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考得不錯,但是沈君川並沒有因此懈怠,而是繼續努力讀書。他這迴去府城考試,轉了不少見識,還從那買了幾本縣裏沒有的書,又厚著臉皮跟府城書院的夫子們請教了幾個問題,受意匪淺,正好好消化那些東西呢。
林織雲這段時間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織布上,竟然提前完成了蘇家給她的任務。前去交貨的時候,蘇家又給了她新的單子,林織雲隻好婉拒了。
雲氏好奇道:“可是對價格有什麽不滿意的?”
“怎麽會呢?蘇家的價格一向公道,甚至有些豐厚了,隻是我接下來一段時間要跟隨夫君一起去府城,沒有空在村裏織布了。”林織雲笑道。
雲氏皺眉:“好端端的,怎麽忽然就要去府城了,是為了你相公科考的事情嗎?”
林織雲笑道:“夫人果然聰慧,夫君說府城那邊的夫子比縣裏的要好上許多,所以就想提前動身去府城,好找個先生好好請教一下學問。我也覺得相公這個想法不錯,就想陪相公一起過去,畢竟相公在那邊衣食住行無人負責,我也不放心。”
雲氏眉頭皺的更緊了:“我聽說你相公才剛剛複學了一年而已,他能考上廩生確實有幾分本事,可這麽快就要去考鄉試,是不是不太好?他中間畢竟隔了好幾年沒有讀書,現在就去考鄉試,未免太急躁了一些。”
雲氏覺得沈君川確實是有才華的,畢竟剛複學一年就能考上廩生,這本事的確不小。她兒子蘇縉讀了那麽多年的書,這一迴考上秀才也隻排在二十幾名,而已比沈君川差遠了。
蘇縉從前就經常在雲氏麵前誇沈君川的好,可雲氏一直都不以為然,總覺得蘇縉誇大其詞了。後來沈君川考上了廩生,雲氏才對沈君川改觀,認為這人確實是有本事的,蘇縉與其交好也挺不錯。
隻是她才剛對沈君川有了幾分改觀,沈君川卻又鬧出了這樣的動靜,雲氏頓時又覺得縱使沈君川有幾分天賦,可他做事這樣急躁,以後也很難有什麽前途。
林織雲笑道:“相公倒也不是急躁,他剛剛複學而已對自己的斤兩心裏有數。他今年去考鄉試,不過是想見識一下鄉試會考些什麽,又是什麽樣的場麵而已。等他見識過鄉試的場麵,三年後再考便有了經驗,或許就能發揮的更好一些。”
“你說的也有道理。”雲氏心裏不以為然,嘴上卻附和了林織雲。
雲氏覺得沈君川去考今年的鄉試,雖然會有一些這樣的原因,但心裏肯定也是抱了幾分僥幸的,如果可以的話,沈君川肯定希望今年鄉試他就可以考上舉人。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人之常情,可雲氏總覺得這樣想的人太不自量力了一些,畢竟蘇縉今年都沒打算下場。雲氏並不覺得這個小小的縣城裏,會有哪個書生比她家兒子強。
“可是就算沈君川今年打算下場,你也沒必要跟著一起去府城呀,隨便給他買幾個丫鬟婆子不就好了嗎?我聽說他當年也是受過苦的,在衣食住行方麵應該不至於那麽講究。”
雲氏並不想林織雲這麽快就離開縣城,畢竟林織雲一走,她以後再想定做這樣漂亮的布匹就很難了。
不是她抬舉林織雲,而是這整個縣城裏的確難找出織布比林織雲更強的人了。而且那種織法算是林織雲的獨門秘技吧,她之前拿去府城找織娘,也沒見哪些織娘能夠完全織下來的。
因為這樣的布連府城那裏都沒有,雲氏拿去送人或者轉手,一直都倍有麵子。雲氏嚐到了甜頭,就想趁著大家對這種布熱情還沒有消失的時候,持續從林織雲這裏訂購,哪知道林織雲居然要離開了。
林織雲笑道:“他一個人在外頭坐那麽久,我放心不下,娘也叫我出去陪他。況且丫鬟婆子也不是能夠麵麵俱到的,我與他相處了這麽久,總比那些剛買來的下人要貼心吧。雖然說相公今年隻是打算下場事實,並沒有要中舉的想法,可我還是希望相公能夠專心致誌的念書,不被外物幹擾。”
雲氏對此不以為然,便敷衍的笑了笑,遺憾地將林織雲打發走了。
“鄉下丫頭果然沒什麽見識,我原本還以為這個林氏會有些不同,誰知道也沒什麽不同。”
林織雲離開以後,雲氏就跟她女兒蘇綾抱怨了幾句。雲氏還想跟蘇縉抱怨,可她知道蘇縉有多看重沈君川這對夫妻,如果在他麵前數落沈君川的不是,蘇縉應該不會買賬,所以隻好作罷。
“母親說的鄉下丫頭是哪個呀?”
