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鳳舞九重天[綜武俠] 作者:莫子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憋著憋著,就憋到有一次明明是對著自己最喜歡的鯽魚湯都一聞就吐了。
一吐就吐到胃部抽搐、臉色發白,別說吃飯,連水都喝不下去。
偏偏皇帝那頭前朝正忙,皇後不叫人去打擾他;
宮九那邊也是在京中憋屈了好些時日、好不容易熬過了元月十五、剛與向曉久攜手出京浪,
皇後心疼這弟弟,明知道他多半還未出城,也不願掃他興致……
最要緊的是皇後心裏也沒覺得是什麽大事,便隻命人傳了禦醫來。
結果一把脈……
不準備去打擾的還是去打擾了。
不想著阻攔的人到底還是攔了。
而被打擾的、被攔下的人,也都沒有絲毫不滿。
皇帝高興得隨口交待兩句就拋下諸位大臣往後宮跑、還跑得連靴子都掉了不說,
被他拋下的那些大臣之中,哪怕是出了名的倔老頭楊先生,也還滿臉笑。
宮九和向曉久兩個,教程倒是比皇後估摸的快,別說出了京城門,那倆趁夜共乘飛鳶,都快飛出了北直隸了。
正剛降落歇腳、準備用個早膳呢,就接到了消息。
這一迴真是連飛鳶都嫌慢,直接將輕功用到極致,多少人連殘影都沒見著,隻覺一陣風吹過?
第五十三章
你道大家都是為何如此?
卻原來皇後竟是診出了身孕!
皇帝十五歲大婚, 前朝後宮盼著這個孩子, 差不多也盼了二十年。
盼到了大家都要放棄了,都默認東宮住進個太平王世子了, 結果皇後那鐵樹, 竟也開了花?
嚴格的正統派自然是歡喜的,可那些傾向太平王府的,可就不免起了些小心思。
尤其是那些近半年才倒向太平王世子的原所謂中立派,這會子更是不知道多少人, 悔得腸子都青了。
甚至哪怕是歡喜的正統派,也未必沒有憂心。
像楊先生那種, 不曾與石太師有甚師徒緣法、卻巧妙重現他某些特質的, 更是隻差沒把
「如今太平王世子也還不錯,王朝百姓也都好好的, 皇帝又搞嘛」
掛到臉上了。
虧得宮九迴來得早。
仍然是走之前那種不許通報就在皇宮中橫衝直撞的囂張, 好在沒一路直接撞進後宮去,好歹還拐到前朝這裏甩幾句話:
「皇嫂有孕,皇兄後繼有人,我心甚慰。」
「我知道宮中多少還是有諸位些許耳目,但今時不同往日,諸位最好都把手縮迴去, 別等我鬧出來了, 那就不隻是好不好看的問題了。」
「對了, 皇兄早答應了我, 這一胎無論是皇子皇女, 都兼祧我母妃那一房的祭祀,但無關太平王府。
我年輕學問淺,不知道如何操作合適,有勞諸位趁著這幾個月多費神,頂好滿月就把事情辦了。」
——不是,這皇帝就這麽一根獨苗苗,而且就這種勤勞播種二十年,才生出這麽一根的產出率,說不定一輩子也就這麽一根獨苗苗,你這麽個身強體壯要不是太浪早能兒女成群的,還非要搶一半去,到底是什麽騷操作?
眾臣麵麵相覷。
倒也有那麽一些猜測皇帝可能是要用這種手段平穩過度宮九的,隻不過想起當年趙匡義兄終弟及之時、也曾不止一次說要傳位侄子故事的,卻也更多。
一時還真不好隨意做甚反應。
連楊先生那麽個耿直的倔老頭,都先在肚子裏打著腸子呢!
然而宮九也不需要他們做什麽反應,接著放另一個大雷:
「另外,我的婚禮也該準備起來了……
話說,史上雖仿佛聽說有男皇後,卻沒聽說皇家子弟出嫁要怎麽辦的,不過我也不挑剔太多,隻求盡快,最好就在皇嫂那一胎滿三月之後、足六月之前——
畢竟一輩子就嫁這一次,再急也頂好在兄嫂都有精神有精力的時候
——禮儀無所謂,婚禮服飾也不需各位操心,隻兄嫂非要我從東宮出嫁,又因為早收了我那未婚夫的聘禮,還要備上一份嫁妝給我帶出去……
少不得也要有勞諸位辛苦趕一趕了!」
——不是……
——你說的什麽……
——嫁人?果然是老朽老朽老昏聵了吧?這都誤聽成什麽荒唐話了……
——不是,你都要嫁人了,為什麽還要拉幫結派擺出一副要爭奪皇位的陣仗啊摔!
傾向太平王府的那群人固然很抓狂。
但不僅僅傾向於太平王府的那群人在抓狂,中立的、反對的……
也一陣陣的頭暈眼花。
麵對如此勁爆的言論,什麽太平王世子果然和太平王這個親爹十分不對付,連從皇帝那裏搶上半個娃都強調隻給親媽不給他啦;
什麽皇後早不懷孕、晚不懷孕,偏偏在皇帝都叫人住進東宮了,群臣也逐漸適應了的時候才傳出孕信,可真是叫人歡喜都歡喜不盡興啦……
都比不上堂堂皇家子,還是連東宮都住進去了,隻差那麽一個黃道吉日正式賜婚就是國之儲貳了的皇家子,居然要把自己嫁出去來得震撼!
內閣首輔劉大人簡直要暈。
偏偏宮九最是盯著他:
「皇兄不是早在將東宮收拾出來之前,就先和劉首輔說過,要擇吉日與我賜婚的嗎?
