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晚輩人教弟子,現為天庭海神,領玉帝之命前來火雲洞拜訪各位人族先賢。”


    “人教弟子,天庭海神?咳!”


    剛才還有些不拘小節的壯漢,聞言頓時端坐起身形。


    哪怕隻是身著蓑衣,依然不怒而威,那國字大臉更是透著少許霸氣。


    李長壽注視著這壯漢,眼前似乎緩緩升起了一座巍峨高山,屹立大澤之上,威臨天地之間!


    這是哪位退休人皇?


    就聽此人沉聲道:“可有天庭信物?”


    “自是有的,”李長壽立刻拿出玉帝陛下的親筆信,端在手中,其上有一條金鱗龍影在緩緩遊動,一縷玄妙道韻流轉開來。


    這大臉壯漢緩緩點頭,言道:“確為秉天道而行三界之天帝。”


    他話語一轉,又道:“你既自稱人教弟子,應當也是人族出身,為何以化身前來?”


    “不敢欺瞞前輩,”李長壽歎道,“弟子真身不敢在洪荒走動,如今也隻是以化身在天庭效命。”


    “那你如何自證身份?此地可不是你隨便撿了一封書信就能擅闖,”這壯漢皺眉道,“我倒是無所謂,若是驚擾了各位前輩清修,你當如何擔待?”


    各位前輩……


    這壯漢的樣貌,自己似乎在一副羊皮古卷上隱隱見過……


    李長壽心底劃過一道靈光,大概猜出了這壯漢的身份,笑道:“前輩莫非就是開山治水、造福蒼生,又鼎定九州、將人族基業推至大興的大禹陛下?”


    那壯漢麵色如常,淡定地點點頭,言道:“此地便是我輩分最小、功德最淺,莫要陛下陛下亂叫。


    如今我已非人皇,不過山中蓑笠翁。”


    李長壽笑著拱拱手,“是晚輩失言,前輩可驗晚輩天庭神位之力。”


    言說中,李長壽袖口輕輕飄動,腳下大澤先是泛起了一層層水波,隨後便見一群群遊魚自各處匯聚而來。


    此地遊魚大半都是靈魚,身上鱗片七彩斑斕,遊於水麵之下,照的人眼花繚亂。


    壯漢眼前一亮,隨手拿起一旁魚竿。


    李長壽含笑抬手一點,一條條靈魚朝著那木舟趕去,將大漢團團包圍。


    “哈哈哈!你個海神還能管湖裏的魚……咳!”


    這壯漢頓時心情大暢,口音又冒了出來,但隨之就幹咳一聲,端著魚竿,淡定地道了句:


    “你這海神倒也算厲害。


    不過,此地是湖澤之地,你竟也能施展神力,這是哪般說法?”


    這退休人皇的本真性情,倒也讓人頗感親近。


    李長壽聞言略作思索,心神一動,極快地反應了過來,這或許是大禹帝君在考驗自己。


    當下,他溫聲道:


    “江河聚雨露,百川終歸海。


    晚輩的神力雖是在海中才可如意施展,但天下水路大多與海互通,也可將神力映射在此地。”


    “好一個江河聚雨露,百川終歸海!”


    那壯漢讚歎一聲,見魚竿下沉,連忙起竿,一條靈魚破水而出,被這壯漢一把撈住,塞進了一旁魚簍中。


    隨之,這壯漢發出一聲舒坦的歎息,看著湖中那成群結隊的靈魚,微微擺手。


    李長壽那股神力煙消雲散,這些靈魚各自甩尾,迅速消失在湖麵之下……


    壯漢笑眯了眼:“不愧是天庭正神,天帝如今最器重的淩霄殿臣,一句百川終歸海,卻是剛好對我性情,足可見你之智謀。


    來坐吧,我在此地便是奉命等你,與你三問。”


    李長壽頓時不敢大意。


    火雲洞中有一位推演、占卜‘專業’的巨佬,便是那位伏羲氏,說不定真的能未卜先知。


    據傳,這伏羲氏乃女媧聖人娘娘之兄長轉世,接替燧人氏之位,帶領人族逐步穩定下來,一點點走向繁榮。


    燧人氏一生,都是在帶領人族與天鬥、與地爭,在巫與妖之間掙紮求存;