“還能有誰,不就是那個織布的林織雲嗎?”雲氏沒好氣的說,“我承認那個丫頭在織布這方麵確實有幾分本事,她織出來的布連府城都是沒有的,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姑娘的見識還是太少了。我相信她隻要到了京城就會發現她現在的手藝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京城臥虎藏龍,比她強的繡娘肯定到處都是。”
蘇綾哭笑不得:“母親怎麽忽然這樣說的,您之前不是一直都很看好林織雲的嗎?您還說了,她這樣的手藝就跟織女下凡似的,要是像京城的那些織娘繡娘一樣有師傅傳承,肯定要比那些人還要強上許多。”
“所以呀,她這不是沒有得到師傅的傳承嗎?”雲氏嫌棄道,“她沒有一個手藝高明的師傅,在這一行多吃虧呀。她現在可能因為心血來潮想出了不錯的圖案,可她也不能靠著這集體不做山吃空呀?我原本是很看好她的,可是她雖然資質不錯,但是目光太過狹隘,往後很難繼續走下去了。”
“母親今天怎麽一直在數落林姐姐的不是?難道林姐姐有什麽地方冒犯到了娘親嗎?”蘇綾不解的問道。
“沒什麽,隻是覺得那小丫頭不知天高地厚罷了,就連她的丈夫也不知道天高地厚。”雲氏冷哼一聲,“沈君初川剛複學一年而已,居然就已經開始在準備今年的秋試了。這會員也太剛畢自用了,他怎麽就知道他這迴能考上呢?”
“母親啊,其實提前進去看看也沒什麽不好的,您怎麽就因為這個生氣了呢?”蘇綾百思不得其解。
“你還小,不懂這些。我跟你說之前我們娘家也有一個讀書很厲害的,被稱為神童了,連中了小三元。反正一路跑上去都沒有遇到什麽挫折,每迴拿的都是頭名,然後就想去鄉試試試。他那個時候才十四歲,家裏人都覺得這個年紀不適合去參加鄉試,應該再壓一壓,等到他的基礎足夠紮實的時候再去考考看。可那孩子不願意呀,他覺得他迴迴都能考第一,怎麽鄉試會不中呢?再說了,以前不還有人十四歲就中了進士嗎?那孩子覺得自己是個神童,既然別能能夠做到,說不定他也能做到,於是就非要去鄉試考。最後家裏人熬不過他,也覺得他確實很有本事,就讓他去考鄉試了。可就像老一輩的人說的那樣,他雖然聰慧,但基礎還不夠牢靠,考個秀才綽綽有餘,要考舉人卻不是那麽容易的。最後這個小神童並沒有考上舉人,他一時受不了這個刺激,從此鬱鬱寡歡,之後考了五六次都沒考上舉人,現在已經放棄了,隻在族學裏當個先生。所以說呀,任何時候人都是不能自大的,這世上不是什麽事情都可以隨便嚐試的。我看沈君川這一路跑過來,過於順利也飄了,這迴鄉試肯定沒什麽希望。”
蘇綾無奈地說:“也未必會有母親說的那樣糟糕。那個小神童年紀還小,心性不穩也是正常的。和沈君川今年都十九了,為人也還算穩重,未必不能考上舉人的。就算考不上,也不至於落到一蹶不振的地步,畢竟當初他們沈家遭了那樣的變故,他都沒有一蹶不振的。”
“他那樣還不算一蹶不振嗎?”雲氏無語道,“我聽說他小時候在書院裏成績還是不錯的,比那個徐博聞還要強上一些。像他這樣的好苗子,每個書院的夫子都覺得他以後一定會有一番成就的,可最後他做了什麽呢?出了那樣的變故以後,他沒錢繼續上學也就罷了,可他居然成了一個小混混,四處跟人打架,態度還十分囂張,怎麽看都是墮落了呀。娶了媳婦以後雖然收斂了很多,可還是一言不合就拿刀去,自己親叔叔家裏一通亂砍,這樣的人多危險呀,這怎麽能算心性穩定呢?他要是真那麽穩定,也不會現在就去跑鄉試了。我看以後還是叫你哥哥離他遠一點好,免得被他連累或者是帶壞了。”
“我聽哥哥說,他那樣做也是有苦衷的。”
“能有什麽苦衷呢?不過是因為你哥哥現在跟他關係好,所以會主動幫他找借口而已。就算他做事是有苦衷的,可看他這操之過急的性子,你哥哥要是被他影響了,科舉考不好,那可就糟糕了。”
蘇綾見雲氏一直都不諒解沈君川再多說什麽,畢竟是個成婚的外男,她不該多加一輪,否則她娘肯定就更討厭沈君川了。
林織雲這段時間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織布上,竟然提前完成了蘇家給她的任務。前去交貨的時候,蘇家又給了她新的單子,林織雲隻好婉拒了。
雲氏好奇道:“可是對價格有什麽不滿意的?”
