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的百姓尚且心中如此忐忑,更何況那些被直接點名道姓的皇族呢?


    浮雲關、紫金關、龍虎關的事情,皇族已經得到了奏報。


    大晉軍大敗而歸,損失慘重,糧草車輛、兵器盡皆失去,對於大晉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即便大晉國富民強,這些損失也在他們刻意承受的範圍之內,但是,對於大晉來說,這是許多年來都沒有過的慘敗。


    聽到這樣的戰報,大晉皇帝當即震怒,立刻把領兵的將領綁來問罪。


    可是,那些將領所說的話,卻是讓大晉皇帝立刻傻眼了。


    開始的時候,大晉的皇帝完全不相信會有這麽神奇而玄幻的事情發生,在他想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怎麽會有一個會飛的和尚,而且神通廣大,憑借他一人之力提升了整個大夏軍的戰鬥力,使大晉軍軍在戰爭中損失慘重。


    可是,皇上派人詢問了不少迴來的將士,所得到的答案完全一致,可以證明那些將領的匯報沒有任何虛假的成分,當即,大晉的皇帝便傻眼了。


    這些天來,他的心中一致忐忑不安,總覺得這件事情沒完。


    難道是自己妄自興兵入侵大夏國土,觸犯了上天,才出現這種情況?


    大晉皇帝的心裏很慌,卻不敢輕舉妄動,甚至連派人大夏打探消息都不敢,深恐觸犯了那位高僧的警告,會招致更大的災禍。


    根據那些手下的將領匯報,那和尚的神通根本不是普通凡人所能抵抗的,人家隨手一指,便有一座山峰崩塌,就算是皇宮也肯定沒有山峰那麽堅固。


    也就是說,人家一手指頭就能毀滅了整個大晉的皇宮,甚至兩個手指都不用,便可以毀滅了大晉的都城。


    大晉國的皇帝如何不心中忌憚?


    時間一天天過去,除了戰場上遇到那個神通廣大的和尚之外,大晉國再沒有見過那個和尚一麵。在大晉國皇帝的嚴密封鎖之下,戰場上發生的那些事情都被嚴密的封鎖起來,雖然民間偶爾有流傳出來,但是百姓已經無法辨別真假。


    更沒有什麽人敢站出來,說那是真的,他們是親眼所見的。


    因為一旦被人發現,可能會禍及九族,沒有人敢冒這樣大的風險去呈口舌之快。


    因而,大晉國的百姓知道這件事情的並不多。


    知道這件事情的隻有那些親臨其事的軍人和皇族。


    今天,唐僧突然降臨大晉國都,並且在皇城上空問罪,原本跪在地上的皇帝身體一顫,立刻前額伏地高聲說道:“請佛祖弟子息怒,大晉皇帝乃任知罪。自從佛祖弟子在邊境斥退本國兵馬,乃任便約束三軍,不得擅自進入大夏境地,就連邊境的所有兵馬也都全部撤了迴來。望佛祖弟子明察,饒恕乃任的罪過,乃任願意盡大晉國之力去彌補大夏,隻求佛祖弟子能給乃任這個機會。”


    大晉國皇帝說得十分虔誠,似乎這些話早就想好了一般,張口就來,也很有誠意。


    天空中的唐僧聽到他這樣說,臉上沒有任何神色,他低聲宣了一聲佛號繼續說道:“阿彌陀佛,佛祖有好生之德,慈悲為懷,布施仁德於世間。乃任你既然知道錯了,佛祖也就暫且把此事記下。天下蒼生都是生靈,佛祖視眾生平等,隻希望凡人之間和睦相處,不造殺孽。你的過錯已經放在了佛祖的案頭,隻看你今後的行動,如果再生事端,多造殺虐,將會一並懲戒。到那個時候,大晉的皇族將會換人,或許整個大晉的子民都會受你牽連,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是,是,多謝佛祖寬容,乃任一定謹遵佛祖法諭,不敢造次。”


    地上的大晉皇帝聽到唐僧口風鬆動,不禁也是心頭一鬆,連忙滿口承諾。


    卻聽得唐僧繼續說道:“乃任,你大晉國從前占領的大夏國土,應如數奉還。對大夏國這麽多年的損失,也給予相應的賠償。大夏不會向你大晉用兵,也不會向其他鄰國用兵,你大晉也同樣如此,如有違背,必遭天譴,連累大晉百姓。”


    “是,是,乃任記住了!”大晉皇帝急忙再次說道。


    唐僧道:“各國之間和睦相處,大晉國內,施行仁政,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佛家所希望看到的極樂淨土。望你們好自為之吧,如果觸怒了佛祖的戒條,自食惡果!”


    唐僧把他的聲音傳遍了整個京城,讓每一個大晉國的臣民都聽得清清楚楚。


    然後身形一閃,不再緩緩飛行,而是化作一道金光,直衝高空消失不見了。


    但是,緊接著,卻有一件黃色的物件從天而降,緩緩落到了皇宮大門外。


    卻是一個顏色金黃的石頭,上麵刻了許多小子。


    乃任自然也看到了這件東西,隨即帶著皇子皇孫,宮女太監和侍衛,向皇宮外走來。


    來到大石前,放眼看去,卻看到大石頭上刻著的三個大字是“佛祖誡”。


    那些小子所寫的內容,基本上與唐僧所說的一致,甚至包括再妄動刀兵,換了大晉皇族的字樣都有。


    看到這塊從天而降的大石的人,並不隻皇城中的這些人,城中的百姓基本上都看到了。


    但是因為距離皇宮較遠,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過來觀看。


    隻有那些在皇宮附近的人,才第一時間趕了過來。


    本來他們隻是遠遠地觀看,並不敢過來衝撞了聖駕,但是此時的皇帝乃任對唐僧心中存了許多的忌憚。


    這樣的一塊佛祖誡石,被唐僧放到了皇宮格外,很顯然是對大晉皇族的一種告誡,不單單是給皇族看的,而且是給天下百姓看的。


    甚至其中的意思也包含了,隻要皇族敢不施行仁政,妄自動用刀兵發動戰爭,大夏的百姓子民,大夏的降臨都可以推翻大晉皇族的。


    而佛祖是支持這樣做的,而且,會對皇族降下懲罰的。


    所以,有了這樣的認識,對那些遠遠觀看佛祖誡石的百姓,他不但不敢驅趕,還不得不做出姿態,讓那些百姓可以大膽觀看。


    百姓在那邊看著,乃任退到了一邊。


    佛祖誡石上的字,他都看完了,也入了心。


    此時,他心中想的卻是,真得好好遵從佛祖的旨意了,希望自己能夠彌補以前的過錯,多贖一些罪過。


    畢竟天上是有神靈的!


    “宣百官上朝!”


    如此想著,大晉皇帝對身邊的太監說了一聲,然後快步返迴皇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從滿級唐僧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禮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禮紅並收藏西遊從滿級唐僧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