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趴在雲床之上,落地前才站起的丘誌清。


    楊嬋都忍不住有扶額的衝動。


    她就不應該把這個術法教給丘誌清,還是讓他乖乖身化劍光來的妥當。


    其實丘誌清並非在偷懶,而是在查看一路以來的情況。


    看看基礎建設,以及各地情況。


    雖然站著也能看,但哪有趴著看舒服。


    言歸正傳,兩人在水榭中落座,楊嬋之前見丘誌清貌似對這個東西頗為了解,便詢問起她的情況來。


    丘誌清有些苦笑,將當初他和徐榮在雁門關外的事情說給楊嬋聽。


    他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測對不對。


    畢竟人家都混到佛教護法神的編製了,實在是沒有理由。


    再迴去當一個野怪吧?


    不過看這個樣子,不太像是野怪,倒像是被自己猜測中的另一方,給策反了的樣子,她被封印應該也是靈山之人所為。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會落入那些家夥手裏。


    也幸好當初自己忍住了好奇心,沒有嚐試打開看看。


    要不然,以她對自己道體垂涎三尺的情況來看。


    自己可能當場就要領了盒飯。


    楊嬋之對西天靈山的情況,也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丘誌清說的對不對,不過想想,一個西天的護法神,竟然跳反了……


    這也太離譜了,離譜程度就和天庭護法神將。


    背著王靈官,反下天庭一般。


    不過丘誌清被惦記上了,這個事情,還是要小心的。


    “我幫你製作的護身玉佩,你用了沒?”


    “還沒,在這呢。”


    丘誌清說著,從自己左袖中,拿出一塊玉佩,正是當初楊嬋給他,護身用的玉佩。


    見丘誌清從自己左袖中拿出,楊嬋翻了個動人的白眼,難怪自己感應不到。


    “直接帶著吧,別放空間裏了,不然你死了,玉佩都不會激活,你戴著,好歹還能起個預警作用,會被我第一時間感應到。”


    這說的是什麽話,玉佩傳三代,人死玉還在?


    雖然楊嬋說話不中聽,不過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放在左袖空間中的護身符,那還叫護身符嗎。


    之前是忽略了,現在被人惦記上了,還是乖乖戴上為妙。


    可是戴哪裏好呢?


    配在腰間?


    他覺得有些不自在,掛在脖子上?


    那就更加不自在了。


    思來想去,便放進了右手袖子之中。


    “此等害人之魔物,還是早點清除為妙,我去找找我二哥,說不定能幫你一下,除掉這個隱患,以免她對你的純陽道體,念念不忘……”


    說到此處,楊嬋還特意掃視了丘誌清一眼。


    “福生無量天尊,多謝!”


    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的丘誌清,隻好道了聲謝。


    “此去二哥家中,可能要多留些時日,小琰兒迴來,勞煩告知一聲……”


    丘誌清點頭,表示這都不是問題。


    心下既定,楊嬋也不再停留,直接駕雲而去,原地隻剩下扶額跌坐的丘誌清,獨自在水榭之中傷神。


    “哎……”


    歎了口氣的丘誌清,無奈默默靜頌起了黃庭。


    時間一晃,便到了中平三年(第十六年)年節。


    楊嬋果然沒有迴來,不過小蔡琰她們,倒是拖著疲憊想小身子迴來的。


    兩人在院子中轉了一圈之後,便跑到丘誌清麵前。


    找她們的楊姐姐。


    “你們楊姐姐,迴家探親去了,估計要好幾年才能迴來了。”


    倒不是丘誌清故意把時間拉長,而是他真的是這麽認為的,畢竟他有事沒事,便會和楊嬋論道,對他們神仙的時間觀念,


    那還是有些了解的,幾年時間對於他們來說,也就是那麽迴事。


    畢竟漫長的神仙職業生涯中,不都是這麽一天天的混過去的嗎?