“怎麽會呢?蘇家的價格一向公道,甚至有些豐厚了,隻是我接下來一段時間要跟隨夫君一起去府城,沒有空在村裏織布了。”林織雲笑道。
雲氏皺眉:“好端端的,怎麽忽然就要去府城了,是為了你相公科考的事情嗎?”
林織雲笑道:“夫人果然聰慧,夫君說府城那邊的夫子比縣裏的要好上許多,所以就想提前動身去府城,好找個先生好好請教一下學問。我也覺得相公這個想法不錯,就想陪相公一起過去,畢竟相公在那邊衣食住行無人負責,我也不放心。”
雲氏眉頭皺的更緊了:“我聽說你相公才剛剛複學了一年而已,他能考上廩生確實有幾分本事,可這麽快就要去考鄉試,是不是不太好?他中間畢竟隔了好幾年沒有讀書,現在就去考鄉試,未免太急躁了一些。”
雲氏覺得沈君川確實是有才華的,畢竟剛複學一年就能考上廩生,這本事的確不小。她兒子蘇縉讀了那麽多年的書,這一迴考上秀才也隻排在二十幾名,而已比沈君川差遠了。
蘇縉從前就經常在雲氏麵前誇沈君川的好,可雲氏一直都不以為然,總覺得蘇縉誇大其詞了。後來沈君川考上了廩生,雲氏才對沈君川改觀,認為這人確實是有本事的,蘇縉與其交好也挺不錯。
隻是她才剛對沈君川有了幾分改觀,沈君川卻又鬧出了這樣的動靜,雲氏頓時又覺得縱使沈君川有幾分天賦,可他做事這樣急躁,以後也很難有什麽前途。
林織雲笑道:“相公倒也不是急躁,他剛剛複學而已對自己的斤兩心裏有數。他今年去考鄉試,不過是想見識一下鄉試會考些什麽,又是什麽樣的場麵而已。等他見識過鄉試的場麵,三年後再考便有了經驗,或許就能發揮的更好一些。”
“你說的也有道理。”雲氏心裏不以為然,嘴上卻附和了林織雲。
雲氏覺得沈君川去考今年的鄉試,雖然會有一些這樣的原因,但心裏肯定也是抱了幾分僥幸的,如果可以的話,沈君川肯定希望今年鄉試他就可以考上舉人。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人之常情,可雲氏總覺得這樣想的人太不自量力了一些,畢竟蘇縉今年都沒打算下場。雲氏並不覺得這個小小的縣城裏,會有哪個書生比她家兒子強。
“可是就算沈君川今年打算下場,你也沒必要跟著一起去府城呀,隨便給他買幾個丫鬟婆子不就好了嗎?我聽說他當年也是受過苦的,在衣食住行方麵應該不至於那麽講究。”
雲氏並不想林織雲這麽快就離開縣城,畢竟林織雲一走,她以後再想定做這樣漂亮的布匹就很難了。
不是她抬舉林織雲,而是這整個縣城裏的確難找出織布比林織雲更強的人了。而且那種織法算是林織雲的獨門秘技吧,她之前拿去府城找織娘,也沒見哪些織娘能夠完全織下來的。
因為這樣的布連府城那裏都沒有,雲氏拿去送人或者轉手,一直都倍有麵子。雲氏嚐到了甜頭,就想趁著大家對這種布熱情還沒有消失的時候,持續從林織雲這裏訂購,哪知道林織雲居然要離開了。
林織雲笑道:“他一個人在外頭坐那麽久,我放心不下,娘也叫我出去陪他。況且丫鬟婆子也不是能夠麵麵俱到的,我與他相處了這麽久,總比那些剛買來的下人要貼心吧。雖然說相公今年隻是打算下場事實,並沒有要中舉的想法,可我還是希望相公能夠專心致誌的念書,不被外物幹擾。”
雲氏對此不以為然,便敷衍的笑了笑,遺憾地將林織雲打發走了。
“鄉下丫頭果然沒什麽見識,我原本還以為這個林氏會有些不同,誰知道也沒什麽不同。”
林織雲離開以後,雲氏就跟她女兒蘇綾抱怨了幾句。雲氏還想跟蘇縉抱怨,可她知道蘇縉有多看重沈君川這對夫妻,如果在他麵前數落沈君川的不是,蘇縉應該不會買賬,所以隻好作罷。
“母親說的鄉下丫頭是哪個呀?”
