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伯府,書房中。


    “將藩王封在海外?你還真敢想。”劉基吃驚道:“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麽?”


    “就問你這個思路怎麽樣?”老六得意的問老劉道:“怎麽樣,有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唔。”劉基撚著胡須,緩緩頷首。


    之前,師徒倆便討論過皇帝分封藩王是否太過。答案是確實太過。朱老板就像老農分家一樣,給太子之外,每個兒子都分一大塊家產。


    結果山西、陝西、北平、湖廣、江浙、山東,這些帝國的核心領土,全都分封給了諸王……


    而且還有好多皇子,都沒來得及冊封呢。


    “皇上龍精虎猛,子嗣廣繁,按照眼下這種冊封法,怕是要不了兩代人,皇帝就隻剩下京畿這點兒地方了。”劉伯溫道:


    “給藩王的權力又太大,待遇也太高,未來削藩不可避免。”


    “對我們這些藩王來說,在國內還得被多少雙眼睛盯著,幹什麽束手束腳,不得展布。”朱楨點頭道:“所以我覺得,封在海外是條出路。就算海外條件再差,再人生地不熟,但能自己說了算,比什麽都重要!”


    “你兄弟們能願意?”劉伯溫問道。


    “至少我幾個哥哥,肯定是求之不得的!”朱楨很肯定道。


    “嗯。”劉伯溫認同的點點頭道:“伱幾個兄長確實不是鬱鬱久居人下之輩。”


    “隻要哥哥們開了頭,當弟弟的也隻能照辦了。”朱楨笑得很開心,因為他想到老七被送去爪哇時,估計美得鼻涕都要冒泡了吧。


    反正不讓這變態禍害山東老鄉,就絕對是大功一件。


    而且四哥分封去了海外,應該就沒有靖難了吧?


    什麽叫曆史貢獻?這就叫曆史貢獻!


    終於找到這麽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讓一直很迷茫的老六,開心的直扭屁股。


    “別扭了,醜死了。”劉伯溫卻給他潑一盆冷水道:“如果能將藩王,分封在海外的話,確實有益無害。但問題是——你得有地方封啊!哪怕是高麗,你想封過去,都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兒!”


    “那是,不過事在人為嘛。”朱楨依舊信心滿滿道:“無論如何,都比日後父子見疑、兄弟反目,要好的多吧?我想至少我哥哥們,都很願意出去開辟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王國,而不是一輩子困居國內!”


    比如以四哥的能力,日後不放出去開疆拓土,光在北邊跟蒙古人玩捉迷藏,實在太可惜了。


    “好吧……”劉伯溫忽然從朱楨的身上意識到,真正的王者,肯定願意選擇一條充滿荊棘和無限可能的創業之路,也不願意過那種在醉生夢死中,一眼望到頭的日子。


    但他還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便問老六道:“真有那麽多地方可封麽?”


    “不信咱們數數看。”朱楨說著,熟練的從書架上,找出之前自己畫給老劉的那副世界地圖。


    他先在上麵畫出一條斜線道:“這是四百毫米等降水線的大概位置,這條線往北,不宜農耕,隻能遊牧。”


    劉伯溫看那條線,大概就是眼下大明和北元的實控線。


    “要是把我家兄弟,封到這條線北麵去,他們幾代之後,難免就會胡蠻化,到時難免成為邊患。”朱楨先排除了北麵大片區域道:“咱們不能坑人,更不能坑了中原,所以隻在這條線的南麵,中國之外的地方分封!”


    “嗯。”劉伯溫點點頭,看著地圖,聽他繼續說下去。


    “那麽從北到南,能分封的地方有——高麗、日本、琉球、以及自古以來就屬於我們的小琉球,還有呂宋、安南、占城、真臘、爪哇、馬六甲、暹羅、緬甸……”朱楨如數家珍道:“不用去太遠,單單我中華文化圈,就有兩個大明那麽大的廣袤土地,可供分封建邦啊!”


    “這些地方,都適合農耕?”劉伯溫動容問道。


    “都適合!而且從小琉球往南,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朱楨沉聲道:“這還隻是我們中華傳統勢力範圍內的土地。如果再把眼光放遠,還有南亞次大陸、非洲、南美、北美、大洋洲——世界真的很大,大明隻是東方一隅,隻有蒙元征服的土地的十分之一。


    “如果我們滿足於天朝上國的虛榮,就此停下開拓的腳步,把中國之外的土地視為蠻荒,那與高麗人又有什麽區別?一樣是坐井觀天!不過是坐在個更大的井裏罷了!”


    “……”劉伯溫張嘴結舌了好一陣子,才苦笑道:“你這出去一趟,憋出這麽個驚世駭俗的方略來?”


    “嗯,確實。”朱楨得意道:“厲害吧?”


    “厲害是厲害。可是你想過沒有?眼下天下方定,正是要休養生息的時候,要是按你這套來,整個國策都要變啊。”劉伯溫歎口氣道:“你父皇肯定不會同意的。”


    “我知道,他現在不會同意,因為北元還沒消滅,雲南也沒收複,是沒可能用兵於外的。”朱楨卻幽幽道:


    “但消滅北元、收複雲南之後呢?百萬無仗可打的驕兵悍將,就會反而成為國家最大的威脅。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跟老兄弟們自相殘殺;還是繼續開疆拓土、給將士們建功立業的機會?這對父皇來說,不難選吧?”


    “是不難選。”劉伯溫緩緩搖頭道:“但哪怕是巨唐,也會被窮兵黷武拖垮的。”


    “是,不管什麽時候,都要打經濟賬。”朱楨點頭道:“隻有收益大於損耗的戰爭才能打。不然,對國家便是一種損害。”


    “你知道就好。”劉伯溫頓一下,還是輕聲道:“而且,你父皇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當年,他要派水師遠征日本,我才能勸住他。”


    “……”朱楨這才意識到,就連師父也不支持,自己的‘偉大計劃’了。


    “我知道!”但他並不氣餒,接著高聲道:“所以在那之前,要先把連接這些地方的商路通開!”


    楚王殿下在地圖上連線出一條漫長的航路,一臉倔強道:


    “等海上貿易興旺起來,你和父皇就知道,我不是在異想天開了!”


    ps.出去跟同行聚個餐,迴來再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