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慈一下沒了睡意,清醒過來。
她心頭突突地跳著,確認高羨是在睡著,才又慌張且小心翼翼地從他手中抽||出手來。
他大約也是累了,這一抽手沒有將他驚醒,但阿慈卻是整個人由裏到外,都醒透了。
她一時坐不住,想要起身出外透一口氣,奈何腳上的傷教她難以靜悄悄地行動,就仍是坐著。耳朵裏聽見高羨熟睡以後沉穩均勻的唿吸聲,阿慈的腦袋忽就成了一片空白。
她慌忙端了手旁邊一盞茶來吃,茶水業已涼透了,反倒令她受用。
她一麵飲了幾口茶,一麵又悄悄拿那茶盞冰了幾下自己的臉。
臉上不必照鏡子也曉得,定已經是通紅不堪了的。她正在心慌意亂之際,倏又見到暖閣門上垂下的厚厚簾子讓人給打起了。
思妤探了個腦袋進來,喊一聲:“嫂嫂?”
阿慈似乎被嚇一跳,手裏的茶盞微微顫了一下,才勉力穩住自己的慌張,抬起頭來問她:“怎的了?”
“已過酉時三刻了,我來請嫂嫂用飯。”思妤一麵說著,一麵也行到屋子裏來。
暖閣中未掌燈,這會子天色暗下來了,更顯得屋中有些晦暗。先時思妤站在門邊上沒有瞧清楚的,及至眼下行到阿慈跟前,方才察覺出來,輕輕叫了一聲:“啊呀!”
“嫂嫂的臉怎的這樣通紅,怕不是又發起燒來了?”
這一聲叫,雖然顧及高羨還在睡著,已是很輕了,卻因為就在近前,便還是將他給喚了起來。高羨迅速睜開眼直起身子,下意識先望了眼阿慈的手,見她幾乎也是下意識地飛快縮了一下,心裏就已知道緣由了。
他這才又抬起眼來望向阿慈。
她的麵上果然紅如一隻熟透了的桃,神色是極其不自然的,眼睛又像是進了沙子,飛快地顫了幾下,目光垂地,像是不敢看他。
聽見小姑問起,轉眼又探了一隻手來要試她的額溫,阿慈方才別過臉,趕緊低低地道:“我無事,隻是暖閣裏的炭火生得太熱了些,適才又睡過一覺,臉紅一些也是有的。”
思妤方伸出的手,這才又停下來。
她又細細瞧了瞧阿慈,見她除了麵上紅一些外,話音唿吸確是尋常,遂才安心,將手放下,道:“嫂嫂無事便好。既然嫂嫂與四爺都已醒了,那且看你二位是移步房裏去用飯,還是仍像中午那般,叫人端來了就在暖閣裏用?”
“這暖閣裏悶得緊,你喊兩個丫鬟來攙我一下,我還是出去用罷。”
阿慈說著,就要起身。
可高羨卻開口喊了聲“嫂嫂不忙”,他站起身來道:“嫂嫂腳傷未好,來來去去的麻煩,且嫂嫂怕是也才睡醒不久,這會子出暖閣,最易受寒的,不若還是叫人將飯菜端來,就在暖閣裏用罷。嫂嫂若嫌暖閣悶,教人打個簾子透一會氣便是,況且我這就走了,嫂嫂應當……少一個人,嫂嫂也能覺得舒暢一些。”
“四爺這就走?不留了?”阿慈還未開口,倒是思妤先問起來。
高羨微微點了下頭:“嗯。”
“四爺是覺我做的飯菜不好?”
高羨淡淡笑了一下,隻道:“與飯菜無關,實是我昨夜為尋那盒西域進貢的藥,找了一晚上也未睡,眼下實在有些乏了。既然天色業已不早,我便不留了,早些迴睿王府中歇息去。”
思妤聽後安下心來,方點點頭應一聲好。
隻是阿慈聽罷,卻覺一些奇怪:“既是陛下禦賜的物什,四爺收在哪裏,不當一清二楚才是,何用得著找上一夜?”
