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閑暇時候就繼續寫星戰後傳的劇情綱要,好在不是特別難的事情,畢竟有呂碧城打打輔助。


    因為前段時間在天津勸業場的成功,北方工業巨子周學熙再次找到了李諭。


    周學熙最近剛剛複辦了啟新洋灰公司,進行水泥生產。


    在唐紹儀興建了卷煙廠後,他也有意搞一些新廠子,所以來找李諭商討工業上的一些規劃布局。


    周學熙是二品大員,並且是袁世凱專門負責工業方麵的心腹,他老爹周馥目前是兩廣總督,給複旦大學出了2萬兩的就是周馥。


    李諭正好也有一些建議給周學熙好好提一下。


    另外,周學熙帶來了幾名北洋大學堂的優秀學生,其中還包括人口學家馬寅初。


    幾句寒暄後,周學熙先拿出了推介信:“帝師,去美國留學這麽好的事我們北洋大學堂不可能不摻一腳。”


    馬寅初本來就是要去美國耶魯留學的,無非相當於早去一年,並且馬寅初的確算是這一屆北洋大學堂中的學生翹楚,各科成績都非常不錯。


    李諭順水推舟道:“能有這麽優秀的學子,我們也心中欣慰。”


    鳳鈴給他們端上了茶水,周學熙說:“我看過了帝師的工廠生產的產品,實際上有點大出我所料,竟然均是民生產品。按照西洋諸國的發展,不是更應該發展重工業嗎?”


    李諭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不過重工業現在真心沒有發展的環境。


    李諭說道:“周大人,即便是英吉利國,早年也是靠紡織業起家。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產業是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時發展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這樣一來可以吸納更多工人,二來能夠攢資金,進一步發展後續產業。”


    周學熙做了十幾年工業,一聽就明白:“這個道理簡單也深刻,但朝廷卻不這麽想,一日造不出強大的火炮,便一日無法安寧。”


    李諭無奈道:“雖然恐懼來源於火力不足,但軍火工業是上層產業,需要熟練的工人,更需要極其優秀的槍械技師,還需要生產線,每一樣都不是那麽簡單的。”


    周學熙說:“總不能隻靠買吧?”


    李諭說:“暫時而言,軍火完全可以當做一門生意,因為確實可以買到,大洋對岸的美國人就熱衷售賣軍火,所以我們創造外匯再購買就是。”


    周學熙歎道:“可那樣的話,需要紡出多少棉布才能換一門炮?”


    李諭攤攤手:“創業維艱說的就是這個,沒有辦法,隻能挺過去。但我們有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對我們而言其實更加有利。”


    李諭說的都是後來中國走的必經之路,所以才敢這麽言之鑿鑿。


    周學熙想想的確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說道:“我的腦子裏裝的東西太少,比不上帝師。”


    李諭謙虛道:“周大人殫精竭慮,一心為本國工業,其心可昭。等以後有了更多的優秀學生以及技工,很多事情就沒有那麽困難了。”


    “希望如此吧。”周學熙道。


    李諭又說:“而且我的工廠規劃中不僅有這些民生用品,還有更加複雜的汽車配套產業以及無線電產業,這些東西價值高,需求量又極大。”


    周學熙說:“無線電我已經見識過,汽車怎麽生產?”


    李諭搖搖頭:“不是生產整車,而是重要的零部件,比如底盤的四驅係統、變速箱甚至發動機。”


    周學熙說:“帝師做的都是洋人才能做的東西,我更不明白,似乎幫不上什麽忙。”


    李諭已經準備好了一些文件,拿出放在桌子上說:“我一家企業做不了這麽多東西,就算在美國的工廠也做不了,需要很多配套產業,比如螺絲廠、模具廠、鐵釘廠等等。”


    “這些東西聽起來要簡單許多,”周學熙摸著下巴說,“帝師的意思是我們幫你生產所需要的零件,做一家零件廠的零件廠?”


    李諭笑道:“可以這麽理解。”


    周學熙又問道:“原來真的有零件廠的零件廠?洋人莫非也是這樣?”


