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現在已經打得硝煙彌漫,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就命中大清命門。


    當年張之洞編練的湖北新軍可以說也是革命的種子。雖然張中堂心中想的是用這支軍隊效力朝廷,不過他的做法實在是太開明,湖北新軍的文化水平比北洋軍高了好幾個檔次;而晚清時候學文化知識的又都想著推翻朝廷。


    種豆得瓜了屬於是。


    不僅搞出了湖北新軍,在經過張之洞多年的經營後,湖北的發展非常不錯。革命軍拿下武昌後,在藩庫裏找到大量現金,還有漢陽兵工廠和軍械庫中的大量武器,足夠裝卸幾個師!


    湖北地區的兵源更不是問題,所以革命軍在短短的幾天內就擴充到數萬人。


    隻能說武昌起義雖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絕對是偶然中的必然,否則說不定也會像早些時候的十多次起義一樣失敗。


    另外,“民國第一偉人”黎元洪已經被半推半就著當上了湖北軍政府都督,此前他隻是個協統(相當於旅長)。


    再多說明一下,此時的軍製比較混亂,一般而言,最高的軍事單位叫做“鎮”,比如北洋六鎮。鎮的長官叫做統製,可以理解為現代的師長。


    鎮下麵叫做“協”,協的長官叫協統。


    協再往下叫做“標”,長官叫做標統,其實就是營長。


    黎元洪從一個協統一下子當上軍政府的都督,跨了好大一級。


    但黎元洪自己是不願意的,他在武昌起義之前還奉命抓捕過革命黨。


    不過黎元洪對共和倒是很向往,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舊軍官,所以革命黨還是決定通過諮議局推舉他當了都督。


    據說一開始黎元洪拚命想要把自己和革命黨撇清幹係,一再推辭:“我不是革命黨,我不能做都督。”


    然後革命黨直接拿槍頂著他腦門說:“你要是不當都督,我就一槍打死你。”


    黎元洪當都督新聞登出來後,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湖北民心,大家一看:原來黎協統也是革命黨啊!


    隨著革命軍勢如破竹,黎元洪也堅定了信心,終於剪去了辮子。


    他不再三緘其口,而是掌握了軍隊權力,甚至排擠掉了一些革命黨人。


    另一邊,清廷壓根沒想到湖北這麽快失陷,攝政王載灃火急火燎召開了會議。


    內閣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收了不少袁世凱的銀子,當即表態:“臣以為應重新啟用袁世凱,鎮壓湖北革命。”


    內閣協理大臣那桐也說:“臣亦認同應召迴袁世凱。”


    載灃一聽就火冒三丈:“除了袁世凱,難道我朝中就無人了?蔭昌,你能帶兵嗎?”


    蔭昌是內閣中的陸軍大臣,迴道:“臣願率軍鎮壓叛黨。”


    載灃很滿意,又叫過來自己的弟弟載濤:“伱也率一路大軍前往湖北鎮壓。”


    載灃有意讓自己的弟弟立功,不過載濤隻有24歲,哪有什麽帶兵經驗,隻是在法國的軍校短暫留過學。


    載濤囁嚅道:“我……”


    載灃看出他經驗確實不足,於是說:“不用慌,還有馮國璋率領第三路人馬。”


    載灃多少想借此機會玩玩權術,三路大軍中還是給了北洋係馮國璋一個位置,但如果有了功勞嘛,到時候自己就可以“論功行賞”。


    三支大軍全是從北洋六鎮中抽調,蔭昌為總統領。


    載濤負責的那一路並不開赴前線,而是守衛京畿地區。


    真要打起來,還是得靠馮國璋。


    可載灃絕對想不到,馮國璋已經從袁世凱那裏得到密令,隻有六個字:“慢慢走,等等看。”


    這個密令不僅對馮國璋的一路起效,蔭昌直接統領的那一路也完全執行了下去。


    所以第一天蔭昌就指揮不動大軍。


    此時湖北的清軍已經徹底支撐不住,載灃的腦袋比一個西瓜都要大,隻好派蔭昌去宣聖旨啟用袁世凱。


    河南項城。


    一大早,袁世凱先看了看馮國璋發過來的電報,自言自語道:“李諭的無線電報機真是好東西,在老家也能隨時知道朝中動向。”


    五姨太楊氏喊他:“老爺,雞絲掛麵做好了。”


    袁世凱來到餐廳,一口氣吃了一大碗掛麵和六個水煮蛋,用這三年說得很順口的河南話心滿意足道:“這麵,中!”


