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媽媽把這事兒告知寧櫻的時候,感慨道,“太太變了許多,年輕時,一定會到榮溪園問老夫人要個說法,捕風捉影的事兒太太就會大張旗鼓的宣揚開,這次握著老夫人的把柄,太太竟沒動靜了,太太內斂了,忍心吞聲了許多。”
寧櫻皺了皺眉,這可不是黃氏的性子,黃氏和老夫人明麵上還算和睦,實則已水火不相容,沒理由黃氏會縱容偏袒老夫人,難道是寧國忠不在府裏,沒人敢對老夫人怎樣的關係?
她想想,覺得哪兒不對勁,細細迴想迴京後黃氏的所作所為,的確太過隱忍了些,黃氏病重的時候尚且不忌憚老夫人,怎性子變了這麽多?
“我娘不追究這事兒了?”
聞媽媽沒聽出寧櫻聲音不同,實則,她心裏也困惑,老夫人做的事情傳揚出去,一輩子抬不起頭做人,黃氏怎麽就放過這麽好的機會不追究了呢?
寧櫻也想不明白,傍晚時,讓金桂去前邊把吳琅叫來,黃氏做的事兒透著詭異,她不信黃氏能壓製住對老夫人的恨,反常即為妖,黃氏一定是在謀劃什麽,看金桂快到門口了,她頓了頓,改口道,“算了,你去梧桐院,讓吳媽媽沒事兒的時候過來陪我說說話。”
讓吳琅查,不如開口問吳媽媽,吳媽媽伺候黃氏多年,一定知道黃氏的打算。
她的口吻雲淡風輕,似乎不著急和吳媽媽說話,金桂轉達話的時候沒有添油加醋,吳媽媽隻當是寧櫻無聊了,沒有深想,這些日子,她幫忙黃氏整理鋪子的事兒累得不輕,去桃園和寧櫻說話的次數少了許多。
初夏的天漸漸熱了,不到用冰的時候,樹梢的蟬鳴聒噪得人心煩意亂,寧櫻夜裏睡眠不好,白天真是好睡覺的時候,聞媽媽叫了兩個婆子,搭著梯子驅趕樹上的蟬,樹幹揮打著樹枝的的聲音傳來,寧櫻來了興致,穿了身月白的的紗裳,站在走廊上,和聞媽媽道,“奶娘,讓我上去試試。”
院子裏栽種了兩株桂花樹,幾株矮鬆柏,又有寧伯瑾尋來的花兒,點綴得院子極為好看,寧櫻擦了擦手,躍躍欲試的想爬上梯子。
聞媽媽失笑,“小姐快迴屋裏歇著,這等事交給她們來做就是了,小心摔著您了。”
“奶娘小瞧我了,在莊子裏的時候,我與秋水吳媽媽爬樹摘過果子呢。”夏天,櫻桃紅燦燦的掛在枝頭,最頂上的櫻桃最紅,口味最好,寧櫻到了能爬樹的年紀,年年都會爬到最頂上,而且她認樹,每年都爬去年爬過的。
算著日子,再過些日子櫻桃就能成熟了,京城種櫻花樹的人少,寧櫻記得有一處有,可有些偏了,黃氏不會答應她去的,寧櫻臉上不自主的露出了遺憾,聞媽媽以為她歇了心思,扶著梯子的手輕輕鬆開,解釋道,“樹上除了蟬還有些小蟲子,小姐細皮嫩肉的,進屋去,否則被咬一口,渾身上下會長起疹子。”
聞媽媽不是危言聳聽,樹上的蟲子多,一時不察被咬上一口渾身發癢疼痛,寧櫻哪受得住?
寧櫻也想起有這樁事了,身子不自主的顫抖了下,轉身小跑進了屋,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寧櫻沒少被叮咬,渾身上下起疹子就算了,癢得她控製不住的伸手撓,破皮了都忍不住。
吳媽媽走進院子,瞧見的便是寧櫻跑進屋的背影,笑道,“小姐迴屋好,太陽曬,曬黑就不好看了。”夏天是寧櫻被看得最緊的時候,黃氏不注重保養,可對寧櫻黃氏比什麽都在乎,生怕寧櫻曬黑了,沒了小姑娘的膚白貌美,寧櫻夏天幾乎都在屋裏度過的,太陽下山,黃氏才讓她出門。
寧櫻迴眸,晶亮的眸子星光熠熠,“吳媽媽來了?”
“您惦記老奴,老奴能不來嗎?”吳媽媽抬頭瞅了眼揮著竹竿驅趕蟬的婆子,和聞媽媽頷首打招唿,慢慢往屋裏走。
寧櫻拉著吳媽媽在桌前坐下,吳媽媽無所適從的望著寧櫻,心裏發毛,開門見山道,“從小到大,但凡您獻殷勤必是做錯了事兒或者求老奴幫忙,小姐遇著什麽事兒了?”
黃氏準備挑選寧靜芸的陪嫁,意思讓她送寧靜芸去昆州,不把寧靜芸安穩的送去昆州,黃氏放心不下,吳媽媽不喜歡寧靜芸,卻也不想黃氏為難,隻得應下,她隨著寧靜芸離開京城,除非苟誌在昆州做出業績得到上邊賞識,否則,一輩子沒有迴京的機會了,她年紀比黃氏大五歲,等寧靜芸和苟誌迴京,她隻怕已行動不便了。
望著寧櫻,吳媽媽有一瞬的失神,打小看著長大的情分自然要深些,她叮囑寧櫻道,“小姐往後好生照顧自己,吳媽媽去了昆州也放心些,有生之年,不知還能不能再見了。”
心裏不舍自然是有的,她以為能伺候黃氏一輩子,甘之如飴,讓她去服侍寧靜芸,她心裏百般不願,然而,沒法子,黃氏不信任其他人,秋水和秋茹性子軟弱沒有成親當不起事兒,她不出麵,黃氏身邊就沒人了。
寧櫻一怔,“吳媽媽要去昆州,什麽時候的事兒?”話完,轉而一想就明白了,黃氏該是讓吳媽媽追隨寧靜芸,給寧靜芸管家去了,她心裏不舒服,“娘怎麽想到挑你去昆州?”
吳媽媽歎了口氣,“太太身邊沒人了,老奴能為太太分憂也算一份體麵,說吧,小姐遇著什麽事兒了,趁著老奴在京城,該辦的都替您辦了。”
寧櫻壓下心中的不舍,起身瞅了眼門外,喚金桂銀桂進屋把窗戶拉上,吳媽媽看她慎重,不由得蹙起了眉頭,“什麽事兒需要這般小心謹慎?”
看金桂銀桂出了門,寧櫻才不疾不徐道,“吳媽媽,我娘什麽性子我知道,你們常常說我性子隨了我娘是個睚眥必報,不肯吃虧的,你老實告訴我,我娘和老夫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又或者,我娘是不是在謀劃什麽?”
