下,渾身上下有種不怒而威的氣勢。
那人側頭看了他一眼問:“可會釣魚?”
張懷濟道:“會一些。”
那人點點頭指了指旁邊閑著的釣竿:“那釣吧,年輕人多沉不下心思來,釣魚沉心養性最好。”
張懷濟想了想,坐在旁邊的胡凳上,釣竿上放了魚餌,甩到水裏,那人點點頭:“倒是個會的,不過這水麵窄,還是死水,魚都是自己投了魚苗養的,缺了靈氣,釣著沒趣,我倒是喜歡太湖,烏泱泱的一大片水麵,人傑地靈,湖裏的魚也養的格外肥,釣上來先煮魚湯,鮮美絕倫。”
說著頓了頓又道:“江南好啊,江南是我大燕最富庶的地兒,魚米之鄉,出文人,出綢緞,出繡工,出茶,出鹽,鹽稅可是我大燕的重中之重,年輕人我說的可有道理?”
張懷濟想了想道:“江南人傑地靈,富庶繁華,可朝廷之弊也在江南。”
“哦……”那人目光閃了閃道:“願聞其詳。”
張懷濟道:“鹽稅是我大燕的脊梁,卻也是如今最大的弊端,鹽是老百姓的必須品,鹽稅抽成均來自鹽政衙門出的鹽引,我大燕實行綱鹽製,持有鹽引的商人按地區分為10個綱,每綱鹽引為20萬引,每引折鹽300斤,或銀六錢四厘,這是為“窩本”,另稅銀三兩,公使銀三兩,如此算下來,我大燕每年下發的鹽引少說也200萬張之數,每引得銀6兩6錢4分,應得白銀1328萬兩白銀。且有一半都在江南。
那人道:“江南的鹽稅也差不過六七百萬兩,如此說來,江南鹽政倒都是些清官,何弊之有?”
張懷濟搖搖頭:“江南雖每年上繳六七百萬兩稅銀,卻吃的是下一年的稅,如今江南的鹽引都是預提來年的,也就是常說的寅吃卯糧,今年江南交的鹽稅,是明年的,明年交的是後年的,這中間差了一年的稅銀,也就是說鹽政虧空了銀子至少六七百萬兩。”
六七百萬兩,那人臉色陰了陰:“這麽多的銀子哪兒去了,莫非長翅膀飛了不成。”
張懷濟歎道:“我大燕都知道江南的官是肥缺,尤以鹽道為最,可這個肥缺怎麽來的,朝廷照品級發俸祿,如何有肥不肥缺的差別,說肥不過是可以中飽私囊,稅銀年年有,這些江南的鹽商為了拿到多的鹽引,自然會賄賂鹽官,致使鹽引泛濫,越發越多,肥了那些貪官,虧空的卻是國庫,當官的三年一任,拿著銀子走了,哪還會管國庫虧不虧空,長此下去,豈不斷了朝廷的脊梁,故此,江南之弊在鹽,鹽政之弊在貪,若除鹽痹,先要治貪。”
那人沉默良久道:“那些官得了好處銀子,跟鹽商勾結沆瀣一氣,若無實在證據,恐難治貪。”
張懷濟道:“難治也要治,鹽政不清,實是國之大患。”張懷濟說的激動,手裏的釣竿一滑溜進了水裏,張懷濟忙去夠,哪裏夠的著,卻見那人站起來道:“張懷濟,期望你這個揚州知府,不要讓朕失望。”
張懷濟腦袋嗡一下,噗通就跪在地上:“微,微臣張懷濟不知皇上駕到,信口胡言該當死罪。”