    蔡伯喈一家,和丘誌清,張寧,也算是開開心心的過了個元旦(春節)。


    為了不讓小張寧感到孤單,丘誌清還特別問了一下張白騎,張寧在巨鹿之時,和張角的哪些弟子比較親。


    順帶把張白騎,彭脫,還有張曼成一起邀請過來。


    和張寧團聚一下。


    別看張寧隻是張角的養女,可天資過人,在他們這些師兄弟中的知名度可不低。


    這兩年來,張寧學武修道,也算是接受了張角已經病死的這個事實,不再沉浸在張角逝去的悲傷之中。


    漸漸的,也對丘誌清放下了防備。


    張寧對自己的疏離感,丘誌清自然不可能沒有察覺。


    隻是一直覺得,這是小孩子到了一個陌生地方的正常反應而已。


    因此也沒多在意,時間會撫平一切。


    這其實,有些要歸功於張梁張寶兄弟。


    在他們的嘴裏,衝和這廝,就是衝著自家的基業而來。


    因此,在張角沒麵前,沒少給衝和上眼藥。


    所謂基業,自然包括傳承和道統,顯然,他們認為丘誌清也在謀劃著他們,準確來說,是張角手上的《太平經》。


    這些話,雖然張角沒有放在心上。


    可卻被當時比較懂事的小張寧聽在耳裏,記在心裏。


    雖然自家師父不在意,可對於一個當時隻有五六歲的小孩來說。


    想要拿走自家東西的人,顯然不會是什麽好人。


    後來張角出了點小意外,便讓小張寧,帶著《太平經》,去雁門郡投靠丘誌清,他相信,就算丘誌清被牽扯其中。


    可他隻要願意,天下之大,盡可去的。


    正是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思維。


    在張寧第一次見丘誌清之時,雖然按照師父的吩咐,將《太平經》交予丘誌清。


    然而內心中,卻是始終有一絲不願。


    當初丘誌清亦是看出了這一點,不想讓一個七歲的小女孩,背負什麽心理包袱,這才將《太平經》私下裏,還給了張寧。


    而今,近三年時間過去了。


    張寧也已經十歲,對事物的認知,有了自己簡單的判斷。


    平時楊嬋在教導蔡琰之時,除了核心功法,一些常識之類的,也沒有避諱她。


    她這才知道,原來丘誌清走的,和自己是不同的路。


    張角早就在和丘誌清的多次論道之中,對此深有體會,因此,他才會不在乎丘誌清會覬覦《太平經》,就算給他又何妨?


    他頂多隻能當個參考。


    根基一旦定下,豈可輕易更改。


    除非他有這個魄力,直接推倒重來。


    在張角看來,他和衝和之間,道行就算有差距,他也不會比衝和強上多少,因此他可以看的出來的事情。


    衝和不可能看不明白。


    也就是他那兩個弟弟,道行和他們的差距有些大。


    因此看不出來也正常。


    這才是張角敢讓小張寧,拿著《太平經》,在張白騎的護送下,去找丘誌清,求助丘誌清給予庇護的原因。


    相對於自己的那些弟子們,還是衝和的人品,和實力值得信賴。


    “所以,寧兒這是要讓師叔教導你修煉嗎?”


    看著站在自己麵前,小大人模樣,一臉鄭重捧著茶盞的小張寧,丘誌清有些好笑。


    “還請衝和師叔指點!”


    小張寧說罷,將手中茶盞,高高舉過頭頂。


    躬身行禮,這是半師之禮。


    輕輕摩挲著手中不算大的卷軸,這正是當初,張寧第一次和他見麵之時,要送給他的《太平經》的原本。


    此時丘誌清的心中有些遲疑。


    他想到了封印張角元神的那位大佬。


    不知道這個傳承,和他有沒有關係。


    別到時候,拿了人家的東西,那就不太好說了。


    猶豫隻是片刻的事情,丘誌清很快便穩住心神,接過其手中的茶盞,看著一臉欣喜之色的小張寧,鄭重道:


    “你既然管貧道叫一聲師叔,那師叔的醜話就再說在前頭,道者,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無形,無定,無常,


    貧道看到的道,和你看到的道,或有不同,然本質相通,切不可癡迷於貧道之道……”


    丘誌清將自己的教學要求,一一說給張寧聽。


    大到認知,小到一天的行止,條條框框,清清楚楚。


    這還是丘誌清摒棄了大多數全真道的規矩的結果。


    “暫時就先這麽多了,其他的,等貧道看過《太平經》之後,再根據你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要是沒意見的話,明日便可隨貧道修行。”


