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幾個正看熱鬧呢,老三從外頭迴來,一屁股坐在老六身邊,端起杯酒一飲而盡。


    “弄,弄清楚了?”二哥問道,弟弟們也齊刷刷看著老三。


    他們知道三哥是去處置,那個迎親時,穿著孝服,拉著棺材作妖的小子。


    “嗯。”朱點點頭道:“那小子叫方孝孺,是濟寧知府方克勤的二兒子。”


    “方十族?”朱楨不禁驚唿一聲。


    “是方孝孺,不是方十族。”朱糾正道。


    “方,方克勤,很有名嗎?”老二悶聲問道。


    “是挺有名的,他們家世代都是名儒,那方克勤還是有名的孝子,”朱點頭道:“洪武四年,朝廷聽聞他的大名,欲征召他入朝為官,方克勤以母老不願進京,躲避他鄉,不見使者。


    “但你們也知道,父皇交辦的任務,完不成是什麽後果。縣裏催促急如星火,並把他的親家抓起來,十日一比,督促追尋。方克勤無奈,隻好應召進京。父皇命在吏部考試,名列第二,被任命為濟寧知府。”


    “艸,這官真好當……”朱楨不禁感歎,我大明現在真是缺官啊。一下就能當上重要的地級市市高官兼市長。


    “別管怎麽著吧,他這官當得不錯,在任三年,為官清廉、治理有方,戶口增數倍,一郡饒足。省憲考績,為六府之最。去歲還入朝獲得父皇的嘉獎賜宴,被稱為天下第一循吏。”


    “什,什麽是循吏?”二哥不懂就問。


    “就是有本事的好官,青天大老爺。”老六言簡意賅解釋道。


    “沒錯,此人官聲極佳,名望極大,”老三點點頭,壓低聲音道:“此外,他還是這次空印案,被抓進京城殺頭的官員之一。”


    “哦,明,明白了。”老二恍然道:“那方,方小子是來給他爹喊冤的。”


    “他個吊毛濟寧知府冤個屁啊!”老三啐一口道:


    “濟寧是漕運重鎮,坐船走大運河,八天就能抵京,賬目有問題,來迴修改最方便不過。可他號稱奉公守法的循吏,卻也讓手下人攜空印紙入京,我看也不是什麽好鳥。”


    “三哥,你不要平白汙人清白。”朱楨卻搖頭笑道:“我看那方孝孺敢當街給咱們家添堵,八成他爹是沒問題的。”


    “唔,有道理。”老三一拍腦袋道:“那小子一直在理直氣壯的喊冤,我看是那幫人故意把他推出來,好證明空印案是在冤殺無辜。”


    “沒錯,他們最喜歡以偏概全,用極端事例來說明一般情況了。”朱楨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老二老五都聽傻了,好一會兒才問道:“你,伱們的意思是,那,那方小子是被人利用的?”


    “當然了,沒人幫忙,他怎麽通過層層警戒,又恰好出現在迎親隊伍前頭?”老三確信無疑道。


    “什麽人吃了熊心豹子膽?”老二口吃登時利索,摩拳擦掌道:“活膩了是吧?!”


    “還不知道……”老三淡淡道:“那小子嘴硬的很,隻說自己是來給父親收屍的,不知道今天燕王大婚,是誤打誤撞才碰上迎親隊伍的,其它一概問不出。”


    “他來的可夠快的呀。”老六道。


    “他們家是浙東人。”老三道。


    “浙東……”哥幾個看向老六。


    “別看我呀,不可能是我師父指使的。”老六斷然道。


    “那就好。”哥幾個釋然笑道:“那就沒什麽好怕的了。”


    “上刑了?”老六問道。


    “沒,今天什麽日子?”老三搖頭道:“而且那小子一被抓,他哥哥就帶著上百號書呆子在衙門外要人,還揚言要是不放人,就敲登聞鼓,告禦狀。劉英和應天府尹正頭大著呢。”


    “嗯。”哥仨點點頭,表示理解,大喜的日子,要是讓人敲了登聞鼓,父皇肯定要發飆的。


    “他哥上哪召集這麽多人?”老六不解問道。


    “他哥是國子學的學生。”老三答道。


    “有點意思……”朱楨聞言笑道:“打虎親兄弟,配合的挺默契啊。”


    “但越是這樣,我越覺得他們是被人耍了。”老三卻幽幽道:


    “像他兄弟這種書呆子、二百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根本不足與謀。很可能真的什麽都不知道,單純被人當槍使了。”


    “有道理。”朱楨給三哥點個大大的讚,比歪腦殼的大侄子強。


    不過話說迴來,是個人就比朱允炆那腦袋被驢踢了貨的強。拿能文能武,長相十分英俊的三哥跟他比,實在是太抬舉大侄子,也太貶低三哥了。


    “好了,不跟你們扯了,我去請示一下大哥,現在該咋辦?”老三站起身來,嘟囔道:“今天老四大喜的日子,大哥肯定會放人的。”


    “沒事,跟書呆子一般見識,你就輸了。”朱楨笑道。


    “沒錯,迴頭讓他滿載而歸就可以了。”老三陰測測說一句,走了。


    “啥,啥意思?還得給他送禮?”二哥憤懣道。


    “不是。是讓他那口棺材用起來的意思。”老六無奈搖搖頭,三哥這是什麽地獄笑話?


    ~~


    入夜,被繁文縟節折騰的疲憊不堪的一對新人,終於迴到了燕王府,也就是原先的吳王府內。


    寢殿中,龍鳳紅燭高照,到處貼著大紅的囍字,床頭懸掛大紅緞繡的龍鳳雙喜的床幔,一派喜氣盈盈的氣氛。


    架子床前掛著百子帳,床上鋪著百子被,就是繡了一百個神態各異小孩子的帳子和被子,帝王家更盼望多子多孫。


    帝王家的婚禮,講的是莊重,自然沒有鬧洞房的規矩,但禮節可不能少。


    一對新人在尚宮女官的引導下,按照唐禮先拜祭神靈,再向天地祖宗行禮。


    桌上還擺有象征夫妻同席吃飯的豆、籩、簋、籃、俎,夫妻每祭一次,就在宮女的侍奉下進一次食。


    到了行‘合巹禮’,也就是喝交杯酒前,兩人肚子基本就飽了。


    兩口子再喝上一瓢酒,徹底飽暖思那啥了。宮人們便為兩位殿下分別更衣,然後笑著告退。


    後麵的流程就不幫忙了,請小兩口自行解決。


    也不能描寫了,請自行想象……


    ps.構思了一下新卷,就這兩更哈。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