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遲遲未歸,朝中開始出現一些謠言,說楚王在迴京的途中遇害。好幾年前的發生的事情,又要再一次上演。


    有一半的大臣覺得楚王遲遲沒有迴京,肯定是在迴來的途中出了什麽事情,說不定真的出事了。剩下的一半大臣卻認為這是楚王在故弄玄虛,故意沒有按時日迴來,為的就是讓他們以為他死了。


    楚王讓他們覺得他出事了,一定是有什麽陰謀,他們可不上當。前幾年的那件事情,他們可記得一清二楚,他們不會像廢太子他們一幫人傻傻地上當。


    認定楚王沒出事的大臣們都在琢磨楚王這次又要在耍什麽花招,還是說皇上暗中又交代楚王做什麽事情,難道皇上派楚王去北境賑災是假,真實目的是讓楚王去做什麽事情?


    朝中的大臣們最喜歡多想,他們這麽一想,更加確定楚王去北境另有目的。


    北境能有什麽事情讓皇上派楚王去做?


    對了,在楚王和代王去北境之前,皇上派了楚將軍去了北境軍營。北境軍營的鄧將軍病重,皇上派楚將軍去掌管北境軍營,難道是北境軍營裏出了事情?


    之前有傳言說,鄧將軍病重是被他兒子下藥害得,他兒子想要掌控北境軍營。還聽說他兒子很有可能暗地裏與幽州的韓王勾結。難道這些傳言是真的?所以,皇上才會派楚王去北境賑災。


    說鄧將軍有可能被他兒子害得病重,倒是能讓人相信幾分,但是說他兒子暗地裏與韓王狼狽為女幹就不太可信。


    就算他兒子真的有本事跟韓王勾搭上了,韓王也沒有膽子讓他兒子下毒弑父,奪取北境的軍權。


    韓王即使是個草包,也不敢膽大妄為地奪取北境的軍權吧。如果被皇上知道,一定會嚴懲韓王。


    北境大營可是大周的守護神,營裏的將領可都是皇上的人。一旦有皇子敢沾染北境軍營,皇上絕不會輕饒。代王帶兵多年,也曾經在北境軍營裏待過,他也沒有膽子覬覦北境的軍權。韓王哪來的膽子敢去碰北境軍營。


    韓王不可能跟鄧將軍的兒子合作,那麽還是鄧將軍的兒子的事情。


    別說鄧將軍的兒子,就是鄧將軍本人,派楚將軍過去就能拿住他們,為什麽還特意派楚王去?難道鄧將軍中毒病重一事另有蹊蹺?


    如今,代王也在北境軍營,和楚將軍一起抵禦匈奴大軍。難道皇上是怕代王趁機奪取北境軍權,所以派楚王暗中去監視?


    如果代王真的有如此打算,一個楚將軍監視就足夠了,怎麽又讓楚王去?


    難不成北境軍營裏藏著什麽大秘密?


    一個邊關軍營能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大秘密?


    該不會北境軍營裏有人勾結匈奴吧?


    如果有人勾結匈奴,那麽皇上派楚王去調查這件事情,不足為奇。


    楚王一直沒有迴京,難道他真的調查到證據,然後被北境軍營裏的某個人得知,被人追殺?


    某些大臣們越想越覺得他們的猜想是對的。一想到北境軍營裏,竟然有人膽大包天勾結匈奴,大臣們就嚇得膽戰心驚。


    這這這……出大事了!等楚王迴來,朝廷又要掀起腥風血浪!以皇上的脾性和手段,隻怕會大開殺戒,說不定無辜的他們還會被牽連。


    他們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沒有想到。


    有跟這些大臣一樣想法的還有景王一黨的大臣和魏王一黨的人。


    對於這兩黨的人來說,他們巴不得楚王真的死在了迴京的途中。不過,他們心裏明白楚王沒有那麽好殺。楚王至今沒有消息傳迴京,肯定是好好地活著。


    他們現在擔心的是楚王這次迴來是不是又要掀起風波,就跟幾年前他躲過廢太子他們的追殺,帶迴廢太子


    他們偷銅鍛造兵器的證據一樣。還有,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楚王從北境迴來會帶迴什麽驚天動地的消息。


    景王一黨和魏王一黨的人都想查到楚王在北境暗地裏調查的事情,但是他們派去的人無一生還,這讓他們心中更加憂心。


    這兩日的早朝,大臣們都非常安靜,沒有互相攀咬,更沒有吵架。當然,也沒有提起楚王。


    皇帝自然明白大臣們心裏在想什麽,不過他麵上當做什麽都不知道。至於還沒有迴來的楚王,像是被他遺忘一樣。


    這一日下了朝,皇帝難得有興致,叫上何相跟劉太師他們去釣魚。其他大臣見皇帝竟然有心情去釣魚,更加確定楚王沒出事,而且楚王還完成了皇上交給他的任務。


    何相跟劉太師他們也好久沒跟皇上一起釣魚,所以這次沒有拒絕皇帝的邀請。


    皇帝見何相他們的心情好像也不錯的樣子,打趣道:「喲,這是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你們滿麵出風的?」


