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和有琴玄雅還沒反應過來,李長壽就對著空中遙遙一拜,朗聲道:


    “弟子明白。”


    而後站起身來,滿是‘感動’地看向有琴玄雅,讓後者也禁不住站了起來。


    有琴玄雅明眸帶著幾分疑惑,白嫩的纖指互相糾纏,冰藍色的裙擺蕩著如水波紋緩緩垂落,略有些失措。


    白澤笑道:“可是太清老爺聽到了咱們言談,給你下令了?”


    “白先生此言差矣,”李長壽歎道,“老師運籌帷幄、謀算千古,玉帝陛下之事定早已知曉,不過是給我少許提醒,勿要猶豫誤事。”


    白澤頓時皺眉沉思。


    這,就是自己跟水神的差距嗎……令獸絕望呢。


    有琴玄雅額頭掛了幾個問號,但李長壽不多說,她也不敢多問,全然不知發生了什麽。


    就聽得,長壽師兄與白先生開始商量起分工之事,似是要白先生時刻關注靈娥的安危,而長壽師兄也分一部分心神,在南贍部洲之中。


    有琴玄雅主動道:“長壽師兄,可有玄雅能做之事?”


    “此時我們商討的這些事,你暫時無法參與,”李長壽笑道,“在山中修行時,記得溫習我之前教你的那些動作。”


    “是!”


    有琴玄雅抱拳答應一聲,見李長壽與白澤繼續商討教書先生之事,就自顧自地召出火鱗劍匣,去了不遠處的空地上。


    輕輕吸了口氣,有琴玄雅身周亮起淡淡的金光,映得她那欺霜傲雪的肌膚更顯晶瑩剔透。


    她在麵前點出了一隻水鏡,映照著自己身形,而後左手握住火鱗劍匣的劍柄,向前輕輕一遞,身子側傾,纖瘦的身形湧動著耀目的光芒,整個人英氣勃發、宛若女武神一般。


    “正道滄桑!”


    動作保持幾個瞬息,有琴玄雅臉蛋一紅,收迴大劍,琢磨著剛才動作中,自己的神態還能如何改進。


    水潭旁,白澤抱著胳膊,用肩膀撞了下李長壽,傳聲道:


    “這位有琴玄雅,必將名傳三千世界。


    水神打算,何時讓她上天庭?”


    “三五年內吧,”李長壽端起茶缸喝了口,“具體還要看她的意思,我雖做了這麽多安排,但也不想強迫她做什麽。”


    白澤嘴角微撇,淡然道:


    “水神你這就有些不地道了,人姑娘一心為你做好這般差事,你還這般言說。


    有時水神總是下意識逃避一些責任,這誠然是為了躲避因果,但多少有些不美。


    既讓她走了這條路,為何不能直接給她明確的命令,她不過是人教道承出身,水神卻已是聖人認可的弟子,替她承受些壓力本就無傷大雅。”


    李長壽仔細想了想,笑道:“白先生教誨的是,也是我有些思慮不周了。


    那接下來,我便直接給玄雅安排上。”


    “水神思事,周全有餘;水神思人,總有不足呀。


    哈哈哈哈,玩笑之語,水神莫往心裏去。”


    李長壽搖搖頭,轉身看了眼靈娥的情形,開始做下一步計劃。


    半日後,李長壽藏在玉帝和王母身側的紙道人,時隔多年再次有了動靜。


    兩隻紙道人飛出地底,一隻化作了中年文士的模樣,換上了一身錦袍、拿一把折扇,另一隻紙道人放在袖中備用。


    就這般,大搖大擺朝這繁華的城郭而去。


    心底,也泛起了王母娘娘修改後的,有關玉帝與王母曆劫的‘劇本’。


    玉帝這一世,生而富貴,其父為這座城池的守將,手中掌握了一支凡俗兵馬,方圓千裏內也是赫赫有名。


    玉帝曆劫身名為‘華有銘’,從小調皮搗蛋,在將軍府後院稱霸一方,厭文好武、性情馬虎、做事粗糙、容易上頭且小肚雞腸。


    這是劇本設定,才不是玉帝本身性情!


