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繇在揚州的統治相對而言比較薄弱,這從他的部下裏就能看出來。當時劉繇麾下比較重要的部下隻有許劭、太史慈、薛禮、笮融、朱皓、於糜、張英、樊能等寥寥數人。
劉繇作為一個大州的州牧,他對麾下郡守控製力也很弱,當時他麾下的那些太守,像原吳郡太守許貢以及後任陳瑀,被孫策擊敗後一個願意投靠山賊嚴白虎,一個北上去投靠袁紹,都不願意去豫章找劉繇。而會稽太守王朗和原豫章太守周術也沒記載和劉繇關係緊密,繼任的豫章的豫章太守華歆則和劉繇也聯係不深,至於九江、廬陽、丹陽那都是袁術的地盤,更不用說了。
所以曆史上的劉繇集團存在感是非常薄弱的,作為一個大州的州牧這在漢末也是比較少見的。
【劉繇麾下】
因為神亭之事,太史慈被不少人所推崇,而他實際上投靠劉繇之後一直沒能被其所重用。劉繇認為自己用太史慈的話會被許劭嘲笑,所以一直沒有重用太史慈,而後來劉繇被孫策打敗,太史慈護送其到了豫章就離開了劉繇。他遁走於蕪湖,逃入山中,而稱丹楊太守。後再次與孫策交戰被其擊敗收服。
薛禮本為彭城相,是徐州牧陶謙的部下,但後來不容於陶謙,被其逼走,於是他屯兵秣陵,與笮融一同奉劉繇為盟主。孫策攻劉繇時,笮融、薛禮一共與之對抗,但最終被擊敗,薛禮後被笮融所殺。
朱皓是東漢末年名將朱儁之子,在原豫章太守周術去世後,被朝廷任命為下一任的豫章太守,不過當時豫章已經被諸葛玄所占據,於是請求劉繇幫助自己討伐諸葛玄,後劉繇派笮融助其擊敗諸葛玄,但自己缺死於小人笮融之手。
於糜、張英、樊能都是劉繇擺脫袁術限製時所用的大將,劉繇在曲阿站穩腳跟後派樊能與於糜一同駐紮於長江的橫江津,派張英駐紮於當利,共同阻止袁術軍南下,一度頗有成效,但孫策南下之後這些將領紛紛被其擊敗。
【“小諸葛”許劭】
許劭字子將,他因為給曹操評定一事在曆史上頗有名氣,而在真實的曆史上他也的確是一個很有本事的家夥。
不僅曹操求他給自己評價,就連袁紹也對其敬佩有加,當年袁紹從濮陽令離職迴家,車馬徒眾,十分豪華,但等到準備進入汝南境內時,他卻把賓客等打發走了,說:“我這樣的車馬裝束,難道可以讓許子將看見嗎?”於是就隻乘著一輛車子迴家。
當時許劭與從兄許靖都享有盛名,喜歡評論鄉黨人物,每月換一個題目,所以汝南有“月旦評”的風俗。
據《後漢書》記載,三公之一的司空楊彪曾經征召過許劭,他還被舉為方正、敦樸,朝廷特征,但許劭都不應。當時有人勸許劭做官,他迴答說:“現在小人得誌,王室將亂,我想去淮南東海避難,這樣來保全家中老幼。”於是南到廣陵郡。
而事後果如許劭所料,朝廷動蕩不堪,西遷洛陽之時更是有眾多公卿大臣被殺,直到曹操遷都許昌之後才算穩定了下來。
當時的徐州在陶謙的治理下是比較安穩富足的,除了許劭之外,還有孫策一家以及許多名士都跑到徐州避難。但是徐州的安穩也僅僅隻是一時,許劭來到徐州後,徐州刺史陶謙以禮相待,很是周到。
但許劭卻感到不安,告訴他的門生說:“陶恭祖表麵上好名,內心卻不是真的。他對我雖然很好,但這種情況是不能維持長久的,不如走吧。”於是到曲阿投靠揚州刺史劉繇。後來陶謙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裏的賓客。
許劭投靠劉繇之後,劉繇對其是比較倚重的,在被孫策擊敗後,劉繇聽從了許劭的建議不去會稽而是去往豫章,躲過了孫策後來對於會稽的進攻,之後許劭勸劉繇讓朱皓對笮融保持警惕也在事後被證明正確。
許劭最終在豫章去世,時年四十六歲,後世將他和他的兄長許虔一並稱為“平輿二龍”。