而高羨竟像是被問住了,一時答不上來。
他的眼裏飛快閃過一抹尷尬,好一會兒才道:“這個偶爾忘了,也是有的,嫂嫂且放心,確是陛下賜的,不是外頭亂七八糟的假藥。”
“我不是質疑它真假,隻是……”
阿慈脫口而出,卻不想又教高羨不容分說地打斷了:“好了嫂嫂早些用飯,我也該迴了,今日議定的端王府家規我會迴去理好了送來,嫂嫂隻管先安心養傷。”
他話畢又衝外頭喊一聲:“楊霖——”
外頭旋即似有一陣風過,簾子被打起,楊霖侍衛應聲而入:“在。王爺有何吩咐。”
“你把這些收好,迴府了。”
高羨說著,拿起小幾上一疊寫滿了小楷的紙,遞給他。
楊霖應聲是便接過收好了,思妤站在一旁,則低下頭輕輕道了一聲:“嫂嫂不便,我代嫂嫂送一送四爺罷。”
高羨瞧她一眼,嘴角揚著,淡淡笑了笑:“行。”
轉眼已有幾個丫鬟進暖閣來,給阿慈端水盥洗預備用飯了。阿慈坐在椅子上,就看著簾子打起,思妤送了高羨兩人一並出去。
隻是她說是送四爺,一路行去,卻總低著頭,默默地走在楊霖侍衛的那一側。
阿慈望著她的背影,也同高羨一般揚起嘴角,一麵搖頭一麵無聲地笑了笑。
……
大雪一連下了好幾日,到雪停的這一天,端王府上卻來了一位小別月餘的客人——遲恆。
三法司已出了定論,恰逢遲恆出完公差歸京,便使他來說明二王爺的案子。
遲恆來時,阿慈的腳已快好全了,高羨在睿王府中找了一夜的藥果真見效,才幾日的工夫便已醫好了阿慈的腳傷。於是這一日聽見門房傳人來報,說遲大人求見,阿慈不假思索便喊請,而後略收拾了一下,親自往偏廳去見了他。
及至二人相見,一番禮數自不消說,遲恆與阿慈坐下來,又同她細細報了三法司給的結論,證實端王爺確係砒||霜之毒所害,問阿慈:“不知王妃可否曉得王爺生前曾與何人結仇?”
阿慈聽後皺緊了眉,又一聲歎息道:“大人也不是不知道我的境況,我同王爺的了解,恐怕還不及大人與王爺的了解深。連大人都不知曉的事情,我又如何清楚呢。”
遲恆見她蹙眉歎息的模樣,亦沉默了一會兒。
“不過遲大人,說起來,我倒確是有一樣東西,要交給大人的。”
阿慈話畢,遲恆還在靜靜望著地麵出神的眼,又抬起來:“是何物?”
“大人請隨我來。”
阿慈說著站起身來往外走,遲恆也趕緊起身跟上。
她領著遲恆一路過了十字甬路穿過垂花門,沿抄手遊廊行到當日二王爺高賜曾住過的院子,卻並不入住房,反是在西廂房前停下了。
“王妃這是……”
阿慈轉過頭,小心地望了他一眼,略一頷首道:“遲大人請隨我進來罷。”
她說著,又兀自上了兩步石階,推開西廂房的門,徑直往裏頭去了。
第23頁 /(共25頁)
第23章
遲恆沒想到,阿慈說要交給他的一樣東西,原來會是一壺水。
她將水藏在西廂房裏,西廂房原本便無人住,又因端王爺出事以後,三法司將整座院子都給封了,也沒人來此生火。於是這水從入冬後便一直凍著,再趕上這幾日大雪,及至交給他時,早已經是凍硬了。
遲恆接過它,抬眼疑惑地望向阿慈:“這是什麽?”
“一壺水。”阿慈麵上像是有一瞬的如釋重負,微微唿出一口長氣。
“我自然知道這是壺水,我是問……”
“這是王爺走那一晚,在新房當中擺著的水。”阿慈道。
遲恆聞言,麵上毫無意外地驚了驚:“可當日我隨三司來此查案,卻並沒有見過它。”
阿慈點頭:“因還在王爺出事的當晚,我便將它藏起來了。”
“王妃……藏一壺水?卻是為何藏它。”
遲恆的麵上大惑不解。
阿慈心想,總不好將自己重活一世的事情告訴他的,於是扯了個謊,道:“此事說來話長。隻因王爺薨逝的當晚我在房中,口燥難耐便想倒碗水喝,結果倒水時無意灑了一些在身上。我身上原本佩著銀飾,卻不想那銀飾被水灑過處,竟當場變了顏色。我當時心中大駭,知曉這水怕是有鬼,又因擔心賊人毀了證據,才將這壺水給藏起來了。這壺水,當日大人來時我便想交給大人的,隻可惜陰差陽錯之下沒能給成,如今大人出公差迴京,我想也是該將水交付給大人的時候了。”
遲恆麵上難掩震驚之色,怔了好一會兒才低頭看了眼那壺水。
“這些時日,三法司的人就沒來過王府?王妃何不將水給他們。”
“來過的,”阿慈道,“三法司的人雖來了幾趟,但因妾身不信任,便仍想著等到大人迴來。且當日三法司的官差來時,妾身並不知曉案子進展如何,也怕自己疑心錯了,以致誤導官差,耽擱了三司辦案。但如今三司既已出了結果,證實王爺之死確係砒||霜之故,妾身方才安心將藏水之事告訴大人。”
遲恆拿著水,默默看著,又抬起頭來定定望了阿慈好一會兒。半晌,口中喃喃道:“王妃……就如此信任下官?”