抓到老夫人的錯處,黃氏皆隱忍不發,一點不符合黃氏的作風,黃氏的手段寧櫻是清楚的,寧府上下,除了柳氏是她的對手,老夫人和秦氏贏不了她,而柳氏能和黃氏對峙依仗的背後的柳家還有她長嫂的身份,柳氏站在黃氏的角度,不見得有黃氏厲害。
吳媽媽麵色一僵,寧櫻的眼神好似能看穿人的心思似的,吳媽媽目光閃爍了兩下,掩麵笑道,“小姐說什麽呢,太太和老夫人能有什麽事兒,您別想多了,過幾日太太說帶您和五小姐去南山寺禮佛,您……”
“吳媽媽,我問你便是我察覺到什麽了,你不肯和我說實話嗎,我娘到底在做什麽?我放心不下。”寧櫻說的實話,老夫人占著長字,不孝的帽子扣下來黃氏翻身的餘地都沒有,她不想當年的事兒再發生了。
黃氏在莊子受了十年的苦,夠了。
吳媽媽臉上的笑有些僵了,她沒想到寧櫻如此敏銳,可黃氏謀劃的事兒哪是寧櫻能參與的,黃氏明麵上息事寧人就是不想把寧靜芸和寧櫻牽扯進去,她心裏也是這般打算的,沉思許久,才抬起頭來,“小姐別多問了,太太做什麽都是為了你和五小姐好,您當什麽都沒發生過似的。”
起初,她也不知黃氏在謀劃什麽,後來,黃氏讓她給鋪子的掌櫃遞信她才發現了些事兒,黃氏忍著老夫人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提了,而是積攢著往後一起發作了,她伸手拉著寧櫻,雙手輕輕顫抖著,“小姐,都說傻人有傻福,萬事看得太明白反而過得不快樂,您明年要嫁去青岩侯府了,太太沒有兒子,往後的日子還得靠您和譚侍郎幫襯,您記著這點就是了。”
寧櫻皺眉,黃氏果真有事瞞著她,“吳媽媽和我說說到底怎麽迴事,你知道的性子,不刨根問底不會善罷甘休的,你不說,我讓其他人也能打聽出來,那樣子費些功夫,卻不是什麽都不知。”
黃氏想和老夫人撕破臉?寧櫻覺得肯定是這樣的,所以整個人格外平靜,平靜得不同尋常,府裏的人隻當黃氏受了十年的苦,心裏知道怕了,寧櫻心裏清楚,在莊子上,粗茶淡飯,為銀子的事兒發愁,可心情舒朗,民風樸實,不用整日爾虞我詐,虛與委蛇,身體上累,心裏卻是輕鬆的,在寧府,生活舒坦,心裏承受的壓力卻大得很。
二選其一,肯定莊子上的日子更自在,所以,哪怕有十年,黃氏心裏仍然是那個黃氏,沒了她和寧靜芸,黃氏鐵定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想到這,寧櫻陡然睜大了眼,吳媽媽見她恍然大悟,連著歎了好幾口氣,“小姐就是太過聰慧了,太太的事兒您就別管了,不會有事的。”
老夫人對寧櫻用毒之事黃氏是忍受不了的,養歪了寧靜芸,下毒毒害寧櫻,老夫人動的兩個人是黃氏在世上最親近的人了,黃氏怎麽可能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過?
之所以忍著,是礙於寧靜芸和寧櫻的名聲,尤其是寧櫻,往後的夫家是個厲害的,黃氏不敢冒著損害寧櫻名聲的危險和老夫人攤牌,魚死網破,黃氏不在乎自己,可不能不在乎寧櫻,“小姐若要媽媽說這事兒,其實沒什麽好說的,您別擔心,太太不會出事的。”
黃氏運籌帷幄,隻有等寧櫻成親後,她才沒有後顧之憂,老夫人的好日子,沒兩年好活了。
寧櫻一臉怔忡,黃氏對老夫人下手會背上謀害婆母的罪名,死罪難免活罪難逃,為了那種人,不值得黃氏付出這麽多,久久,她才從震驚中迴過神,輕言道,“娘何須和她見識,被其反噬,娘不是跟著遭殃?”
她隻以為黃氏是恨寧靜芸的事兒,寧靜芸小時候粉雕玉琢,跟著黃氏哪兒也不去,她生下來後,寧靜芸便喜歡圍著她,一歲時她蹣跚學步,寧靜芸牽著她,生怕她摔著了,那會兒的寧靜芸不過是個孩子,卻懂得照顧她了,那些迴憶,在黃氏心裏陪著她過了十年,她眼中的寧靜芸,該比小時候更體貼孝順善解人意,即使心裏有怨氣,懂得體諒,不是驕縱成性,黑白不分,恬不知恥的小姐。
吳媽媽看寧櫻的神色,清楚她可能想岔了,沒有多做解釋,黃氏希望寧櫻不喜歡老夫人,可也不記恨,所有的仇恨,黃氏一個人承擔就是了。
清楚黃氏的算計後,寧櫻沒有當麵問過黃氏,去南山寺的那天,寧靜芸終於從落日院出來了,斂去了鋒芒,整個人隨和了許多,至少看上去是這樣。
南山寺沒什麽變化,守門的仍然是圓成,見著她,圓成笑得極為意味深長,“圓成沒想到還能見到六小姐。”早前,他本來想送幾株櫻花樹給寧櫻,被譚慎衍知道後,全部移栽到青岩侯府了,為了討寧櫻歡心,譚慎衍費了不少心思,好在終於得償所願,說親後的譚慎衍,再沒折騰他和薛墨,也算是寧櫻解救了他們。
寧櫻臉上漾著澄澈幹淨的笑,“圓成師傅想岔了而已,南山寺一日接納香客,圓成師傅一日在南山寺,櫻娘來南山寺總能相見的。”上輩子,她的遭遇太過清苦她不信佛,卻又不得不寄托在佛祖身上,希望佛祖保佑黃氏的病早日好起來,黃氏死了,她嫁去侯府,又保佑佛祖早日讓她有個孩子,心誠則靈,或許佛祖也看出她的敷衍才讓她所求之事一件都沒靈驗。
寧櫻依然住在第一次和黃氏來住的屋子,寧靜芸和她一間屋子不曾說什麽,山裏樹木蔥翠,不覺炎熱,相反夜裏風大,不蓋被子稍顯涼意,寧櫻覺得,南山寺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隻是,南山寺的住宿有限,接納不了太多人。
清晨,寧櫻和金桂出門采集露水泡茶,下午,和黃氏去寺裏聽主持誦經,日子恣意,寧靜芸則跟著黃氏,早上在屋裏做針線,下午去寺裏,臉上沒有一絲不耐,而且,寧靜芸和黃氏關係明顯好了許多,寧櫻和金桂采集露水迴來時會聽到屋裏傳出的笑聲,有時候是黃氏,有時候是寧靜芸,寧櫻對寧靜芸的轉變保持懷疑,但是,能讓黃氏高興,比什麽都值得。
夏天來寺裏禮佛的人相較過年那會少很多,寧櫻和金桂去廚房拿糕點,經過外院時,竟然遇到了熟人,譚慎平和他的一幫朋友,看幾人湊在亭子裏低頭議論著什麽,寧櫻不想驚動她們,拉著金桂,快速的朝廚房方向走。
她眼力好,一眼就認出段瑞也在其中,段瑞被段尚書送去書院念書,聽說甚少在城裏作妖,譚慎平也被胡氏送去書院了,有意讓譚慎平走科舉之路,朝廷重文輕武,胡氏讓兒子走科舉,擺明了瞧不起譚慎衍,譚慎衍的刑部侍郎是靠軍功換來的,帶兵打仗的關係,朝廷都知譚慎衍是武將,胡氏認為譚慎衍的官職來得不雅?
自命清高,也要看譚慎平是不是走科考的料,如果賭博能賭官職,譚慎平還有幾分勝算,科考,譚慎平秀才都考不上。
段瑞抬起頭,不經意的掃到一抹淺黃色身影,他身邊環繞的美人多,隻憑背影就知對方是不是個尤物,目光上上下下鎖住寧櫻,托著下巴笑了起來,“沒想到這個時節南山寺香客中還有此等絕色的美人,平哥兒,咱有樂子了。”
譚慎平順著他的目光瞧去,寧櫻已經越過拐角不見人影,他們瞞著書院的人來南山寺賭錢,傳到書院,被夫子懲罰一通就算了,若是傳迴府裏,少不得一通訓斥,譚慎平不想再生事,不以為然道,“你不是剛得了個丫頭嗎?能美過她?”