    ——普通權臣認真臉。


    王母的曆劫身是本地城主府的大小姐,溫柔賢淑,名為‘夏凝霜’,因玉帝王母是一點神魂曆劫,他們成人後的麵容形貌都與本體相似,故夏凝霜早早就得了美人之名。


    按王母娘娘定下的劇本,華家與夏家本就親近,而夏凝霜從小就喜歡折騰華有銘,每次兩人見麵,都少不得一陣捉弄。


    李長壽本不願自己前來俗世……


    幹預玉帝和王母曆劫,本就是費力不討好之事。


    但架不住一個‘去’字,他也隻能硬著頭皮抵達此城,與玉帝和王母來一場不意外的‘邂逅’。


    邂……邂逅啥?


    李長壽還沒進城,仙識一掃,就發現了在一處茶樓中吆喝的少年。


    瞧這少年郎,劍眉星目、瀟灑不羈,大熱天披著個黑貂大衣,身體半正不正、半斜不斜垮在塌上;


    在他左右,穿著兵甲的一十六人、身著家仆短衫的八人,占了最前排的幾張桌子。


    茶樓一側的木台上,有幾位年輕女子正吹拉彈唱,唱的是酥人骨頭的小調,彈的是婉轉低迴的輕音,水平倒是相當不錯。


    這茶樓中幾乎滿座,茶樓的夥計東奔西走,送茶送點心收錢幣金銀,手上要的是四平八穩,腳下講究一個輕快無聲。


    一曲彈罷,茶樓角落有個大爺起身叫好,但剛喊半聲就被同行之人摁住嘴,低聲嗬斥著:


    “不要命了,華少爺讓喊了嗎?”


    這茶樓最前排的軟榻上,那位夏天穿貂的少爺淡定地清清嗓子,抬手輕輕鼓掌,道一聲:


    “賞。”


    有家仆立刻端著一隻托盤向前,隨便對其他姑娘撒了些金銀,又將一對價值不菲的鐲子,送到了那名彈琵琶的少女麵前。


    少女臉蛋通紅,起身對著華府的少將軍欠身行禮,柔柔地道一句:“多謝少爺。”


    “今天就彈到這兒吧,”少年起身道,“莫要累著了,我明日再來看你。”


    那少女忙道:“是,少爺。”


    那群持刀的兵衛和家仆立刻起身,在這少年身後排起了隊伍,大搖大擺出了茶樓。


    臨出門,茶樓掌櫃在旁跑了過來,對著少年連連作揖,而後低聲問:


    “華少爺,您什麽時候把瑩瑩納迴府中啊?


    瑩瑩的師父師娘一直催著小老兒跟您說一聲,你賞的東西已經夠多了,他們實在是不安啊……”


    “來,”少年招招手,已是差不多成人體型的他,勾住這掌櫃的脖子。


    這掌櫃額頭滿是冷汗,少年雙目毫無焦點地看著街上,淡定地道:“本少爺看個曲,就要把彈曲兒的帶迴家?


    那爺來你這多喝幾杯茶,是不是也要把你這茶樓盤下來?”


    “這、這……”茶樓掌櫃嘴都有些哆嗦了,“華少爺您別誤會,小老兒隻是……”


    少年冷笑了聲,拍拍茶樓掌櫃的肩頭,帶人瀟灑而去。


    街角,李長壽目睹著這一幕,拿著折扇遮著臉,當真有點沒眼看。


    也不知等玉帝陛下曆劫結束,迴想起這段‘囂張’的歲月,該是何等表情。


    而且按王母娘娘的劇本,華少爺大概十七八歲,就要經曆大起大落、富貴破滅、生活貧寒,再入贅到王母娘娘的府上,過幾年安生日子,再次家道中落……


    ——這是前後兩個劇本重合的結果。


    當然,這些都是注定的命途,存在改命的可能,生死簿定下的軌跡,也並非一成不變。


    呃,腦補一下玉帝陛下轉世身,站在城頭高舉長劍,對著天空大喊:


    ‘賊老天,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畫麵,當真經典!


    不過考慮到道祖老爺的情緒、玉帝陛下恢複正常後的顏麵,李長壽還是要做些工作,杜絕這般事發生。


    李長壽思索一二,在後麵跟了上去,先多了解了解玉帝曆劫身的性情,再去了解下王母曆劫身的情況,最後決定下一步如何安排。


    嘖,一想到自己奉聖人老爺的旨意,安排玉帝和王母……


    也是相當刺激。


    ……


    李長壽尾隨了華有銘半個月。


    他看到了華有銘花花公子的一麵,在城中隨意玩樂,走南走北,逛攤喝茶,跟城中其他權貴家的少爺聊天吹牛,然後被一名年紀較大的公子哥忽悠著去了花樓。


    結果又被華府的一位副將帶兵抓了迴去。


    也見證了華有銘因此事,遇到其他小夥伴時,被奚落的場景——


    華有銘走進一處酒樓的高層,所有喝酒的公子哥都看著他發笑,有的喊道:


    “華少爺,又被你娘親抓迴去了?”