劉首輔當時還和皇兄道了喜,又預祝了皇兄後繼有人了呢?」
</br>
一吐就吐到胃部抽搐、臉色發白,別說吃飯,連水都喝不下去。
偏偏皇帝那頭前朝正忙,皇後不叫人去打擾他;
宮九那邊也是在京中憋屈了好些時日、好不容易熬過了元月十五、剛與向曉久攜手出京浪,
皇後心疼這弟弟,明知道他多半還未出城,也不願掃他興致……
最要緊的是皇後心裏也沒覺得是什麽大事,便隻命人傳了禦醫來。
結果一把脈……
不準備去打擾的還是去打擾了。
不想著阻攔的人到底還是攔了。
而被打擾的、被攔下的人,也都沒有絲毫不滿。
皇帝高興得隨口交待兩句就拋下諸位大臣往後宮跑、還跑得連靴子都掉了不說,
被他拋下的那些大臣之中,哪怕是出了名的倔老頭楊先生,也還滿臉笑。
宮九和向曉久兩個,教程倒是比皇後估摸的快,別說出了京城門,那倆趁夜共乘飛鳶,都快飛出了北直隸了。
正剛降落歇腳、準備用個早膳呢,就接到了消息。
這一迴真是連飛鳶都嫌慢,直接將輕功用到極致,多少人連殘影都沒見著,隻覺一陣風吹過?
第五十三章
你道大家都是為何如此?
卻原來皇後竟是診出了身孕!
皇帝十五歲大婚, 前朝後宮盼著這個孩子, 差不多也盼了二十年。
盼到了大家都要放棄了,都默認東宮住進個太平王世子了, 結果皇後那鐵樹, 竟也開了花?
嚴格的正統派自然是歡喜的,可那些傾向太平王府的,可就不免起了些小心思。
尤其是那些近半年才倒向太平王世子的原所謂中立派,這會子更是不知道多少人, 悔得腸子都青了。
甚至哪怕是歡喜的正統派,也未必沒有憂心。
像楊先生那種, 不曾與石太師有甚師徒緣法、卻巧妙重現他某些特質的, 更是隻差沒把
「如今太平王世子也還不錯,王朝百姓也都好好的, 皇帝又搞嘛」
掛到臉上了。
虧得宮九迴來得早。
仍然是走之前那種不許通報就在皇宮中橫衝直撞的囂張, 好在沒一路直接撞進後宮去,好歹還拐到前朝這裏甩幾句話:
「皇嫂有孕,皇兄後繼有人,我心甚慰。」
「我知道宮中多少還是有諸位些許耳目,但今時不同往日,諸位最好都把手縮迴去, 別等我鬧出來了, 那就不隻是好不好看的問題了。」
「對了, 皇兄早答應了我, 這一胎無論是皇子皇女, 都兼祧我母妃那一房的祭祀,但無關太平王府。
我年輕學問淺,不知道如何操作合適,有勞諸位趁著這幾個月多費神,頂好滿月就把事情辦了。」
——不是,這皇帝就這麽一根獨苗苗,而且就這種勤勞播種二十年,才生出這麽一根的產出率,說不定一輩子也就這麽一根獨苗苗,你這麽個身強體壯要不是太浪早能兒女成群的,還非要搶一半去,到底是什麽騷操作?
眾臣麵麵相覷。
倒也有那麽一些猜測皇帝可能是要用這種手段平穩過度宮九的,隻不過想起當年趙匡義兄終弟及之時、也曾不止一次說要傳位侄子故事的,卻也更多。
一時還真不好隨意做甚反應。
連楊先生那麽個耿直的倔老頭,都先在肚子裏打著腸子呢!
然而宮九也不需要他們做什麽反應,接著放另一個大雷:
「另外,我的婚禮也該準備起來了……
話說,史上雖仿佛聽說有男皇後,卻沒聽說皇家子弟出嫁要怎麽辦的,不過我也不挑剔太多,隻求盡快,最好就在皇嫂那一胎滿三月之後、足六月之前——
畢竟一輩子就嫁這一次,再急也頂好在兄嫂都有精神有精力的時候
——禮儀無所謂,婚禮服飾也不需各位操心,隻兄嫂非要我從東宮出嫁,又因為早收了我那未婚夫的聘禮,還要備上一份嫁妝給我帶出去……
少不得也要有勞諸位辛苦趕一趕了!」
——不是……
——你說的什麽……
——嫁人?果然是老朽老朽老昏聵了吧?這都誤聽成什麽荒唐話了……
——不是,你都要嫁人了,為什麽還要拉幫結派擺出一副要爭奪皇位的陣仗啊摔!
傾向太平王府的那群人固然很抓狂。
但不僅僅傾向於太平王府的那群人在抓狂,中立的、反對的……
也一陣陣的頭暈眼花。
麵對如此勁爆的言論,什麽太平王世子果然和太平王這個親爹十分不對付,連從皇帝那裏搶上半個娃都強調隻給親媽不給他啦;
什麽皇後早不懷孕、晚不懷孕,偏偏在皇帝都叫人住進東宮了,群臣也逐漸適應了的時候才傳出孕信,可真是叫人歡喜都歡喜不盡興啦……
都比不上堂堂皇家子,還是連東宮都住進去了,隻差那麽一個黃道吉日正式賜婚就是國之儲貳了的皇家子,居然要把自己嫁出去來得震撼!
內閣首輔劉大人簡直要暈。
偏偏宮九最是盯著他:
「皇兄不是早在將東宮收拾出來之前,就先和劉首輔說過,要擇吉日與我賜婚的嗎?
劉首輔當時還和皇兄道了喜,又預祝了皇兄後繼有人了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