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跟老劉一直在琢磨著,到底該怎麽救大明?


    有人可能會覺得,兩百多年後的事情,他們鞭長莫及,有心也操不了那麽遠。


    但其實是能管得著的,因為四個字——祖宗成法。


    大明的士大夫就是用這是四個字,把後世的皇帝逼尿了的。嗣君們隻能在洪武皇帝定下的規矩中,帶著鐐銬起舞,難以越雷池半步。


    最簡單的例子還是四個字——免死鐵券。


    這玩意兒在朱老板這,說不好使就不好使,完全沒有保命效果。


    但到了後世皇帝那就牛逼了,它是真能免死。憑著這玩意兒,兩百多年間,勳貴們的不肖子孫胡作非為,就真沒被砍過頭。


    因為這玩意兒是皇帝祖宗發的。後世的皇帝不能公然違背祖宗的意誌,那是他權力來源,統治的合法性所在。誰敢開這種玩笑?


    偏生朱老板又是個設定狂,給他的子孫、臣民、朝廷、軍隊,定下了無數的條條框框。毫不誇張的說,大明之後兩百多年,基本就是在他定下的框架中運行。


    這套祖宗成法不能說不成功,因為它讓大明平穩運轉了兩百多年。但糟糕也是真糟糕,大明日後的各種弊端,乃至亡國的原因,基本也都來源自於此。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用在大明和這套祖宗成法上,實在合適不過了。


    而現在,朱老板還沒寫他的《皇明祖訓》,祖宗成法還沒形成呢。這時候設法推動朱老板,製定更合理的法律製度,廢除那些貽害無窮的弊政,讓祖宗成法變得更合理,就是師徒倆眼下最該做的事情。


    ~~


    “當然是讓戶部真正的掌管全國錢糧收支了。”於是,老六便不假思索道:“各州縣的稅收要如數上繳朝廷,由中央統一分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不許坐收坐支了。”


    “這需要很大的動作啊……”太子沉吟半晌,苦笑道:“這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了,而父皇,一直很得意他製定的這套就近供給、不擾百姓的體例呢。他老人家認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迴來的。”


    “其實是有法子的。我養過牛我知道,你順著它來,它就聽你的。”朱楨給朱標出主意道。


    “臭小子,怎麽說父皇呢?他跟牛一樣啊?”太子敲他腦袋一下,說完自己也笑了。“好像還真差不多。好吧,你繼續說。”


    “父皇廢行省、權分三司,說白了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吧?”老六便問道。


    “對。”太子點頭。


    “那任何將財權向中央集中的法子,父皇都不會反感吧?”老六又問道。


    “嗯。”太子繼續點頭。“不會的。”


    “那為什麽不趁這次地方權力重組,向地方派出戶部官員,直接接管地方的官倉官庫呢?”老六接著道:


    “當然,直接接管縣一級的倉儲太不現實,可以先折中一下,把稅糧從縣裏解送到省裏嘛,這樣戶部隻需要派出十二個工作組,就可以實現中央直接管理各省的倉儲。”


    “嗯。”太子眼前一亮,追問道:“伱方才說,收支兩條線。現在收我知道了,又該如何支出呢?”


    “奏銷製。”老六沉聲道:“父皇不是設立了布政使司,管理各省的財政嗎?正好由他們集中向戶部進行奏銷。”


    “奏銷?”太子感覺自己像是個小學生,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就是向朝廷奏報開支,由朝廷審核後,從各省賬目中,注銷掉相應的數額。”朱楨解釋道:


    “日常開銷可以按年度奏銷,年初預算,年底決算即可。若有戰事或者大工,亦可隨事奏銷,這樣並不麻煩,便可以掌握各省的實際財政狀況,進而在各省之間酌盈濟虛,移緩就急,保持國家整體財政的平衡。”


    “若能奏效,那各省財權也為朝廷掌控,”太子怦然心動道:“朝廷能調動的財力,怕是要十倍於眼下!”


    “沒錯。”朱楨笑眯眯的問道:“大哥覺得,這對父皇的誘惑大嗎?”


    “大,太大了。”太子重重點頭道:“而且在現有的製度上改進即可,不必推倒重來!父皇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


    “那當然。”朱楨笑著點頭。


    明朝的財政收入本來是不少的,尤其是隆慶開關以後,天下三分之二的白銀湧入大明,可惜一直無法為中央所用,三大征掏空了國庫後,直接沒錢打建奴。


    就是因為沒有一套統一的財政製度,朝廷沒法在各省之間酌盈濟虛,移緩就急。隻能一味的壓榨北方農民,結果被農民起義推翻。


    其實朱楨這套奏銷法,就是崇禎末年被逼出來的。這一套如果搞起來,就能建立統一的財政製度,朝廷想用多少,就有多少錢,砸都能砸死野豬皮。


    可惜那時候國家機器已經爛透了,這套製度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大明就噶了。結果便宜了滿清,讓他們能用極少的人口,統治偌大的中國……


    無論如何,建立統一的財政製度,都是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奏銷法至少比他爹那套近似於無的財政製度,至少先進兩百年,而且不會水土不服。


    所以朱楨打著劉伯溫的旗號,向大哥大力推薦。


    ~~


    哥倆又就此聊了很久,直到後宮快關門,太子才依依不舍送他迴去。


    “日後有空就來多聊聊,等聊透徹了,咱哥倆一起跟父皇稟報。”朱標親熱的拉著他的手道。


    “呃,還是大哥自己跟父皇說吧。”朱楨很有自知之明道:“我跟父皇犯相,說著說著非挨揍不可,不如大哥自己說。”


    “唉,父皇嘴上不說,其實很欣賞你的。”朱標歎口氣,想摸摸他的頭,發現弟弟已經到自己肩膀了,再摸頭已經不合適了。便改為拍了拍他的肩道:


    “老六,你真是長大了,長進太多了,大哥都迫不及待等你學成出徒了。”


    說著他壓低聲音道:“父皇準備讓我處理國政,大哥我心裏真沒底啊。若有你幫忙,我心裏就踏實多了。”


    “大哥,別報太大希望,我就是嘴炮。真幹活怕是隻會給你添亂的。”朱楨就很有自知之明。


    “沒事,我要學,你也要學嘛。以你的聰明肯定能學會的。”太子信心滿滿道。


    ps.再寫一章。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