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岷山的一席話讓樂異揚覺得莫名其妙。葛岷山卻滿臉笑容,端起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說道:“我們道家最重清靜無為、修身養性。公子如若除卻心中的煩惱,潛心在穀中修煉,總有一日會超凡脫俗。”


    樂異揚道:“晚生從小學習儒家之術。孔聖人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家的精華就在於‘仁義禮智信’五個字。知曉仁,才能夠有憐憫之心;知曉義,才能夠挺身而出;知曉禮,才能夠處事得宜;知曉智,才能夠明辨是非;知曉信,才能夠以誠待人。君子不入世則已,入世則必先修其身,深諳仁義禮智信之道,繼而齊其家、治其國、平天下。”他停了停,哀聲說道:“晚生自以為學了儒術便可讓百姓脫離苦海,沒想到仍然無法阻止契丹鐵騎踐踏中原。”


    葛岷山聽後思索了片刻,對他說道:“樂公子,世事變幻無常,不必計較得失。老夫自幼跟隨黃王南征北戰,見過黃王的軍隊由盛變衰。隻是我們是屢敗屢戰,從未有過放棄的想法。公子乃謙謙君子,自當有所作為。老夫今日約你前來,正是想好好開導你。”


    樂異揚覺得葛岷山言之有理,說道:“晚生除了一些輕功之外,其餘武功差不多全都失去。如今隻能從頭來過,希望不會辜負前輩的期望。”說完,一邊端起茶杯,一邊將過往之事娓娓道來。


    那日橫空襲來一陣陰冷的黑霧,將樂異揚體內極陽的真氣盡數吸走。樂異揚說出此事的時候,葛岷山並不覺得驚訝。修道之人早已深諳陰陽之理。《黃帝內經》有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葛岷山歎了一口氣,說道:“天意不可違啊!樂公子,你不必灰心喪氣。禍兮福之所倚。你今年才十七歲,的確不能有太多內力在體內,否則一旦真氣衝破膻中穴,你就會七竅流血而亡。”


    樂異揚剛剛飲了一口茶,這時聽了葛岷山的話,連連嗆出聲來。葛岷山關心道:“樂公子,你沒事吧?”樂異揚放下茶杯,深吸一口氣,擺擺手說道:“晚生沒事。”


    葛岷山道:“樂公子,老夫不是有意嚇唬你。凡事都得循序漸進,習武更是如此。沒有幾年的積累,就算旁人將功夫傳給你,也是有害無益。”樂異揚點點頭,說道:“前輩之言如雷貫耳,晚生定會銘記於心。”葛岷山麵露微笑,從懷裏取出一本書,說道:“如今你要從頭再來,這本《少陽神功》心法送給你,你好好練習,一年之後再到穀中相聚,到時和我的徒兒比試。”


    樂異揚本想拜葛岷山為師,但聽他這樣一說,拜師的事情暫且擱淺。他接過《少陽神功》心法,問道:“老前輩,晚生有一事未明。數月前你給了我《太陰劍法》劍譜,現在又給了我《少陽神功》心法,晚生不知該練習哪種武功,還請前輩不吝賜教。”


    太陰劍法是《元和秘笈》上最高深的武功。幽寂穀中雖然人才濟濟,但無一人習得太陰劍法。少陽神功則是葛岷山潛心數十年的內功大成,實為幽寂派的鎮派之寶。太陰劍法與少陽神功孰優孰劣,迄今為止還無人可見分曉。


    葛岷山並不迴答,卻起身說道:“樂公子,你是喜歡天上的陽光多一點,還是喜歡山間的薄霧多一點?”樂異揚心中一驚,猜不透他老人家到底在想些什麽,於是如實說道:“陽光和薄霧都是飄渺虛無,晚生兩個都不喜歡。”葛岷山哈哈大笑道:“樂公子,既然你都不喜歡,那還是好好練武吧。”


    樂異揚從幽寂穀迴來,一邊走一邊思索著葛岷山的話,行出數裏路才恍然大悟,自言自語道地說道:“如果沒有陽光,哪裏還看得見薄霧。少陽神功是內功心法。隻有學成少陽神功,才能領會太陰劍法的招式。陸之誠倉促間習得太陰劍法,但沒有強大內功護體,倘若遇見一流的高手,後果會怎樣真是難以設想。”


    快到居住的山口的時候,樂異揚遠遠就望見蕭翠心的身影。他此時心情大好,不再沉迷於武功盡失的痛苦之中,連忙施展輕功,迅速飛向未婚妻身旁。


    蕭翠心也緩緩走過來,未等樂異揚站穩,就緊緊地抱住他,說道:“揚哥哥,你終於迴來了。”樂異揚看到她眼角還有淚珠,心中一陣迷糊,以為是她片刻未見到自己,便想念得哭起來,於是打趣道:“蕭妹,我才離開兩個時辰,你就傷心得落淚。萬一哪天我死了,你不是要哭得肝腸俱斷。”蕭翠心急忙說了聲“呸呸呸”,道:“揚哥哥,你就知道瞎說,我不理你了。”說完將身子轉過去,臉上卻露出了笑容。


    樂異揚用手抱住她,將她的身子轉過來,說道:“蕭妹,我錯了還不行!你若不是傷心,為何會流淚?”蕭翠心道:“翟姐姐和梅大哥要走了,我是舍不得他們才這樣的。”


    樂異揚清晨剛剛離開,就有二十餘名身穿便服的人騎著馬朝山中飛奔而來。這些人都是石重貴的宮廷侍衛,為首之人是郭榮,他身後跟隨的是杜遲。杜遲是杜重威的兒子。杜重威投降的那一日,杜遲就在京城當眾宣布與他斷絕父子關係,仍舊做他的大內侍衛,盡忠職守地保衛石重貴的安危。


    開封城破,契丹士兵朝皇宮猛撲過來。郭榮率領數百侍衛與契丹士兵拚死一搏,死傷殆盡。石重貴不忍心這些侍衛全都為自己殉葬,下令剩餘的幾十人立即撤退。皇命不可違。郭榮、杜遲等人雖然存了與晉國共存亡的念頭,此時也不得不突圍出去,以便將來有所作為。


    郭榮等人突圍之後,一直在開封府外密切監視城中動態。耶律德光下旨將石重貴及一幹皇親國戚前往北方,僅派出三百契丹士兵護送。郭榮與杜遲商議一番,決定在半路下手將皇上救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漢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鐧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鐧川並收藏晉漢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