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位於遼南的最南端,三麵臨海,為海陸交通要衝。人口數及糧食產量均居各衛之首。


    既可以暫時避開後金兵鋒,獲得發展;又能在關鍵時候,潤到附近的海島上打遊擊。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理想所在。


    更重要的一點是,根據曆史記載,和明朝一貫特點,袁應泰就算打贏了遼陽保衛戰,也大概率會被免職。


    接替他的是巡撫王化貞,這位老兄是心裏完全沒點逼數的家夥,居然提出主動出擊的戰略。還輕信蒙古人的話,真以為有四十萬大軍援助,結果把遼西丟了。


    這種家夥,楊承應本能的覺得應該遠離。


    另外,前任遼東經略熊廷弼也會複職。


    按照曆史原來的軌跡,他會提出三方布置的戰略,那麽作為其中一方的金州衛,肯定會獲得不少的油水。


    但是熊廷弼這個人極難相處,屬於眼裏揉不下沙子的一類人,也應該適當遠離。


    因此,金州衛無疑是最佳去處。


    楊承應請羅三傑喝酒,隻字不提今晚的事,其實就是告訴他,我可以原諒你一次,但你最好給我放明白點,沒有下一次。


    羅三傑也學乖了,從此甘願當個橡皮圖章,每日與酒廝混在一起,隻有需要他的時候才露麵。


    這當然是後話。


    且說次日一早,守城的明軍很快得到後金大軍攻城的消息,並且告訴了袁應泰。


    袁應泰趕緊找來楊承應。


    楊承應問傳令兵,“北門情況如何?”


    “沒有動靜。”傳令兵迴答。


    “南門呢?”


    “煙塵很大,甚至出現了奴酋的傘蓋。”


    楊承應頓時明白了,這是後金的圍師必闕和聲東擊西的計策。


    他把想法告訴了袁應泰。


    袁應泰問道:“這該如何應付?”


    “請大人移駕北門防守,我帶領城中軍民在東門砌牆。奴酋自作聰明,想虛虛實實。全力攻打北門的時候,派一旅偏師偷襲東門。”楊承應分析道。


    袁應泰點點頭,“有道理,就按照你說的辦。”


    果然,後金大軍盡管表現出兇猛的攻勢,卻始終沒有突破北門。


    南門塵土飛揚卻攻勢不強。


    在楊承應帶領招募來的百姓努力下,東麵的城牆都得到了修複。


    “來人,找幾個嗓子好的,給我大聲地喊‘爺已經修好城牆了,奴酋有膽子攻上來呀’!”


    楊承應靈想起三國演義裏諸葛亮用“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話氣周瑜,靈機一動,想到了這條計策。


    你不是想強攻北門,偷偷攻打東門嗎?


    哎嘿,爺把東門修好了。不僅修好,還要故意讓你知道,其實就是嘲諷你的計策被我識破。


    按照楊承應的吩咐,東門城牆上的明軍開始大聲喊道。


    “爺已經修好城牆了,奴酋有膽子攻上來呀!”


    一聲比一聲大。


    聽到東門傳來的聲音,李永芳氣得把桌子都掀了。


    惱羞成怒的他,破口大罵:“遼陽城裏的死小子,給爺等著!等我攻進遼陽城,一定把你千刀萬剮!”


    他下令,大軍全力攻打北門。


    努爾哈赤卻異常的冷靜,盡管他其實心裏窩火。


    他感覺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於是下令李永芳火速撤兵,再尋找攻城的良策。


    “哼!我來個圍而不攻,我就不信你們能坐視自己的經略被圍而不選擇來救援。”努爾哈赤冷笑起來。


    後金圍而不攻,這給了遼陽城喘息的機會,可以輪班休息。


    袁應泰為此大感高興,認為遼陽城大概率能守下來。


    他專門找到楊承應,好奇地問道:“奴酋自薩爾滸之後,幾乎是百戰百勝,怎麽這次不行?”


    “原因有二,第一是奴酋慣用的挖掘城牆和利用混亂入城都失效了。第二是我軍總是錯誤的估計實力,出城野戰。”楊承應答道。


    袁應泰覺得有理,又問道:“奴酋圍而不攻,存著什麽心思?”


    “要麽是讓我軍恐懼,再尋找機會破城。要麽就是圍點打援,因此請大人派人傳令附近,絕對不允許支援。”


    “這樣啊……”袁應泰犯了難。


    按照大明朝規則,明將這種坐視主帥被圍而不救的行為,必定會被彈劾。


    挨彈劾之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去蹲詔獄。


    明末不少著名人物都蹲過詔獄,其中就包括一直蹲到現在,毀譽參半的前遼東經略楊鎬。


    至於蹲詔獄是什麽滋味,恐怕隻有體驗過的才知道。


    如果袁應泰傳令,則將領可以免去彈劾,但他要受到言官攻訐。


    楊承應很了解,說道:“我知道大人的擔憂。請問,大人有沒有想過自己戰後會被免職。”


    “這個嘛……”袁應泰尷尬的笑了笑,“確實想過。而且,恐怕會真的出現。”


    “既然避不過去,不如坦率麵對。”


    “你的意思是……讓我擔下‘不救援’的罪名,在奴酋撤兵後,主動上表朝廷隱退。”


    “正是。保住遼陽城,就保住了遼東的咽喉之地,相信大人這樣一代鴻儒,應該很清楚這意義有多重大。”


    這一番話,鼓起了袁應泰的勇氣,“好!我即刻傳令各地,不許他們來救援遼陽城,各自堅守,以防備奴酋的進攻。”


    “大人英明。”


    楊承應對袁應泰說這些,其實也是保全他的意思。


    勝利之後,肯定會為了軍功的問題吵起來,袁應泰極有可能會得罪不少前線武將,如果不表現出保護武將的姿態,恐怕下場不妙。


    急流勇退,遠離不屬於自己的崗位,在這遼東未嚐不是一件幸事。


    也算是楊承應對這位對自己信任有加的文官,最後的報答了。


    袁應泰的這番舉動,讓努爾哈赤的又一個企圖泡了湯。


    眼看時間一天天的過,而遼陽城作為大明在東北重鎮,囤積了大量糧草輜重,圍而不攻也餓不死裏麵的守軍。


    努爾哈赤決定,既然眼前之敵如此難以對付,不如幹脆來一招虛虛實實,自己在遼陽周圍布下疑兵,然後率領八旗精銳真的去經略遼陽城附近堡壘。


    反正,明軍的野戰能力是戰五渣,努爾哈赤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後背有明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遼東雄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予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予岸並收藏明末:遼東雄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