阿慈垂眸低聲,答了句:“是。”
“大人原就是王爺生前至交,我在入王府前,亦識得大人品行,如今王爺不在了,端王府虎狼環伺,我唯獨可安心將大人視作自己人。是以相信大人,倚靠大人。”
遲恆聞言,眼中掠過片刻複雜的、難辨悲喜的情緒。他張了張口,似是要說些什麽,可話在喉間,終究還是沒說出來。
轉眼又沉默了許久,他才黯黯道一聲:“下官何德何能,得王妃娘娘如此信賴。”
阿慈靜默,沒有作聲。
遲恆這才又點了頭:“既然王妃信任下官,下官知道該怎麽做了。”
“好。那便有勞大人了。”
阿慈說著,福下身子,鄭重向遲恆行了一個禮。
“王妃使不得……”
他忙伸出手,虛虛地欲要扶她。阿慈是瞧見了的,卻沒有起,仍是照舊頷首屈膝,鄭重將禮行完,方才直起身來。
西廂房裏確是有些冷,阿慈身子才好不久,又受了腳傷,不宜待在此陰寒之地。於是二人收好水,輾轉又折迴了偏廳。
偏廳裏的炭火一直燒著,林嬤嬤等還在偏廳中等候,阿慈迴去坐下,卻並未坐到主位上,而是挨著遲恆,當中隔了一張小方幾而坐。
坐下以後,聽見遲恆問她:“聽聞王妃近日,可是在整頓端王府?”
阿慈聞言略微一怔,想他出公差在外,心裏卻還記掛著端王府的事情。她治家畢竟是王府中的私事,想來他應也是好生探聽了一番的,倒是難為他了。
於是她怔過片刻,隻低下頭,答了聲:“是。”
“不知……當日下官走前說過的話,王妃可還記得?”
“妾身記得的。”
遲恆默默垂了眼:“王妃記得便好。當日下官以為,王爺之禍怕在蕭牆,若不巧被下官言中了,則王妃娘娘如今處境實是危險。雖不知下手之人緣由為何,但害怕會牽連到王妃身上,王妃仍須多加小心。”
遲恆說得低低的,阿慈聽見了,心中一時湧過一絲暖意,也低聲地道:“是,妾身曉得的。且不說大人兩次提醒,就是當日我見到那壺水的情況,心中也是有了底數。如今一應飯食全是思妤姑娘在經手,吃的茶與水也都一一小心驗過,已是十分謹慎了。”
遲恆點點頭:“王妃是明白人,王妃心中有數,我也就放心些。”
他說著,忽又抬眼望向阿慈,輕聲道:“娘娘整頓端王府是好事,往後住在此地,總要住得舒心一些,但也須得注意身子。上迴我來時娘娘便在病中,此番我去南地,見到當地產的參,對補氣養元是極好的,就帶了一些迴來,還望王妃不棄。”
他話畢往身後招了招手,身後站著的一名隨從便將一盒兩尺見長,八寸見寬的木盒遞了來。遲恆接過,輕輕放到阿慈的跟前。
他與阿慈坐得近,木盒就擱在小方幾上,此刻盒子打開,裏頭見是一根根粗實如硬木,歧根如細枝,根底留著短須的人參,通體暗紅,散著微微的清苦香氣。
阿慈雖然甚少用過這些,但瞧一眼,也辨得出來這定是紅參裏的上品。她與遲恆縱是舊日相識,但也不過泛泛之交罷了,哪裏受得他這樣重的禮。她剛要婉拒,卻忽聽見外頭門房來報,說四王爺來了。
……
她心頭突突地跳著,確認高羨是在睡著,才又慌張且小心翼翼地從他手中抽||出手來。
他大約也是累了,這一抽手沒有將他驚醒,但阿慈卻是整個人由裏到外,都醒透了。
她一時坐不住,想要起身出外透一口氣,奈何腳上的傷教她難以靜悄悄地行動,就仍是坐著。耳朵裏聽見高羨熟睡以後沉穩均勻的唿吸聲,阿慈的腦袋忽就成了一片空白。
她慌忙端了手旁邊一盞茶來吃,茶水業已涼透了,反倒令她受用。
她一麵飲了幾口茶,一麵又悄悄拿那茶盞冰了幾下自己的臉。
臉上不必照鏡子也曉得,定已經是通紅不堪了的。她正在心慌意亂之際,倏又見到暖閣門上垂下的厚厚簾子讓人給打起了。
思妤探了個腦袋進來,喊一聲:“嫂嫂?”
