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裴夫人和秦懷英以及幾個隨從來到大牢,秦懷英化妝成隨從模樣,一夥人大張旗鼓來認領屍體。牢房內沒有任何人阻攔,裴夫人等人一是遵循皇命,二是秦王早已買通。
他們先去看了裴梓牧,順利將裴梓牧換了出來。
之後去裴文靜的牢房,裴梓牧一見到父親的屍體,便伏在地上失聲痛哭:“父親,都是兒子不孝,害了您啊!”李世民見此情景,趕緊勸阻:“公子,這是在牢房內,隔牆有耳。還望公子節哀順變。”
裴梓牧放低了哭聲。
在場的人七手八腳將裴文靜放上架子,又一起抬了出去。裴梓牧也總算成功逃脫,當他迴想起剛才看見父親的樣貌,盡管很安詳,但仍有些疑惑,一籌莫展,遂轉向李世民說道:“秦王殿下,剛才我近距離觀察父親,他的七竅內有淤血,顯然不是自縊而亡,這症狀應該是中毒。”
李世民略有沉思,後又說道:“本王早就懷疑裴大人的死有蹊蹺,果真是有破綻的,公子且放心吧,本王一定查清楚此事。隻是眼下還不是時候。”
“秦王殿下,母親畢竟是婦人,與朝庭中人無往來,父親這一去,更是人走茶涼,眼下能指望的隻有殿下您了。”
“公子放心吧,本王說到做到。”
裴文靜的後事,裴夫人一手張羅,在裴府停靈三天,後入了土。都說“入土為安”,裴文靜是入土了,到底安不安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主子——秦王殿下的命運如何走向?還有臨終前自己所帶的那頂綠帽子!裴梓牧能否逃脫一死?這些應該都是他所不能“安”的。按照當朝律法,通奸乃死罪。裴文靜死後沒幾天功夫,朝廷就傳出他的小妾與那個男人被雙雙刺死的消息。這也算是李淵顧念舊情,雷厲風行了結此事,替裴文靜出了一口惡氣,稍稍維持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
高駿銘的眼線自然連裴文靜下葬也是不肯放過的。
“下葬了嗎?他們沒有懷疑什麽吧?”高駿銘問眼線。
“下葬了,屬下看得清清楚楚。人都已經下葬,想必是沒有懷疑的。”眼線迴答。
“裴文靜位居尚書右仆射,李世民黨羽中官階最高,再者他有功於大唐社稷,深得父皇信任。這種人與咱們不同心確是件麻煩事。這迴去了我的一塊心病。”李建成享受著勝利後的喜悅。
“以太子殿下的英明神武,大事可期!”高駿銘在一旁奉承。
李建成轉過頭看了看高駿銘,說道:“這次鏟除裴文靜,高大人功不可沒,日後本王大業若成,高大人定是第一功臣。”
“太子殿下的提拔與信任,屬下銘感五內。原本秦王勢力一天天強大,現在他的一股強大勢力被拔除了。隻是眼下我們還不可掉以輕心。”
李建成仿似讚同地點點頭,後又說道:“你說說看。”
“秦王李世民多年征戰,慣做衝鋒陷陣的大元帥,積攢了一定範圍的人脈。雖然除掉了他的心腹,但在他旗下仍有人有不小的勢力。比如說六部尚書除李政航之外,其他五部尚書可都是追隨秦王,這一次的裴文靜之事,好在先下手為強,若真等刑部查實,還不知道查到何年何月。夜長夢多,裴文靜能夠逃脫也未可知啊。”
“你說得對。”李建成點點頭。
高駿銘接著說道:“還有單單刑部就不簡單,長孫無忌雖官階不高,可他與秦王是布衣之交,又結有姻親。他也是秦王身邊出謀劃策之人,此人不可小覷。還有謀臣杜如晦,更是強大,裴文靜一死,此人很有可能成為秦王的新寵臣。還有京兆牧楊大人,即便他沒有明確表態,還處於觀望狀態,也官居從二品,官位頗高,跟秦王府過從甚密。何況秦王賬下還有程咬金等一係列武將。”
“分析得沒錯啊,高大人真是世事洞明。”李建成連連稱許。
“太子殿下您過獎了,屬下還有話要說。”
“嗯,你說。”
“趙郡王李孝恭統領長江以南,他雖然沒有追隨任何一個皇子,但其勢力之大自不必說,最可怕的是他與朝中二位足可以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討伐西秦,父皇命李世民為元帥。李世民請旨李政航為副將,籠絡之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李建成眼睛裏閃過一絲擔憂。
“太子殿下無須過於擔憂。李政航其人,屬下很是了解,他絕非見風使舵之輩。”
李政航的為人,李建成也稍微有一些了解,確實沒那麽好籠絡。又聽高駿銘如此說,心中的那塊石頭放下一大半兒。
高駿銘離開太子府,迴到府上。其實他嘴上那樣說,心裏也是擔心李政航會叛變的,畢竟李世民英姿蓋世,任用賢能。高駿銘正思索著,忽而看見自己的兒子高子昂正在院內舞劍,年僅四歲的小子昂,劍還舞得有模有樣的。自己是武將,傳人自然也不能少了武將風範,子昂也到時候好好學習了,不如這次就讓他跟隨李政航到戰場上曆練曆練。
小子昂見到高駿銘,便迎上來連聲喊道:“父親,父親……”
“哎,我們家子昂練劍呢!”高駿銘撫摸著子昂的頭說道。
“我再舞給父親看,看我是否有進步?”說完,又在院內舞了起來。
舞完之後,高駿銘連聲稱讚。招唿過來小子昂:“子昂啊,跟父親去李伯伯家玩,好不好?”