段瑞的那個丫頭是花高價錢在揚州買迴來的,容貌出挑就算了,那玲瓏有致的身段,瞧著一眼,就讓人血脈噴張,段瑞很是寵那個丫鬟,去書院都帶著。
“比不過,解解饞也好。”
第71章 難以權衡
譚慎平熟知段瑞好色的性子,朝廚房的方向瞅了兩眼,南山寺之前出過事兒,往迴後山的住宅隻有圓成師傅一人守著,如今卻是多了好些和尚,各個岔口都有巡邏,廚房更是人多之地,他忍不住提醒段瑞道,“今時不同往日,到處是人,傳到你二叔耳朵裏,沒有你好果子吃。”
段瑞森然抿了抿唇,他二叔耳提命麵不準惹事,若聽說他在南山寺鬧事,把他送走是早晚的事兒,譚慎平倒是給他提了個醒,卻也讓他心下煩躁,不耐的拍了拍譚慎平肩頭,“罷了罷了,我隨口說說,繼續來,贏個幾百兩銀子,再買兩個丫鬟迴來伺候。”
同坐著的還有幾人,都是平日玩得好的,聞言,幾人哈哈笑了起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書院管得嚴,在京城小館賭錢天兒熱不說還容易遇到熟人,南山寺則不同,樹木成蔭,天氣涼爽,打著禮佛的名義,家裏人支持,吃喝嫖賭些時日,迴到家裏,不僅不挨罵,還會得來稱讚。
段瑞提起這個地方,幾人立即同意了,南山寺,再是個好地方不過,再過兩日迴京城去了避暑山莊,那兒到處是皇親貴胄,再混都得忍著,趁著這兩天,玩盡興了才行。
寧櫻和金桂端著食盒出來時,那幫人還在,圍著桌子,神色激動,聯想譚慎平的性子,寧櫻大概知曉他們在做什麽,低著頭,提醒金桂別說話,她不想招惹一群紈絝,譚慎平扶不起,譚慎衍少了威脅,倒是件好事,母強子弱,這話倒是不假,胡氏精於算計,奈何兒子不爭氣,搶了譚慎衍的世子之位又能如何,立不起來照樣沒用。
情場失意賭場得意,段瑞運氣好,一會兒的時間就贏了一百多兩,譚慎平輸得多,暴躁的拽了拽胸前的衣襟,不經意抬頭,眼角瞥到抹淡黃色的身形,他記性不好,長這麽多,記得最清楚的也就譚慎衍推他入池的那件事,再者就是韶顏胡同遇著的寧櫻了。
那個敢對段瑞動手的人,膽子著實大,被輕薄了臉上除了憤怒沒有一絲羞愧,神色坦然鎮定,望著他的目光極為複雜,好像兩人認識許久似的,沒想到,那竟然是自己未來的嫂子,譚慎衍的手段他是見識過的,段瑞哪是譚慎衍的對手,沒幾日就被送去書院,叫苦不迭,他卻時刻關注著鋪子的動靜,鋪子開張的時候譚慎衍去了,茶水生意甚好,平日乞討的叫花子,挑事的地痞都不敢去那間鋪子生事。
那是他大哥的妻子,誰敢招惹她?
譚慎平從胡氏的嘴裏聽到些寧櫻的事兒,不過都是不好的,胡氏去寧府做客被寧櫻落了麵子,迴到府,胡氏將心愛的一套茶具都摔了,罵寧櫻和譚慎衍私相授受,珠胎暗結,否則,怎麽可能入得了老侯爺的眼。
他讚同胡氏的說法,但不敢認同她所做的,如果譚慎衍珍視寧櫻,胡氏該討好巴結才是,寧櫻是老侯爺挑中的孫媳婦,哪會由胡氏踩兩腳。
縱然這麽久沒見過寧櫻,他不知為何一眼就認了出來,她身量拔高了些,身子發育開了,白皙的臉蛋精致動人,穿了身淡黃色的拖地長裙,如炎熱夏季裏的冰鎮酸梅汁,冰涼清爽,他目光一滯,在段瑞抬頭時下意識的擋住了他的目光,“繼續來,我不信你運氣會一直好。”
段瑞看他輸得臉都紅了,心情大好,“看我贏得你身無分文怎麽求我。”段瑞拉著他手臂,吆喝道,“爺贏了錢,請你們去怡紅院快活幾日。”
譚慎平訕訕一笑,看淡黃色的長裙消失在不遠處的小路上,樹木斑駁,擋住了她的目光,譚慎平鬆了口氣,譚慎衍去了邊關,誰動了寧櫻,誰都活不了,譚慎衍有多暴戾,他再清楚不過。
繞過林蔭小路,寧櫻遇著寧靜芸出門,寧靜芸明麵上安分了許多,哪怕是她也瞧不出寧靜芸心底的真實想法,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不信寧靜芸心甘情願低頭,她喚了聲姐姐,聽寧靜芸道,“我有事兒想和你說,陪我走走吧。”
寧靜芸本就生得好看,如今添了份溫婉貞靜,氣質如蘭,這等氣質,入伯爵公侯府都是配得上的,可惜,表裏不一,說話行事就會露餡,寧櫻把食盒交給金桂,“你先會吧,我陪五小姐轉轉。”
炎熱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樹叢在木板梯上投下點點斑駁,光影隨風攢動,寧櫻隨手摘了朵不知名的花兒,徑直問道,“姐姐想說什麽?”
寧靜芸沒吭聲,身後的丫鬟不遠不近的跟著,繞著木梯轉到一處竹林,竹葉沙沙作響,她才開口道,“娘說讓吳媽媽隨我去昆州,可山高路遠,一去不知什麽時候才會迴來,我看得出吳媽媽不喜歡我,不想強人所難,你勸娘把吳媽媽留下吧,聽說昆州日子清苦,我不願意連累他人。”
寧櫻挑了挑眉,手輕輕搓著花莖,輕聲道,“你是不想連累人,還是不想被人管束,吳媽媽不喜歡你是事實,可娘的意思,吳媽媽不敢忤逆,她知道自己向娘開口,娘一定不會勉強她,但她沒說,姐姐好好想想吧。”
吳媽媽是心疼黃氏,寧靜芸沒有厲害的人管束著,怕又會起幺蛾子,離得遠,黃氏想插手也鞭長莫及,吳媽媽是為了黃氏考慮,頓了頓,寧櫻又道,“姐姐若是不想吳媽媽在昆州跟著,好好表現,娘認為你足夠明事的時候,就不會過問你的事兒了。”
竹林蚊蟲多,耳邊嗡嗡的聲音,寧櫻聽得蹙起了眉頭,但聽寧靜芸道,“你可知我為何不願意繼續在清寧侯府待下去嗎?”
寧櫻心底冷笑,貪慕虛榮,阿諛奉承,程雲潤沒了世子之位,且落下殘疾,寧靜芸是傻子才會繼續留在清寧侯府,但是看寧靜芸好似自己的說法,寧櫻故作疑惑的搖了搖頭,“不知,難道不是姐姐想明白了嗎?無媒苟合,姐姐不會不懂其中利害。”
寧靜芸看寧櫻麵色波瀾不驚,臉上沒有一絲鄙夷,輕蹙了蹙眉,如實道,“他沒了世子之位,落下殘疾不是我離開的關鍵,還記得前年來南山寺,一幫黑衣人闖進房間的事兒欲擄人的事兒吧,背後始作俑者是他,他說是真心喜歡我,存了娶我的心思才會出此下策,隻是沒想到,他會遇到殺伐果決的譚侍郎,他被關在刑部,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隨後被丟到京外荒山,殘疾就是再刑部監牢落下的,你可知,在刑部監牢,他除了落下殘疾,還遭遇了什麽?”