阿慈似乎被嚇一跳,手裏的茶盞微微顫了一下,才勉力穩住自己的慌張,抬起頭來問她:“怎的了?”
“已過酉時三刻了,我來請嫂嫂用飯。”思妤一麵說著,一麵也行到屋子裏來。
暖閣中未掌燈,這會子天色暗下來了,更顯得屋中有些晦暗。先時思妤站在門邊上沒有瞧清楚的,及至眼下行到阿慈跟前,方才察覺出來,輕輕叫了一聲:“啊呀!”
“嫂嫂的臉怎的這樣通紅,怕不是又發起燒來了?”
這一聲叫,雖然顧及高羨還在睡著,已是很輕了,卻因為就在近前,便還是將他給喚了起來。高羨迅速睜開眼直起身子,下意識先望了眼阿慈的手,見她幾乎也是下意識地飛快縮了一下,心裏就已知道緣由了。
他這才又抬起眼來望向阿慈。
她的麵上果然紅如一隻熟透了的桃,神色是極其不自然的,眼睛又像是進了沙子,飛快地顫了幾下,目光垂地,像是不敢看他。
聽見小姑問起,轉眼又探了一隻手來要試她的額溫,阿慈方才別過臉,趕緊低低地道:“我無事,隻是暖閣裏的炭火生得太熱了些,適才又睡過一覺,臉紅一些也是有的。”
思妤方伸出的手,這才又停下來。
她又細細瞧了瞧阿慈,見她除了麵上紅一些外,話音唿吸確是尋常,遂才安心,將手放下,道:“嫂嫂無事便好。既然嫂嫂與四爺都已醒了,那且看你二位是移步房裏去用飯,還是仍像中午那般,叫人端來了就在暖閣裏用?”
“這暖閣裏悶得緊,你喊兩個丫鬟來攙我一下,我還是出去用罷。”
阿慈說著,就要起身。
可高羨卻開口喊了聲“嫂嫂不忙”,他站起身來道:“嫂嫂腳傷未好,來來去去的麻煩,且嫂嫂怕是也才睡醒不久,這會子出暖閣,最易受寒的,不若還是叫人將飯菜端來,就在暖閣裏用罷。嫂嫂若嫌暖閣悶,教人打個簾子透一會氣便是,況且我這就走了,嫂嫂應當……少一個人,嫂嫂也能覺得舒暢一些。”
“四爺這就走?不留了?”阿慈還未開口,倒是思妤先問起來。
高羨微微點了下頭:“嗯。”
“四爺是覺我做的飯菜不好?”
高羨淡淡笑了一下,隻道:“與飯菜無關,實是我昨夜為尋那盒西域進貢的藥,找了一晚上也未睡,眼下實在有些乏了。既然天色業已不早,我便不留了,早些迴睿王府中歇息去。”
思妤聽後安下心來,方點點頭應一聲好。
隻是阿慈聽罷,卻覺一些奇怪:“既是陛下禦賜的物什,四爺收在哪裏,不當一清二楚才是,何用得著找上一夜?”
