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六日,星期二!


    落日的餘暉漸漸散盡,黑暗在不知不覺間籠罩住了整個天空,夜幕下的四九城,霓虹閃爍,燈火通明。


    就在今天,章韶涵給盧家帶來了一個小天使!


    可惜,盧德雙注定不能親自給這位侄女送上祝福,因為此刻他已經身處萬米的高空,一架飛往美國的飛機上。


    十一多個小時之後,盧德雙一行人終於到達了目的地,美國矽穀!


    這次來美國的原因,其實是人人網在美國遇到麻煩了!


    “到底怎麽迴事?”


    “董事長,是這樣的,在一個星期前,網上突然冒出一些有關人人網“侵犯個人隱私”、“限製言論自由”等等內容的帖子,也怪我們沒有第一時間處理,沒想到被對手利用起來,引發了美國網民對咱們實名製度的激烈爭論!”


    蔣睿的臉色也不是很好,可以說,這次過錯,完全是他們的大意,如果第一時間處理,相信就算被對手利用起來,也不會瞬間引爆,讓他們完全措手不及。


    “我當初怎麽跟你們說的,要時刻關注美國網民對實名製度的反應,你們就這樣做的?是不是都我的話當成耳邊風了?”


    盧德雙是憤怒的,要知道在人人網登陸歐美各國的時候,盧德雙就已經再三提醒過被派來美國的各部門負責人,一定要注意使用人人網玩家對實名製度的態度。


    可現在呢,犯下低級錯誤就算了,居然還被競爭對手給利用了,直到事情大發了,才想到自己,當初幹什麽去了?


    看著會議室裏全部低頭不語的蔣睿等人,盧德雙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按著太陽穴,問道:“現在輿論是什麽情況,大家對實名製度的態度如何?”如果罵死這群白癡,能夠挽迴局勢的話,盧德雙絕對能夠罵上三天三夜!


    聽到盧德雙的詢問,底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視線全部匯聚在負責收集網絡上對人人網看法的丹迪·伊格斯身上,這位是人人網登陸美國之後,紅杉資本安插進來的人,可以說,他是需要負責這次事故的人!


    丹迪·伊格斯心中暗罵其他人不仗義,可誰讓他惹出來這檔破事,弄得大家臉上都不好過,哪還會仗義,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丹迪隻能硬著頭皮,對上盧德雙吃人般的目光,顫顫的迴答道:“boss,我們已經及時的處理,相信……”


    “不要跟我說這些廢話,告訴我想要的答案!”


    丹迪心一沉,看來自己這次要兇多吉少了,認命道:“支持實名製度的人,占據百分之十二,對實名製度中立的人,占據百分之八,反對實名製度的人,占據……百分之八十!”一邊匯報,一邊不忘觀察盧德雙的臉色,說到最後,盧德雙已經完全鐵青了。


    “蔣睿,喊保安進來,讓他滾!”


    盧德雙再也壓抑不住憤怒了,他雖然已經準備好過來收拾爛攤子,可特麽輿論一邊倒的情況下,他又不是神,怎麽可能解決的了,唯一的辦法,隻能放棄施行實名製度。


    其實早在人人網登陸歐美各國的時候,盧德雙就已經猶豫過,要不要繼續施行實名製度,畢竟在亞洲地區,華夏已經完全沒有問題,韓國、rb香江等等地區,雖然也遇到過排斥,但因為沒有對手的原因,加上跟政府那邊的合作,還是成功的推行了實名製度!


    可等人人網登陸歐美各國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因為人人網迎來了競爭對手,其中就包括馬克·紮克伯格帶來的臉譜,前世全球排名第一的社交網絡平台。


    不過相比起已經發展好幾年的人人網,臉譜的誕生,就被打上了抄襲人人網的頭銜,因為你臉譜的起家方式,跟人人網的起家方式,完全是一模一樣,說不是抄襲,還真沒人相信。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點,導致臉譜在眾多後起之秀裏,迅速的脫穎而出,在今年五月份,人人網登陸美國的時候,臉譜已經初具規模,拿下了所有常春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學校。


    也是為數不多的幾家拒絕人人網收購的社交網絡平台!


    正因為在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盧德雙曾經考慮過,是不是要放棄施行實名製度,畢竟前世有關網絡實名製度的一些過程,已經清晰的告訴盧德雙,想要讓人們接受實名製度,真的很難。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跟互聯網有關的經典名言,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紐約客》雜誌的這句名言廣為流傳,甚至被視為網絡自由的宣言。從互聯網誕生之初,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網絡是可以盡情狂歡的一片天地,在這裏,大家可以不顯露身份地暢所欲言。


    可一直以來,各國政府對於網絡言論限製較少,隻有涉及有組織犯罪和性犯罪的言論會被警方監控。然而,匿名製在帶來更大程度自由的同時,也帶來了汙言穢語和煽動性言論。匿名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同時,似乎也成為一種網絡傷人工具。


    前世,美國曾經發生過一件轟動一時網絡暴力,梅根事件!


    說的是2006年,美國密蘇裏州一名49歲的女子勞麗·德魯與其女兒及雇員,在社交網站聚友網上,讓一名虛擬的16歲男生喬希·埃文斯連續數周向13歲的少女梅根表示好感,之後又對其進行惡語辱罵,並稱“世界沒有她會更好”。其他不明就裏的網民隨後也加入了羞辱梅根的行列,最終導致這名女孩自殺。


    而勞麗·德魯之所以這麽做,僅僅是為了報複梅根早前與她女兒吵過架。


    看到梅根事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沒錯,前不久發生的蓀麗事件,其實也是一起非常惡劣的網絡暴力事件,如果網絡暴力的對象不是蓀麗,又或者說蓀麗背後沒有盧德雙,那會不會又是一起梅根事件的受害者?


    也正是如此,盧德雙最終沒有放棄,決定先從美國這裏來嚐試下實名製度,然後看看效果,再決定其他歐美國家要不要施行實名製度。可沒想到,盧德雙已經再三交代,時刻關注實名製度的一切信心,可手下人卻當成耳旁風,導致僅僅幾篇言論自由跟隱私權的帖子,就讓人人網的實名製度一敗塗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巨星推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殘花葬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殘花葬曰並收藏華娛之巨星推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