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坤一去年剛去死,而張之洞以前做過三年的兩江總督,對這塊屬地很熟,許多官吏還是他手上提拔起來的。


    朝廷一時半會派不出合適人選,隻好讓他代管,可一旦尋到合適人選,他就得退迴湖廣去。


    所以,張之洞在江寧府這半個月裏,時間很緊湊,每天小堂會不斷,首尾二次大堂會。


    堂會,這是地方行政主官處理日常政務的主要手段,這跟京師裏的皇帝開朝會,性質是一模一樣,隻是形象略有不同。


    封疆大吏,本身就是土皇帝,上馬管軍,下馬治民,財經稅收,教育民生等包羅萬象都得管。


    算是陳天華運氣好,今天是張之洞待在江寧府的最後一天,明天的早堂會是跟大夥官員們告別,早餐之後他就乘坐從日本訂購的豪華江輪,迴武漢去了。


    所以,今日之堂會是大堂會,規定在江寧府以及周邊縣府,凡七品以上官員,都得參加大堂會,當眾稟奏或接受質訓。


    但凡大堂會,在江寧府城內的官員,文官坐轎子,或乘官輦過來,武官不準坐轎,但可以乘坐馬車。


    而真正騎馬過來的,在那些偏遠郊縣的七品芝麻官,隻能騎馬奔跑,否則時間上來不及。


    穿著長袍朝服,戴著朝冠,騎馬的確不太方便,到了轅門外,早就是衣冠不整的顯得十分狠狽。


    這不是自己給自個找茬嗎?


    據說張之洞張大帥,十分注重下屬官員的儀容儀表,這是他治下的形象威儀。


    後來,這些路途遙遠的七品官吏學乖了,他們提前一天在江寧府城裏住下,提前雇好馬車,第二天早上就從容多了,不至於再被張之洞訓斥。


    陳天華還以為自己來的早了呢,那曉得,他剛穿過轅門牌匾,遠遠看到不少官吏,已經候在廣場上了。


    很快,人是越聚越多。


    大堂會,兩江三省七品以上文武官員,均有資格入堂,拜見總督大人,上堂稟奏或遞上請示奏本。


    這是一種難得機會。


    據說,許多外地官員,不遠上千裏趕來,他們往往會提前趕到江寧府住下來,然後去參加大堂會。


    期望把數年積在手上的疑難雜症,讓總督大人當麵有個明確迴複。


    至少可以把奏本遞上去,尤其是寃假錯案,或被上官彈壓的下級官吏,這次能當麵申訴。


    瞧瞧,這廣場上集中的人群,加起來足足有二百人之眾。


    他們穿著各種顏色的朝服,有深藍色、也有石青色;頂戴藍翎,有不少花翎,甚至於少量的雙眼花翎。


    這代表著各自的品級和地位。


    這裏麵隻有陳天華一人,不是身穿朝服上堂,顯得非常的另類,混雜在一起,還是一道很亮麗的風景線。


    眾多目光齊刷刷看向他,不時地評頭論足,都在議論這是何方神聖,怎麽會這樣參加總督的大堂會?


    他憑什麽進去,說不定會被衙役或侍衛棍棒打出,更甚於下獄殺頭。


    陳天華心裏很坦然,懷揣著一塊金字令牌,這是昨晚章於孝交給他的。


    這塊金字令牌是兩江總督署,乃至整個兩江地區的特別通行證,持金字令牌都就如若總督本人,所有關卡門衛不得阻擋。


    據說這種金字令牌在兩江總督府裏總共為六塊,一半在禮房手上,另三塊在總督本人或幕僚長手上。


    兩江總督署裏的大小朝會,都在衙署大堂裏舉行。


    衙署大堂是總督衙門裏最重要的辦公重地,這裏是總督授傳聖旨,升堂與下屬官員們商討軍政大事的地方。


    也是拜祀之日舉行禮儀活動的場所。


    一縷晨曦落下,照耀在神州大地上時,整個青磚灰瓦的巨大建築群,瞬間閃爍著光芒,像是行走在夜幕中找到了歸宿。


    “咚咚咚…”


    正陽門城樓上的鍾鼓敲響。


    這時,轅門緩緩開啟,入堂的時辰到了。


    此時,所有入城的官員們,像後世小學生們一樣,都自覺整齊地排好隊。


    品階高的,那自然在先,而七品芝麻官,很自覺地縮在後麵。


    大臣們從轅門魚貫而入,沿中軸線繼續向前走。


    這個宏偉的巨大建築群,據說還是曾國藩第三次,也是他最後一次出任兩江總督時修繕的,包括東、西花園,後花園等等,正陽門城樓也是重新加固過的。


    沿中軸線兩邊,都是兩江總督署的屬衙,各個司,房,室等。


    雖然民國時期建的總統府,是在兩江總督府的基礎上建起來的,但已麵目全非。


    今生第一次進入真實的清末兩江總督府署,有點誠惶誠恐感覺。


    雖然後世去過若幹次總統府,但那都是沒有生命的建築物,心境完全不一樣。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沒任何壓力的隨性觀賞,琢磨,與懷著忐忑不安之心情,能一樣嗎?


    這裏都是邁著很輕很輕的步伐,就連咳嗽都不允許,否則,都要被邊上的侍衛,幕僚們記錄在案。


    徐徐走到正陽門,這裏要驗證每個人的身份,陳天華亮出了金字招牌。


    嚇得那個警衛張大了嘴,就連腰牌也不驗了,揮手讓陳天華趕緊進去。


    進入正陽門再往裏走,才是真正的總督府。


    這才是總督大人日常辦公和居住的地方。


    由此可見,一名普通人,想要混入總督府,不知要經過多少道關卡,多少雙眼睛掃視,這比登天都難,除非能飛簷走壁。


    在漢王府基礎上翻修擴建的總督府,中途經過天王府的改建,後又經曆曾國藩的幾次修膳,曆時幾十年精心打造,它富麗堂皇,磅礴大氣,威風八麵。


    所有的殿閣以宏大、雄偉為主,飛鳥走獸。


    不少石柱都有飛鳥走獸,代表著高貴與權力。


    府內是防守嚴密,腰掛雁翎腰刀的侍衛站立整齊,還有穿著黃綠色軍服,大簷帽,荷槍實彈的南洋自強軍,一片肅穆氣氛。


    如果執勤的警衛,發現有哪位官員神色慌張,就會上前將其拎出來盤問,驗牌,弄得不好還要搜身。


    倘若這倒黴蛋過不了這關審核,等待他的將會是:就地收押送刑房。


    大堂會的正殿,設在衙署大堂,這裏殿堂寬敞、約有二千餘平,足夠大部分官員入堂聽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從1900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波凡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波凡人並收藏崛起,從1900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