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迴到上海後,李諭又收到了盛宣懷的邀請。


    這位老哥現在已經到了馬上油盡燈枯的時候,叫來李諭,是想問一個很關心的問題:“李大學士,都說你是全天下,咳咳,全天下最有學問的人,尤其通曉洋人的科學之道。我想知道,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天堂與地獄,人死之後,會是怎麽個樣子?”


    他的問題還真不好迴答,畢竟是一個將死之人。


    盛宣懷看出李諭的猶豫,於是又說:“李大學士,你直接說吧,如果沒有好結果,而說了謊話,我依舊是含恨而終。”


    “含恨而終不至於,畢竟您留下了這麽大的產業,”李諭頓了頓,盡可能用對方可以聽懂的方式說,“盛公,那我就告訴你我所知道的,人死之後,確實什麽意識也沒有了,因為人類的思考源於大腦的活動,人死之後,心髒停止跳動,無法為全身供血,大腦自然也會死亡。至於天堂與地獄,隻存在於活人的心中。”


    “你說的是,我也沒算白活,”盛宣懷有些感傷,振作了一下後說,“讓你來,還有一件事要感謝你。如果沒有你的幫助,可能漢冶萍煤鐵公司就要被抵押給日本人。”


    盛宣懷是漢冶萍公司的總經理,漢冶萍和輪船招商局為盛家最大的兩個產業,而且屬於最優質的可持續創造現金流的產業。


    李諭則單純就是不想讓日本人得到好處,於是坦白道:“盛公,我單純看不慣日本人乘人之危而已,總不能讓日本人把好東西都巧取豪奪去。”


    “李大學士果然是國士,”盛宣懷讚道,然後把自己的大兒子盛恩頤叫過來,“恩頤,以後你要擔起大任,漢冶萍總經理一職必然由你接任。將來遇到什麽重大事情,做不了主,就找李大學士請教。他不僅是科學巨子,還精通商道,甚至能在美國人的地盤上辦起那麽大的產業。”


    盛恩頤老實巴交地說:“我記下了。”


    可惜盛恩頤實際上是個花花公子,超級敗家子。


    走出盛恩頤的臥房後,盛恩頤立刻原形畢露,找到李諭問道:“院士先生,通過什麽渠道可以買一輛包含您所有專利的高檔汽車?”


    李諭說:“每個月上海碼頭都會來一艘專門運送汽車的輪船,你去買便是。”


    盛恩頤又問:“我要是想給汽車全部鍍上一層金,有什麽難度?”


    李諭納悶道:“鍍金?汽車?我覺得最難的恐怕是如何防偷吧。”


    盛恩頤大大咧咧說:“那就沒什麽好擔心的了,就算被偷,也沒人敢開。因為我會讓全上海灘都知道,鍍金汽車是我盛老四的。”


    李諭實在無話可說。


    盛恩頤絕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不僅老爹厲害,他的老嶽則是外交總長孫寶琦。


    盛宣懷死後,留給他那麽大家產,24歲就當上漢冶萍公司的總經理,後來宋子文從美國迴來,還給他當過英文秘書。


    不過盛恩頤太作,這麽大的產業竟讓他敗光。


    其實盛宣懷知道自己兒子是什麽德行,所以他立的遺囑裏,專門把一半資產作為慈善基金,每年隻提取利息。


    相比此前的李鴻章等人,盛宣懷的資產比較透明,共計1295萬兩白銀,這是不得了的一筆財富,相當於後世幾十億,產生的利息自然也極大。


    盛家還有不少房地產,包括盛恩頤自己居住的蘇州留園。


    李諭沒時間和盛恩頤這種二代閑扯,但將來要是日本人再覬覦漢冶萍公司,自己怎麽還是得插一手。


    ——


    迴到豫園,李諭坐下沒一會兒,頭山滿突然登門造訪。


    “李君,不久前我剛去京城想找你,沒想到你就來了上海。”頭山滿說。


    李諭問:“頭山先生找我做什麽?”


