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滄浪亭,清香館。


    自從三哥開始享受人生後,楚王便搬到這裏來了。


    此館匾額乃當年韓世忠所題。館名出自李商隱詩‘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


    館前一道漏窗粉牆,自成院落,院內植有桂花數枝,端得是清幽靜修的好去處。


    然而此時館內的三位蘇州父母官——蘇州知府李亨,吳縣知縣薛定厄,長洲知縣費彌,心情卻跟清淨扯不上半點兒關係,火燒火燎還差不多。


    蓋因雖然蘇州民變是消停了,但導致民變的失業、饑餓問題可一點沒解決。再這樣下去,會餓死人的。


    到時候再出亂子,可就不會像之前那麽不疼不癢了。


    “殿下,皇上迴信了麽?”李亨跟兩位知縣,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這位還不滿十四歲的殿下身上。


    “嗯。”朱楨點點頭,苦笑道:“父皇說沒錢,讓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這下完蛋了……”三名官員聞言,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要慌嘛。”楚王殿下卻依然笑容可掬道:“有道是‘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不成?”


    “是是……”三位官員臉上賠著笑,心裏媽媽批。滿嘴順口溜有啥用,倒是想個辦法啊?


    “殿下,實在不行,先抄了陸家應應急吧。”李亨忍不住出謀劃策道。


    “好主意。”薛知縣忙應和道:“反正那叔侄已經認罪了,陸家就是此次民變的始作俑者,用他們的財產來救濟百姓,理所當然啊。”


    “殿下催催朝廷,快點鞫實定罪吧。”費知縣也勸道。顯然三人是商量好了來的,他們也隻能想到這辦法了。


    “……”朱楨神色平靜,心中卻苦笑不已。你們當本王不想趕緊抄家啊?我恨不得把狗大戶家都抄了應急。


    可刑部一直不肯加快速度鞫實定罪,本王也隻能幹瞪眼啊。


    他知道,這八成是胡惟庸挖坑等自己往裏跳呢。怕是隻要自己一沉不住氣,下令抄家,那邊禦史就要聞風彈劾了。


    而且他哥倆商量好了,這迴三哥唱白臉,他唱紅臉。白臉有白臉的唱法,紅臉有紅臉的唱法,行為得符合人設啊。


    於是他便正色道:“要靠抄家來救濟市民的話,豈不顯得官府太無能了?”


    “殿下,現在最要緊的,不是麵子了……”李亨苦笑道。


    “不對,官府就靠一張麵子,沒了麵子誰還信服啊?”楚王殿下教訓李亨兩句,然後話鋒一轉道:“再說,本王有更好的法子。”


    三位官員忙洗耳恭聽。


    “不就是沒錢麽,咱們自己印點兒不就得了。”便聽殿下大喇喇道。


    ‘噗……’三位官員險些吐血。


    “殿下,偽造寶鈔可是死罪啊!”李亨無可奈何道。


    兩位知縣也堅決表示不幹。


    按照朱老板的規定,偽造寶鈔者,不管主犯還是從犯,以及藏匿知情不報者都處以斬刑,財產全部沒收。


    雖然朱老板不會砍他兒子的頭,但一定會砍他們的腦袋的。大家出來當官,不過混口飯吃,犯不著連命都搭上。


    “誰說要印寶鈔來著?”楚王這才大喘氣道:“咱們不印寶鈔,不就不違法了?”


    “可咱印別的,也沒法當錢花啊。”李亨鬆口氣,隻要不會害死他,恁隨便胡來。


    “怎麽沒法當錢花……”朱楨卻淡淡道:“隻要咱們賦予它價值,它就可以當錢花。”


    “……”三位官員滿臉迷茫。他們沒聽他講過貨幣學,自然聽不懂。


    “直說吧,咱們印的是糧食券,你們也可以叫它糧票。”朱楨說著,從桌上拿起一張自己手繪的糧票,遞給三人過目道:


    “老百姓可以憑此券,兌換票麵數額的糧食……喏,這張上寫著粳米五鬥,就可以換五鬥粳米。你們說,這跟錢有什麽區別?”


    這年代,官員的俸祿、士兵的軍餉,都至少有一半是糧食的形式發放的。在缺少貨幣的民間,更是可以用糧食,直接買到市麵上所有商品。


    從來都隻有不收寶鈔的賣家,沒有不收糧食的。


    “沒啥區別……”所以三位官員瞬間就理解了楚王的話,並都覺得這糧票可比寶鈔靠譜多了。


    “隻是,去哪裏換糧食呢?”這時,薛知縣問了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然是去衙門了。”便聽楚王殿下緩緩道:“讓老百姓去找糧商兌換?他們沒那個信譽啊。”


    “啊?”三位官員登時又垮了臉。“殿下啊,我們哪有糧食兌給市民啊?”


    “瞎說,府裏縣裏都有預備倉,什麽會沒糧食呢?”楚王笑眯眯道。


    “不是殿下,預備倉的糧食,隻能借貸於民,不能白給老百姓啊。”三人忙苦著道:“到時戶部盤庫,平不上賬,我們是要掉腦袋的!”


    大明的預備倉,類似前朝的常平倉,但也有不同之處。其大體運營模式是,各級地方官府在豐收時出官鈔糴糧貯之以備賑濟,待荒年借貸於民,令其秋收後償還。


    朱老板執法森嚴,沒有官員敢跟他馬虎眼。李亨三人寧肯不當這個官,也不能讓人用紙,把儲備倉的糧食換出去。


    “那伱們直接借糧食給市民啊!”楚王殿下拉下臉道。


    “殿下息怒,按照朝廷規定,從儲備倉借糧,是需要有名下土地作抵押,”李亨忙硬著頭皮解釋道:“那些織工船工,大都沒有土地,是以沒有資格借糧的。”


    “這是什麽狗屁規定?”楚王滿臉怒意道:“明明倉裏都有糧食,卻不讓市民借,難道眼睜睜看他們餓死?就不會變通一下麽?!”


    “唉,殿下,卑職等也不想這樣啊。”三人臉皺成苦瓜道:“可空印案之後,朝廷上下,誰還敢變通啊?”


    “倒也是……”朱楨登時語塞。那些懂變通、有頭腦的官員,已經全都沒了頭腦。剩下人哪還敢再越雷池半步?


    “這樣吧,本王以蘇州織染局的名義,向你們借糧如何?”他便又換了個思路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可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父可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