寧靜芸嘴角噙著淡淡的笑,寧櫻卻心突突一跳,“還有什麽?”
“他的飯菜被人下了毒,一輩子都不會有子嗣,他一直不清楚,後來才知道的,重新迴到清寧侯府,他性情變了許多,多溫潤如玉的人,遭遇了一些事情後,性子變得殘暴乖張,起初,他待我好,慢慢,就變了,開始動手動腳。”明明是她自己的遭遇,寧靜芸說起來像是旁觀者,“你從貧窮到富裕,經曆過最無助的生活,生活再慘都比不過你在莊子的時候,所以你無懼,而我不同,我錦衣玉食,嬌養著長大,於我來說,沒什麽比身份地位更重要,而程公子,什麽都沒有,我還年輕,憑什麽陪著他耗下去,連個正妻的名義都撈不到。”
寧櫻心下哼了聲,她可沒忘記是寧靜芸自己跑去清寧侯府為妾的,她不會不知道程雲潤腿疾之事襲不了爵位,明知是火坑還往裏邊跳,是報複黃氏不成?
“姐姐想說什麽,直接開口吧。”寧靜芸鋪墊了這麽多,不可能隻為和她感慨而已。
寧靜芸輕抿著唇,繼續道,“娘說我小時候乖巧懂事,最喜歡圍著你轉,小時候的事兒我記不得了,娘在我記憶中也是模糊的,我隻是記得很小的時候,我追著娘,求她帶我一起離開,娘不肯,你可能不知道,娘走後,我病了很久,那時候我還住在梧桐院,爹常常不在府裏,奶娘請王大夫給我看病,大半年身子才調養好了……”
不遠處的大樹後,穿著暗色富貴花開圖案緞裳的婦人聽著這話,步伐微頓,遲疑的停了下來。
“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常常夢到被人拋棄了,丟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這個夢,到搬去榮溪園才好了,祖母待我真的好,好吃好喝緊著我,請了夫子細心教導,若不是靠著祖母,我或許早就死了。”約莫觸動心事兒,寧靜芸眼眶一紅,聲音變得沙啞起來,“我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站在更高處,讓所有人都仰望我,聽說你和娘迴來的時候,我心裏是竊喜的,我想,我會讓她後悔當初,後悔把我留下……”
“隻是沒想到,留給我的是嘲笑,六妹妹,我從小學四書五經,詩書禮儀,琴棋書畫,你呢,平心而論,你真的配得上譚侍郎嗎?我知道你對苟誌存著希冀,在娘跟前說了苟誌很多好話,我心裏納悶,你看好苟誌,為何要嫁給譚侍郎,而我,拚了命的想找個自己配得上的人家,最後隻有淪落到嫁給一個七品知府。”
風起了,卷起了地上的落葉,寧靜芸聲音不高不低,卻讓黃氏身後的吳媽媽打了個激靈,伸手拉黃氏的衣袖,沒想到寧靜芸這時候還想著攀高枝,看黃氏神色怔忡,吳媽媽心知不好,寧靜芸去昆州是早就商量好了的,苟誌滿心歡喜期待後,若生了變化,如何對得起人家?
她張了張嘴,看黃氏淚眼婆娑的轉過身擦拭著眼角,示意她別開口,吳媽媽心酸,忽然想起一個故事了,天寒地凍,一個乞丐快凍死了,經過的書生瞧見了,心生慈悲,道,“看你可憐,我替你畫幅畫吧。”
書生擅長丹青,畫的畫栩栩如生,十裏八鄉慕名而來的人數不勝數,書生卻是個不貪慕名利的,他的畫價值千金,隻給有緣人,等他畫完一幅畫,牆角的乞丐已經沒了氣息,而書生身上裹著厚厚的棉襖,懷裏溫著手爐子。
給的再珍貴,不是乞丐想要保暖的衣衫,都沒用,雪中送炭才是救人所急,雪中贈梅,不過錦上添花,黃氏掏心掏肺的為寧靜芸,或許都不是寧靜芸想要的,寧靜芸想要的是身份地位,而黃氏為她謀劃的是舉案齊眉的夫妻生活,追求不同,分歧才會這般大。
她輕歎了口氣,而前邊,寧靜芸和寧櫻朝著湖泊的方向走了,看不清人影了,吳媽媽才歎氣,“太太別想多了,一輩子那麽長,身份地位可以自己掙,老奴瞧著苟少爺他日定能平步青雲。”
黃氏身子一歪,差點摔了下去,吳媽媽眼疾手快的扶住她。
“媽媽沒明白靜芸的意思,這些年是我對不起她,當年那個繞著我活蹦亂跳的小姑娘長大了,是我的錯。”黃氏身形一歪,跌坐在地上,寧靜芸日日陪在她身邊,她如何看不出寧靜芸有自己的心事,她忽然想起她和寧伯瑾的親事來,這門親事是她爹為她求來的,她以為寧家不會答應,黃家隻有她和她爹,人丁單薄,而且,她爹不過是軍營的百戶,那時候的寧國忠已經是正四品了,沒想到,寧家同意這門親事了,她擔心寧家瞧不上她,起初不樂意,她爹告訴她,“澄兒啊,你年輕,有的事兒不懂,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上了年紀,情愛都如過眼雲煙,手中唯有權勢才是保障,好比你爹,別看手底下有人,可上邊人一句話就能要了你爹的命,不想被人害死,隻有往上爬,爬到別人不敢輕易加害你的地步,寧家百年世家,根基深厚,正四品的官算不錯了,在京城,嘲笑奚落你的人不敢太過。”
黃氏清楚她爹話裏的意思,她娘死後,周圍鄰裏街坊對她沒個好臉色,更甚至說她是克父母的,還有小孩明目張膽的朝她扔石子,她氣不過,找上門理論,久而久之,名聲不太好,也養成了她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性子,自己不堅強,誰能護著你?
寧靜芸的一番話勾起了她諸多往事,或許,寧靜芸的追求沒錯,求仁得仁,她能說什麽?
吳媽媽扶著她,勸道,“太太別想多了,老奴瞧著五小姐心境不夠開闊,身份再高,整日悶悶不樂有什麽用?高門主母哪是那麽容易的?”
許久,黃氏才慢慢站起身,迴望了眼青蔥的竹林,神色悲傷道,“走吧,我們迴了。”寧靜芸是想和寧櫻換親,寧櫻不看重對方的家世,隻注重對方的品行,而寧靜芸卻是隻看對方的身份地位,黃氏步履緩慢,吳媽媽側目望著她,不知她心裏在想什麽。
和寧靜芸饒了圈,寧櫻聽得最多的就是寧靜芸的自怨自艾,寧靜芸說她記不住小時候的事情了,可形容黃氏離府後的那段淒慘日子可繪聲繪色,孤女留在府裏無人照看,寧靜芸受人冷落,吃些苦頭是在所難免的,寧櫻不能說什麽,但她認可寧靜芸的做法。
就吳媽媽和秋水說,黃氏也是想過帶寧靜芸離開的,隻是兩個女兒都走了,恐外人說三道四,黃氏逼不得已才帶了她,換做她是寧靜芸,哪怕遭所有人冷眼也不會妥協,黃氏留給寧靜芸的人都是心腹,寧靜芸看不明白,她們還看不出來?三房的主母和嫡小姐剛離開,若留下來的嫡小姐有個三長兩短,光是外人的猜測就能把寧府推向風口浪尖,寧國忠是萬萬不會見死不救的。
寧櫻皺了皺眉,這可不是黃氏的性子,黃氏和老夫人明麵上還算和睦,實則已水火不相容,沒理由黃氏會縱容偏袒老夫人,難道是寧國忠不在府裏,沒人敢對老夫人怎樣的關係?