皇上笑道:“若你是信口胡言,我大燕就沒有說實話的官了,張懷濟,你很好,是塊材料,起來吧,收拾收拾,等著吏部公文,去揚州上任,給朕好好收拾那幫貪官汙吏。”
懷濟跪在地上叩頭:“微臣遵旨。”
送走了聖駕,懷濟仍心有餘悸,見了懷清還覺是一場夢呢,懷清問:“哥你跟皇上說了什麽啊?可把我急死了,就怕你一句話說錯,掉了腦袋。”
懷濟道:“說的是江南鹽政虧空的事兒。”
慕容暋酢跬罰骸案富飾搜握虧空之事,愁了多日,張大人正說到父皇心裏去,不過,江南險惡,張大人還需多小心才是。?br>
懷濟躬身道:“微臣謝四皇子周全此事。”
既皇上發下諭旨,懷濟兄妹自然不能耽擱,轉過天便迴了南陽,有慕容昰周全,長安也跟著懷清迴去了。
懷清一開始本想把他留在四皇子府,可劉成一聽說懷濟要去揚州當知府,執意要跟了去,說好歹在江南待了一年,能幫上些忙,再說,長安也離不開懷清。
長安也終於知道了父母的死訊,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不少,開始懂事了,不會再纏著懷清問爹娘的事,也不會再哭鬧,成長卻以殘酷為代價,著實讓人心酸。
可喜送著馬車出了城方迴轉,一進鬆濤苑,就見爺正在翻看懷清姑娘看過的那本醫書,不禁暗暗歎息,爺這份癡情,真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如願。
見他進來,慕容昰放下手裏書:“走了?”
可喜點點頭:“爺真舍得讓懷清姑娘去江南啊,江南可亂著呢,那些貪官不說,還有個鹽幫,鹽幫可是殺人越貨什麽都幹,爺不說,陳大人的案子就跟鹽幫有幹係嗎,萬一有個好歹如何是好?”
慕容昰道:“父皇下決心整肅江南,張懷濟是最適合的人選,雖不夠圓滑,卻心懷百姓,有道是無欲則剛,張懷濟沒有私欲,就像一把鋒利的劍,這時候□□江南,說不定真會打破僵局,至於懷清,這丫頭精著呢,有時候我倒覺得,她比她哥還適合當官,有她在張懷濟這個揚州知府應該會讓那些人膽戰心驚,至於她的安危,皇上有意遣派六弟前往江南,有六弟在,誰敢動這丫頭。”
可喜真猜不透爺了,爺如此喜歡懷清姑娘,六皇子不正是爺的情敵嗎,這情敵見麵便不至於你死我活,也不能如此相安無事吧,更何況,瞧爺這意思,還恨不能推波助瀾把懷清姑娘往六爺懷裏推呢。
想到此,可喜道:“上迴懷清姑娘進京可是跟六爺鬧掰了,再說,爺不說六皇子沒應去江南的差嗎。”
慕容昰道:“那是不知道張懷濟當了揚州知府,若知道,他必會主動請纓。”
可喜實在忍不住道:“六爺一去江南,說不定就跟懷清姑娘好了,到時爺怎麽辦?”