    “整個工業體係就是這樣的,”李諭繼續給他解釋,“產業上下遊以及銷售渠道足夠暢通的話,可以養活非常多企業。”


    “連袁總督都對你刮目相看,我沒有理由不相信你,”周學熙說,“你正好做這個工業體係的龍頭,我全力配合你!”


    李諭說:“這些產業賺錢能力很強,到時候袁大人不會有異議。”


    “蒼蠅再小都是肉,反正隻要不是給洋人做工,我已經心滿意足。”周學熙說道。


    ——


    兩日後,一艘軍艦停靠塘沽港,下來了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海軍軍官,赫然是長江艦隊提督黎元洪,他下船後立刻向岸上同樣站著的一位中年高級海軍軍官行了一個軍禮:“恩師,好久不見,您的身體如何?”


    黎元洪的恩師叫做薩鎮冰,目前已經是整個中國的海軍總司令,提督整個南北洋海軍。


    薩鎮冰是個很傳奇的人物,作為軍人一生堅決反對內戰,從不讓自己手下的兵向同胞開炮。


    此君在建國時也是站在城樓上的。


    薩鎮冰微笑道:“你們在秋操中的表現非常好,看來湖北的新軍同樣不容小覷。”


    黎元洪說:“都是香帥重視的功勞。”


    薩鎮冰說:“香帥人中龍鳳,你應多跟著好好長見識。”


    黎元洪恭敬道:“謹遵老師教誨。”


    曾國藩是清朝第一個權勢滔天的漢人大臣。從他開始,每一個成功的漢人大臣幾乎都是擅長“爆兵”的。


    別管軍事才能如何,反正肯定會練兵,能夠控製新軍。


    目前封疆大吏中最厲害的兩個是袁世凱與張之洞,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名氣太大,其實張之洞在湖北也練了新軍,隻不過規模沒有北洋那麽大。


    這些人,包括曾國藩,軍事指揮能力不好評價,但這種做法已經隱隱有坐鎮一方的態勢。


    大清防了漢人兩百年,剛剛有了一點放權後,就迅速在幾十年間失控走向了滅亡。


    黎元洪說道:“我來天津,是希望向恩師請假興建海軍學校的事情,以及購置一些器材。”


    三年前薩鎮冰建了煙台海校,第一批學生今年剛剛畢業。


    薩鎮冰說:“建校需要配合軍事訓練,這可比訓練水兵難得多。”


    黎元洪說:“海軍總要比新軍有點文化嘛,我有時候看到手下的兵大字不認識幾個都發愁,生怕他們搞錯炮彈的型號。”


    薩鎮冰哈哈大笑:“那不是海軍學校或者水師學堂的問題,而是你應該在艦艇上配備學習室。”


    黎元洪撓撓頭:“那我先試試。”


    薩鎮冰說:“另外,購置器材的事,你指的是無線電吧?”


    黎元洪說:“以前我都是靠旗語,自從在總督府見到一台無線電設備後,我才知道原來還能無線傳音,簡直就像西遊記裏的千裏眼順風耳,我無論如何也得買來用用。”


    薩鎮冰說:“正好,我要去京城找李諭一趟,帶好銀票隨我來吧。”


    ——


    李諭這會兒正在家裏抓耳撓腮地寫星戰後傳,這東西真是太難為他。


    呂碧城剛端過來一杯碧螺春,就聽到門口的王伯喊道:“先生,北洋兩位軍爺求見。”


    李諭來到北房正廳,一眼就認出了那位長得極像範偉的黎元洪,但看他站在另一人身後,估計軍銜更高,於是沒敢認。


    薩鎮冰說道:“帝師大人,在下北洋海軍兼南洋海軍總提督薩鎮冰,這位是湖北長江艦隊提督黎元洪。貿然登門造訪,還望沒有打擾。”


    李諭說:“兩位將軍快快請坐。”


    薩鎮冰接著說:“最近我們聽說帝師幫忙重開了留美遊學通道,本來我已經安排24名海校學員赴日留學,這次專門想加上兩人去美國留學。”


    李諭有些為難道:“薩將軍,實不相瞞,此次留美的人員已經滿了,如果再添人,隻能自費。”


    薩鎮冰說:“無妨,留學的費用可以由海軍部報銷,我也是留過洋的人,深知留洋的重要。”


    既然他們要自己出錢,李諭當然不用糾結,爽快答應道:“將軍放心,此事我會幫忙安排,但想去美國留學容易,至於能不能進入美國的海軍軍官學校,我就無法保證了。”


    薩鎮冰問道:“還需要什麽手續?”