    張寧雖然聽著這些條條框框,有些心裏打怵。


    不過最後還是一咬牙,答應了下來。


    這和張角的教育模式,有好些差別。


    張角是告訴她,他們這一門,注重的是以體悟自然為主,以靜坐修煉為輔,其核心主旨,便是要放開身心,體悟自然。


    而丘誌清方才,卻明明是在告訴她。


    跟著丘誌清修行,需要收束念頭。


    即所謂的: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雖然最終目的都是體悟,不過丘誌清顯然強調的是體悟己身,而非體悟自然,或者說,這位衝和師叔,是把體悟自然放在後麵。


    先是體悟自身,而後是體悟自然。


    剛好和張角教她的,體悟自然,反照己身,恰恰相反。


    張寧這才反應過來,難怪自家這位師叔會有開頭那番話。


    確實,沒有一定判斷力的,還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


    看著還在發呆的小張寧,丘誌清輕輕抿了一口茶,“要是沒有其他事情,你便先下去吧,這幾天和小琰兒玩的開心,上元節後,可隨貧道修行。”


    張寧見此,恭敬行了一禮之後,便轉身離開了。


    甚至都沒有再看丘誌清手中的卷軸一眼。


    丘誌清看著其離開的背影,不由心中啞然。


    暗道自己是不是太久沒教學了,感覺自己教學手法,都有些生疏了,好好的迴想了一番自己的過往,貌似都是這麽過來的。


    將手中茶盞輕輕放下。


    緩緩攤開手中的卷軸,隻見其上一片空白。


    除了“太平經”三個大字之外,空空如也,如同無字天書一般。


    這是需要特殊的感應之法,才能看到,之前張寧已經告訴過自己了。


    不過就算沒有,卻也是難不倒丘誌清的。


    隻見其雙眼之中,紫色氤氳閃動,不多時,在丘誌清的眼中,原本空空如也的卷軸之上,開始浮現密密麻麻的小字。


    倒不是丘誌清非要偷窺。


    而是這種類似於傳承之寶一類的東西。


    動用的次數多了,便會慢慢的出現損壞。


    有人維護還好,像張寧這種,隻會用,不會維護保養的。


    傳個萬兒八千次,遲早會被玩壞。


    而今,丘誌清總算是得以一窺《太平經》全貌了,而不是隻從中摘抄部分,外加不知道從哪裏搞過來的其他派別的東西,糅合而成的《太平青領書》。


    其中的內容,並沒有丘誌清想象中的多。


    最主要的,還是一套修煉之法,包括一些術法在內。


    不過丘誌清對此都不太感興趣,隨意瀏覽一遍,記在心中。


    卻沒有去練習的想法,而是直接把注意力放在後麵的符文部分,其中詳細的闡述了符文的起源,來曆,以及發展。


    最後,在後邊羅列了十一萬兩千多個符文。


    其中用以符咒的組合,就相對少了很多,僅有兩千多種。


    看的丘誌清,大唿過癮。


    不覺間,對天地,對萬物的理解,又往上邁出了一小步。


    難怪人們會有“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師恩!”的感慨。


    有資源和沒資源,有老師,和沒老師,真真是天差地別,例如他現在,生生記住了《太平經》的全部內容。


    隻能理解其中四層左右的符文。


    這還是自己道行還算過關的原因。


    而且現在理解的這四層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領悟的加深。


    可能其中八成以上的理解,都需要迴爐重造。


    也難怪小張寧看不懂,難怪張角要讓她來找自己,這東西,估計張角自己都不敢說有沒有領悟出其中六成。


    要想領悟,除了要有一定的學識之外。


    還需要精通道藏,對幾部現有的道家經典有所了解。


    如此方可入門,你還得要有一定的道行,你才能看的下去。


    不然,你也就能看懂基礎的練氣之法,僥幸會畫幾張符,僅此而已。


    這才是暴殄天物,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時間一晃,便過完了中平四年(第十五年)的上元節(元宵)。


    第二日清晨,小張寧如約而至,隨之前來的,還有她的小夥伴,小蔡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真小道童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喂狗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喂狗的貓並收藏全真小道童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