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和羅素又聊了好半天,他挺健談,甚至聊起了自己在幾年前愛上了一位有夫之婦。


    “你知道嗎,那種感覺是奇妙的,”羅素吐著煙圈說,“在一個下午,我騎著自行車時,突然感覺不愛阿魯絲(羅素妻子的名字)了。摩勒爾夫人那獨特的魅力如此迷人,讓我仿佛看見了愛的樣子。”


    李諭愕然,怎麽與孟德有同好?!


    羅素一生與七個女人有過往事,並與四位結了婚……


    李諭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麽評價,總不能誇他有建安風骨吧?


    好在這時希爾伯特與閔可夫斯基等人意猶未盡離開黑板,返迴了座位。


    閔可夫斯基也終於聊到一些李諭擅長的話題:“三年來,我花了大量精力在電動力學上,沒想到伯爾尼的愛因斯坦竟然已經遠遠走在了我的前麵。噢,那個愛因斯坦,總是不來上課——真想不到他能有這樣的作為!”


    在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之前,閔可夫斯基也漸漸摸到了相對論的門檻,不過並沒有跨出最關鍵的一步。


    李諭替愛因斯坦解釋道:“相對論目前屬於純理論階段,離不開數學,他現在已經意識到了數學的重要,正在拚命彌補。”


    閔可夫斯基貌似乎還是愛因斯坦的數學不抱太大希望,他說道:“我早就看過他的論文,但愛因斯坦在深刻理論的數學表達方式上,是粗糙的——我能這樣說,因為他是在蘇黎世跟我學的數學。”


    希爾伯特突然說:“下周在科隆要召開一場物理年會,要不你幹脆去做個演講,把你最近關於時間與空間的數學成就發表出來。”


    閔可夫斯基問李諭:“你去嗎?”


    “我肯定去,普朗克先生早就告訴我。”李諭迴道。


    閔可夫斯基又問:“愛因斯坦呢?”


    李諭說:“聽普朗克先生說,年會將提到量子理論以及相對論,愛因斯坦自然也會去。”


    閔可夫斯基說:“好吧,我就讓他知道什麽才是數學。”


    希爾伯特則說:“既然提到了數學,我想我也應該去。不過要等我上完這周的課程再出發。”


    從哥廷根去科隆比較近,所以李諭暫時繼續留在了哥廷根。


    次日,下起了鵝毛大雪,打開大門,積雪已經有二三十公分厚,李諭說:“糟糕,我們恐怕無法去教室了。”


    希爾伯特則不慌不忙搬出了兩套滑雪具:“我早就在等這一天。”


    李諭訝道:“您是要滑著雪去上課?”


    希爾伯特已經開始穿戴起來:“不要告訴我你不會滑雪。”


    李諭隻能也俯身去穿滑雪靴,好在之前與愛因斯坦一起在瑞士滑過雪。


    希爾伯特戴上眼鏡:“去年卡爾·龍格就一直充當我的滑雪教練,我發現這玩意真的非常有趣,當然了,也很費力。”


    希爾伯特走出家門,從他家去學校正好有一道斜坡,簡直是天然的滑雪場,“一定要跟緊!”


    李諭連忙跟上,心中不住感慨這幫數學家太會玩了。


    希爾伯特畢竟年紀比較大,來到學校時有點上氣不接下氣,他急匆匆趕到教室,依舊穿著那雙前頭帶尖、背後帶扣環的肥大挪威滑雪靴。


    喝了口熱水,氣息平穩後,希爾伯特就開始上課。


    李諭還是坐在最後一排聽聽。


    沒想到開始的半個小時,希爾伯特一直在複習上一堂課的內容。


    “上次我們看到了如此種種。現在,在新的情形下它似乎不適用了。怎麽可能呢?為什麽老方法失敗了呢?這是怎麽迴事?我們能做些什麽?我們怎樣才能擺脫這個困難?“


    隨著一連串的發問,希爾伯特才開始講新的內容。


    ——


    幾日後,李諭同希爾伯特、閔可夫斯基一同前往科隆。


    普朗克以及愛因斯坦、勞厄三人早早就到了。


    普朗克見到李諭後笑道:“我還以為你在哥廷根遇見了漂亮姑娘,自己的夫人都不管。”


    李諭說:“碧城與秋瑾二人想四處遊曆,這迴說不定已經到了丹麥或者荷蘭。”


    普朗克說:“這與我印象中的中國妻子一點都不一樣。”


    李諭說:“她們兩位號稱女子雙俠,當然不一樣。”


    愛因斯坦則走過來說:“東方的好朋友,終於又見到你了。”


    李諭同他握手道:“愛因斯坦先生,你的發明進展如何?”


    愛因斯坦說:“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問世。”


    好吧,大佬還在嘴硬……


    李諭又問道:“蘇黎世大學有沒有聘請你?”


