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伯府,後院楓樹下。


    “貧僧就是來看看先生,討一頓齋飯就走。”道衍吃飽喝足,笑眯眯道。


    “看來你不打算離開南京啊。”劉伯溫啞然道:“這是來拿老夫扯大旗,作虎皮啊。”


    他知道自己的名氣可不亞於高啟,甚至尤有過之。


    道衍來自己家裏吃頓飯,出去後就會身價倍增,至少天界寺的人不會再難為他,他想找個地方掛單也容易。


    至於那勞什子天界寺,又叫大天界寺,有洪武皇帝禦筆親書‘天下第一禪林’之寺額。寺內設有善世院,統領天下釋教之事,所以算是大明朝的國寺了。


    道衍得罪了天界寺,如果不找個大佬庇護,休想在南京佛教界繼續混下去,更別說找個寺廟掛單了。


    “嘿嘿,什麽都瞞不過青田先生。”道衍這才端起茶杯呷一口,美滋滋道:“這就叫背靠大樹好乘涼啊。”


    “當年你跟高季迪混,是不是也這麽想的啊?”劉伯溫失聲笑道。


    “那可不。”道衍歎口氣道:“可惜皇上殺了高啟,貧僧也沒了飯轍,隻好來京裏碰碰運氣,結果還碰了一鼻子灰。”


    “你不會是想來為高啟報仇吧?”劉伯溫忽然幽幽問道。


    “沒有沒有。”道衍擺手連連,腮幫子直晃道:“青田先生,話不可以亂講,貧僧老實巴交,奉公守法,跟高啟隻是普通朋友。”


    “好一個普通朋友。”劉伯溫笑笑沒有拆穿他,又問道:“伱留在京裏,打算幹什麽?”


    “看熱鬧啊。”道衍笑嗬嗬的拍著圓滾滾的肚子道:“貧僧本打算去中都來著,可那邊的熱鬧已經結束了,所以就在南京等著看下麵的好戲了。”


    “你怎麽知道,下麵的好戲會在南京?”劉伯溫含笑看著他。


    “因為皇上沒殺韓國公。”道衍故弄玄虛。


    “你少在這兒跟我賣關子。”劉伯溫卻不慣他毛病。


    “好吧。”道衍是劉伯溫的晚輩,被訓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貧僧的意思是,皇上雖然壯士斷腕,廢了遷都之計,避免了淮西勳貴尾大不掉。但不殺韓國公,甚至沒廢他的爵位,就說明皇上還不打算對淮西武將集團動手。”


    道衍區區一個和尚,卻在劉伯溫麵前誇誇其談起最高層的權力鬥爭,這一幕真有夠詭異。


    但更詭異的是,劉伯溫非但沒喝止,反而露出傾聽的神色,似乎很認可這個和尚的分析。


    “這是很正常的。宋元積弊太重,這大明朝弊病之多,缺陷之大,遠遜漢唐。皇上有太多的硬骨頭要啃,有太多的荊棘要趟,啃下來,趟過去,他的江山才能一代代傳下去。啃不下來,趟不過去,大明又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這種時候,那些軍頭固然是個大隱患,但有他們在,皇上就能震懾住那些前元遺老、貪官汙吏、還有地主豪紳。得把這些刺頭一個個剪除了,把硬骨頭啃光了,把荊棘都趟完了,才能藏弓烹狗啊。


    “要是順序倒過來,先對軍頭動手的話,那樂子可大了,軍頭就會跟前元遺老、貪官汙吏和地主豪紳勾結起來,一起跟他作對。


    “他朱洪武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幹不過他們的。”道衍說到得意處,有些忘形了。


    “所以還得按部就班的來,不管下一個動誰,都不能動勳貴。也正因如此,才要狠狠敲打他們一番,讓他們老實幾年再說……


    “但是韓國公吃了這麽大的虧,真會善罷甘休嗎?貧僧覺得未必,所以要在南京拭目以待,一睹接下來的好戲連台!”


    ~~


    道衍正唾沫橫飛,說得過癮至極,忽聽劉伯溫幽幽問道:


    “那勞什子明王是你的弟子吧?”


    “呃……”道衍登時愣住了。好一會兒方笑道:


    “還真是什麽都瞞不過青田先生。不錯,我們亦師亦友,貧僧教過他一點皮毛。不是貧僧敝帚自珍,是他資質有限,學的很不到位啊。


    “且貧僧也跟他說了,當今皇上無人能敵,是龍也得盤著、是虎也得臥著,可他非不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貧僧也沒辦法。”


    “不過有一說一,此人氣度還是不錯的。要是早生十年,八成也能像明玉珍那樣,混上一方諸侯。可惜生不逢時。”


    “你覺得自己也生不逢時吧?”劉伯溫緩緩問道。


    “嘿嘿,貧僧確實羨慕劉秉忠。”道衍歎口氣道:“可時也命也,咱這輩子沒機會當劉秉忠了,隻能盡量多找點樂子,日子不太無聊就成。”


    劉秉忠也是個和尚,忽必烈在潛邸時將其招攬入幕,自此以布衣身份參帷幄之密謀,定社稷之大計。凡軍國大事,多出自其謀劃。對忽必烈來說,就像王猛之於苻堅……


    ~~


    興許覺得自己太被動,道衍又反守為攻道:“倒是青田先生,在這小院中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不聲不響便成了這迴最大的贏家啊。”


    “你又知道了?”劉伯溫哂笑一聲。


    “往往誰得利最大,誰就是幕後黑手。”道衍露出幾分洞悉世事的通明道:“自始至終,最反對遷都的是誰?是你青田先生啊。現在遷都果然沒戲了,讓人很難不浮想聯翩啊。”


    “這種話可不能亂講。”劉伯溫搖搖頭道:“老夫什麽都沒做。”


    “羅貫中不是你派去中都的?”道衍卻嗬嗬一笑:“甚至五位殿下到中都曆練,也是你青田先生暗中推動的吧?”


    “……”劉伯溫端起茶盞,輕輕呷一口道:“看來你跟貫中先生交情匪淺啊。”


    “不然我那傻徒弟,也不會輕信羅貫中的鬼話!”一直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道衍和尚,忽然三角眼一瞪,露出幾分煞氣。


    “對嘛,這才是你的本來麵目。”劉伯溫笑笑,正色道:


    “你也別怪貫中先生,要怪就怪老夫吧。是我把他叫到南京來,勸說他認清形勢,放下執念的。如今正是我漢家六百年未有之大一統,但能不能徹底南北混一,重塑華夏,還得看接下來二十年,能不能順利的廓清洗刷。


    “這期間,老夫絕不容許有人搗亂!誰搗亂,誰就是老夫的敵人!”說到這兒,一直雲淡風輕的劉伯溫也目光淩厲起來,一字一頓道:


    “所以老實點兒,老夫會一直看著你的!”


    ps.第二章。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