而高羨竟像是被問住了,一時答不上來。
他的眼裏飛快閃過一抹尷尬,好一會兒才道:“這個偶爾忘了,也是有的,嫂嫂且放心,確是陛下賜的,不是外頭亂七八糟的假藥。”
“我不是質疑它真假,隻是……”
阿慈脫口而出,卻不想又教高羨不容分說地打斷了:“好了嫂嫂早些用飯,我也該迴了,今日議定的端王府家規我會迴去理好了送來,嫂嫂隻管先安心養傷。”
他話畢又衝外頭喊一聲:“楊霖——”
外頭旋即似有一陣風過,簾子被打起,楊霖侍衛應聲而入:“在。王爺有何吩咐。”
“你把這些收好,迴府了。”
高羨說著,拿起小幾上一疊寫滿了小楷的紙,遞給他。
楊霖應聲是便接過收好了,思妤站在一旁,則低下頭輕輕道了一聲:“嫂嫂不便,我代嫂嫂送一送四爺罷。”
高羨瞧她一眼,嘴角揚著,淡淡笑了笑:“行。”
轉眼已有幾個丫鬟進暖閣來,給阿慈端水盥洗預備用飯了。阿慈坐在椅子上,就看著簾子打起,思妤送了高羨兩人一並出去。
隻是她說是送四爺,一路行去,卻總低著頭,默默地走在楊霖侍衛的那一側。
阿慈望著她的背影,也同高羨一般揚起嘴角,一麵搖頭一麵無聲地笑了笑。
……
大雪一連下了好幾日,到雪停的這一天,端王府上卻來了一位小別月餘的客人——遲恆。
三法司已出了定論,恰逢遲恆出完公差歸京,便使他來說明二王爺的案子。
遲恆來時,阿慈的腳已快好全了,高羨在睿王府中找了一夜的藥果真見效,才幾日的工夫便已醫好了阿慈的腳傷。於是這一日聽見門房傳人來報,說遲大人求見,阿慈不假思索便喊請,而後略收拾了一下,親自往偏廳去見了他。
及至二人相見,一番禮數自不消說,遲恆與阿慈坐下來,又同她細細報了三法司給的結論,證實端王爺確係砒||霜之毒所害,問阿慈:“不知王妃可否曉得王爺生前曾與何人結仇?”
阿慈聽後皺緊了眉,又一聲歎息道:“大人也不是不知道我的境況,我同王爺的了解,恐怕還不及大人與王爺的了解深。連大人都不知曉的事情,我又如何清楚呢。”
遲恆見她蹙眉歎息的模樣,亦沉默了一會兒。
“不過遲大人,說起來,我倒確是有一樣東西,要交給大人的。”
阿慈話畢,遲恆還在靜靜望著地麵出神的眼,又抬起來:“是何物?”
“大人請隨我來。”
阿慈說著站起身來往外走,遲恆也趕緊起身跟上。
她領著遲恆一路過了十字甬路穿過垂花門,沿抄手遊廊行到當日二王爺高賜曾住過的院子,卻並不入住房,反是在西廂房前停下了。
“王妃這是……”
阿慈轉過頭,小心地望了他一眼,略一頷首道:“遲大人請隨我進來罷。”
她說著,又兀自上了兩步石階,推開西廂房的門,徑直往裏頭去了。
第23頁 /(共25頁)
第23章
遲恆沒想到,阿慈說要交給他的一樣東西,原來會是一壺水。
她將水藏在西廂房裏,西廂房原本便無人住,又因端王爺出事以後,三法司將整座院子都給封了,也沒人來此生火。於是這水從入冬後便一直凍著,再趕上這幾日大雪,及至交給他時,早已經是凍硬了。
遲恆接過它,抬眼疑惑地望向阿慈:“這是什麽?”
“一壺水。”阿慈麵上像是有一瞬的如釋重負,微微唿出一口長氣。
“我自然知道這是壺水,我是問……”
“這是王爺走那一晚,在新房當中擺著的水。”阿慈道。
遲恆聞言,麵上毫無意外地驚了驚:“可當日我隨三司來此查案,卻並沒有見過它。”
阿慈點頭:“因還在王爺出事的當晚,我便將它藏起來了。”
“王妃……藏一壺水?卻是為何藏它。”
遲恆的麵上大惑不解。
阿慈心想,總不好將自己重活一世的事情告訴他的,於是扯了個謊,道:“此事說來話長。隻因王爺薨逝的當晚我在房中,口燥難耐便想倒碗水喝,結果倒水時無意灑了一些在身上。我身上原本佩著銀飾,卻不想那銀飾被水灑過處,竟當場變了顏色。我當時心中大駭,知曉這水怕是有鬼,又因擔心賊人毀了證據,才將這壺水給藏起來了。這壺水,當日大人來時我便想交給大人的,隻可惜陰差陽錯之下沒能給成,如今大人出公差迴京,我想也是該將水交付給大人的時候了。”
遲恆麵上難掩震驚之色,怔了好一會兒才低頭看了眼那壺水。
“這些時日,三法司的人就沒來過王府?王妃何不將水給他們。”
“來過的,”阿慈道,“三法司的人雖來了幾趟,但因妾身不信任,便仍想著等到大人迴來。且當日三法司的官差來時,妾身並不知曉案子進展如何,也怕自己疑心錯了,以致誤導官差,耽擱了三司辦案。但如今三司既已出了結果,證實王爺之死確係砒||霜之故,妾身方才安心將藏水之事告訴大人。”
遲恆拿著水,默默看著,又抬起頭來定定望了阿慈好一會兒。半晌,口中喃喃道:“王妃……就如此信任下官?”