    「托了皇上的福,這段時日的事情少了很多。」這些時日,大臣們一個個都賣力幹活,而且還不作妖,辦事的效率自然提升了不少,這就讓何相跟劉太師他們少做了不少錢,也少操了不少心。


    劉太師這次希望楚王能再晚些迴來,這樣就能繼續嚇嚇那些有心思的大臣們。


    皇帝似笑非笑地說道:「朕倒是覺得安靜了些。」


    劉太師聽到皇帝這句不安好心的話,很是不客氣地說道:「皇上,你少作一些吧。」難得這段日子,朝堂安靜,朝臣們老實辦差。一旦皇上作起妖來,朝堂上又要變得雞飛狗跳。


    皇帝不愛聽劉太師這話,「老劉,朕這段時間可什麽都沒有做,你可不要汙蔑朕。」


    劉太師沒好氣地說道:「希望皇上您能繼續保持。」


    「那朕會無聊的。」


    劉太師道:「您還是無聊些比較好。」


    皇帝勾起嘴角,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再過幾日,朕就有好戲看了。」


    對於喜歡看戲,還唯恐天下不亂的皇帝,何相他們隻覺得心累,為什麽他們會攤上這麽一個不省心的皇帝。


    「聽皇上這麽說,楚王殿下是不是快要迴來了?」


    劉太師在心裏無奈地歎了口氣,楚王殿下您就不能再晚些時日迴來嗎?


    「沒幾日了。」皇帝拿起一個蘋果,大口地啃了起來,「老四這次能平安迴來,多虧了小十那個臭小子,不然老四不一定能迴來。」


    何相聞言,有些好奇地問道:「漢王殿下做了什麽?」


    「他讓老四偽裝成我那二舅子商隊裏的人,老四跟著商隊迴來了。」皇帝略微得意地笑道,「臭小子有兩分本事。」


    看著皇帝一副驕傲的模樣,何相忍不住想要打擊他:「皇上,漢王殿下跟楚王殿下的感情很好,漢王殿下好像很支持楚王殿下。」


    劉太師忍不住嘲弄皇帝道:「皇上,事情最後的發展不一定會如您所願。」


    「小十跟老四的關係好,這是好事。」皇帝斜了一眼等著看好戲的何相他們,冷哼一聲道,「事情絕對會按照朕的安排一樣發展,你們就等著看吧。」


    何相跟劉太師看了一眼彼此,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無奈。


    「攤上你這麽一個父親,楚王他們幾個還真是倒黴。」這話也隻有劉太師敢說。


    目前,所有的事情都按照皇帝的規劃發展,也就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再換個說法,所有人都被皇帝玩弄於掌心。


    聽到劉太師這話,皇帝的表情一瞬間變得嚴肅,語氣變得有些滄桑:「朕不是一個好人,更不是一個好父親,因為朕的責任不是做一個好人,也不是


    做一個好父親,而是做一個好皇帝。」一直以來,皇帝都知道他身上的責任。「目前為止,朕覺得朕這個皇帝做的還不錯,隻是光是朕做好皇帝是不夠的,朕的下一代也得繼續做好皇帝,不然我們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就要毀了。再者,朕也不想在看到生靈塗炭的情形,這天下不能再亂了。」


    何相他們一想到當年天下大亂的慘況,麵色都變得不太好看。


    「朕選小十,並不單單是因為老道士說小十是天選之人,能為大周帶來太平盛世。」


    何相麵露驚訝地問道:「難道不是嗎?」


    皇帝難以置信地看向何相:「朕這麽膚淺的嗎?」


    劉太師毫不客氣地說道:「你難道不是嗎?」


    皇帝被劉太師他們氣到了,怒瞪著他們說道:「這事關社稷,事關天下蒼生的事情,朕怎麽可能就憑老道士那番話,就把這江山交給小十?!」


    見皇帝一副炸毛的模樣,何相趕緊順毛:「皇上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那是因為什麽?」


    「自然是因為小十那個臭小子有能力。他要是沒能力,那老道士說他是神仙,老子都不會把江山交給他管。」皇帝又道,「就算朕真的隻是信了老道士的話,你們幾個能允許朕這麽胡來嗎?」


    「當然不能,臣一定會死諫。」就像皇帝說的,大周的江山是他們千辛萬苦打下來的,他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周的江山被毀。皇上說的沒錯,漢王殿下沒有能力,他們是不會同意皇上這麽亂來的。


    雖然皇帝一向不靠譜,但是他們心裏清楚皇帝絕不會拿江山社稷開玩笑。


    「皇上,你打算把這天下交給漢王殿下,但是漢王殿下願不願意接受呢。」劉太師繼續潑冷水地說道。


    「哼,到時他不接受也得接受。」皇帝說完這句話,忽然不懷好意地看向何相跟劉太師他們,「那時就要看你們的本事了。」


    何相跟劉太師:「……」他們就知道這事最後落到他們的頭上!


    皇帝看到兩位愛卿一副震驚的表情,心裏滿意了,繼續釣他的魚。


    「你們好好的釣啊,過幾天可沒有這麽悠閑了。」


    此刻,楚王已經跟梁淳他們進入雍州地界。再過兩日,他便能抵達京城。


    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梁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梁梁並收藏大臣們求著我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