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大學的食堂,也從原先全校唯一一個會饌堂,分成了六個。六堂學生各自使用一個食堂。


    原先什麽都幹甚至包括倒夜香的饌夫,現在也隻負責做飯和食堂的衛生了。


    而且國子大學還給饌夫們開工錢,結果好多饌夫服役到期都不想迴家,就轉為按年簽約的合同工,留下來繼續幹。


    “有這個必要麽?”朱老板聽了直皺眉,免費勞力不使,幹嘛還花錢雇人?


    “兒臣認為很有必要。”老六便朗聲應道:“如今天下初定,百廢待興,亟需與民休息,讓百姓安心在家開荒種地才是王道。”


    “嗯,這話不假。”朱老板點點頭,聽他繼續說。


    “來京服役的,大都是家裏的頂梁柱,一來一去要離家一年多,這要少開多少荒,少打多少糧?”老六便接著道:


    “所以看似是朝廷省了錢,但省的都是百姓虧的。父皇以百姓為根本,兒臣實在於心不忍心損百姓而利朝廷啊!”


    這說話水平把太子都驚到了,這還是自己‘奈何腹中沒文化、一句我艸走天下’的六弟嗎?


    真讓人刮目相看啊。


    “嗯,有道理。”朱元璋高興的點點頭道:“眼下朝廷太窮沒辦法,將來有錢了,也要采用這種法子,少打擾百姓的日子。”


    “父皇仁慈,英明無過父皇。”老六趕緊奉上馬屁。其實他隻是不願意用臨時工而已。長期工術業有專攻,做的飯才能美味又衛生啊。


    “皇上,楚王殿下這樣搞,怕是壞了規矩吧?”各部長官聞言,卻都變顏變色。工部尚書薛祥忍不住道:“朝廷各衙門能轉的動,全靠不花錢的役夫。”


    “是啊皇上,這讓各衙門多難堪……”就連張度都硬著頭皮道。


    大明奇葩的財政製度,所有稅收不進國庫,就直接送去六部五寺各衙門了。所以各部衙門實際上都是獨立收支的,沒錢了也沒法找戶部要。因為戶部隻是個管賬,跟他們一樣的窮。


    所以皇上真要聽了楚王的話,取消免費勞役,改為花錢雇人的話,這麽一大筆開支,肯定還得各衙門自己出。


    那不得愁死各位部堂?


    ~~


    有人可能要奇怪了,這些部堂大臣怎麽敢當著楚王就大放厥詞。一點麵子都不給?


    還真就是一點麵子都不給了……


    自從被朱老板推到前台,跟文武百官唱對台戲開始,幾位親王跟大臣之間早就勢成水火了。


    君不見老二老三,都已經就藩了,還被官員窮追猛打,一副不把他們批倒批臭,誓不罷休的架勢。


    更別說去年因為監聽百官,而淪落到人人喊打的老四了……


    作為老三老四兩任特務頭子的忠實幫兇,老六的處境也就比老四強一點兒。


    強在哪兒呢?大概就是沒人敢當麵罵他,隻能像這樣借著事由,明諷暗刺他幾句。


    老六雖然憤懣,但朝廷是他家的,必要的體麵還是得維係的,也不能直接大比兜子伺候。


    而且日後史官難免要記下一筆——‘某年某月,楚王加海王無故掌摑某尚書’,這誰遭得住啊?


    所以他也隻能動嘴不能動手,而且現在當校長了,還不能爆粗口了……


    “胡相怎麽看?”朱元璋示意老六稍安勿躁,瞥一眼胡惟庸。


    “老臣覺得沒毛病。一來皇上是說將來朝廷有錢了,又不是說現在就改為雇傭製。”胡惟庸對眾人笑笑道:


    “二來,這是皇家的大學,辦學的是大明的親王,誰能攀伴兒?攀得著麽?”


    “哈哈,老胡說的是正理。”朱老板龍顏大悅,給胡惟庸點讚道:“老六能找來錢,他想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這才壓住了非議……當然胡相難免要遭人白眼,怨他一味逢迎。


    ~~


    朱楨又帶著朱老板君臣參觀了國子大學的馬廄、跑馬場、射圃、演武場……


    君子六藝中,就有禦和射,所以國子大學裏有這些也很合理。參觀的官員們也挑不出毛病來。


    但還有個遊泳場就過分了——在雞鳴山的北麵,當初築南京城時,朱老板在借用玄武湖為天然護城河的同時,將玄武湖的一角割入城內,遂成一個長方形的大塘。


    大塘四周垂柳迎風搖曳,還鋪了一圈青條石。


    已經由應天府尹轉任戶部尚書的徐鐸,見狀登時就激動了,心說過上倆月,等魚開了口。在這兒釣魚還不活活美死?


    可走近了一看,塘水居然清澈見底,像一塊藍色的水晶,裏頭別說魚了,連根水草沒有。


    “這是咋弄的?”朱老板也感到奇怪:“清藍清藍的,還怪好看的呢。”


    “把塘底的水全部放幹,挖去淤泥,夯實鋪上石板。”老六便介紹道:“然後放進沉澱過濾過後的淨水。”


    “那水咋是這個顏色?”朱老板問道。


    “明礬,他加了明礬淨化水質!”工部尚書薛祥見多識廣,咋舌道:“這得加多少啊?”


    “沒事,咱家裏有礦。”老六淡淡道。


    這話不是誇張,而是在陳述事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礦產,都歸朱家所有。


    作為這個年代淨化水質的法寶——明礬,是遠洋航行的必備之物。市舶船隊所用的明礬,是從溫州蒼南礬山挑礬古道挑出來,在赤溪河裝船,運往各處市舶司備用的。


    對一般人來說,明礬可能是按兩稱的藥材,但對海政衙門來說,卻是大量消耗的耗材。別說淨化這區區一塘水了,就是用明礬填滿整個大塘,也不過是老六一句話的事兒。


    “把水弄這麽幹淨,是給學生們喝的麽?”朱元璋問道。


    “不是,飲用水比這個標準還要高。”老六笑道:“這是給學生們遊泳的地方。”


    “什麽?!”眾高官目瞪口呆。“遊泳用的?”


    “對啊。”老六點頭道:“可惜這露天泳池,還得等天暖和了才能下水,現在放水隻是給父皇和諸位看看效果。”


    “這也太奢侈了吧?!”眾大員齊聲驚唿。


    “當年石崇王愷鬥富,也不過是用米漿洗‘頭’、蠟燭煲湯,以絲綢做屏障……在殿下這一塘清澈見底的明礬水麵前,全都不值一提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