    袁宮保愛吃麵食,不過他吃的麵不一般,從宋朝時就是貢麵,“條細如絲,筋通爽口,耐煮不粘,色潔如銀”,是麵中極品。


    更難得的是,貢麵雖然已經很細,但每根仍有微孔,芯似管狀,工藝非常精巧。


    吃完飯後,袁世凱又在院中悠閑地散步。


    此時蔭昌端著聖旨走了進來:“袁大人,聖旨到。”


    袁世凱見到他後,嗬嗬一笑:“蔭大人,我的腿疾你是知道的,跪不下去。”


    蔭昌臉色有些難看,但現在不敢得罪他,於是直接念了聖旨:“著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率軍進發湖北,鎮壓叛軍,刻不容緩。”


    念完後,蔭昌扶著袁世凱坐到椅子上,假裝關切道:“過去三年了,宮保的腳疾好些了吧?”


    袁世凱歎著氣道:“我這腳啊,痼疾太深,實在沒法給朝廷效力。”


    當年袁被罷免,載灃就是以腳疾為由,袁世凱這會兒明顯是在嘲諷。


    蔭昌連忙說:“宮保,過去的事就不要計較了。”


    袁世凱卻明知故問道:“大將軍,你這次帶軍進攻武昌一定旗開得勝吧?”


    蔭昌尷尬一笑,避開這個話題說:“前任湖廣總督瑞澂竟然直接就跑了,真不是辦事的料!還得靠宮保出山!是我去找攝政王求情,才讓你迴來當總督的。”


    袁世凱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蔭昌,開什麽玩笑,現在大家都知道湖北失守了,朝廷卻讓我當一個已經失守之地的總督,不明擺著把我當槍使嗎?


    該不會是想玩當年周天子把方夷土地許給秦國,讓他們自己打的把戲?


    但朝廷的做法著實拙劣,竟然想出這種餿主意,真是不想效力。


    而且瑞澂與太平天國、鴉片戰爭時期的某些臨陣脫逃的滿大臣簡直如出一轍。


    袁世凱算是摸清朝廷底細了,好整以暇說:“真是謝謝蔭大人了,皇恩浩蕩!可你看我這腳,動不了啊!”


    蔭昌還以為他在記恨自己被罷免一事,於是說:“國難當頭,不要計較以前的事情了。宮保,士兵隻聽你的,你就出山吧。”


    袁世凱心想,朝廷既然知道隻有我能調動北洋軍,為什麽隻舍得給一個小小的湖廣總督?


    當初自己可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並且位列軍機。


    他冷笑一聲,說道:“慚愧啊,你大將軍神威,又有皇上聖諭,士兵怎麽可能不聽話?這是你表現的好機會!”


    蔭昌還想說話,被袁世凱打斷:“蔭大人,請迴吧。”


    蔭昌最終無奈地離開了袁世凱家。


    等他走後,剛才還一瘸一拐的袁世凱,立刻健步如飛,神采奕奕。


    國難當頭?是你愛新覺羅的國難,對我袁世凱來說,可是再好不過。


    嗬嗬,幫?是不可能幫的!


    除非,抬高點價碼。得加錢!


    ——


    載灃聽完蔭昌的報告,火氣更大,但根本發不出來,隻能讓慶親王奕劻聯係徐世昌。


    徐世昌作為北洋二號人物,當然明白袁世凱的心思,聽完慶親王希望袁世凱出山的要求後,笑眯眯道:“我可以幫這個忙,不過要是沒點沉甸甸的東西,是說服不了他的。”


    朝廷已經毫無辦法了,慶親王無奈道:“隻要是我能提供的,全部不會拒絕。”


    徐世昌笑道:“有王爺這句話,我就知曉了。”


    徐世昌當即乘坐火車來到項城麵見袁世凱:“宮保,你的願望就要實現了,說吧,你要什麽?”


    袁世凱微微一笑:“那你可要記好了。”


    次日的朝堂上,從河南迴來的徐世昌出列奏對:“稟攝政王,袁世凱說,讓他出山的話需要答應他的五項要求。”


    載灃冷冷道:“要求還不少,說吧。”


    徐世昌說:“第一項,袁世凱要求馬上立憲召開國會。”


    載灃道:“還用他說,我已經準了。”


    這隻是開胃菜,徐世昌接著說:“第二項,袁世凱要求皇上下罪己詔認罪。皇上雖年紀小不懂事兒,但輔佐他的攝政王有罪。”


    載灃腦門上的青筋暴起,怒喝道:“胡說!本王攝政以來,勤政愛民,何罪之有?”


    徐世昌就像一個麵無表情的奏對機器,繼續說:“袁世凱的原話是,三年以來朝廷權貴當權,違反祖製;而且官員百般勒索民財,並無辦成一件利民之事;從朝廷到地方,官員們實無一個守法之人!”


    袁世凱一點麵子都不準備給載灃留,同時貶低整個皇族內閣,也為自己啟用北洋係之人鋪平道路。


    畢竟這三年當權的都是你們愛新覺羅家,事情搞砸了,都是你們的錯。


    載灃氣得咬牙切齒,對徐世昌說:“徐世昌,你是要向本王宣戰?”


