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耳這幾天垂頭喪氣,心生不寧。?八一中文網18?.88?11z??.?c1om


    李和問,“怎麽了這是?”


    馬蒂奇道,“他的老家生內戰了,已經炮火連天了。”


    “是的,我們國內生了內戰,聽說已經死了很多人。”鐵木耳憂心忡忡。


    李和問,“你的父母都在國內?”


    鐵木耳點點頭,“是的,先生,不過我不是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他們都在鄉下農場,離爭端區域遠著呢,我隻是憂心我的祖國,他正在經曆傷痛。”


    馬蒂奇大大咧咧道,“鐵木耳同誌,我要是你,立馬就迴國,扛起槍為國家而戰,為正義而戰!”、


    最後兩句說的正義感爆棚。


    李和笑著拍拍馬蒂奇的肩膀,“小夥子,你不用羨慕,將來你會有這個機會的。”


    南斯拉夫的內戰估計也不遠了,主要是前南斯拉夫聯邦解體而引的民族對立和內戰。從1991年蘇聯崩盤到2ooo年米洛塞維奇下台這場紛爭進行了有十年。


    這場內戰的血腥程度震驚世界,手榴彈、火箭炮滿天飛。這都提醒著李和,將來格魯吉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這樣的重災區還是遠離的好。


    一不小心就要把小命玩完,真不值當。


    不過羅馬尼亞已經算是穩定區域了。


    李和已經在東歐收購了27家廠子,大部分都是機械類的廠子,而且肯定都是需要和國內企業合資的,不然他根本沒有能力去消化。


    更讓他稀罕的是,他已經挖了1ooo多名技術專家,雖然很多人心向歐美,可是拖家帶口的逃難並不明智,既然有一家橫空出世的香港企業願意幫助他們,他們沒有拒絕的道理。


    何況對他們來說,目前先的工作是解決溫飽,他們連肚皮都已經填不上了,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家人餓死!


    要不是有中國人送過來的牛肉罐頭和土豆,他們連說話的力氣都快沒了。


    李和開始還不信窮困到這個程度,直至他自己去了一趟羅馬尼亞之後,才對目前加盟國的潦倒狀況有了直觀的了解。


    去了阿羅汽車的員工住宿區之後,他才得知這裏已經一年沒有工資了,而且貨幣貶值就連這裏的頂級工程師都是吃了上頓瞅下頓。


    李和大手一揮,自然把這些專家攬到了手裏,其中很多專家正在協助拆遷的工作,這極大的減輕了劉保用等人的工作負擔。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來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大部分都來做拆遷工作的。還有一部分是來做倒爺的,也不乏國內企業聞著味道來學習李和做收購的。


    李和知道,他的小翅膀這次扇的動靜有點大。


    這裏來撿漏的,資金都不像李和這麽雄厚,做事情自然沒有那麽大氣,能省錢自然要省錢,對行賄這種事情都是無師自通。令李和大跌眼鏡的是,國內的一家農機廠居然通過行賄這裏的幹部把羅馬尼亞的拖拉機廠差點給搬空了!


    其後一家來自十堰的摩托車生產企業居然把遠東內燃機廠的資料室給搬了!


    隻花了2ooo美金!


    李和看的眼熱,是不是隻有自己這麽傻?


    他忍耐不住了,這種錢多人傻的事情,他決定不能再繼續幹了!他對著捷克的教練機打起了注意,然後果然隻要五萬美金!


    僅僅隻要五萬美金!


    aerovodochody的飛機廠的資料室對他開了大門!


    袁明根本不矯情,就一個字:搬!


    有責任他擔著!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布拉克已經下起了雪,道路已經結冰。李和手底下的一幫子東歐人開著羅馬尼亞產的阿羅卡車,光明正大的進了飛機廠。


    鐵木耳等人搬運的時候,倉管員和軍隊守衛都是視而不見,躲屋裏喝小酒吃罐頭呢。對他們來說,在迴老家之前能撈上一筆,簡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蘇聯資產對這些異鄉人來說,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資料和設計圖拉了三個大卡車,為了安全起見,搬空以後,資料室裏麵又重新塞了一些雜七雜八的廢紙和沒用的資料進去,表麵看起來好像什麽事也沒有生。


    雖然看起來很輕鬆,但是這次搬運工作,裏麵並沒有人中國麵孔出現,這樣的臉麵在一堆外國人裏太顯眼了。李和讓鐵木耳等人開車連夜出了捷克境內,迴頭在烏克蘭迴合。


    鐵木耳等人沒走鐵路還海運,而是汽車徑直進入了哈薩克斯坦。出關更是美金開道,暢通無阻。唯一的困難,冰雪道路開車並不容易。


    車子到了哈薩克境內,有劉保用安排的飛機接應,全部轉為空運,這樣的技術資料太寶貴了!不能有一點閃失!