“好啊,好啊。”又可以跟婉寧妹妹一起玩,子昂愉悅地拍手道。
堂堂兵部尚書府最近好安靜,李政航天天在後花園陪著兩個女兒玩耍,享天倫之樂。就連這次出征委任,他仿佛都沒有放在心上。高駿銘的來訪打破了這種寧靜。
高駿銘被請到正堂說話。
“李兄這府上真是桃源一般,全無亂世之感。”
“高大人說笑了,怎麽會呢?天下四分五裂,哪裏容得下我一介臣子暢遊桃花源!這不是出征前最後的快樂了嗎?”李政航害怕高駿銘多心,趕緊解釋道。“不知高大人此行何為?”
“本官來府上,是有一事相求。皇上欽點了李兄為副將,可見皇上對李兄是器重有加,本官想請求李大人帶著小兒到戰場上曆練曆練,長長見識。”
李政航聽後,慌忙推辭:“高大人這怎麽行!戰場絕非戲園子,步步皆是驚險。子昂是您的獨子,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我如何跟您交待?您和高夫人日後的歲月該如何度過?這不行!絕對不行!”
李政航的反應在高駿銘意料之中,他也並非不擔心子昂的安危。“本官不相信,以李兄的聰明才智會看不出李世民的籠絡之意?如此一來,李大人就不擔心太子的想法?”
李政航半天沒有說話,想想高駿銘說的也是,不得不讚同道:“高大人提醒的是,是屬下考慮不周。然而,最大的問題就是令子的安危。真的打起仗來,恐無法分心保護他。”
“此次征討西秦為守城之戰,而非攻城,本官相信李大人能保護好子昂。”
李政航與高子昂兩家雖是世交,但李政航之前從未發現高駿銘居然事事都想在他前麵!“高大人所言甚是。”
四歲的李婉寧聞聲出來,衝著李政航說道:“父親要出征,婉寧也要去!”
“胡鬧!”婉寧的提議立馬被李政航駁迴,“小女孩家家上什麽戰場!”
伴隨著李政航嚴厲的斥責聲,婉寧見父親態度如此堅決,“哼”了一聲,撅著小嘴迴了房間。
他們先去看了裴梓牧,順利將裴梓牧換了出來。
之後去裴文靜的牢房,裴梓牧一見到父親的屍體,便伏在地上失聲痛哭:“父親,都是兒子不孝,害了您啊!”李世民見此情景,趕緊勸阻:“公子,這是在牢房內,隔牆有耳。還望公子節哀順變。”
裴梓牧放低了哭聲。
在場的人七手八腳將裴文靜放上架子,又一起抬了出去。裴梓牧也總算成功逃脫,當他迴想起剛才看見父親的樣貌,盡管很安詳,但仍有些疑惑,一籌莫展,遂轉向李世民說道:“秦王殿下,剛才我近距離觀察父親,他的七竅內有淤血,顯然不是自縊而亡,這症狀應該是中毒。”
李世民略有沉思,後又說道:“本王早就懷疑裴大人的死有蹊蹺,果真是有破綻的,公子且放心吧,本王一定查清楚此事。隻是眼下還不是時候。”
“秦王殿下,母親畢竟是婦人,與朝庭中人無往來,父親這一去,更是人走茶涼,眼下能指望的隻有殿下您了。”
“公子放心吧,本王說到做到。”
裴文靜的後事,裴夫人一手張羅,在裴府停靈三天,後入了土。都說“入土為安”,裴文靜是入土了,到底安不安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主子——秦王殿下的命運如何走向?還有臨終前自己所帶的那頂綠帽子!裴梓牧能否逃脫一死?這些應該都是他所不能“安”的。按照當朝律法,通奸乃死罪。裴文靜死後沒幾天功夫,朝廷就傳出他的小妾與那個男人被雙雙刺死的消息。這也算是李淵顧念舊情,雷厲風行了結此事,替裴文靜出了一口惡氣,稍稍維持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
高駿銘的眼線自然連裴文靜下葬也是不肯放過的。
“下葬了嗎?他們沒有懷疑什麽吧?”高駿銘問眼線。
“下葬了,屬下看得清清楚楚。人都已經下葬,想必是沒有懷疑的。”眼線迴答。
“裴文靜位居尚書右仆射,李世民黨羽中官階最高,再者他有功於大唐社稷,深得父皇信任。這種人與咱們不同心確是件麻煩事。這迴去了我的一塊心病。”李建成享受著勝利後的喜悅。
“以太子殿下的英明神武,大事可期!”高駿銘在一旁奉承。
李建成轉過頭看了看高駿銘,說道:“這次鏟除裴文靜,高大人功不可沒,日後本王大業若成,高大人定是第一功臣。”
“太子殿下的提拔與信任,屬下銘感五內。原本秦王勢力一天天強大,現在他的一股強大勢力被拔除了。隻是眼下我們還不可掉以輕心。”
李建成仿似讚同地點點頭,後又說道:“你說說看。”