    伏羲氏則是將一部分精力放在了鞏固人族自身氣運,算是給人族以開化,完善人族修行之法……


    洪荒中的三皇五帝,每一位都是在上古之末,帶領著人族一步步興起,每一位人皇‘專攻’的方向不同,貢獻也不同。


    大世,來之何易。


    李長壽鎮定自若地駕雲向前,到了木舟上,坐在木舟尾端。


    大禹上下打量了李長壽幾眼,笑道:“這三問你若答不上來,今日就把禮物和信件留下,自行迴返,幾位前輩應該不會見你。”


    言下之意,卻是在提醒李長壽。


    隻要你問題答的好,那幾位人皇處有機緣可以撈……


    李長壽麵色頓時頗為凝重,拱拱手,正色道:“請帝君出題。”


    “第一問,你乃天庭天帝器重之大臣,又是咱們人族出身,假若天帝對人族降下災禍,你當如何勸說天帝收迴成命?”


    李長壽沉吟幾聲……


    這上來就直接開大?


    這個問題,無論自己怎麽答,都是難以完美,這就跟‘忠義如何兩全’的問題一般。


    大禹帝君眯眼笑著,靜等李長壽迴答,也未催促。


    李長壽坐在那思考良久,心底泛起了百般念頭。


    片刻後,李長壽有些慎重地道了句:


    “不勸。”


    大禹嘴角輕輕抽搐,笑罵道:“我問你如何勸,你卻說不勸,答非所問矣!”


    李長壽心底暗讚,這人皇雖退休了,但也是絲毫不糊塗,也並非是那麽容易被自己帶偏節奏。


    “前輩,晚輩不能勸,也不應去勸,還請前輩聽晚輩詳細道來。”


    “講,”大禹笑道,“任你能說的天花亂墜,若是講不出個道理,今日這一關你也過不得。


    說實話,做人皇時,能言善辯者我已見識了不少,你莫要起那詭辯的心思。”


    “晚輩不敢,”李長壽含笑點頭,開始了自己的……


    一辯。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問題之外。


    基本答案:


    【天道不以人族的意誌運轉,應當是人學會去與天地自然和諧相處,人也是天地的一部分。


    且災年、豐年都是天數,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禍福,天道有衡,不可輕破。】


    接下來,也可稍作延伸:


    【人無法決定天災是否降臨,但人卻可以抗爭天災,以人力度災禍。】


    隨後深挖立意:


    【人族此時是天地間的單一主角,應當時刻保持警惕,自強、自立,借天災以磨礪自身,避免被其他種族取代了主角之位。】


    最後再以人教理念點睛一句:


    “人法天地,道法自然。


    自然並不是一味的溫和,也有殘酷與暴烈。


    人族應當學會敬畏天地,才能長盛不衰,永為主角。”


    一篇‘退休人皇殿試滿分答卷’,就這般出爐了。


    甚至還可以搞個公式,套其他的內容進去。


    李長壽話語落下,大禹卻是眉頭緊皺,輕歎了一聲。


    見狀,李長壽也不免有些忐忑,問道:“前輩,晚輩可是有言語不當之處?”


    “並非如此,你答的十分不錯,就是有些過於標準,像是此前就備好了答案,讓我不好評價。”


    大禹沉吟兩聲,“算你過了這一關。


    第二個問題,若有一日,天帝想要下凡去紅塵之中行走,體會人族百態,你是阻攔,還是助力?


    迴答阻攔還是助力就是,不用多說話了,頭都聽大了……”


    李長壽聞言一怔,隨之便道:“不多管,此事乃天帝自己所想,與我並無關聯。”


    “很好,第三個問題……


    假若你被自己夫人因為一點小事就臭罵了一頓,你是該原諒她,還是該反擊迴去?”


    當然是選擇原諒她了!


    李長壽幾乎脫口而出,但隨之就意識到,這問題可能不是那麽簡單。


    第一個問題,看似問的是天帝降天災,實際上問的是人與自然。


    第二個問題,看似問的是天帝與人族關係,實際上暗有所指,應是伏羲大佬算到了玉帝陛下會下凡體驗‘人’生。


    不然封神大戰中的楊戩,‘玉帝外甥’的跟腳從何而來?玉帝必須是在凡塵之中輪迴修行,才有可能迴天庭時,帶迴去一位妹妹。


    那這第三個問題,看似是很家常的一件事,即‘丈夫被妻子臭罵’,實際上問的……


    應該是人族內部之間,母係族群與父係族群存在的矛盾問題!


    李長壽沉吟幾聲,道一句:“反擊,而且必須反擊。”


    “哦?!”


    大禹帝君精神一震,口音又不自覺冒了出來,卻壓低嗓音問:“為什麽這般堅定?”