    直到得到消息,全部資料已經進入中國境內的時候,李和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這也太沒難度了!


    不要說李和不敢相信,就連劉保用等人都不敢相信,曾經強大的蘇聯軍隊,它的指揮係統已經幾近癱瘓了!


    這些都是戈地圖的功勞了,他剛剛推出經濟改革的“5oo天計劃”,主張實行國有資產的私有化,建立以私有製為主體的多種所有製形式並存的所有製結構。


    這代表著兩種改革目標模式和兩種不同的經濟製度。


    可並沒有讓蘇聯過渡到良性的市場經濟,反而使原有的計劃經濟失控了,加劇了社會經濟的紊亂,經濟、財政、社會政治全麵危機。


    拆整設備的工作目前還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由於李和收購了不少的廠子,廠子在停工前都是完整的,裏麵有各種車輛和工具,所以從起吊設備到運輸車輛都是不缺的,唯一缺的就是人手了。


    袁明和張文鬱這些人都沒有閑下來,親自上陣,專門拆卸各種儀表等貴重零部件,因為它們多是用金銀等稀有金屬製成的,非常值錢。


    其餘的工人負責用電焊切割、拆卸、起吊。


    他們連一個螺絲帽都不放過,拆的幹幹淨淨。


    袁明小心翼翼的搬下來一個軸承,指給李和看,道,“瞧瞧人家這連杆大頭軸的質量,如果是咱們國內的,很難在高運轉時達到較好的潤滑,溫度急驟上升,很容易燒損,但人家這個用了十幾年,還好著呢。差距啊,差距啊。”


    李和也隨手拿起了一個螺栓,感慨道,”這種高強度的緊固件,咱們也不行啊。“


    劉保用在旁邊接話道,”歸功結底還是碳鋼工藝水平不夠。“


    李和隨後又在附近轉了一圈,基本上一家拆去了一半,這效率是夠恐怖的!


    拆整並不是一件的簡單的事情,由於設備質量大、構件長,故其拆除工作往往十分困難和緩慢,而且涉及到許多控製線路,拆卸的難度非常大。


    而且許多零部件,動輒和一輛汽車那般大,重量通常達到5o公斤以上。而且,拆卸的危險性也非常的高,因為許多設備太大,沒法用升降架托起來操作,機械工必須在機體內部鑽來鑽去,再加上設備平衡也不是那麽容易控製,稍不留神就可能受傷。


    可以說在整個拆卸過程中危機四伏,隨時都會出現安全風險。


    所以許多工作必須有熟練工人來做,要不是熟練工人,就拿簡單的嚴重鏽蝕的緊固件來說,普通人都不一定扳的下來。


    還要做很多繁瑣的事情,這個廠子零部件數量總共上百萬件,這麽多東西,拆下來要分門別類地收集,一一貼上標簽、登記並做好相關記錄,這樣都是方便迴國重新組裝成一個樣板工廠。


    工人非常的辛苦,早上六點通常要進行到晚上十一二點,輪班倒都是正常的。


    李和問工頭老宋,“辛苦不辛苦?”


    老宋對李和這個大土豪是熟悉了,“這還算好的,你是沒到煉焦廠和石化廠看過,那全是幾十米幾十米的管道,搞起來才叫麻煩。這個還算好的,你放心吧。”


    李和本來也請過一些本地工人,可是老宋看不慣那些人的懶散勁,沒到五點鍾就想下班迴家吃飯,這哪裏能叫幹活!而且這些人的工資還比他們這些遠渡重洋的工人工資高!


    要是就這些,他們還能接受,關鍵這幫人整個是大爺!都窮的吃不起飯了,還一股子傲氣!


    這叫什麽事!老宋生氣了,自然打了沒商量!這幫大爺伺候不起!


    李和最後還是把補助加給了這些國內來的工人身上,見食堂寒酸,當天又給讚助了幾頭大肥豬,他也跟著蹭了好幾頓豬肉粉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197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爭斤論兩花花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爭斤論兩花花帽並收藏我的197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