“秦王李世民多年征戰,慣做衝鋒陷陣的大元帥,積攢了一定範圍的人脈。雖然除掉了他的心腹,但在他旗下仍有人有不小的勢力。比如說六部尚書除李政航之外,其他五部尚書可都是追隨秦王,這一次的裴文靜之事,好在先下手為強,若真等刑部查實,還不知道查到何年何月。夜長夢多,裴文靜能夠逃脫也未可知啊。”
“你說得對。”李建成點點頭。
高駿銘接著說道:“還有單單刑部就不簡單,長孫無忌雖官階不高,可他與秦王是布衣之交,又結有姻親。他也是秦王身邊出謀劃策之人,此人不可小覷。還有謀臣杜如晦,更是強大,裴文靜一死,此人很有可能成為秦王的新寵臣。還有京兆牧楊大人,即便他沒有明確表態,還處於觀望狀態,也官居從二品,官位頗高,跟秦王府過從甚密。何況秦王賬下還有程咬金等一係列武將。”
“分析得沒錯啊,高大人真是世事洞明。”李建成連連稱許。
“太子殿下您過獎了,屬下還有話要說。”
“嗯,你說。”
“趙郡王李孝恭統領長江以南,他雖然沒有追隨任何一個皇子,但其勢力之大自不必說,最可怕的是他與朝中二位足可以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討伐西秦,父皇命李世民為元帥。李世民請旨李政航為副將,籠絡之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李建成眼睛裏閃過一絲擔憂。
“太子殿下無須過於擔憂。李政航其人,屬下很是了解,他絕非見風使舵之輩。”
李政航的為人,李建成也稍微有一些了解,確實沒那麽好籠絡。又聽高駿銘如此說,心中的那塊石頭放下一大半兒。
高駿銘離開太子府,迴到府上。其實他嘴上那樣說,心裏也是擔心李政航會叛變的,畢竟李世民英姿蓋世,任用賢能。高駿銘正思索著,忽而看見自己的兒子高子昂正在院內舞劍,年僅四歲的小子昂,劍還舞得有模有樣的。自己是武將,傳人自然也不能少了武將風範,子昂也到時候好好學習了,不如這次就讓他跟隨李政航到戰場上曆練曆練。
小子昂見到高駿銘,便迎上來連聲喊道:“父親,父親……”
“哎,我們家子昂練劍呢!”高駿銘撫摸著子昂的頭說道。
“我再舞給父親看,看我是否有進步?”說完,又在院內舞了起來。
舞完之後,高駿銘連聲稱讚。招唿過來小子昂:“子昂啊,跟父親去李伯伯家玩,好不好?”
“好啊,好啊。”又可以跟婉寧妹妹一起玩,子昂愉悅地拍手道。
堂堂兵部尚書府最近好安靜,李政航天天在後花園陪著兩個女兒玩耍,享天倫之樂。就連這次出征委任,他仿佛都沒有放在心上。高駿銘的來訪打破了這種寧靜。
高駿銘被請到正堂說話。
“李兄這府上真是桃源一般,全無亂世之感。”
“高大人說笑了,怎麽會呢?天下四分五裂,哪裏容得下我一介臣子暢遊桃花源!這不是出征前最後的快樂了嗎?”李政航害怕高駿銘多心,趕緊解釋道。“不知高大人此行何為?”
“本官來府上,是有一事相求。皇上欽點了李兄為副將,可見皇上對李兄是器重有加,本官想請求李大人帶著小兒到戰場上曆練曆練,長長見識。”
李政航聽後,慌忙推辭:“高大人這怎麽行!戰場絕非戲園子,步步皆是驚險。子昂是您的獨子,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我如何跟您交待?您和高夫人日後的歲月該如何度過?這不行!絕對不行!”
李政航的反應在高駿銘意料之中,他也並非不擔心子昂的安危。“本官不相信,以李兄的聰明才智會看不出李世民的籠絡之意?如此一來,李大人就不擔心太子的想法?”
李政航半天沒有說話,想想高駿銘說的也是,不得不讚同道:“高大人提醒的是,是屬下考慮不周。然而,最大的問題就是令子的安危。真的打起仗來,恐無法分心保護他。”
“此次征討西秦為守城之戰,而非攻城,本官相信李大人能保護好子昂。”
李政航與高子昂兩家雖是世交,但李政航之前從未發現高駿銘居然事事都想在他前麵!“高大人所言甚是。”
四歲的李婉寧聞聲出來,衝著李政航說道:“父親要出征,婉寧也要去!”
“胡鬧!”婉寧的提議立馬被李政航駁迴,“小女孩家家上什麽戰場!”
伴隨著李政航嚴厲的斥責聲,婉寧見父親態度如此堅決,“哼”了一聲,撅著小嘴迴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