她想想,覺得哪兒不對勁,細細迴想迴京後黃氏的所作所為,的確太過隱忍了些,黃氏病重的時候尚且不忌憚老夫人,怎性子變了這麽多?
“我娘不追究這事兒了?”
聞媽媽沒聽出寧櫻聲音不同,實則,她心裏也困惑,老夫人做的事情傳揚出去,一輩子抬不起頭做人,黃氏怎麽就放過這麽好的機會不追究了呢?
寧櫻也想不明白,傍晚時,讓金桂去前邊把吳琅叫來,黃氏做的事兒透著詭異,她不信黃氏能壓製住對老夫人的恨,反常即為妖,黃氏一定是在謀劃什麽,看金桂快到門口了,她頓了頓,改口道,“算了,你去梧桐院,讓吳媽媽沒事兒的時候過來陪我說說話。”
讓吳琅查,不如開口問吳媽媽,吳媽媽伺候黃氏多年,一定知道黃氏的打算。
她的口吻雲淡風輕,似乎不著急和吳媽媽說話,金桂轉達話的時候沒有添油加醋,吳媽媽隻當是寧櫻無聊了,沒有深想,這些日子,她幫忙黃氏整理鋪子的事兒累得不輕,去桃園和寧櫻說話的次數少了許多。
初夏的天漸漸熱了,不到用冰的時候,樹梢的蟬鳴聒噪得人心煩意亂,寧櫻夜裏睡眠不好,白天真是好睡覺的時候,聞媽媽叫了兩個婆子,搭著梯子驅趕樹上的蟬,樹幹揮打著樹枝的的聲音傳來,寧櫻來了興致,穿了身月白的的紗裳,站在走廊上,和聞媽媽道,“奶娘,讓我上去試試。”
院子裏栽種了兩株桂花樹,幾株矮鬆柏,又有寧伯瑾尋來的花兒,點綴得院子極為好看,寧櫻擦了擦手,躍躍欲試的想爬上梯子。
聞媽媽失笑,“小姐快迴屋裏歇著,這等事交給她們來做就是了,小心摔著您了。”
“奶娘小瞧我了,在莊子裏的時候,我與秋水吳媽媽爬樹摘過果子呢。”夏天,櫻桃紅燦燦的掛在枝頭,最頂上的櫻桃最紅,口味最好,寧櫻到了能爬樹的年紀,年年都會爬到最頂上,而且她認樹,每年都爬去年爬過的。
算著日子,再過些日子櫻桃就能成熟了,京城種櫻花樹的人少,寧櫻記得有一處有,可有些偏了,黃氏不會答應她去的,寧櫻臉上不自主的露出了遺憾,聞媽媽以為她歇了心思,扶著梯子的手輕輕鬆開,解釋道,“樹上除了蟬還有些小蟲子,小姐細皮嫩肉的,進屋去,否則被咬一口,渾身上下會長起疹子。”
聞媽媽不是危言聳聽,樹上的蟲子多,一時不察被咬上一口渾身發癢疼痛,寧櫻哪受得住?
寧櫻也想起有這樁事了,身子不自主的顫抖了下,轉身小跑進了屋,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寧櫻沒少被叮咬,渾身上下起疹子就算了,癢得她控製不住的伸手撓,破皮了都忍不住。
吳媽媽走進院子,瞧見的便是寧櫻跑進屋的背影,笑道,“小姐迴屋好,太陽曬,曬黑就不好看了。”夏天是寧櫻被看得最緊的時候,黃氏不注重保養,可對寧櫻黃氏比什麽都在乎,生怕寧櫻曬黑了,沒了小姑娘的膚白貌美,寧櫻夏天幾乎都在屋裏度過的,太陽下山,黃氏才讓她出門。
寧櫻迴眸,晶亮的眸子星光熠熠,“吳媽媽來了?”
“您惦記老奴,老奴能不來嗎?”吳媽媽抬頭瞅了眼揮著竹竿驅趕蟬的婆子,和聞媽媽頷首打招唿,慢慢往屋裏走。
寧櫻拉著吳媽媽在桌前坐下,吳媽媽無所適從的望著寧櫻,心裏發毛,開門見山道,“從小到大,但凡您獻殷勤必是做錯了事兒或者求老奴幫忙,小姐遇著什麽事兒了?”
黃氏準備挑選寧靜芸的陪嫁,意思讓她送寧靜芸去昆州,不把寧靜芸安穩的送去昆州,黃氏放心不下,吳媽媽不喜歡寧靜芸,卻也不想黃氏為難,隻得應下,她隨著寧靜芸離開京城,除非苟誌在昆州做出業績得到上邊賞識,否則,一輩子沒有迴京的機會了,她年紀比黃氏大五歲,等寧靜芸和苟誌迴京,她隻怕已行動不便了。
望著寧櫻,吳媽媽有一瞬的失神,打小看著長大的情分自然要深些,她叮囑寧櫻道,“小姐往後好生照顧自己,吳媽媽去了昆州也放心些,有生之年,不知還能不能再見了。”
心裏不舍自然是有的,她以為能伺候黃氏一輩子,甘之如飴,讓她去服侍寧靜芸,她心裏百般不願,然而,沒法子,黃氏不信任其他人,秋水和秋茹性子軟弱沒有成親當不起事兒,她不出麵,黃氏身邊就沒人了。
寧櫻一怔,“吳媽媽要去昆州,什麽時候的事兒?”話完,轉而一想就明白了,黃氏該是讓吳媽媽追隨寧靜芸,給寧靜芸管家去了,她心裏不舒服,“娘怎麽想到挑你去昆州?”
吳媽媽歎了口氣,“太太身邊沒人了,老奴能為太太分憂也算一份體麵,說吧,小姐遇著什麽事兒了,趁著老奴在京城,該辦的都替您辦了。”
寧櫻壓下心中的不舍,起身瞅了眼門外,喚金桂銀桂進屋把窗戶拉上,吳媽媽看她慎重,不由得蹙起了眉頭,“什麽事兒需要這般小心謹慎?”
看金桂銀桂出了門,寧櫻才不疾不徐道,“吳媽媽,我娘什麽性子我知道,你們常常說我性子隨了我娘是個睚眥必報,不肯吃虧的,你老實告訴我,我娘和老夫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又或者,我娘是不是在謀劃什麽?”