阿慈垂眸低聲,答了句:“是。”
“大人原就是王爺生前至交,我在入王府前,亦識得大人品行,如今王爺不在了,端王府虎狼環伺,我唯獨可安心將大人視作自己人。是以相信大人,倚靠大人。”
遲恆聞言,眼中掠過片刻複雜的、難辨悲喜的情緒。他張了張口,似是要說些什麽,可話在喉間,終究還是沒說出來。
轉眼又沉默了許久,他才黯黯道一聲:“下官何德何能,得王妃娘娘如此信賴。”
阿慈靜默,沒有作聲。
遲恆這才又點了頭:“既然王妃信任下官,下官知道該怎麽做了。”
“好。那便有勞大人了。”
阿慈說著,福下身子,鄭重向遲恆行了一個禮。
“王妃使不得……”
他忙伸出手,虛虛地欲要扶她。阿慈是瞧見了的,卻沒有起,仍是照舊頷首屈膝,鄭重將禮行完,方才直起身來。
西廂房裏確是有些冷,阿慈身子才好不久,又受了腳傷,不宜待在此陰寒之地。於是二人收好水,輾轉又折迴了偏廳。
偏廳裏的炭火一直燒著,林嬤嬤等還在偏廳中等候,阿慈迴去坐下,卻並未坐到主位上,而是挨著遲恆,當中隔了一張小方幾而坐。
坐下以後,聽見遲恆問她:“聽聞王妃近日,可是在整頓端王府?”
阿慈聞言略微一怔,想他出公差在外,心裏卻還記掛著端王府的事情。她治家畢竟是王府中的私事,想來他應也是好生探聽了一番的,倒是難為他了。
於是她怔過片刻,隻低下頭,答了聲:“是。”
“不知……當日下官走前說過的話,王妃可還記得?”
“妾身記得的。”
遲恆默默垂了眼:“王妃記得便好。當日下官以為,王爺之禍怕在蕭牆,若不巧被下官言中了,則王妃娘娘如今處境實是危險。雖不知下手之人緣由為何,但害怕會牽連到王妃身上,王妃仍須多加小心。”
遲恆說得低低的,阿慈聽見了,心中一時湧過一絲暖意,也低聲地道:“是,妾身曉得的。且不說大人兩次提醒,就是當日我見到那壺水的情況,心中也是有了底數。如今一應飯食全是思妤姑娘在經手,吃的茶與水也都一一小心驗過,已是十分謹慎了。”
遲恆點點頭:“王妃是明白人,王妃心中有數,我也就放心些。”
他說著,忽又抬眼望向阿慈,輕聲道:“娘娘整頓端王府是好事,往後住在此地,總要住得舒心一些,但也須得注意身子。上迴我來時娘娘便在病中,此番我去南地,見到當地產的參,對補氣養元是極好的,就帶了一些迴來,還望王妃不棄。”
他話畢往身後招了招手,身後站著的一名隨從便將一盒兩尺見長,八寸見寬的木盒遞了來。遲恆接過,輕輕放到阿慈的跟前。
他與阿慈坐得近,木盒就擱在小方幾上,此刻盒子打開,裏頭見是一根根粗實如硬木,歧根如細枝,根底留著短須的人參,通體暗紅,散著微微的清苦香氣。
阿慈雖然甚少用過這些,但瞧一眼,也辨得出來這定是紅參裏的上品。她與遲恆縱是舊日相識,但也不過泛泛之交罷了,哪裏受得他這樣重的禮。她剛要婉拒,卻忽聽見外頭門房來報,說四王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