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岩向著李諭微鞠一躬,“在下哈姆斯沃斯,《每日郵報》及《每日電訊報》創辦人。”


    李諭也同他握了握手,“幸會幸會!”


    北岩對泰晤士報的巴克爾主編笑道:“我相信您還沒有取得李諭先生發現的獨家報道權吧。”


    巴克爾聳了聳肩說:“當然沒有。”


    其實他是真的想搶個首發,不過萬萬沒想到北岩消息這麽靈通,如此快就可以趕到格林尼治。按說開爾文勳爵是直接去報社找的他,根本來不及通知其他報社,除非自己的報社裏有北岩的線人。


    還真讓他猜對了!


    北岩甚至在6年後的1908年買下了《泰晤士報》……


    要不說他是個和史量才一樣的狠人,覺得你們辦的不好我就買過來自己搞!看你還怎麽對我說三道四!


    北岩微笑道:“那就好。”


    巴克爾倒是心中也不慌,因為他手裏還有殺手鐧,畢竟自己背後是堂堂的《泰晤士報》。


    於是協商下,兩家報社都得到了新行星發現的首發報道權。他們來不及具體請教李諭太多問題,草草記錄後,帶上底片就各自迴去了報社,加急刊印報紙!


    當日的英國人會發現今天的報紙來得比往日晚了一些。


    ——因為兩家大報社都在拚命趕稿並且修改已經印好的頭版!


    當新鮮出爐的報紙傳開時,大家才知道它為什麽來得晚了一些:因為來得根本就是一場暴風雪!


    所有人都在一起觀看這則他們都看得懂的新聞:


    “震驚震驚!令人不可思議的新行星!”


    “太陽係第九大行星被發現!又是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是的,李諭又又又上頭條了!


    為什麽要說又啊!


    而且這次一下就上了三份報紙的頭條,真是場麵大發了。


    報紙對於李諭的介紹也客觀了許多,並沒有出現“東亞病夫”的字眼。


    看來尊重都是自己掙來的!


    報紙迅速傳遍整個不列顛島,專使團看到報道的時候簡直一個個眼珠子都要出來了。


    “我滴個老天!不會吧!”


    “我們前兩天剛上了頭版,怎麽李諭又上了!”


    載振卻有點不明所以:“這件事很厲害嗎?不就是找到個新星星,天上那麽多,豈不隨便就能找到一顆。”


    黃開甲深知利害,於是給他講了講太陽係的組成,“總之,新行星就是咱們腳底下地球的兄弟行星,找到兄弟,能不高興嗎?”


    他這麽一解釋,載振豁然開朗:“的確值得高興,不過千萬不要是私生子就好!”


    黃開甲直接暈倒!


    除了英國,當天歐洲大陸也得到了消息,並且多家媒體也同時迅速刊登了新聞。


    做這事的便是《泰晤士報》總編巴克爾了!


    《泰晤士報》財大氣粗,不久前剛剛買了遠距離無線電的通信設備,可以迅速長距離派發新聞,這是樣新技術,花了報社不少錢。


    不僅如此,他們還建立了遠在美國的無線電接收站,也就是說,《泰晤士報》已經在英國之外拿到了許多轉載費用,賺得一個盆滿缽滿。


    巴克爾叼著煙鬥在辦公室中洋洋自得,整個歐洲和美國現在看的報道都出自他手。


    所以幾乎沒差多久,歐洲和美國已經全部知曉了新行星的發現!民眾自然欣喜若狂,而遍布各地的天文台也迅速開始了巡天觀測。


    最激動的可能就是美國的羅威爾了,他已經苦苦尋找了八年。


    當他按照李諭的方位看到冥王星時,激動地老淚縱橫,“八年啊,我找了你八年!你知道我這八年是怎麽度過的嗎!”


    如果沒有李諭,一直到1916年去世,他也無法親眼看到冥王星的發現,親人可能隻能通過教堂的禮拜來告知天國的他。


    不過現在好了,活著就能看到冥王星,能不高興嗎!


    多年後,人們甚至在他的日記中看到了羅威爾當時激動之餘寫下的文字:一位傳奇的中國人讓我在有生之年得以完成心願,或許我這輩子除了妻子外,最感激的人就是他,我會永遠記住他的名字:李諭!


    法國這邊同樣群情振奮,不過法國一向和英國爭老大,看到他們最近出盡風頭,心中有些五味雜陳。


    大清國駐法國公使館中,公使裕庚一家也在看報。


    “快看看吧!前幾天剛上頭版的李諭,今天再次上了頭版!”


    裕德齡取過報紙,讀了一會兒道:“才幾天,他竟然成了現在全歐洲最出名的中國人。”


    裕家常年生活海外,明白這個發現的意義,而且看名字發現李諭明顯和他們一樣,也是個漢人。


    公使裕庚道:“幾天前,我收到朝廷來信,提到太後想要物色幾台西洋的新鮮玩意,其中還特意提到了望遠鏡,似乎就是受到這位李諭的影響。”


    哥哥裕勳齡道:“原來他這麽厲害,連太後都知道他。”


    裕庚說:“何止厲害,現在我算是見識到了,他真是一鳴驚人,而且是一下子就驚住整個西洋。”


    裕庚作為特使,也見過不少留學生,但像這樣出色的真是頭一個,畢竟當時的歐洲科學實在是太強了。


    “我倒真想見見這位‘東方驕子’了。”


    最小的裕容齡看著報紙又說:“上麵還寫到,這顆新的星星上麵異常寒冷,而且飄蕩在那麽遠的地方,就像在孤獨的海底之中。”


    裕容齡由於對藝術的熱愛,心思也比較感性。


    姐姐德齡笑道:“後麵李諭還發起了征名邀請,要不你也試試取個名字?”


    裕容齡想了想說:“它那麽遙遠,那麽寒冷,而且一年要咱們的240多年,仿佛冥間,我想就叫它冥王星吧!”


    其實她誤會了年的意思,她隻知道地球繞日公轉一周是一年,看到報紙中寫到這顆行星公轉則要240多年,就誤以為它的一年要比地球快,所謂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差不多了。


    不過,也算歪打正著…曆史上冥王星的名字也真的是一個十歲的英國小姑娘起的。


    德齡說:“很合意境,不過既然是在歐洲,多少我們還要給它取個英文名字。”


    容陵想了想:“冥界冥界,就用冥界之神pluto吧。”


    德齡點點頭:“你快寫封信,上麵留了李諭的收信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