    徐世昌依舊麵不改色道:“攝政王,都是袁世凱說的。而且,還有兩條我沒說,分別是赦免革命黨,實行言論自由;以及……重新組閣。”


    袁世凱這五條一條比一條狠。


    聽到最後幾個字,慶親王奕劻感覺心在滴血:袁世凱莫非想要對朝廷來個大洗牌?


    但啟用袁世凱這事是自己力保的,於是含淚道:“臣願意讓出內閣總理大臣一職。”


    連皇族內閣都說話了,載灃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頹然問道:“袁世凱想用誰來組閣?”


    徐世昌從袖口裏抽出一張紙:“請攝政王過目。”


    載灃哼了一聲:“竟然已經準備好了。”


    他看了名單,差點背過氣去。


    袁世凱擬的內閣名單是:


    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


    外務大臣:梁敦彥


    民政大臣:趙秉鈞


    度支大臣:嚴範孫


    學務大臣:唐景崇


    陸軍大臣:王士珍


    海軍大臣:薩鎮冰


    司法大臣:沈家本


    農工商大臣:張謇


    郵傳大臣:楊士琦


    理藩大臣:達壽


    這份名單“含袁量”十足,基本都是袁世凱嫡係。


    除了薩鎮冰和理藩院大臣達壽,都是漢族。


    薩鎮冰是蒙古族,但他也屬北洋係。


    至於理藩大臣,本來就是處理少數民族事務的,找個滿族的達壽合情合理,況且這人沒什麽能量。


    總之,袁世凱算是把權力全都歸到自己手底下了。


    載灃的弟弟載洵罵道:“根本是在漫天要價、趁火打劫,他袁世凱想要獨攬軍政大權嘛?!”


    他倒是猜對了。


    徐世昌淡淡道:“請攝政王裁決。”


    載灃眼睛要噴出火,一字字道:“我答應!讓他趕緊給我來京城!”


    徐世昌垂首道:“臣現在就去發電報。”


    第二天,腿疾突然痊愈的袁世凱就帶著新內閣人員全都到了紫禁城。


    載灃看著春光滿麵的袁世凱,忍著怒氣說:“袁世凱,本王命你立刻馬上帶兵去剿滅叛軍!”


    袁世凱已經等了三年,根本不著急這一時半會兒,站在原地道:“請攝政王退位。”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的空氣瞬間凝滯,所有人都不約而同望向了載灃和袁世凱。


    載灃愣了幾秒,沒想到袁世凱出山的第一天就要搞掉自己!


    他拍了拍手,試圖緩解一下寧靜的氣氛,然後說道:“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我看你不隻是想讓我退,還想讓皇太後退位吧?!”


    袁世凱繼續不緊不慢說:“皇太後乃我大清無上之主,真正的一國之君。今後,我新內閣凡有大事必須請示皇太後。”


    袁世凱的政治手腕比載灃強太多,這一招拉隆裕太後踩攝政王載灃的手段非常有殺傷力。


    雖然知道袁世凱是在離間自己和載灃的關係,但隆裕聽了之後還是很受用。


    載灃指著袁世凱大罵道:“你大逆不道!”


    袁世凱有恃無恐,不管怎樣,他必須搞掉載灃,不然自己出山仍然隻是作為一杆朝廷想起了就用的槍,將來還會被無情拋棄。


    袁世凱說:“國家糜爛如此,攝政王,你難道看不見嗎?”


    載灃看向四周,竟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話,局麵似乎全被袁世凱掌控,此時的他終於有一種引狼入室的感覺。


    袁世凱又添一把火:“我新內閣保的是咱大清,倘若攝政王下野,我大清還在!一個是大清,一個是王位,攝政王隻能要一個,選擇吧。”


    載灃迴頭看了看龍椅上抱著溥儀的隆裕,她用一種看熱鬧的眼神看著朝堂上的爭鬥。


    載灃知道,自己徹底輸了,隻能對袁世凱放下狠話:“袁世凱,今日我大清隻不過暫時用一下你。有朝一日,本王定送你一口上好的棺材!”


    袁世凱說:“攝政王,我袁世凱高矮胖瘦你都看見了,送我的棺材可得丈量好尺寸,不要差了分毫。太大了浪費材料不說,弄不好裏麵不光裝著攝政王,還有咱的大清!”


    袁世凱此時儼然有古時臨近篡位大臣的意味。


    載灃終於忍不了了:“我現在就砍了你!”


    隆裕太後嚇得趕緊拉架:“夠了!載灃,國家弄成這個樣子,你攝政王當然責無旁貸。老佛爺臨終時說,遇上大事你要找我商量,可三年來,你總是獨斷專行!我看你歇歇也好,讓袁世凱把事情先理出頭緒。”


    隆裕的意思很明顯,站到了袁世凱一邊。


    她估計是想起了自己姑姑慈禧太後當年的做法,那時太平天國,八旗不堪重用,於是啟用曾國藩等一批漢人大吏,順利渡過難關。


    現在隆裕準備如法炮製。


    真是妙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