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的這些具體物理學內容我並不了解,不過您的意思總歸還是物理學依然有希望,對嗎?”伍德海繼續問道。


    “何止是希望,明明剛開始好嘛。”李諭笑著迴答。


    “那您覺得當下最有未來的物理學家是哪位?還有,您自己有希望嗎?”


    這哪是沙龍,李諭感覺就像新聞發布會,他們的問題也太刁鑽了吧。


    “我不想品評他人或者自己,不過真要說起來,我非常欣賞普朗克教授。”


    “普朗克?”伍德海思索了一會,“我似乎並沒有聽過這一位的名字。”


    “但他終歸會大放異彩的。”


    李諭和他們聊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借此也讓這些人明白自己是真才實學,絕非碰巧寫出之前的論文,堵住了許多非議者的嘴。


    《申報》記者史量才一直沒怎麽發言,臨近最後才對李諭說:“聽聞先生一席話,終於感覺我中國並非無人,科學一途也並未在智力上輸於西洋,這是我今天最大之收獲。”


    史量才現在年齡還不大,隻有22歲,幾年前就考上了秀才,然後去了杭州蠶學院學習,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學。


    他是真正心懷實業報國、教育報國心思的,後來也是他從外國人手裏收購迴了《申報》,並讓其真正發揚光大,最終成了全國最大的報紙。情深深雨濛濛裏何書桓就是《申報》記者,到那時候,申報記者的身份已經是非常不得了了。


    關鍵史量才這人不卑不亢,不懼權威,報道非常公正。後來麵對蔣校長“我有一百萬軍隊”的威脅,甚至迴了句“我有一百萬讀者”。


    但很可惜,他最終還是被蔣校長手下的特務暗殺。


    史量才準備向李諭正式約稿:“我們《申報》現在關於科學方麵的文章很少,先生是否可以為我們寫篇稿件?”


    大家都是中國人,李諭立刻欣然接受:“當然可以,內容有什麽要求?”


    史量才不好意思道:“實話說,我對先生剛才說到的科學名家與成就均知曉甚少,甚至您的文章我也沒有看懂,所以才一直沒敢隨意提問。您就看著寫,隻要是關於科學方麵就可以。”


    “好的,我明白了。”


    沙龍結束後,李諭告訴了史量才自己的地址,就是剛租下的新房子,史量才仔細記下,答應第二天來造訪。


    這下可好,不僅欠了英國皇家學會的稿件,現在又欠上了《申報》。


    瑞士伯爾尼專利局。


    剛剛入職的非在編試用人員愛因斯坦先生忙完工作,端起了托人帶來的《自然學會會報》,他是從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校友那裏聽說有篇文章寫得不錯。


    “嗯——,有點東西!”


    沒多久他就拿起一支筆,在李諭那篇論文上麵畫了個圈,圈裏正是“光量子”一詞。


    果然大佬的眼光都是同樣毒辣。


    而他腦海中,則迅速搞起來最擅長的思維實驗。最近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詮釋光電效應的問題,這個“光量子”假說似乎可以一用。


    愛因斯坦的思維也是真獨特,能在腦海中構建複雜的實驗步驟,並一步步推敲演算。要是普通人閉上眼,腦海中八成都是中了彩票該買什麽房子什麽車或者一群穿著短裙的小姐姐跳舞吧!


    不過他還沒思考多久,就被上司遞來的文件打斷:“愛因斯坦,看一下這個外燃機專利能不能批。”


    “外燃機?”愛因斯坦問,心中先跑過了一堆不可思議的感歎號。


    “是的,重點關注一下它的安全性問題。”上司說完就走。


    愛因斯坦無奈地終止了自己構建的思維世界,繼續他的人生第一份工作。


    晚上,李諭迴到慶親王府,奕劻和載振已經知道了李諭第二天搬出去的消息,專門給他設宴歡送。


    奕劻舉起酒杯:“這段時間有小先生在府上,本王收獲良多,以後務必還要多來。”


    “王爺放心,我住的地方並不遠,定會常來府上。”


    畢竟是清末,認識點高官相當於買個保險。


    奕劻吩咐管家端上來一個盤子,盤中放著張一百兩的銀票:“這錢小先生收下吧。”


    李諭擺擺手:“王爺已經給過一百兩,再給就太多了。”


    小王爺載振說:“先生趕緊收下,以後還得多向你請教。”


    “是的,不必客氣。”奕劻笑嗬嗬地說,“載振過幾個月會去英國參加英王的加冕典禮,你對英國了解比他多得多,許多尚需向你請教。”


    “既然如此,那恭敬不如從命。”


    李諭收下銀票,剛才也隻是故作謙虛。反正慶王府有的是錢,這一點對他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不對,應該是九牛一細胞。


    但經他這麽一說,李諭才想起去年(即1901年)在位時間長達64年的維多利亞女王剛剛去世,時年已經61歲的王儲愛德華終於當上了英王。


    這位英王從小就是個放蕩不羈的主,當然,他也絕不會想到自己並不是當了最久王儲的人。


    李諭穿來的那年,在位70年的伊麗莎白女王剛過世,查爾斯王子登基時已經74歲……


    倒是李諭還真不知道大清也派了專使去參加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難怪今天載振一副興高采烈躍躍欲試的樣子,剛進門就聽見他在那鍛煉口語。


    翌日,李諭來到東廠胡同,瓜皮帽崔老三正在門口指揮人搬走兩尊石獅子和下馬石,這種東西不能放在尋常人家門口,要是有人舉報,絕對是可以殺頭的罪過。


    “呦!李爺,您來了,快進來看看,屋子我都收拾好了!”


    崔老三殷勤地帶著李諭進了宅子大門。


    這是座標準的北方小院落,坐北朝南,大門開在宅子的東南角。


    進門麵前就是照壁,往左轉是個通道,左手邊有三所房子,這就是所謂的外院。


    往前幾米,右手邊有個垂花門,區分了宅子的“內”與“外”。所謂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裏的“二門”,就是這個垂花門。


    進了垂花門,裏麵就是大家印象中的“四合院”構造,但這座內院裏隻有東西和北麵有房子,一共五個屋子:北麵是主房和兩個耳房,東西兩麵是廂房。


    整個內院被一圈抄手遊廊連接起來,非常規整。


    對了,進宅子大門時如果右拐的話,還有個門,進去是個南北向狹長的走道,平行於東廂房的後麵,走道東邊也有三間屋子,一般可以作為廚房、仆人居住的地方。


    數了數,確實是24間房,如果用現代話說,就是10個獨立屋子。


    李諭看了一圈,心中比較滿意,這錢花的值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