    頭山滿笑道:“聊聊天,喝喝茶。”


    “如果隻是這樣,我這裏確實有好茶。”李諭說。


    頭山滿在客廳坐下,呂碧城端上明前龍井,頭山滿說:“可惜中國還是放棄了宋代抹茶,可惜啊。”


    李諭說:“我覺得蓋碗茶也挺好。”


    頭山滿說:“從種種跡象看,現在日本才是整個東亞的代表,一些東西保留在日本國也夠了。”


    “我怎麽聽著頭山先生這句話有點不對味?”李諭說,“您的意思該不會是人強自有三分理?放在二十年前,我認為你不會說出這種話。”


    “李君果然還是和第一次見麵時一樣,我就喜歡你這種性格,”頭山滿再次笑道,然後說,“這兩年孫先生在日本,一直住我那兒,他時常提及你。”


    李諭問:“孫先生最近狀況如何?”


    頭山滿飽含深意地說:“忙得很哦。”


    不得不說,頭山滿的政治投資確實成了。


    他是日本政府的民間代理人,以他的身份,很多事情操作起來非常方便。


    年初時,袁世凱曾派財政總長周自齊赴日,明麵上是為慶賀日本大正天皇加冕,暗地裏則有意尋求日本對其稱帝的支持。


    日本一開始非常歡迎,聲明要以國賓之禮對待。但等周自齊到了,日方突然聲稱皇室不便,請緩行期。


    而且日本立刻又發了個聲明,警告袁世凱不得忽視南方動亂而實行帝製。並且通過外相告訴駐日公使陸宗輿,如果不聽日方勸阻,日本將視雲南為交戰團體,認定北洋政府妨害東亞和平。


    反正就是一副非常討人厭的“東亞都歸我管”的樣子。


    小日本想學英國。可惜太晚了。


    很多人都看得出,日本在對袁世凱進行釜底抽薪,唯恐天下不亂;同時利用時局盡可能擴大在華利益。


    至於日本民間幫助反袁活動的組織,日方雖然沒有公開獎勵,但一直予以默認,給予頭山滿等人以極大的行動自由。


    頭山滿說:“我在國內時,聽說李君幫助大日本帝國獲取了許多關鍵的飛艇資料。”


    李諭立馬問:“現在進展到了什麽程度?”


    頭山滿說:“通過三菱的參與,已經造出了不屬於德國齊柏林公司的硬式飛艇。三菱公司兩個月前進行了一次從橫濱到東京的飛行測試,非常順利。”


    他們果然在按著李諭設定的路線走。


    李諭假惺惺說:“可喜可賀!”


    頭山滿說:“估計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像德國一樣,不僅有民用的飛艇運輸業務,還能夠進行遠程軍事打擊。繼對倫敦的幾次空襲後,德國飛艇再次空襲了巴黎,據說那些每天早起看新聞的法國勳貴們都嚇了一跳。我們也大大提升了對飛艇的信心。”


    李諭順著誇大戰果:“法國的貴族們在後方喝茶看報,把前線戰報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幾萬人的死亡隨口就能說出來。但隻是看到飛艇的影子,就嚇得屁滾尿流,要是投彈再準點,這些人可能也成了第二天的新聞。”


    頭山滿道:“看客成了新聞,想想就有趣。關於投彈的精準度,李君有沒有什麽更好的技術手段?”


    李諭聳聳肩:“我對軍事不太了解。”


    頭山滿顯然知道李諭曾經在北洋的軍校教授測繪學和彈道學的事情:“並不求具體的技術方案,隻是想知道有沒有理論上的可能。”


    李諭說:“隻是粗略一想,不可控因素都太多,單單風向就是無法控製的一條。”


    頭山滿問:“通過計算也做不到?”


    “肯定做不到,”李諭說,“空氣動力學非常複雜,裏麵甚至摻雜了混沌。”


    頭山滿對這個答案比較失望,“沒有什麽別的辦法?”


    李諭說:“除非炸彈會自己尋找目標。”


    頭山滿一拍手:“好主意啊!”


    李諭心中一驚,莫非他能猜出精確製導這種超前思路,沒想到頭山滿說:“要是讓士兵抱著必死決心……”


    李諭尷尬道:“神風?”


