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好王爺。”馬皇後擦擦眼角的淚水,最後歎了口氣道:“別因為他傻了就不上心,還是要該怎麽樣就得怎麽樣。”


    “是,奴婢謹記娘娘吩咐。”宮女們忙應下。然後細心地給王爺洗腳更衣。


    “老八,娘先迴去了。”馬皇後便用跟朱孟煵說話的語氣,對老八說道:“你好生聽姐姐們的話,母後改日再來看你。”


    朱梓自然無動於衷,唯有傻笑。


    “唉……”馬皇後歎息而去。


    ~~


    馬皇後迴宮時,天已經放亮。


    不過她走的是西華門,倒也不會跟上朝的群臣碰上。


    然而一進宮,便在西華門內大街上,碰到了朱元璋的禦輦。


    朱老板背著手在禦輦前來迴踱步,顯然是在這裏等她。


    行至皇帝近前,太監穩穩落下鳳轎,馬皇後掀開轎簾,朱元璋便鑽了進去。


    “不上朝在這幹嘛?”馬皇後問道。


    “婆娘一晚沒迴來,咱不得在這等著你?”朱元璋看著一臉疲憊的皇後,心疼道:“王府裏那麽多人呢,你都一把年紀的人了,還跟著熬什麽熬?”


    “他不醒了我能放心嗎?”馬皇後輕歎一聲。


    “醒了?”朱老板問道。


    馬皇後點點頭,低聲道:“不過傻了,拉了尿了都不知道了。”


    “竟真傻了?”朱元璋聞言沉默片刻,方冷笑道:“他能保住這條命就不錯了。”


    馬皇後也點頭歎息道:“是啊,還奢求什麽?”


    頓一下,她又對朱元璋道:“人都這樣了,他的案子就不查了。”


    “……”朱元璋聞言看著馬皇後,馬皇後也看著他。兩人大半輩子的夫妻,很多話已經不用靠語言交流了。


    朱元璋在馬皇後的眼中甚至看到了乞求……


    又是長久的沉默後,他終於點點頭道:“行吧,聽你的,不查了。”


    “不過他的案子還沒結,也不可能這麽算了。”頓一下,朱元璋道:“把他廢為庶人,咱養他一輩子就是。”


    “如此甚好。”馬皇後點點頭,又不知第幾次歎氣道:“臣妾還得向皇上請罪。是臣妾沒管好這個家,才出了這麽多幺蛾子。”


    “這個後宮是該好好整頓整頓。嘿嘿,不過婆娘能認個錯,咱心裏就舒坦多了。”朱元璋聞言竟高興的笑了。“本來還尋思著,怎麽跟你說說這事兒。既然你意識到了,咱就不用操心了。”


    “上朝去了。”說著他如釋重負的伸個懶腰,然後順勢在她腮邊親了一口。然後在挨揍之前,逃下車去了。


    ~~


    於是,沸沸揚揚的洪武十八年科舉舞弊案,就這樣迎來了大結局。


    該科的主考官朱善、禮部尚書趙瑁被剝皮揎草,分別懸掛在貢院和禮部衙門口,以警後人。


    至於其他幾名主犯,劉三吾、董倫、張溥則落了個淩遲處死的下場。


    另外十八名同考官,還有參與作弊的禮部官員八人,以及彭奎、姚川、高成等十五名擴散考題的應試舉人,則處以斬首。


    此外就沒有再殺人了。其餘涉案官員和舉子,隻是統統流放雲南而已。


    <divcss="ntentadv">


    這個結果很是出乎朝野的意外,不是覺得朱老板殺人太多,而是沒想到這才殺了這麽幾個人。這跟朱老板喜歡斬草除根,不留後患的脾氣不符啊。


    言官們本來還打算上書營救被捕的官員和舉子,說他們大部分都是()


    無辜的,皇上不要株連太甚雲雲。這下直接給整沒詞了……


    甚至他們唯一覺得處罰過重的,就是涉案的潭王殿下也被廢為庶人。在百官看來,潭王隻是同情文官而已,又沒主動做什麽,處罰沒必要這麽重,罰個一年俸祿,然後閉門讀書半年也就足夠了。


    皇上如此‘嚴以律己、寬以律人",群臣自然無話可說了。


    同日,朱元璋還宣布,十天後重新大比,這次由太子組織出題,自己親自監督閱卷。


    上諭中還提到,為了減輕考生負擔,這次重考不再分會試殿試,而是合二為一,隻考一場。而且這次算學就不考了,直接采用殿試那日的成績。


    消息公布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因為考生們早就料到這次要重考了,所以這陣子一直都在抓緊時間備考呢。


    ~~


    轉眼就到了十天後的六月初六,貢院大門再次敞開,數千名舉子和大學生背著考箱提著考籃,熙熙攘攘進入貢院,接受搜身,然後入龍門、進考場、領考題、進號舍,把東西放好,便開始審題答題。


    一切都按部就班、波瀾不驚,看上去就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少了那四五百舉子,完全沒影響。


    而且也不知道是一迴生二迴熟的緣故,還是皇上親自監考的原因,這次考試從頭到尾絲滑無比,一點亂子都沒出。


    考試之後,又過了兩天,禮部南牆再次張出榜單。


    這次一眼望去,皇榜上盡是國子大學的大學生。


    最後一統計,本科共錄取進士一千人,其中八百八十名大學生,餘下的一百二十人中,南方舉子七十二人,北方舉子四十八人,正好是六比四。


    雖然北方舉子的錄取人數依然是最少的,但他們依然很高興,首先這是開國以來曆次科舉中,他們跟南方舉子差距最小的一迴。


    再者,國子大學的大學生裏頭,北方人比南方人還要多。


    這說明他們北方人就是不比南方人差,徹底推翻了之前普遍認為的北方人就是不如南方人的謬論。


    而且這次還終於實現了分科取士,皇榜上的名單也是分為五組——


    其中律學進士四百二十人,第一名黃觀。


    戶學進士兩百一十二人,第一名夏原吉。


    工學進士九十二人,第一名胡儼。


    禮學進士一百七十八人,第一名蹇義。


    科學進士九十八人,第一名劉祥。


    劉祥也是國子大學的畢業生,所以本次科舉的五魁首,依然都出自國子大學。


    至此,洪武十二年的科舉改革,終於在整整六年之後得以真正落實。天下人也終於清楚的意識到時代變了,一篇文章定終身的舊科舉已成曆史……


    而且這次朱老板就是要徹底抹去舊科舉的痕跡,讓自己的分科取士的新科舉徹底取而代之了!


    為此他取消了之前的狀元、榜眼、探花,將榮耀歸於五魁首,也就是五科進士的第一名。這明顯是在抬舉科學、工學、戶學,把他們拔高到跟另外兩科同等的高度上。


    之前這三科可是一個考生都沒有錄取,這迴朱老板直接取中了四百多人,將近占了總錄取人數的一半。徹底為這三科打開了局麵。


    無怪乎一些看榜的老儒,當場就流淚說:“迴不去了,再也迴不去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