    李諭想了想說:“軍校太特殊,除非將軍再讓北洋方麵知會駐美國的大使梁誠一聲,讓他幫著申請。”


    薩鎮冰說:“這不是什麽難事。”


    現在美國的軍校並不是進不去,但必須要政府提供的申請手續才行。


    甚至兩年前就已經有中國學生進入了名氣超級大的西點軍校。


    不過吧,用一戰時德國的陸軍總元帥施裏芬的原話說:“優秀的將軍不是任命的,而是天生的。”


    上沒上過軍校不是能不能成為名將的必要條件,反正西點的這幾位學生,額,都不是名將。


    黎元洪接著說道:“帝師,我想從你的工廠買十套無線電設備,裝備在下的長江艦隊。”


    李諭肯定不會對他們吝嗇,直接給出了優惠價格:“一套2000銀元即可,正好又有一批運了過來,你可以差人搬走。”


    黎元洪訝道:“我聽說日本人和俄國人都是花了上萬銀圓。”


    李諭連忙把食指放在嘴上:“噓!千萬要保密!”


    黎元洪心領神會:“帝師高義!將來再到武昌,我一定讓您上我的軍艦兜兜江風!”


    李諭對民國的海軍根本不抱什麽希望,根本不可能跟得上二十世紀上半葉突飛猛進的海軍發展。


    軍艦與飛機一樣,一旦存在代差,根本沒法打。民國時期的海軍連長江都守不住,更別提沿海。


    黎元洪倒是信心滿滿:“等以後海軍練成,我要讓長江之上再無英國人的艦船。”


    李諭隻能鼓勵一下:“將軍威武。”


    他們的拳拳之心還是很好的,但的確擋不住洋人的海軍。


    這個理想要實現,起碼等到李諭穿越前。那時候有了航母以及五代機,如果單純防守,別說老美自己,就算它帶上整個北約,也基本不可能突破中國的近海防禦體係了。


    不過很可惜,這些人都看不到那一天。


    薩鎮冰目前對海軍很有執念,畢竟去年日俄海戰太震撼,擁有製海權對目前來說確實很重要。


    李諭留下了薩鎮冰給的兩名準備赴美的學生資料後,又讓胡嘉言幫忙去清點了十台無線電設備。


    然後李諭好好給黎元洪以及他的幾個手下講解了一下無線電的使用。


    難度不是很大,關鍵是收發電的熟練度以及準確程度。


    黎元洪說:“難怪袁總督要在北洋武備學堂裏設置無線電班,這東西實在是再神奇不過!”


    “關鍵它們真的對戰爭意義非凡,對於海戰的成敗至關重要。”李諭給他們講了講日俄海戰中作用極大的無線電。


    兩人聽得熱血澎湃,薩鎮冰一拍桌子:“我迴去後,也要盡快安排資金購置無線電設備!”


    現在北洋已經買了很多,李諭說道:“對於海軍來說,無線電的作用要更加顯著。”


    兩人是越來越感興趣,根本不用李諭過多推銷。


    ——


    他們走後,清華學堂,也就是遊美學務處緊鑼密鼓地準備赴美學生的事宜,再過一個月就可以出發前往美國。


    李諭則趕緊把星戰後傳的稿子趕了出來,交給呂碧城潤色。


    這種做法已經證明比較靠譜,因為李諭的思想太超前,科幻更加超前,必須有一個這個時代生人控製一下節奏才行。凡是呂碧城覺得極度無法理解的,李諭就做一下修改。


    好在星戰本身是軟科幻,又有光劍設定,並且星戰故事的內核還是“家庭倫理劇”,所以不至於讓廣泛的讀者看不懂。


    忙完這些後,李諭就要準備跟著學生去一趟日本了。


    頭山滿已經催過好幾次,東京帝國大學以及京都大學都發來過邀請,作為亞洲第一個諾貝爾獎,李諭在學術界可是超級大名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