“還能有誰,不就是那個織布的林織雲嗎?”雲氏沒好氣的說,“我承認那個丫頭在織布這方麵確實有幾分本事,她織出來的布連府城都是沒有的,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姑娘的見識還是太少了。我相信她隻要到了京城就會發現她現在的手藝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京城臥虎藏龍,比她強的繡娘肯定到處都是。”
蘇綾哭笑不得:“母親怎麽忽然這樣說的,您之前不是一直都很看好林織雲的嗎?您還說了,她這樣的手藝就跟織女下凡似的,要是像京城的那些織娘繡娘一樣有師傅傳承,肯定要比那些人還要強上許多。”
“所以呀,她這不是沒有得到師傅的傳承嗎?”雲氏嫌棄道,“她沒有一個手藝高明的師傅,在這一行多吃虧呀。她現在可能因為心血來潮想出了不錯的圖案,可她也不能靠著這集體不做山吃空呀?我原本是很看好她的,可是她雖然資質不錯,但是目光太過狹隘,往後很難繼續走下去了。”
“母親今天怎麽一直在數落林姐姐的不是?難道林姐姐有什麽地方冒犯到了娘親嗎?”蘇綾不解的問道。
“沒什麽,隻是覺得那小丫頭不知天高地厚罷了,就連她的丈夫也不知道天高地厚。”雲氏冷哼一聲,“沈君初川剛複學一年而已,居然就已經開始在準備今年的秋試了。這會員也太剛畢自用了,他怎麽就知道他這迴能考上呢?”
“母親啊,其實提前進去看看也沒什麽不好的,您怎麽就因為這個生氣了呢?”蘇綾百思不得其解。
“你還小,不懂這些。我跟你說之前我們娘家也有一個讀書很厲害的,被稱為神童了,連中了小三元。反正一路跑上去都沒有遇到什麽挫折,每迴拿的都是頭名,然後就想去鄉試試試。他那個時候才十四歲,家裏人都覺得這個年紀不適合去參加鄉試,應該再壓一壓,等到他的基礎足夠紮實的時候再去考考看。可那孩子不願意呀,他覺得他迴迴都能考第一,怎麽鄉試會不中呢?再說了,以前不還有人十四歲就中了進士嗎?那孩子覺得自己是個神童,既然別能能夠做到,說不定他也能做到,於是就非要去鄉試考。最後家裏人熬不過他,也覺得他確實很有本事,就讓他去考鄉試了。可就像老一輩的人說的那樣,他雖然聰慧,但基礎還不夠牢靠,考個秀才綽綽有餘,要考舉人卻不是那麽容易的。最後這個小神童並沒有考上舉人,他一時受不了這個刺激,從此鬱鬱寡歡,之後考了五六次都沒考上舉人,現在已經放棄了,隻在族學裏當個先生。所以說呀,任何時候人都是不能自大的,這世上不是什麽事情都可以隨便嚐試的。我看沈君川這一路跑過來,過於順利也飄了,這迴鄉試肯定沒什麽希望。”
蘇綾無奈地說:“也未必會有母親說的那樣糟糕。那個小神童年紀還小,心性不穩也是正常的。和沈君川今年都十九了,為人也還算穩重,未必不能考上舉人的。就算考不上,也不至於落到一蹶不振的地步,畢竟當初他們沈家遭了那樣的變故,他都沒有一蹶不振的。”
“他那樣還不算一蹶不振嗎?”雲氏無語道,“我聽說他小時候在書院裏成績還是不錯的,比那個徐博聞還要強上一些。像他這樣的好苗子,每個書院的夫子都覺得他以後一定會有一番成就的,可最後他做了什麽呢?出了那樣的變故以後,他沒錢繼續上學也就罷了,可他居然成了一個小混混,四處跟人打架,態度還十分囂張,怎麽看都是墮落了呀。娶了媳婦以後雖然收斂了很多,可還是一言不合就拿刀去,自己親叔叔家裏一通亂砍,這樣的人多危險呀,這怎麽能算心性穩定呢?他要是真那麽穩定,也不會現在就去跑鄉試了。我看以後還是叫你哥哥離他遠一點好,免得被他連累或者是帶壞了。”
“我聽哥哥說,他那樣做也是有苦衷的。”
“能有什麽苦衷呢?不過是因為你哥哥現在跟他關係好,所以會主動幫他找借口而已。就算他做事是有苦衷的,可看他這操之過急的性子,你哥哥要是被他影響了,科舉考不好,那可就糟糕了。”
蘇綾見雲氏一直都不諒解沈君川再多說什麽,畢竟是個成婚的外男,她不該多加一輪,否則她娘肯定就更討厭沈君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