    “並沒有,”愛因斯坦無奈道,“幾周之前我在看到一所高中聘請數學和畫法幾何學教師後,也遞交了申請,告訴他們我可以教物理,並且附上狹義相對論的論文。但他們似乎看不懂如此深奧的學問,所以在21位申請者中,我並沒有入圍複試。”


    愛因斯坦這種情況和很多不得誌的年輕人一模一樣,四處尋找突破口。


    但李諭反而覺得他這樣親和感更強。


    李諭笑道:“我迴頭聯係其他教授,共同為你再寫一封正式的推薦信。”


    幾人說話間已經來到了會堂之中落座。


    麵前的講台上方掛著一個橫幅,上麵寫著閔可夫斯基今天演講的題目“空間與時間”。


    “我想向你們提出的時空觀,”閔可夫斯基以溫和而響亮的聲音開始講演,“是在實驗物理學的土壤中發芽生長,這正是它們的力量所在。這些觀念對世界的改變將是根本性的,今後,單獨的空間和單獨的時間注定會消失於虛幻之中,唯有兩者的結合體保有其獨立的真實性。”


    閔可夫斯基一邊講,一邊在後麵的黑板上書寫,他的數學功底極好,隻短短的幾十分鍾時間,他就為相對論引進了自己極為高明又簡練的數學時空觀,根據這種思想,同一現象的不同描述能用極其簡單的數學方式給出。


    李諭早就知道這些結論,所以並沒有特別激動,但一旁的愛因斯坦則激動壞了,不斷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做著記錄。


    閔可夫斯基繼續說:“……通過我的數學,三維幾何變成了四維物理中的一章。現在,你們知道我為什麽敢說,空間和時間將消失在虛幻之中,而唯有世界本身將會永存。”


    最後,他頓了頓大聲說道:“現在,我可以宣布,‘幾何化的偉大時刻’到來了!”


    台下所有人情不自禁開始鼓掌,愛因斯坦激動道:“這不就是相對論所需要數學的整個武器庫!”


    此時的閔可夫斯基非常意氣風發,意氣風發到李諭感覺到萬分的惋惜。


    因為再過一年,閔可夫斯基就會離世。


    他死於急性闌尾炎。


    是的,這個在後世隻是小問題的疾病,此時仍舊萬分可怕。


    人類隻是在十幾年前有了進行闌尾炎手術的技術,再往前推,闌尾炎完全是絕症。


    不過即便可以做闌尾炎手術,術後仍然有十分大的風險,閔可夫斯基就是死於術後一周。


    閔可夫斯基死亡時隻有45歲,如果他多活幾年,對相對論的發展將會有無法估量的助力。


    演講完後,李諭並沒有返迴哥廷根,而是與普朗克、愛因斯坦一同返迴柏林。


    希爾伯特送別他說:“與你的每次會晤都令人印象深刻,今後務必保持長久聯絡。”


    李諭說:“那是自然,因為我還需要各位的幫助。”


    閔可夫斯基笑著說:“放心,如果策梅洛搞不定,我會幫忙。”


    迴到柏林後,李諭請求普朗克一同給蘇黎世大學寫了一封信,推薦愛因斯坦。


    看到兩位大佬的正式信函後,蘇黎世大學不得不審慎對待,同意讓愛因斯坦先做一名無俸講師,如果效果好,便可以晉升為教授。


    李諭把蘇黎世大學的迴函拿給了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相當高興,立刻啟程返迴瑞士。


    無俸講師自然不是大學編製內的,所以愛因斯坦並沒有放棄自己在專利局的正式的有編製的工作。


    大學讓他講授的課程不是相對論,而是常規的熱力學,每周四以及周六的上午開課。


    愛因斯坦專門打了發膠,一改往日隨性的發型和穿著,步入了講台。


    不過貌似他還是不太擅長講課,學生隻有三人,甚至有兩個是他在專利局的同事。


    無俸講師全靠聽課學生的數量,這麽看似乎真的失敗了。好在專利局的收入足夠支撐他日常生活。


    愛因斯坦講了一周後,才多了一名學生。這名學生也成了唯一堅持聽下去的。


    想想講課時下麵隻有一名學生的情景就有點……寒酸,這樣的話還不如直接上一對一私教。


    當年楊振寧聽課時,好歹是兩個人,多少能夠搭個伴。


    這位學生也是真有毅力,好在過不了幾年,這件事就可以拿出來吹個牛。


    總之,愛因斯坦初登講台,確實證明他不太擅長講課。


    他也一直不是當教師的那塊料,後來很多人對他上課隨性方式的讚美,更多是因為他無與倫比的才氣和名氣~~


    李諭自然知道情況,到時候要專門去一趟蘇黎世大學,幫上愛大神一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