    華有銘眼一瞪,撩起長袍下擺塞進腰帶,快步上去就把說話和大笑的幾人胖揍了一頓,揍的那是一個鼻青臉腫、哭爹喊娘。


    而後華有銘抓起那幾個公子哥的荷包,隨手扔到了旁邊想拉架又不敢向前的夥計手中:


    “今天這酒樓所有花銷,他們幾位公子付賬。”


    酒樓上下頓時歡唿雀躍,樓內樓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順帶著,李長壽也搞明白了,為何會出現那幾條紅繩。


    這是一年前,華有銘剛出華府,跟一群權貴家的少爺結成好友,吹牛時說了大話。


    華有銘到了年紀,心底本來就有點蠢蠢欲動,而身旁狐朋狗友吹牛的時候,一個喊著‘我要娶十個’、一個喊著‘我要娶二十個’;


    華有銘冷哼一聲,拉開衣襟,露出了其內寫著的‘大誌’二字,淡然道:


    “本少爺要讓更多女子得到幸福!”


    於是一戰成名,成為這個小圈子有名的新貴。


    也就是在這般風氣下,華有銘開始變得有些輕浮氣躁,一來二去,還真就瞧上了幾個姑娘,但一來懵懵懂懂,二來家裏母親管得緊,他也不敢真的搞事。


    相思這種事,可以是情深,也可以是單純的饞。


    華有銘就是屬於後者,投射到了姻緣泥人上,這就出現了姻緣殿中的情形。


    自己該如何引導?


    李長壽並未著急趕去華府,而是開始調查這座城池內外的情形,將附近數千裏內的凡俗勢力關係都列了出來。


    事關玉帝陛下,總歸是要穩健一些。


    李長壽此時,並不想去做玉帝曆劫身的‘老師’,思前想後,決定混入華府,做一個伴讀書童……


    華府?高級伴讀書童?


    這一集自己上輩子好像在哪看過。


    李長壽笑了幾聲,就開始了第一波嚐試。


    他化作一名少年,背著行囊、風塵仆仆,到了華府後門前,剛想靠近,就被兩名兵衛阻攔:


    “站住!幹什麽的?”


    “我是讀書學謀的學子,因家道中落、無力生活,故想來府上問問,這裏缺不缺伴讀的書童?”


    “不缺”


    “兩位……”


    “放狗。”


    李長壽眼一瞪,話還沒來得及說兩句,後院門打開,幾條四五寸高的小奶犬衝了出來,追著李長壽跑了三條街。


    這兩位守門大哥之冷酷,當真讓天庭普通權神頗感敬佩。


    李長壽悄悄摸迴後門,對著華府一陣思量。


    正此時,有個穿著長褂、留著絡腮胡的中年男人湊了過來,對李長壽嘀咕道:


    “兄台也想進華府混日子?”


    “哦?”李長壽笑道,“兄台莫非有門路?”


    “那是,我們專門幫兄台這般,想進華府幹活卻沒路子的英雄好漢。”


    這中年男人大拇指對著身後擺了擺,“我們兄弟幾個當死屍,稍後您就推著我們去後門,哭的慘一點。


    府裏的夫人心腸軟,你一哭肯定會被收……哎,兄台別走啊兄台,您都不問問價的嗎?


    我們隻收您入府後一年的工錢,分兩年給就行!


    兄……呸!自己混去吧!”


    李長壽快步離開,走了幾步也是忍不住笑出聲來,頗感有趣。


    罷了,還是用見效更快、跟白澤商議的備用方案吧。


    裝大賢。


    李長壽拿出了兩個月的時間做準備。


    他先選定一名中年文士的模樣,在俗世混了個教書匠的身份。


    而後,先在附近的一座大城中,炒起了‘人族當代賢才’之名,讓這名聲在方圓千裏流傳開來。


    這跟海神教的《海神小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在於一個新奇、有趣,讓人能口口相傳。


    像什麽:


    勸誡年輕人時、後腦勺現出金光,勸說賭鬼重新開始嶄新人生,坐在花樓前講了兩天兩夜的道理,這花樓直接就塌了,花樓掌櫃善心大發,花樓姑娘半數贖身離開;