抓到老夫人的錯處,黃氏皆隱忍不發,一點不符合黃氏的作風,黃氏的手段寧櫻是清楚的,寧府上下,除了柳氏是她的對手,老夫人和秦氏贏不了她,而柳氏能和黃氏對峙依仗的背後的柳家還有她長嫂的身份,柳氏站在黃氏的角度,不見得有黃氏厲害。
吳媽媽麵色一僵,寧櫻的眼神好似能看穿人的心思似的,吳媽媽目光閃爍了兩下,掩麵笑道,“小姐說什麽呢,太太和老夫人能有什麽事兒,您別想多了,過幾日太太說帶您和五小姐去南山寺禮佛,您……”
“吳媽媽,我問你便是我察覺到什麽了,你不肯和我說實話嗎,我娘到底在做什麽?我放心不下。”寧櫻說的實話,老夫人占著長字,不孝的帽子扣下來黃氏翻身的餘地都沒有,她不想當年的事兒再發生了。
黃氏在莊子受了十年的苦,夠了。
吳媽媽臉上的笑有些僵了,她沒想到寧櫻如此敏銳,可黃氏謀劃的事兒哪是寧櫻能參與的,黃氏明麵上息事寧人就是不想把寧靜芸和寧櫻牽扯進去,她心裏也是這般打算的,沉思許久,才抬起頭來,“小姐別多問了,太太做什麽都是為了你和五小姐好,您當什麽都沒發生過似的。”
起初,她也不知黃氏在謀劃什麽,後來,黃氏讓她給鋪子的掌櫃遞信她才發現了些事兒,黃氏忍著老夫人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提了,而是積攢著往後一起發作了,她伸手拉著寧櫻,雙手輕輕顫抖著,“小姐,都說傻人有傻福,萬事看得太明白反而過得不快樂,您明年要嫁去青岩侯府了,太太沒有兒子,往後的日子還得靠您和譚侍郎幫襯,您記著這點就是了。”
寧櫻皺眉,黃氏果真有事瞞著她,“吳媽媽和我說說到底怎麽迴事,你知道的性子,不刨根問底不會善罷甘休的,你不說,我讓其他人也能打聽出來,那樣子費些功夫,卻不是什麽都不知。”
黃氏想和老夫人撕破臉?寧櫻覺得肯定是這樣的,所以整個人格外平靜,平靜得不同尋常,府裏的人隻當黃氏受了十年的苦,心裏知道怕了,寧櫻心裏清楚,在莊子上,粗茶淡飯,為銀子的事兒發愁,可心情舒朗,民風樸實,不用整日爾虞我詐,虛與委蛇,身體上累,心裏卻是輕鬆的,在寧府,生活舒坦,心裏承受的壓力卻大得很。
二選其一,肯定莊子上的日子更自在,所以,哪怕有十年,黃氏心裏仍然是那個黃氏,沒了她和寧靜芸,黃氏鐵定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想到這,寧櫻陡然睜大了眼,吳媽媽見她恍然大悟,連著歎了好幾口氣,“小姐就是太過聰慧了,太太的事兒您就別管了,不會有事的。”
老夫人對寧櫻用毒之事黃氏是忍受不了的,養歪了寧靜芸,下毒毒害寧櫻,老夫人動的兩個人是黃氏在世上最親近的人了,黃氏怎麽可能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過?
之所以忍著,是礙於寧靜芸和寧櫻的名聲,尤其是寧櫻,往後的夫家是個厲害的,黃氏不敢冒著損害寧櫻名聲的危險和老夫人攤牌,魚死網破,黃氏不在乎自己,可不能不在乎寧櫻,“小姐若要媽媽說這事兒,其實沒什麽好說的,您別擔心,太太不會出事的。”
黃氏運籌帷幄,隻有等寧櫻成親後,她才沒有後顧之憂,老夫人的好日子,沒兩年好活了。
寧櫻一臉怔忡,黃氏對老夫人下手會背上謀害婆母的罪名,死罪難免活罪難逃,為了那種人,不值得黃氏付出這麽多,久久,她才從震驚中迴過神,輕言道,“娘何須和她見識,被其反噬,娘不是跟著遭殃?”
她隻以為黃氏是恨寧靜芸的事兒,寧靜芸小時候粉雕玉琢,跟著黃氏哪兒也不去,她生下來後,寧靜芸便喜歡圍著她,一歲時她蹣跚學步,寧靜芸牽著她,生怕她摔著了,那會兒的寧靜芸不過是個孩子,卻懂得照顧她了,那些迴憶,在黃氏心裏陪著她過了十年,她眼中的寧靜芸,該比小時候更體貼孝順善解人意,即使心裏有怨氣,懂得體諒,不是驕縱成性,黑白不分,恬不知恥的小姐。
吳媽媽看寧櫻的神色,清楚她可能想岔了,沒有多做解釋,黃氏希望寧櫻不喜歡老夫人,可也不記恨,所有的仇恨,黃氏一個人承擔就是了。
清楚黃氏的算計後,寧櫻沒有當麵問過黃氏,去南山寺的那天,寧靜芸終於從落日院出來了,斂去了鋒芒,整個人隨和了許多,至少看上去是這樣。
南山寺沒什麽變化,守門的仍然是圓成,見著她,圓成笑得極為意味深長,“圓成沒想到還能見到六小姐。”早前,他本來想送幾株櫻花樹給寧櫻,被譚慎衍知道後,全部移栽到青岩侯府了,為了討寧櫻歡心,譚慎衍費了不少心思,好在終於得償所願,說親後的譚慎衍,再沒折騰他和薛墨,也算是寧櫻解救了他們。
寧櫻臉上漾著澄澈幹淨的笑,“圓成師傅想岔了而已,南山寺一日接納香客,圓成師傅一日在南山寺,櫻娘來南山寺總能相見的。”上輩子,她的遭遇太過清苦她不信佛,卻又不得不寄托在佛祖身上,希望佛祖保佑黃氏的病早日好起來,黃氏死了,她嫁去侯府,又保佑佛祖早日讓她有個孩子,心誠則靈,或許佛祖也看出她的敷衍才讓她所求之事一件都沒靈驗。
寧櫻依然住在第一次和黃氏來住的屋子,寧靜芸和她一間屋子不曾說什麽,山裏樹木蔥翠,不覺炎熱,相反夜裏風大,不蓋被子稍顯涼意,寧櫻覺得,南山寺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隻是,南山寺的住宿有限,接納不了太多人。
清晨,寧櫻和金桂出門采集露水泡茶,下午,和黃氏去寺裏聽主持誦經,日子恣意,寧靜芸則跟著黃氏,早上在屋裏做針線,下午去寺裏,臉上沒有一絲不耐,而且,寧靜芸和黃氏關係明顯好了許多,寧櫻和金桂采集露水迴來時會聽到屋裏傳出的笑聲,有時候是黃氏,有時候是寧靜芸,寧櫻對寧靜芸的轉變保持懷疑,但是,能讓黃氏高興,比什麽都值得。
夏天來寺裏禮佛的人相較過年那會少很多,寧櫻和金桂去廚房拿糕點,經過外院時,竟然遇到了熟人,譚慎平和他的一幫朋友,看幾人湊在亭子裏低頭議論著什麽,寧櫻不想驚動她們,拉著金桂,快速的朝廚房方向走。
她眼力好,一眼就認出段瑞也在其中,段瑞被段尚書送去書院念書,聽說甚少在城裏作妖,譚慎平也被胡氏送去書院了,有意讓譚慎平走科舉之路,朝廷重文輕武,胡氏讓兒子走科舉,擺明了瞧不起譚慎衍,譚慎衍的刑部侍郎是靠軍功換來的,帶兵打仗的關係,朝廷都知譚慎衍是武將,胡氏認為譚慎衍的官職來得不雅?
自命清高,也要看譚慎平是不是走科考的料,如果賭博能賭官職,譚慎平還有幾分勝算,科考,譚慎平秀才都考不上。
段瑞抬起頭,不經意的掃到一抹淺黃色身影,他身邊環繞的美人多,隻憑背影就知對方是不是個尤物,目光上上下下鎖住寧櫻,托著下巴笑了起來,“沒想到這個時節南山寺香客中還有此等絕色的美人,平哥兒,咱有樂子了。”
譚慎平順著他的目光瞧去,寧櫻已經越過拐角不見人影,他們瞞著書院的人來南山寺賭錢,傳到書院,被夫子懲罰一通就算了,若是傳迴府裏,少不得一通訓斥,譚慎平不想再生事,不以為然道,“你不是剛得了個丫頭嗎?能美過她?”