曆史上關於許劭對於曹操的評價有兩種,一種是《世語》上的記載,許劭評價曹操為“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一句目前流傳最廣,另外一種是《後漢書》上的記載,評價曹操為“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與第一種意思正好相反。
許子將在曆史上不僅僅隻給了曹操一個人評價,在揚州時他還認為劉曄是輔世之才。
【“小呂布”笮融】
呂布被後人罵為三姓家奴,先是背叛對自己有恩的上司的丁原,後殺死義父董卓,又奪走幫助了自己劉備的徐州,可以說是忘恩負義,無恥至極。
然而三國曆史上還有一位和呂布差不多品行的家夥,這位老兄就是笮融。
笮融在前文已經有過很多的描述了,他本是徐州牧陶謙的部下,在中國曆史上對於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就是這位老兄笑著臉紅刀子進幹掉了自己三位同僚。
第一位是趙昱,趙昱是陶謙麾下的幹吏,在曹操討伐徐州之時,笮融帶領手下士兵和部屬男女共一萬多人南下廣陵郡,廣陵太守趙昱將笮融奉為貴賓,並擺下盛大的酒席招待笮融和其士兵和部屬,笮融看到廣陵郡物豐民富,不禁心動,於是在一次酒宴裏,借以敬酒的時候,斬殺趙昱,並命其士兵殺燒擄掠廣陵郡,帶著其手下士兵和部屬及掠奪廣陵郡的財物南下秣陵。(一說賊笮融從臨淮見討,迸入郡界,昱將兵拒戰,敗績見害。)
第二位是薛禮,他本來是笮融在徐州的同僚,所以就收留了笮融。然後他們二人一同奉揚州牧劉繇為盟主,後來孫策南下他們不敵兵敗,笮融又故技重施,在薛禮設宴款待自己時,殺害薛禮,吞並了其部屬。
第三位就是朱皓了,朱皓本身就待人寬厚,有長者之風,以誠待人,有赤子之心,而且以為笮融是劉繇派來幫自己的,就沒有對其多心,結果小人難防,也沒能逃過一劫。
因為呂布坑的基本都是州刺史級別乃至以上的,而笮融殺的全部都是郡守,國相,所以我在這裏將其稱為“小呂布”。</p>
劉繇作為一個大州的州牧,他對麾下郡守控製力也很弱,當時他麾下的那些太守,像原吳郡太守許貢以及後任陳瑀,被孫策擊敗後一個願意投靠山賊嚴白虎,一個北上去投靠袁紹,都不願意去豫章找劉繇。而會稽太守王朗和原豫章太守周術也沒記載和劉繇關係緊密,繼任的豫章的豫章太守華歆則和劉繇也聯係不深,至於九江、廬陽、丹陽那都是袁術的地盤,更不用說了。
所以曆史上的劉繇集團存在感是非常薄弱的,作為一個大州的州牧這在漢末也是比較少見的。
【劉繇麾下】
因為神亭之事,太史慈被不少人所推崇,而他實際上投靠劉繇之後一直沒能被其所重用。劉繇認為自己用太史慈的話會被許劭嘲笑,所以一直沒有重用太史慈,而後來劉繇被孫策打敗,太史慈護送其到了豫章就離開了劉繇。他遁走於蕪湖,逃入山中,而稱丹楊太守。後再次與孫策交戰被其擊敗收服。
薛禮本為彭城相,是徐州牧陶謙的部下,但後來不容於陶謙,被其逼走,於是他屯兵秣陵,與笮融一同奉劉繇為盟主。孫策攻劉繇時,笮融、薛禮一共與之對抗,但最終被擊敗,薛禮後被笮融所殺。
朱皓是東漢末年名將朱儁之子,在原豫章太守周術去世後,被朝廷任命為下一任的豫章太守,不過當時豫章已經被諸葛玄所占據,於是請求劉繇幫助自己討伐諸葛玄,後劉繇派笮融助其擊敗諸葛玄,但自己缺死於小人笮融之手。
於糜、張英、樊能都是劉繇擺脫袁術限製時所用的大將,劉繇在曲阿站穩腳跟後派樊能與於糜一同駐紮於長江的橫江津,派張英駐紮於當利,共同阻止袁術軍南下,一度頗有成效,但孫策南下之後這些將領紛紛被其擊敗。
【“小諸葛”許劭】
許劭字子將,他因為給曹操評定一事在曆史上頗有名氣,而在真實的曆史上他也的確是一個很有本事的家夥。
