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無好宴。


    天子病體沉重,年三十的宮宴,能出席已經是極好的。自然不能長時間留在宮宴上,和大家一起吃吃喝喝。


    於是天子抓緊時間辦正經事。


    天子朝顧玖招手,“小玖,過來!”


    顧玖詫異,心中各種念頭飄過。


    她下意識地朝劉詔看去。


    劉詔捏捏她的手,叫她放心。


    顧玖低眉順眼起,上前,來到大中央。


    天子又朝她招手,叫她靠近一些。


    顧玖上前幾步,已經能清晰看到天子臉上任何細微的表。


    垂垂老矣,行將朽木。


    更直白的說法:離死不遠。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天子的生命力正在流失,非人力能抗衡。


    並非治好了天子中風偏癱的毛病,就能挽救天子的命。


    看著天子一臉灰敗氣息,很顯然天子的五髒六腑都在不同程度的衰竭。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


    人力也無法阻止生命的消失。


    顯然,天子也意識到自己命不久矣。


    天子就坐在搖椅改造的輪椅上,半躺著,上蓋著厚實的棉被。


    他問顧玖,“南城門外經營得如何?”


    顧玖躬迴答:“托陛下洪福,進展還算順利,這一年的計劃基本上都完成了。”


    天子點點頭,“投了那麽多錢進去,總得聽個水花。”


    顧玖低著頭,不知道天子葫蘆裏到底賣什麽藥。


    在場的皇子,皇子妃,目光有意無意都集中在她的上。


    這會,她儼然取代劉詔,成了眾人的靶子。


    顧玖不樂意當靶子,尤其是在這種場合下。


    可她不能催促天子,叫天子快點快點,不要耽誤她的時間。


    她又沒活膩。


    天子又問道:“南城門外,盡看到投錢進去,沒看到賺錢。你那項目能賺錢嗎?”


    顧玖點頭,“能賺錢的。個別項目其實已經開始賺錢,隻是不顯眼,大家沒注意罷了。”


    天子哈哈一笑,“大家都盯著那些房子。你能將幾萬流民妥善安置,有功於社稷,有功於子孫後代。”


    顧玖抿唇一笑,“全賴少府錢莊大力支持。”


    “哈哈,這份感謝,你自己對少府家令說去。總歸你是有功的,對待有功之臣,朕自然不能吝嗇。”


    咦?


    天子要獎勵她嗎?


    顧玖心中好奇。


    天子朝寧王掃了眼,“奉朕口諭,南城門外一未完工,任何人任何衙門,一不得幹涉南城門外的運作。有關南城門外運作事宜,皆由顧玖做主。”


    顧玖:“……”


    她瞠目結舌,萬萬沒想到天子竟然給她送來這樣一份大禮。


    “孫媳叩謝陛下隆恩。”顧玖心甘願對天子行大禮。


    有了天子這道口諭,她可以放心大膽甩開膀子的幹。旁人休想指手畫腳。


    就算有朝一,新皇繼位,也不會動南城門。至少短時間內不會動。


    其他人,臉色極為複雜。


    “父皇對劉詔兩口子,真是格外優容。”


    “旁的皇孫皇孫妻,可沒有這個待遇。”


    “誰叫他們沒娶到如同顧玖這般能幹的媳婦!”


    皇子們毫不避諱,當著天子的麵,議論紛紛。甚至還在打趣劉詔,今能坐在宮宴上,全靠老婆。


    “哈哈哈……”


    寧王突然放聲大笑,“父皇睿智。南城門外那片土地,幾萬流民,交給任何人兒子都不放心。唯有交給顧玖經營,才夠妥當。兒子雙手讚成父皇這個決定。”


    天子盯著寧王,似乎是想從他的表中判斷,這番話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寧王正兒八經起來,那是十足十純金的真心實意,半點不帶虛假的。


    寧王還叮囑顧玖,“小玖啊,陛下對你對南城門外寄予厚望,你可不能讓陛下失望,知道嗎?”


    顧玖躬領命,“兒媳明白,兒媳謹遵父王教誨。”


    寧王哈哈一笑,揮揮手,“退下吧,劉詔都急了。”


    一句打趣,倒是叫場上的氣氛和緩了一些。大家都嘻嘻哈哈,看著輕鬆閑適。


    顧玖巴不得,趕緊退下,迴到劉詔邊。


    兩口子相視一笑,自有默契。


    天子盯著寧王看了會,眼皮一垂,“朕乏了。”


    “老奴送陛下迴寢宮歇息。”


    天子點點頭。


    寧王丟家酒杯,“兒子送父皇迴去。”


    天子沒阻攔。


    寧王從陳大昌手中搶過輪椅,推著天子迴寢宮。


    正主一走,這宮宴頓時少了幾分滋味。


    不過即便要離去,也該和寧王打一聲招唿才行。


    所以,大家都安坐在位置上,等待寧王迴來。


    結果寧王這一去,就給耽擱了。


    寧王將天子送迴請寢宮,安頓在榻上。


    寧王本想告辭迴宴席,天子卻招手,叫他留下。


    寧王隻好坐在龍邊,聽天子教誨。


    天子長出一口氣,“朕恐時無多,有些事需得叮囑你。”


    “父皇長命百歲……”