段瑞的那個丫頭是花高價錢在揚州買迴來的,容貌出挑就算了,那玲瓏有致的身段,瞧著一眼,就讓人血脈噴張,段瑞很是寵那個丫鬟,去書院都帶著。
“比不過,解解饞也好。”
第71章 難以權衡
譚慎平熟知段瑞好色的性子,朝廚房的方向瞅了兩眼,南山寺之前出過事兒,往迴後山的住宅隻有圓成師傅一人守著,如今卻是多了好些和尚,各個岔口都有巡邏,廚房更是人多之地,他忍不住提醒段瑞道,“今時不同往日,到處是人,傳到你二叔耳朵裏,沒有你好果子吃。”
段瑞森然抿了抿唇,他二叔耳提命麵不準惹事,若聽說他在南山寺鬧事,把他送走是早晚的事兒,譚慎平倒是給他提了個醒,卻也讓他心下煩躁,不耐的拍了拍譚慎平肩頭,“罷了罷了,我隨口說說,繼續來,贏個幾百兩銀子,再買兩個丫鬟迴來伺候。”
同坐著的還有幾人,都是平日玩得好的,聞言,幾人哈哈笑了起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書院管得嚴,在京城小館賭錢天兒熱不說還容易遇到熟人,南山寺則不同,樹木成蔭,天氣涼爽,打著禮佛的名義,家裏人支持,吃喝嫖賭些時日,迴到家裏,不僅不挨罵,還會得來稱讚。
段瑞提起這個地方,幾人立即同意了,南山寺,再是個好地方不過,再過兩日迴京城去了避暑山莊,那兒到處是皇親貴胄,再混都得忍著,趁著這兩天,玩盡興了才行。
寧櫻和金桂端著食盒出來時,那幫人還在,圍著桌子,神色激動,聯想譚慎平的性子,寧櫻大概知曉他們在做什麽,低著頭,提醒金桂別說話,她不想招惹一群紈絝,譚慎平扶不起,譚慎衍少了威脅,倒是件好事,母強子弱,這話倒是不假,胡氏精於算計,奈何兒子不爭氣,搶了譚慎衍的世子之位又能如何,立不起來照樣沒用。
情場失意賭場得意,段瑞運氣好,一會兒的時間就贏了一百多兩,譚慎平輸得多,暴躁的拽了拽胸前的衣襟,不經意抬頭,眼角瞥到抹淡黃色的身形,他記性不好,長這麽多,記得最清楚的也就譚慎衍推他入池的那件事,再者就是韶顏胡同遇著的寧櫻了。
那個敢對段瑞動手的人,膽子著實大,被輕薄了臉上除了憤怒沒有一絲羞愧,神色坦然鎮定,望著他的目光極為複雜,好像兩人認識許久似的,沒想到,那竟然是自己未來的嫂子,譚慎衍的手段他是見識過的,段瑞哪是譚慎衍的對手,沒幾日就被送去書院,叫苦不迭,他卻時刻關注著鋪子的動靜,鋪子開張的時候譚慎衍去了,茶水生意甚好,平日乞討的叫花子,挑事的地痞都不敢去那間鋪子生事。
那是他大哥的妻子,誰敢招惹她?
譚慎平從胡氏的嘴裏聽到些寧櫻的事兒,不過都是不好的,胡氏去寧府做客被寧櫻落了麵子,迴到府,胡氏將心愛的一套茶具都摔了,罵寧櫻和譚慎衍私相授受,珠胎暗結,否則,怎麽可能入得了老侯爺的眼。
他讚同胡氏的說法,但不敢認同她所做的,如果譚慎衍珍視寧櫻,胡氏該討好巴結才是,寧櫻是老侯爺挑中的孫媳婦,哪會由胡氏踩兩腳。
縱然這麽久沒見過寧櫻,他不知為何一眼就認了出來,她身量拔高了些,身子發育開了,白皙的臉蛋精致動人,穿了身淡黃色的拖地長裙,如炎熱夏季裏的冰鎮酸梅汁,冰涼清爽,他目光一滯,在段瑞抬頭時下意識的擋住了他的目光,“繼續來,我不信你運氣會一直好。”
段瑞看他輸得臉都紅了,心情大好,“看我贏得你身無分文怎麽求我。”段瑞拉著他手臂,吆喝道,“爺贏了錢,請你們去怡紅院快活幾日。”
譚慎平訕訕一笑,看淡黃色的長裙消失在不遠處的小路上,樹木斑駁,擋住了她的目光,譚慎平鬆了口氣,譚慎衍去了邊關,誰動了寧櫻,誰都活不了,譚慎衍有多暴戾,他再清楚不過。
繞過林蔭小路,寧櫻遇著寧靜芸出門,寧靜芸明麵上安分了許多,哪怕是她也瞧不出寧靜芸心底的真實想法,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不信寧靜芸心甘情願低頭,她喚了聲姐姐,聽寧靜芸道,“我有事兒想和你說,陪我走走吧。”
寧靜芸本就生得好看,如今添了份溫婉貞靜,氣質如蘭,這等氣質,入伯爵公侯府都是配得上的,可惜,表裏不一,說話行事就會露餡,寧櫻把食盒交給金桂,“你先會吧,我陪五小姐轉轉。”
炎熱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樹叢在木板梯上投下點點斑駁,光影隨風攢動,寧櫻隨手摘了朵不知名的花兒,徑直問道,“姐姐想說什麽?”
寧靜芸沒吭聲,身後的丫鬟不遠不近的跟著,繞著木梯轉到一處竹林,竹葉沙沙作響,她才開口道,“娘說讓吳媽媽隨我去昆州,可山高路遠,一去不知什麽時候才會迴來,我看得出吳媽媽不喜歡我,不想強人所難,你勸娘把吳媽媽留下吧,聽說昆州日子清苦,我不願意連累他人。”
寧櫻挑了挑眉,手輕輕搓著花莖,輕聲道,“你是不想連累人,還是不想被人管束,吳媽媽不喜歡你是事實,可娘的意思,吳媽媽不敢忤逆,她知道自己向娘開口,娘一定不會勉強她,但她沒說,姐姐好好想想吧。”
吳媽媽是心疼黃氏,寧靜芸沒有厲害的人管束著,怕又會起幺蛾子,離得遠,黃氏想插手也鞭長莫及,吳媽媽是為了黃氏考慮,頓了頓,寧櫻又道,“姐姐若是不想吳媽媽在昆州跟著,好好表現,娘認為你足夠明事的時候,就不會過問你的事兒了。”
竹林蚊蟲多,耳邊嗡嗡的聲音,寧櫻聽得蹙起了眉頭,但聽寧靜芸道,“你可知我為何不願意繼續在清寧侯府待下去嗎?”
寧櫻心底冷笑,貪慕虛榮,阿諛奉承,程雲潤沒了世子之位,且落下殘疾,寧靜芸是傻子才會繼續留在清寧侯府,但是看寧靜芸好似自己的說法,寧櫻故作疑惑的搖了搖頭,“不知,難道不是姐姐想明白了嗎?無媒苟合,姐姐不會不懂其中利害。”
寧靜芸看寧櫻麵色波瀾不驚,臉上沒有一絲鄙夷,輕蹙了蹙眉,如實道,“他沒了世子之位,落下殘疾不是我離開的關鍵,還記得前年來南山寺,一幫黑衣人闖進房間的事兒欲擄人的事兒吧,背後始作俑者是他,他說是真心喜歡我,存了娶我的心思才會出此下策,隻是沒想到,他會遇到殺伐果決的譚侍郎,他被關在刑部,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隨後被丟到京外荒山,殘疾就是再刑部監牢落下的,你可知,在刑部監牢,他除了落下殘疾,還遭遇了什麽?”