慕容昰沉默半晌道:“這丫頭的性子強求不來,況,若是我的早晚是我的,若不是,強求也無用。”
可喜嘟囔道:“爺這是要修佛呢。”
慕容昰淡淡的道:“爺修的不是佛,修的是姻緣。”可喜撓撓頭,心說,爺您這麽著修的不是姻緣是仙緣,爺這是想當牽紅線的月老呢,生怕六皇子跟懷清姑娘不成,變著法兒的把兩人往一塊兒堆湊。
懷濟兄妹到了南陽,懷清方給若瑤寫了封信,裏頭說了哥哥去揚州當知府的事兒,近了三月若瑤方迴了一封信,隨信捎來兩雙簇新的官靴,針腳細密,破費功夫。
懷清轉給懷濟,懷濟呆呆看了那官靴半天,歎了口氣,懷清心裏知道哥是難過呢,可這番磨折旁人也替不了他們。
值得欣慰的是,葉之春明白了過來,且並未記恨懷清破壞若瑤跟六皇子的事,特意來了封信叮囑懷濟去江南的眾多事宜,除去不能接受懷濟當女婿,葉之春也算仁至義盡。
吏部的公文三月初二到的南陽,之前行李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說到收拾行李,懷清才發現真是破家值萬貫,當年從鄧州府來南陽的時候,不過一輛大車就裝下了,如今這一收拾,恐三輛車也裝不下。
而且,大都是自己的東西,就她屋裏擺的那些石頭就得裝兩箱子,還死重,還有其他的零零碎碎,最後,懷清叫人把收拾出的是幾個箱子送去了鄧州葉府,讓若瑤幫她收著,她哥這一任三年,說不準不到三年,又該換地兒了,江南大老遠的,又是船又是車的,帶著這麽些東西不方便。
更何況,江南可都是好東西,自己還打算置辦呢,光帶就這麽多,還置辦啥啊,反正隻要手裏有銀子,什麽都能買的來,所以,這些東西先放到若瑤哪裏好了。
甘草笑她如今財大氣粗了,懷清也笑,還記得當初在鄧州的時候,過日子都要細細算計著,隻怕過了月頭就過不去月尾,如今有了銀子,哪還用想這些。
東西一早運去了鄧州葉府,兄妹倆上路的時候,跟來南陽的時候差不多,區別隻是多了長安跟劉成,還有銀翹牛蒡梔子門冬幾個,兩個廚娘是南陽人,拖家帶口的一家子人呢,自然不能帶去江南,懷清給了銀子,叫她們家去做點兒小買賣,算遣散費吧,用了人家這麽長日子,這點錢也不算什麽。
兄妹倆三月初三一早天剛蒙蒙亮便啟程了,趙成棟帶著三班衙役,一直送到南陽城門外,春天的南陽多雨,也不知是不是離情依依,從昨天夜裏就開始落雨,雨不大淅淅瀝瀝的,讓人的心都跟著潮潤起來。
出了城門,懷濟兄妹下車,站在城門往伏牛山望了望,當年光禿禿的荒山,如今一片新綠,依著唐河綿延而上的山勢,隱在薄暮間,生機勃勃。
懷濟看了一會兒,轉身對趙成棟深深一躬:“南陽的百姓懷濟托付給趙大人了。”
趙成棟忙道:“張大人放心,下官定盡心盡力,讓南陽的老百姓過上富庶的好日子。”
懷濟點點頭,剛要上車,卻聽遠處一陣喊聲:“張大人,張大人……”漸行漸近,是南陽的老百姓,不知怎麽聽見的信兒,有從城裏,有從城外的,烏烏泱泱來了不知多少人,當頭的正是汝州首富周半城。
周半城手裏舉著一頂萬民傘,到了近前:“張大人為我南陽出盡心力,若無張大人,哪有今日的南陽,張大人如今要走,鄉親們雖心裏舍不得,也知道皇命難為,鄉親們攔不得,就送大人一把傘遮遮風雨吧,上頭有南陽百姓的簽名畫押,也算鄉親們的一點心意。”說著把傘遞給懷濟。
懷濟接過傘,懷清抬頭看,隻見傘上有些是字,有些是手印,密密麻麻竟不知多少,懷濟舉著傘眼角都濕了,把傘遞給陳皮,自己走到百姓跟前:“伏牛山的閘口未建好,還有半山的荒田無著落,可懷濟就這麽去了,著實對不住南陽的父老鄉親,懷濟謝鄉親們深情厚誼,這傘,懷濟收了,以後不管懷濟走到哪兒,南陽都是懷濟的家,南陽的百姓都是懷濟的親人,懷濟告辭了。”深深一鞠躬。
百姓們齊聲道:“張大人一路順風……”
車子走出老遠還能聽見老百姓的聲兒,懷清見他哥直眨眼,把帕子遞過去道:“哥,山高水長啊。”
懷濟接了帕子按了按自己的眼點點頭:“是啊,山高水長,別了,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