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覺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詳情介紹了與敵酋陳天華遭遇戰的整個過程。</p>


    洋介四郎和在場的所有日籍教習們聽了,越來越覺得整個過程疑點重重,非常的不可思議。</p>


    這位支那人陳天華,像是一位能洞察一切,實戰經驗豐富,並且十分了解對手整個行動計劃的資深軍事家。</p>


    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還十分了解目前島國陸軍的最新戰術,並能活學活用。</p>


    可現實中,這個敵酋陳天華也就二十五六歲年齡,據查實他沒有上過武備學堂,更沒有留日軍事訓練經曆。</p>


    那他這些軍事理論與戰術,又是從何而來呢?</p>


    “各種跡象表明,這位陳天華是個天才,是支那人數百年也難得出現的一位青年民族英雄。他善於從事各類國內外新聞報道整理,軍事情報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戰爭評估報告剖析等,從中學習與汲取營養,再在實踐中感悟與提升。”</p>


    洋介四郎率先開口作出一番評論,他研究陳天華這個人物已經很久了,剛才這番評論,實際是他數年來研究的結果。</p>


    客觀的講,他的研究分析是卓有成效的,這個結論能基本詮釋陳天華為什麽能屢戰屢勝,取得匪夷所思的結果。</p>


    “總而言之,此人是十分可怕的對手,好似他的降生,就是專門對付帝國的煞星。”洋介四郎又專門強調一句。</p>


    對於總教官的這個天才論觀點,在場的許多日籍教習,都不由得點點頭,不認同不行,否則,就無法解釋許多奇葩現象。</p>


    “可是老師,學生以為這次咱們的整個行動計劃,有人事先全盤出賣給了敵人,這才使他事先製定出對策,輕而易舉擊敗我們。”</p>


    小林覺基本認可老師的觀點,但內心還是為自己今日戰敗,而且一敗塗地叫屈。</p>


    “胡說八道,危言聳聽!有關本次行動計劃與伏擊詳情,除了軍部參謀科,就是在座各位清楚,沒一個支那人參與,他們從何而知?照你這種說法,你是在懷疑本座學堂裏的日籍教員囉?!”</p>


    洋介四郎立即進行了反駁!</p>


    關於這個問題,他仔細分析過,有關到橫山地帶進行挑釁計劃,在去年底就開始設計,如果有奸細的話,陳天華早就清楚,那他不會在這個時候,故意來撞槍口吧。</p>


    就算他敢來,也不會隻帶百餘人的隊伍過來,更不會當晚冒然進學堂軍營安宿。</p>


    這些跡象表明,昨天傍晚之前,他對日方計劃與自己的危險,毫不知情。</p>


    在橫山古道設伏,是傍晚他們幾個教官商議後的一個臨時計劃,陳天華怎麽可能馬上得到詳情!</p>


    “不不老師請別誤會,學生豈敢無端懷疑指責!隻是覺得此事很蹊蹺,敵人不走大道偏走小道,而在小道上居然派兵突襲了我方的伏擊點,事先悄然派驛兵去請援兵,又讓輜重隊通過山道到營盤山設伏,整個反製方案就是有預謀,若他不時先了解到我方行動計劃,何來這些反製措施呀?”小林覺爭辯道。</p>


    看來他說這些並非空穴來風,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p>


    “關於小林君的疑惑,總教官閣下,讓我來補充一下今天調查的情況,供諸位思考。”旁邊一位學堂教官起身說道。</p>


    “請說,不必介意!”洋介四郎微微翹了翹仁丹須,示意發言。</p>


    “謝謝洋介閣下,諸位帝國同仁,從今早開始,本職派人對有些情況作了跟蹤調查,情況如下…”</p>


    那名負責軍事情報的教官具體說了開來。</p>


    首先,關於敵方請求援軍一事。</p>


    據昨晚看守轅門的學堂保衛隊員後來講,傍晚前,學堂徐總辦前往轅門口迎接敵酋陳天華,並邀請新軍紮營在軍營內,陳天華興高采烈地同意了。</p>


    可是那名姓顧的指揮官有顧慮,他旋即私下派出三騎,以尋找水源名義離開軍營,後來就沒見迴歸。</p>


    從這點分析,請求援軍並不是陳天華的決定,而是那位姓顧的軍官,不明白他是怎麽就嗅覺到危險氣息,私下作出的這個現在看來,是事關全局決定,這也令人匪夷所思。</p>


    第二點疑惑,關於夜間學堂保衛部突然加強巡邏一事。</p>


    據查,是當晚敵酋陳天華,從徐總辦帥帳喝完酒離開之後,徐錫林專門召集保衛部長官,明令要求的。</p>


    </p>


    從這點看,徐錫林應該嗅覺到在軍營裏有不尋常現象,馬上意識到日方正元株式會社,跟煤廣自治區之間的多年怨恨。</p>


    而他並不希望雙方,今晚在學堂軍營裏發生武裝衝突,這對他仕途不利,所以,他才下達的加強巡邏,暗中保護新軍的命令,這點不難理解。</p>


    至於他在與敵酋陳天華喝酒過程中,是否透露或提醒過軍營裏的異常情況,不得而知,但從事後跡象分析,應該是提醒過。</p>


    可以肯定地說,徐錫林並不清楚日方的企圖與整個計劃,他隻是猜測咱們要對新軍及陳天華不利,因為,正元株式會社跟陳天華之間的明爭暗鬥,在整個大清官場和商界,已不是什麽秘密。</p>


    第三點疑惑,就是他清晨不走古道正道,偏走山間小道之事,據查,他用十五塊銀洋找來了一個當地向導,此向導是個獵戶。</p>


    這個獵戶很自然指引了這條山道,這個沒什麽大驚小怪,既然我們能知道這條山道,陳天華當然不可能忽略掉。</p>


    所以,他突然走小山道,是認為古道上有埋伏的可能性大,所以才他選擇了部隊走小山道。</p>


    “總座閣下,諸位同仁,以本職之見,我們的整個計劃並沒有泄露,敵酋陳天華隻是根據徐錫林的當晚提醒,以及他的手下觀察到當晚的可疑現象,立即判斷出他下一步可能麵臨的諸多危險!”</p>


    “這隻能說明敵酋陳天華確是位不同尋常之人,正正經經的天才軍事家,他能舉一反三,立馬推演出一係列假設,得出我方有可能製定出的行動計劃。”</p>


    這位情報教官的一番據實分析,入木三分,引起在場的十數位日籍教官教習們的認可、議論。</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從1900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波凡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波凡人並收藏崛起,從1900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