寧靜芸嘴角噙著淡淡的笑,寧櫻卻心突突一跳,“還有什麽?”
“他的飯菜被人下了毒,一輩子都不會有子嗣,他一直不清楚,後來才知道的,重新迴到清寧侯府,他性情變了許多,多溫潤如玉的人,遭遇了一些事情後,性子變得殘暴乖張,起初,他待我好,慢慢,就變了,開始動手動腳。”明明是她自己的遭遇,寧靜芸說起來像是旁觀者,“你從貧窮到富裕,經曆過最無助的生活,生活再慘都比不過你在莊子的時候,所以你無懼,而我不同,我錦衣玉食,嬌養著長大,於我來說,沒什麽比身份地位更重要,而程公子,什麽都沒有,我還年輕,憑什麽陪著他耗下去,連個正妻的名義都撈不到。”
寧櫻心下哼了聲,她可沒忘記是寧靜芸自己跑去清寧侯府為妾的,她不會不知道程雲潤腿疾之事襲不了爵位,明知是火坑還往裏邊跳,是報複黃氏不成?
“姐姐想說什麽,直接開口吧。”寧靜芸鋪墊了這麽多,不可能隻為和她感慨而已。
寧靜芸輕抿著唇,繼續道,“娘說我小時候乖巧懂事,最喜歡圍著你轉,小時候的事兒我記不得了,娘在我記憶中也是模糊的,我隻是記得很小的時候,我追著娘,求她帶我一起離開,娘不肯,你可能不知道,娘走後,我病了很久,那時候我還住在梧桐院,爹常常不在府裏,奶娘請王大夫給我看病,大半年身子才調養好了……”
不遠處的大樹後,穿著暗色富貴花開圖案緞裳的婦人聽著這話,步伐微頓,遲疑的停了下來。
“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常常夢到被人拋棄了,丟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這個夢,到搬去榮溪園才好了,祖母待我真的好,好吃好喝緊著我,請了夫子細心教導,若不是靠著祖母,我或許早就死了。”約莫觸動心事兒,寧靜芸眼眶一紅,聲音變得沙啞起來,“我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站在更高處,讓所有人都仰望我,聽說你和娘迴來的時候,我心裏是竊喜的,我想,我會讓她後悔當初,後悔把我留下……”
“隻是沒想到,留給我的是嘲笑,六妹妹,我從小學四書五經,詩書禮儀,琴棋書畫,你呢,平心而論,你真的配得上譚侍郎嗎?我知道你對苟誌存著希冀,在娘跟前說了苟誌很多好話,我心裏納悶,你看好苟誌,為何要嫁給譚侍郎,而我,拚了命的想找個自己配得上的人家,最後隻有淪落到嫁給一個七品知府。”
風起了,卷起了地上的落葉,寧靜芸聲音不高不低,卻讓黃氏身後的吳媽媽打了個激靈,伸手拉黃氏的衣袖,沒想到寧靜芸這時候還想著攀高枝,看黃氏神色怔忡,吳媽媽心知不好,寧靜芸去昆州是早就商量好了的,苟誌滿心歡喜期待後,若生了變化,如何對得起人家?
她張了張嘴,看黃氏淚眼婆娑的轉過身擦拭著眼角,示意她別開口,吳媽媽心酸,忽然想起一個故事了,天寒地凍,一個乞丐快凍死了,經過的書生瞧見了,心生慈悲,道,“看你可憐,我替你畫幅畫吧。”
書生擅長丹青,畫的畫栩栩如生,十裏八鄉慕名而來的人數不勝數,書生卻是個不貪慕名利的,他的畫價值千金,隻給有緣人,等他畫完一幅畫,牆角的乞丐已經沒了氣息,而書生身上裹著厚厚的棉襖,懷裏溫著手爐子。
給的再珍貴,不是乞丐想要保暖的衣衫,都沒用,雪中送炭才是救人所急,雪中贈梅,不過錦上添花,黃氏掏心掏肺的為寧靜芸,或許都不是寧靜芸想要的,寧靜芸想要的是身份地位,而黃氏為她謀劃的是舉案齊眉的夫妻生活,追求不同,分歧才會這般大。
她輕歎了口氣,而前邊,寧靜芸和寧櫻朝著湖泊的方向走了,看不清人影了,吳媽媽才歎氣,“太太別想多了,一輩子那麽長,身份地位可以自己掙,老奴瞧著苟少爺他日定能平步青雲。”
黃氏身子一歪,差點摔了下去,吳媽媽眼疾手快的扶住她。
“媽媽沒明白靜芸的意思,這些年是我對不起她,當年那個繞著我活蹦亂跳的小姑娘長大了,是我的錯。”黃氏身形一歪,跌坐在地上,寧靜芸日日陪在她身邊,她如何看不出寧靜芸有自己的心事,她忽然想起她和寧伯瑾的親事來,這門親事是她爹為她求來的,她以為寧家不會答應,黃家隻有她和她爹,人丁單薄,而且,她爹不過是軍營的百戶,那時候的寧國忠已經是正四品了,沒想到,寧家同意這門親事了,她擔心寧家瞧不上她,起初不樂意,她爹告訴她,“澄兒啊,你年輕,有的事兒不懂,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上了年紀,情愛都如過眼雲煙,手中唯有權勢才是保障,好比你爹,別看手底下有人,可上邊人一句話就能要了你爹的命,不想被人害死,隻有往上爬,爬到別人不敢輕易加害你的地步,寧家百年世家,根基深厚,正四品的官算不錯了,在京城,嘲笑奚落你的人不敢太過。”
黃氏清楚她爹話裏的意思,她娘死後,周圍鄰裏街坊對她沒個好臉色,更甚至說她是克父母的,還有小孩明目張膽的朝她扔石子,她氣不過,找上門理論,久而久之,名聲不太好,也養成了她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性子,自己不堅強,誰能護著你?
寧靜芸的一番話勾起了她諸多往事,或許,寧靜芸的追求沒錯,求仁得仁,她能說什麽?
吳媽媽扶著她,勸道,“太太別想多了,老奴瞧著五小姐心境不夠開闊,身份再高,整日悶悶不樂有什麽用?高門主母哪是那麽容易的?”
許久,黃氏才慢慢站起身,迴望了眼青蔥的竹林,神色悲傷道,“走吧,我們迴了。”寧靜芸是想和寧櫻換親,寧櫻不看重對方的家世,隻注重對方的品行,而寧靜芸卻是隻看對方的身份地位,黃氏步履緩慢,吳媽媽側目望著她,不知她心裏在想什麽。
和寧靜芸饒了圈,寧櫻聽得最多的就是寧靜芸的自怨自艾,寧靜芸說她記不住小時候的事情了,可形容黃氏離府後的那段淒慘日子可繪聲繪色,孤女留在府裏無人照看,寧靜芸受人冷落,吃些苦頭是在所難免的,寧櫻不能說什麽,但她認可寧靜芸的做法。
就吳媽媽和秋水說,黃氏也是想過帶寧靜芸離開的,隻是兩個女兒都走了,恐外人說三道四,黃氏逼不得已才帶了她,換做她是寧靜芸,哪怕遭所有人冷眼也不會妥協,黃氏留給寧靜芸的人都是心腹,寧靜芸看不明白,她們還看不出來?三房的主母和嫡小姐剛離開,若留下來的嫡小姐有個三長兩短,光是外人的猜測就能把寧府推向風口浪尖,寧國忠是萬萬不會見死不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