    除此之外,他走過之處,死魚變活、枯井生水,席地而坐、地生花朵,抬手一招就會引來漫天飛鳥盤旋。


    待名聲火熱起來,李長壽趁熱拜訪當地最有名的書院,一場辯論讓幾名白發蒼蒼的老賢才高唿老師,自身卻飄然而去……


    炒名聲隻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走排場。


    李長壽宣布要外出遊學,不知哪個城池想接待,聞訊而來的各城城主信使捧著禮物,在街上排起了長龍。


    李長壽又用一句‘懶得走太遠’,就近選了三座城池,讓自己的名聲又提了一大截。


    他故意把真正的目的地,也就是華府所在城池,放在了行程的最後,花費十天走過了兩座城,開了幾場‘點撥’大會,最後帶著滿身榮譽,抵達了華府所在城。


    李長壽前來那天,兵衛迎出十裏、滿城男女老少夾道歡迎,隻是鮮花就撒了幾百斤,城內權貴設宴款待。


    席間,李長壽又說了幾句:


    “人生太短,天地太大,吾心雖懷無限,然雙足不堪用。


    本城人傑地靈,風景也是不錯,稍後吾就在此地逗留三年,開一小小的書院,教導七八名弟子,而後再繼續遠行,探究天地之邊界。”


    眾權貴不由大喜,一個個湊向前來,各自言說自家孩子如何出色。


    李長壽笑著搖頭,說自己不收學費、不收禮物,隻納聰慧靈敏之弟子;


    等書院建成,請他們帶自家孩童來過過眼。


    就在城中繁華地帶,這位當代大賢買了一座大宅院,出手十分闊綽;


    短短一夜之間,宅院原本建築消失不見,李長壽在其中布置了一片竹林、一方水池、幾座假山,隻有兩間竹屋點綴其間。


    有凡人想要硬闖,卻在宅院中迷失方向,從哪進去,就迷迷糊糊從哪出來。


    頓時,但凡有點見識之人,都知這是城中來了‘高人’,一家家公子被送到了書院前,由各家大人領著排隊。


    李長壽又放出話來,要收四名男弟子、三名女弟子,合北鬥之數。


    城中權貴再次激動了起來,又有大批女童、少女趕來書院前。


    排隊的順序也很現實,誰家大人地位高,誰就排在前。


    華有銘與夏凝霜在書院門前再次相見,原本華有銘身為本城守將之子,穩穩排在第一位;但戴著麵紗的夏凝霜一來,直接柔柔弱弱地往華有銘身前一站,扭頭露出一份楚楚可憐之相。


    華有銘剛有點感動,就聽夏凝霜低聲道了句:


    “去,後邊去。”


    華有銘劍眉一豎,眼前浮現出自己從小被眼前這少女,折磨的種種情形!


    三歲午睡被窩被潑水,五歲捉蟋蟀被推泥坑,七歲被蜜蜂追著滿院跑,九歲爬房頂被撤梯,十一歲……


    當下,華有銘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向前踏出半步,眼一瞪、拳一攥。


    夏凝霜輕輕眨眼,麵紗後的臉蛋上滿是柔弱。


    “你要打我嗎,小銘銘?”


    “本少爺不跟你一般見識!”


    華有銘冷哼一聲,後退兩步,後麵人群頓時傳來幾聲輕笑。


    叮、叮鈴……


    書院門後傳來鈴聲,大門自行開啟,裏麵傳來一聲話語:


    “最先二十位入門者可聽我講課,依據課堂表現決定去留。”


    眾少年、孩童立刻就要一擁而上,夏凝霜與華有銘在最前占盡了地利。


    但夏凝霜跳進木門後,華有銘轉身瞪著後麵要衝上來的人群,還有些稚嫩的麵容竟滿是威嚴。


    他低喝一聲:“擠什麽擠!衝什麽衝!自己有幾斤幾兩不知道嗎?


    那些平日裏不學無術的站外麵!敢仗著自己家裏勢力,搶先進去瞎占名額的,少爺我見一次打一次!”


    言罷,華有銘自己竟也不進門,倒是讓李長壽頗感驚訝。


    而李長壽正想該如何讓華有銘入內時,華有銘又大大咧咧地喊了句:


    “讓識字超過一百個的先進!”


    原本衝在最前方的十多名少年孩童,不由頓住腳步。


    他們,做不到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歸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歸正傳並收藏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