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他們從楊林鎮的千戶所領了半個月的口糧、春播的種子和簡單的農具,便在牛百戶的帶領下來到二十裏外的大哨鄉。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著眼前啥也沒有,隻有塵土飛揚的紅土地,將士們全都傻了眼:


    “百戶咱們是不是走錯地兒了?”


    “那不能夠啊。”牛百戶一邊對著手裏的地圖東張西望,一邊撓頭道:


    “又不是山溝溝裏,這一馬平川的壩子上,我還能看錯地兒?”


    “那大哨鄉在哪兒?”原先的王小旗,如今的王試百戶悶聲道:“這他媽毛都沒有啊?”


    “連個人影都沒有,這就是咱們百戶所的駐地?”另一個劉試百戶也苦著臉問道。


    “應該就是這兒了。”牛百戶再三確認地圖上的標誌物,指著遠處那條河背後的山坡道:“瞧見沒,跟地圖完全對得上!”


    “還真是!”兩位試百戶湊上去一看,確實是這麽迴事兒。“那可真坑了爹了,咋把咱分了這麽個破地兒?”


    “就是,毛都沒有,讓上頭坑死了!”將士們本來就一肚子牢騷,逮到機會便發泄道:


    “當初說的天花亂墜,什麽這裏是整個雲南有屬的寶地,咱們分到這裏有福了。結果騙鬼呢這是!”


    “就是,當官的話能信,母豬都能上樹!”


    “行啦,都少說兩句吧!”牛百戶把臉一沉,嗬斥起來:“咱們是來開邊的,不是來享福的!不然王爺幹嘛每月發咱們,一貫銅錢的特殊津貼?”


    畢竟拿人家手短,將士們的氣焰小了不少,不過仍有人嘟囔道:


    “那這地兒也太破了吧,要啥啥沒有,今天晚上都沒地兒睡,這日子咋過呀?”


    “咋過?”牛百戶兩眼一瞪,嗬斥那刺兒頭道:“你是大戶人家的少爺嗎?沒人伺候就不會穿衣吃飯?別忘了自己是當兵的,行軍打仗,露宿荒郊,這不是常事兒嗎?”


    “就是,沒地兒睡,咱們就自己安營紮寨,又不是不會,那麽嬌氣幹什麽?”王試百戶也教訓起手下來:


    “都杵這兒幹嘛,趕緊先把住的地兒整出來吧!”


    “是。”將士們這才轟然領命,像行軍打仗時那樣,四散忙碌開了。


    ~~


    首先,牛百戶按照軍中的平地下營三原則,選擇了一片無遮無攔的開闊地域作為營地,這樣不容易被人偷襲。


    營地側翼有一片高地,前低後高可防可守,他又派士兵在上頭放哨,這裏方圓十裏的情形可盡收眼底。


    與此同時,俞敏等總旗官,帶著各自的弟兄,到附近尋找能紮營的材料。


    可惜附近找不到毛竹,他們隻好到河邊割了許多蘆葦。


    再砍倒一些鬆柏樹,削去多餘的枝杈,隻留筆直的樹幹,把成捆的蘆葦掛在上頭,扛著迴了營地。


    返迴營地後,他們便在上官安排好的區域,開始搭建窩棚。


    都是不知道幹了多少迴的熟練工,根本不用俞敏操心。便有兩個軍士掄起鋤頭挖坑。另兩個軍士將木材砍成兩長一短,三根一組,搭成一個三角形,用麻繩綁好後,插入地上的坑裏,一個三角棚的框架就搭好了。這四人便繼續去下一處重複之前的動作。


    這時,其餘的將士便用帶迴來的蘆葦,還有之前砍下來的樹枝,把框架從高往低,依次收攏蓋滿。


    搭蓋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要搭斜麵,其次枝條要理順,然後第一層蘆葦,第二層樹枝,第三層覆土,最後再用簡單編織的蘆葦加厚壓實,這樣下多大的雨都不會漏。


    晚上在窩棚門口燒堆火,熱氣攢著不容易散,禦寒效果也相當不錯。至少在四季如春的滇東是足夠了。


    別看這窩棚不大,但躺進四五個大漢去一點問題都沒有。俞敏他們這一小旗,搭三個窩棚就夠住。


    唯一的問題是進去就得躺著,最多蹲著,所以將士們都管這種窩棚叫蛤蟆窩子。


    ~~


    其實行軍打仗時,他們最多鋪上一層蘆葦或者茅草就夠了。這不是要常住嗎,所以才加了工序,頂上個把月沒問題。


    將士們分工協作,效率極高,就算是豪華版的……窩棚,天黑之前也全數完工。他們還在營地外挖了一圈壕溝,用荊條還有刺槐樹枝做成了簡易的鹿柴,防止野獸或者不懷好意的土人侵襲。


    待將士們收工迴到各自小旗,便見窩棚前已經燃起篝火,支起鍋子煮晚飯了。


    “好香啊,是肉粥!”忙了一天,早就饑腸轆轆的將士們抽著鼻子,圍到自家小旗鍋前。


    不一會兒,營地裏便響起一片哧溜哧溜粥聲。加了碎臘肉的稠米粥溫暖了將士們饑餓的腸胃,也慰藉了他們的心靈。


    人就是這樣,有地方住了,又填飽了肚子,狀態就會好很多。


    殊不知,他們百戶所過年剩下的臘肉,這一把就消耗殆盡了。之後就得再過年才能吃的到了。


    不過效果確實拔群,牛百戶三人巡夜時,便見將士們的情緒比之前穩定多了。


    他這才把那幾個鬧情緒的刺兒頭叫到篝火旁,跟他們談心道:


    “實話實說,咱們分到的地方還是很不錯的。土地平整,方便開墾;依山傍水,不愁灌溉;而且日照充分、氣候也好,把地好好伺候幾年,肯定就變成良田了。咱們也就是占了個來得早的便宜,以後再來雲南駐防的軍隊,肯定找不到這麽好的地方墾屯了。”


    “牛老大說的一點都沒錯。”王試百戶點頭道:“咱們去年一年,東川廣南都去過,那些壩子都針鼻兒大小,哪有嵩盟這片地方大?”


    “而且它位於曲靖和昆明之間的官道中央,那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處。”劉試百戶也附說道:


    “我敢打保票,用不了兩年這裏就會重新繁華起來的!”


    “但願如此吧……”刺頭們總算把三人的話聽了進去,不再怪話連篇了。


    “放心,肯定會如此的!”牛百戶沉聲道:“我們都能平定西北,收複雲南了,還有什麽事情能難得倒我們?沒有了大哨鄉,咱們再建一個出來就是——我宣布,我們現在的地方,就是將來的大哨鄉!”


    “是!”將士們被牛百戶的豪邁感染了,這次應聲的嗓門,比之前大多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