    “自女媧聖母造人,各位先賢定下婚配嫁娶之事,男女之間就該是平等的。


    男子身強體健,多勞作,供應一家男女之衣食;女子孕育新生,多細膩,也會幫助男子勞作。


    兩者共同養育孩童,故此人族才可繁衍不息。


    無論是哪一方太強勢,都會造成陰陽之失衡;而一家不穩,家家不穩,則部族不穩,族群危矣。


    所以說,如果遭遇不公正之對待,就該合理的反擊,以維持陰陽之均衡!”


    大禹那雙大眼頓時滿是亮光,“道友所言,大道之理!


    不錯,夫妻本就該相敬相重,我還是昔日之人皇,治理九州大地,如何能在退位之後,被一婦人每日破口大罵!”


    李長壽這老神仙紙道人的表情頓時有些凝滯。


    這帝君……


    什麽情況?


    大禹站起身來,身形魁梧結實,一把拉住李長壽這紙道人有些單薄的胳膊,笑道:


    “走!道友隨我去!我今日當著道友的麵,好好說道她一!”


    這位退休人皇話語突然頓住,額頭冷汗涔涔;


    大澤方圓數百裏突然昏天暗地,李長壽下意識抬頭看去,卻見百丈高的空中,一抹倩影靜靜而立,對著下方小舟上的兩人張開右手。


    大禹虎軀一震,高聲喊道:“夫人,切莫動手,有客到!”


    “哼!”


    就聽雲上一聲冷哼,李長壽就感覺自己這具紙道人身上的仙力停止運轉,而麵前的大禹帝君,瞬間蒙上了一層石化之色。


    不等李長壽有任何應對,已是與大禹齊齊化作兩尊石像,衣袍、寶囊都無例外。


    雲上那倩影隨之消失不見,天地恢複清明,下麵兩個男人在心底留下了悔恨的眼淚……


    片刻後,一陣清風拂過,水麵蕩起微微漣漪。


    半個時辰後,兩對鳥兒路過,在大禹帝君和李長壽額頭各自停留了一陣,隨之展翅飛走。


    “那個……”


    李長壽心底響起了大禹的嗓音。


    “海神呐,對不住,連累你了。”


    “前輩,那位……”


    “我家夫人,這不是治水的時候虧欠了她,我也不好真的對她發火,”大禹咳了兩聲,“她這神通三天自行可解,海神你著急嗎?著急我就出手把咱們兩個救出來。”


    “不急,不急。”


    李長壽心底一陣抽搐,還好自己的心神無拘無束,與大禹尬聊了幾句,就留了部分心神在此地。


    這時候,還是不能跟大禹帝君多交流,這應是大禹帝君最尷尬的時刻……之一。


    於是,李長壽對軒轅前輩更欽佩了起來。


    不過話說迴來,據傳軒轅黃帝就是北俱蘆洲大玄龜轉世,有撐天的功德,洪荒生靈都欠了他一份因果。


    換做旁人,那般福源定然消受不起。


    ……


    與大禹帝君共患難的第二日,晴。


    小瓊峰上,李長壽正守著丹爐煉丹;


    此前尋寶紙道人團在中神州搜尋落寶銅錢下落時,主要目的沒達成,其他小目標倒是都達成了。


    《洪荒靈寶錄》自不用多說,這個沒什麽實際價值。


    李長壽順道還搜羅了一些靈草藥草,已經能夠著手準備煉製‘感悟’類丹藥,幫萬林筠老爺子、師父突破瓶頸。


    因要時刻關注火雲洞那邊,李長壽也不敢多分心,隻敢在此地琢磨丹道。


    正自無聊時,突然察覺到了後山棋牌室傳來一股輕微的靈氣湧動,似乎有誰突破……


    李長壽仙識立刻看透層層禁製,看到了渾身閃耀靈光的靈娥。


    此時,靈娥身周飄出一朵朵八瓣半的半透明蓮花,她玲瓏有致的身段更顯迷人,修為距離歸道九隻差一線。


    李長壽卻是略微皺眉。


    火候還是不足,道基還不夠穩定,自身之道模糊不清,在她能善用渡劫大禮包的前提下,渡劫成功率大概隻有九成七五。


    那份大禮包,可比李長壽當年給自己準備的,還要強力許多了。


    “看來,還是有必要弄一次修行訓練營。”


    不圖你渡劫飛升……


    但一定要活下去啊,靈娥。


    ————


    (ps:感謝老盟主“逗逼哪裏跑”飄紅打賞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歸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歸正傳並收藏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