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殿下隻負責大方向,大框架敲定了,至於具體的條款,自然有人跟他們去談。


    接下來幾天,曾泰帶領省府官員,與蘇州織染局的方麵,就三十萬頃官田長租的事宜,進行了艱苦的談判。


    別看顧元臣等人,在楚王麵前表現的慷慨大方,急公好義,但真跟這幫人談起生意來,又是另一副錙銖必究、光想占便宜,不想吃虧的嘴臉了。


    仗著有楚王殿下做後台,一般的官員也不會跟他們計較,能讓步就讓步了。


    可偏生碰上了後台更硬的曾泰,而且他還是個杠精,這下雙方那叫一個你來我往、寸步不讓。


    雙方幾乎在所有的條款上都有爭執,但最大的分歧有兩點。


    一個是那三十萬頃田,織染局希望盡量能夠集中,最多隻分成三五塊的樣子,這樣才方便派人管理。


    曾泰表示怎麽可能,三十萬頃田的來源,是沒收的隱田,星星點點分散在全省每個縣裏。差不多得有幾百處之多,怎麽給他們集中成三五塊?


    事情鬧到老六那裏,還是楚王殿下給他們和稀泥,讓雙方各退一步,織染局別要求那麽高;江西省也別光想圖省事,該置換還是得置換。


    至少要保證每個縣裏的官田,是集中在一起的。要是能把鄰縣的官田盡量連起來,就更好了。


    這條才算是定下了。


    ~~


    另外一個更麻煩的點是付款方式,江西省居然隻想要銅錢,不想要寶鈔!


    一省官府居然敢拒收朝廷發的寶鈔,簡直是離了大譜。織染局自然不會慣著他們,又把狀告到了老六那裏。


    “曾泰!你過分了!江西布政司還是不是大明的官府,居然敢拒收大明的寶鈔!”老六聽了也很生氣,把曾泰叫來,大罵一頓。


    曾泰等殿下罵完了,才苦著臉解釋道:“殿下,這錢要是給下官,那我肯定二話不說,但問題是這錢是要用來購買安置物資,以及直接支付給移民的,那些人可不會慣著咱的。”


    “怎麽,他們會拒收嗎?”朱楨黑著臉道。


    “拒收倒不至於,但肯定不情不願。”曾泰苦笑道:“而且肯定得折價啊。現在江西的市價,一貫鈔隻能換八百文銅錢,這一下就折進去兩成,實在太虧了。”


    “那還是因為殿下幫著打了補丁,勸皇上施行免費倒鈔,這才穩住了寶鈔的幣值。”顧元臣抓緊一切機會,拍老六馬屁。“沒有人比殿下更懂鈔法,寶鈔的價值很快就會升迴去的。”


    “這話可不敢瞎說。”朱楨白了顧元臣一眼。


    雖然民間因為通貨緊縮,別無選擇,隻能用鈔。但經過元末鈔法大崩潰,老百姓對寶鈔始終提心吊膽。用歸用,卻不願意存著。而是想方設法將寶鈔換成銅錢,存在家裏。


    這在後世有個專業的說法,好像叫啥‘月餅驅逐涼皮’?


    所以長期來看,錢貴鈔賤,依然是一個大趨勢。


    而且最讓朱楨抓狂的是,老賊的吝嗇性格,簡直就是寶鈔的天敵。雖然朱老板一方麵下旨宣布免費倒鈔,可另一方麵,又不讓寶鈔局投入太多的新鈔給行用庫……


    因為朱老板發現,一宣布免費倒鈔後,老百姓便拿著手裏的寶鈔蜂擁而至,很多明明隻是有點汙損褶皺,完全不影響使用的完整寶鈔,也統統拿來換新。


    頃刻間就把行用庫的備鈔,換了個幹淨。印鈔成本那麽高,朱老板就不舍得了,便規定但凡‘貫伯分明、四角俱全’的寶鈔,便不算昏鈔,不予免費倒鈔。


    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老百姓就把還不滿足條件的寶鈔,揉爛到符合標準再來兌換……


    把朱元璋給氣得,認為這是惡意倒鈔,所以要嚴加控製倒鈔數量,讓行用庫門前每天都要排長隊。他覺得這樣那些手裏寶鈔‘尚新’的人,就會嫌麻煩,放棄倒鈔了……


    為此,老朱還有點埋怨老六,覺得這小子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給自己出了個餿主意。


    其實在朱楨看來,這隻是老百姓對朝廷缺乏信心的正常表現。他們不知道這個免費倒鈔會持續多長時間,所以才會蜂擁而至。先換了安心。


    隻要朝廷堅持‘要換盡換’一段時間,最多一年半載,老百姓知道隨時都能換鈔了,就不急著換了,也不擔心收到舊鈔了,這波換鈔的高峰期就過去了。


    像現在這樣,通過控製行用庫中新鈔的數量,來減緩百姓倒鈔,隻會加劇老百姓對寶鈔的不信任,讓免費倒鈔的效果大打折扣……


    ~~


    眼下寶鈔就是這麽個討人嫌的情形。何況雙方交易金額這麽巨大,收鈔和收錢,裏外裏差出七八百萬貫差價呢,擱誰也不幹啊。


    曾泰不願意收寶鈔,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實織染局堅持用寶鈔支付,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


    “我就不理解了,就像殿下說的,你們一省官府,怎麽就敢拒收寶鈔呢?”顧元臣馬屁拍到馬腿上,趕緊轉移目標。


    “要是真像伱說的都一樣,為啥堅持給鈔不付錢呢?”曾泰杠道。


    “因為都一樣,所以我想付啥付啥!”顧元臣狡辯道。


    “那我們也想要啥要啥!”曾泰又跟他杠上了……


    “行了行了,都他麽閉嘴!”見雙方在自己麵前又吵開了,老六氣不打一處來。他真想說要不你們用糧票支付吧。可惜人家江西這邊,更不認他發的小票票,老六純屬想桃子。


    “這樣吧。”老六最後氣哼哼的給他們出主意道:“織染局這邊用一半銅錢,一半寶鈔付款。”


    “殿下,這種事可沒法和稀泥啊!”曾泰不滿意,因為那樣他們還是要折三四百萬貫。


    “殿下已經夠照顧你們的了,你還不滿意了?”顧元臣憤憤道,顯然也是不滿意。


    “著什麽急?聽本王把話說完!”朱楨兩眼一瞪道:


    “布政司這邊收到錢,大半是要花出去的!購買什麽種子、農具、耕牛、口糧之類,這些生意可以優先給考察團做嘛!”


    “啊哈,殿下真是好主意。”曾泰登時就來了精神,對顧元臣笑道:“你們既然說寶鈔沒有問題,那給你們付款一律用寶鈔!”


    “你!”顧元臣一陣氣悶,卻又無法反駁。他要是說寶鈔有問題,那之前一直堅持支付寶鈔的行為怎麽解釋?可要就這麽答應了,迴頭他能讓下麵人罵死。


    不過他這種老江湖,向來是有急智的。吭哧半天,憋出一句:“我們要糧票!”


    “糧票?”曾泰對這玩意有所耳聞,但見都沒見過。


    “可以。”老六的嘴臉就是這麽現實。寶鈔哪有他的糧票重要?


    “行吧,隻要你們保證有多少收多少,可以用一部分糧票代替。”曾泰對楚王還是很信任的,相信有他在,這幫蘇州佬,不敢玩什麽花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