不僅曹操求他給自己評價,就連袁紹也對其敬佩有加,當年袁紹從濮陽令離職迴家,車馬徒眾,十分豪華,但等到準備進入汝南境內時,他卻把賓客等打發走了,說:“我這樣的車馬裝束,難道可以讓許子將看見嗎?”於是就隻乘著一輛車子迴家。
當時許劭與從兄許靖都享有盛名,喜歡評論鄉黨人物,每月換一個題目,所以汝南有“月旦評”的風俗。
據《後漢書》記載,三公之一的司空楊彪曾經征召過許劭,他還被舉為方正、敦樸,朝廷特征,但許劭都不應。當時有人勸許劭做官,他迴答說:“現在小人得誌,王室將亂,我想去淮南東海避難,這樣來保全家中老幼。”於是南到廣陵郡。
而事後果如許劭所料,朝廷動蕩不堪,西遷洛陽之時更是有眾多公卿大臣被殺,直到曹操遷都許昌之後才算穩定了下來。
當時的徐州在陶謙的治理下是比較安穩富足的,除了許劭之外,還有孫策一家以及許多名士都跑到徐州避難。但是徐州的安穩也僅僅隻是一時,許劭來到徐州後,徐州刺史陶謙以禮相待,很是周到。
但許劭卻感到不安,告訴他的門生說:“陶恭祖表麵上好名,內心卻不是真的。他對我雖然很好,但這種情況是不能維持長久的,不如走吧。”於是到曲阿投靠揚州刺史劉繇。後來陶謙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裏的賓客。
許劭投靠劉繇之後,劉繇對其是比較倚重的,在被孫策擊敗後,劉繇聽從了許劭的建議不去會稽而是去往豫章,躲過了孫策後來對於會稽的進攻,之後許劭勸劉繇讓朱皓對笮融保持警惕也在事後被證明正確。
許劭最終在豫章去世,時年四十六歲,後世將他和他的兄長許虔一並稱為“平輿二龍”。
曆史上關於許劭對於曹操的評價有兩種,一種是《世語》上的記載,許劭評價曹操為“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一句目前流傳最廣,另外一種是《後漢書》上的記載,評價曹操為“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與第一種意思正好相反。
許子將在曆史上不僅僅隻給了曹操一個人評價,在揚州時他還認為劉曄是輔世之才。
【“小呂布”笮融】
呂布被後人罵為三姓家奴,先是背叛對自己有恩的上司的丁原,後殺死義父董卓,又奪走幫助了自己劉備的徐州,可以說是忘恩負義,無恥至極。
然而三國曆史上還有一位和呂布差不多品行的家夥,這位老兄就是笮融。
笮融在前文已經有過很多的描述了,他本是徐州牧陶謙的部下,在中國曆史上對於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就是這位老兄笑著臉紅刀子進幹掉了自己三位同僚。
第一位是趙昱,趙昱是陶謙麾下的幹吏,在曹操討伐徐州之時,笮融帶領手下士兵和部屬男女共一萬多人南下廣陵郡,廣陵太守趙昱將笮融奉為貴賓,並擺下盛大的酒席招待笮融和其士兵和部屬,笮融看到廣陵郡物豐民富,不禁心動,於是在一次酒宴裏,借以敬酒的時候,斬殺趙昱,並命其士兵殺燒擄掠廣陵郡,帶著其手下士兵和部屬及掠奪廣陵郡的財物南下秣陵。(一說賊笮融從臨淮見討,迸入郡界,昱將兵拒戰,敗績見害。)
第二位是薛禮,他本來是笮融在徐州的同僚,所以就收留了笮融。然後他們二人一同奉揚州牧劉繇為盟主,後來孫策南下他們不敵兵敗,笮融又故技重施,在薛禮設宴款待自己時,殺害薛禮,吞並了其部屬。
第三位就是朱皓了,朱皓本身就待人寬厚,有長者之風,以誠待人,有赤子之心,而且以為笮融是劉繇派來幫自己的,就沒有對其多心,結果小人難防,也沒能逃過一劫。
因為呂布坑的基本都是州刺史級別乃至以上的,而笮融殺的全部都是郡守,國相,所以我在這裏將其稱為“小呂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