    頭山滿聽了這個詞更興奮,“打敗蒙古軍隊的神風!是的,就是神風。”


    李諭說:“那可是在天上,人又不會飛……”


    頭山滿說:“我指的並非空戰,決定戰役勝負的肯定還是陸軍,而決定陸軍能不能獲勝的則是武士道之精神。”


    不愧是浪人頭子,幾句話又繞到武士道上了。


    但李諭對武士道更沒有任何好感,“記得當初京師大學堂還有從日本國請來的心理學教授,不過我想貴國關於這項研究,已經開始有那麽一點歪曲。”


    頭山滿沒有聽出李諭話裏有話,隻是說:“有洋人曾經給我推薦過一個叫做弗洛伊德的奧地利人的心理學書籍,我讀了讀,並不感興趣。洋人的心理學要是這麽發展,是他們走歪了才對。”


    “好吧,我同樣不懂心理學。”李諭不再多說。


    頭山滿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還有一事,現在阿司匹林這款西藥聯合北京長春堂的避瘟散,幾乎已經將我們日本國的仁丹壓垮。李君,我知道你現在是上海拜耳藥廠的實際控製人,阿司匹林如此低價,恐怕不合情理吧?”


    李諭麵不改色:“國人窮困,我想惠及更多普通人,有錯嗎?”


    頭山滿說:“我有點想不通了,辦廠子不就是為了掙錢?你明明能夠以更高的價格銷售,獲得更多利潤,為什麽仿佛在做慈善?”


    李諭笑道:“您說對了,我就是想做做慈善。”


    頭山滿嘴角抽了抽。


    日本的仁丹之前在國內銷售火爆,後來北京的孫振蘭搞起了長春堂,並造出避瘟散對抗日本仁丹。


    孫振蘭外號孫老道,長春堂這名字聽著也有點道家味道。他還挺懂營銷學,在廣告上用了“太上避瘟散”的名字,仍舊抓著道家思想不放;然後寫上“內務部立案”、“農商部注冊”字眼,表麵自己的這款藥有皇家機密,同時有新成立的農商部背書。


    廣告的中間則是一個鶴發童顏的老道士形象。


    這可比日本那個留著八字胡的西洋形象更吸引普通老百姓。


    避瘟散的銷售漲得非常迅速,後來長春堂又來了個更擅長經營的,讓這款藥每年銷售額突破了兩百萬盒,徹底把日本仁丹壓了下去。


    但七七事變後,日本人耍起無賴,利用憲兵強行抓了長春堂老板,勒索大量贖金。


    頭山滿或許知道低價競爭這種商業手段,但現在真的更加捉摸不透李諭。


    他心想:李諭幫著日本搞到飛艇資料,似乎是站在日本這一邊;而他的很多舉動又像是在讓日本經濟不好受。


    搞不懂,實在搞不懂。


    頭山滿試探著問道:“將來李君會不會提高藥品價格?”


    李諭說:“那就要看生產規模,隻要有一點利潤就夠,我遵從的是薄利多銷原則。”


    頭山滿搖頭:“你的價格已經低於德國國內的售價。”


    李諭辯解說:“頭山先生,您的消息雖然很準,但沒有看透後麵的本質。”


    頭山滿問:“什麽本質?”


    李諭說:“德國如今通貨膨脹嚴重,物價漲了兩倍有餘,怎麽能拿他們的價格對比?”


    頭山滿說:“李君對經濟學原來有這樣的認知,可以說出通貨膨脹一詞。”


    李諭說:“另外,頭山先生,你要知道藥廠經營的策略,有些藥就得低價,想賺錢需通過其他的藥物或者服務。”


    頭山滿眼睛一亮:“比如?”


    李諭說:“比如可以讓男人重振雄風的藥。”


    頭山滿哈哈大笑:“還陽藥大都是假的,如果藥廠真能搞出來,確實能賺到無以複加的錢。”


    李諭笑道:“我隻是隨口舉的例子。”


    頭山滿說:“李君無所不能,未來要是開發出這種東西,我一定替幾位老朋友好好感謝你。”


    李諭一口茶差點噴出來:“頭山先生,在下不過開個玩笑。”


    頭山滿說:“我知道,但不管什麽,我都期待。因為我很想知道,一個藥廠除了生產害人的鴉片,到底能造出什麽賺大錢的東西。”


    李諭心想,原來你們日本人也知道毒品的害處,民國時期,各大租界都禁止鴉片,隻有日租界鴉片館橫行,就是為了賺黑心錢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