    “少說廢話,老實聽朕說話。燕王,朕已經貶他為庶民。等你登基後,也別忙著施恩,少說磋磨他一二年,叫他知道些好歹。”


    寧王笑哈哈的,“父皇放心,燕王弟弟那裏,這一二年,定要叫他深刻反省。”


    燕王已經被貶斥,對燕王的稱唿,一時間眾人還是改不過口來。


    天子又說道:“孫氏,朕交由你處置。孫家,留著,別動。孫氏的事,同孫家並無關係。”


    寧王卻搖頭,“孫氏是我嫂嫂,我處置她不合適。父皇辛苦些,幹脆下一道旨意,要死要活全憑父皇心意。”


    天子哼了一聲,“給你機會立威,你倒是將往外推。”


    寧王卻說道:“區區一個孫氏,無用。立威,自有蔡家的人頭。”


    “蔡家的案子查得如何?”


    “年前又多了兩位人證。目前看來,屠村一事,並沒有冤枉姓蔡的。當年他領兵的那些人,多是京畿地區的人,陸續找到,全都關押在詔獄。等開了,一個一個審,定要將此案辦成鐵案。”


    天子提醒他,“登基初期,立威重要,卻也不能大興牢獄,不可牽連無辜之人。”


    寧王打趣天子,“父皇越老,越來越仁慈了。”


    想當年,天子剛登基的頭兩年,將京城殺了個屍山血海。如今卻叫寧王不可大興牢獄。


    天子長歎一聲,“朕最近時時想起當年的事,的確殺戮過重。有些人,不該死,也死了。其中不乏國之棟梁。”


    寧王不置可否。


    在他看來,該殺就殺,無需後悔。


    登基之初,不殺一批人,朝臣還當他一個新皇好拿捏。


    寧王拖著蔡家案子,就是要用蔡家人的人頭,還有那些犯案將士的人頭,露一露肌,叫世人都知道他的決心。


    天子盯著寧王,已經能從寧王的眼中一絲崢嶸。


    天子有心勸解,轉念一想,當年他也是這麽過來的。


    罷了,寧王一大把年紀,不是二十啷當的小年輕,自該知道如何抉擇才是好的。


    天子說起另外一件事,“等你登基後,可要立太子?”


    寧王心頭一跳,“還請父皇教我。”


    天子思索一番,“朕給你建議,暫不立太子。所有皇子,全部出宮開府,不必住在宮中。你最小的兒子都到了娶妻的年齡,不必墨守成規。”


    按理,皇子們在封王賜爵之前,一般都是住在宮裏頭。


    不過寧王況特殊。


    因他兒子都大了,住宮裏頭反而不合適。


    寧王頷首,“兒子明白。兒子也覺著暫不立太子很好。民間有傳聞,我朝太子無一人善終,嫡出皇子更無善終者。恐怕和過早立太子也有關係。”


    天子怒聲嗬斥,“市井荒唐之言,你也相信。”


    寧王哈哈一笑,“這話也有幾分道理。故此兒子打算,不立太子。非立不可的時候,也隻立儲君。”


    儲君看似和太子一樣,其實是有本質區別。


    儲君住王府,太子住東宮。


    太子有自己的一班底,俗稱小朝廷,儲君無。


    太子除了可以有自己的一行政班底,按製還能擁有五千人的太子親軍。


    這些,儲君都沒有。


    儲君隻是比別的皇子多了一個繼承權,實際上手中的權利並不大。


    無天子旨意,儲君既不能在皇帝活著的時候建自己的小朝廷,也不能擁有五千人的親軍。


    像寧王現在,整裏和那些朝臣扯皮,蓋因為他沒有自己的行政班底,無法取代朝中大臣。


    天子點點頭,“你的想法不錯,以後就別立太子。太子命不好,活不長,實在是可惜。”


    能被立為太子的人,出才幹都有。卻因為各種原因活不長,也是可惜。


    寧王哈哈一笑,“父皇也信市井荒唐言。”


    天子擺擺手,有些疲憊,“你那幾個兒子,你自己看著辦吧。”


    寧王斂了笑容,說道:“都是年輕衝動的年齡,多看幾年,兒子不著急。”


    天子不置可否。


    等到天子睡下,寧王才起迴到宴席上。


    皇子們已經喝得七倒八歪。


    劉詔顧玖兩口子不打招唿,先跑了。


    寧王嘿了一聲,“越來越沒規矩。”


    常恩笑嗬嗬地說道:“聽聞詔夫人嫌棄宮宴酒菜難吃,所以趕著迴王府吃年夜飯。”


    寧王大笑出聲,“宮宴酒菜的確難吃,本王也十分嫌棄。罷了,宮宴到此結束,各迴各家。”


    顧玖和劉詔坐著馬車迴王府,總算吃上了騰騰的飯菜,十分滿足。


    “還是王府的廚子手藝好。禦膳房的廚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限製太多,做出來的飯菜總是差了些。”


    劉詔說道:“禦膳房做的飯菜,首要講究養,其次才是味道。”


    尤其是天子中風以來,禦膳房的飯菜越發的少油少鹽。仿佛宮裏所有人都要向天子看齊,同天子吃一樣的食譜。


    說白了,禦膳房就是不想承擔風險。


    好吃的飯菜,他們會做嗎?


    當然會!


    而且做得比任何人都好吃。


    但是比起好吃,命更重要。


    寧願難吃一點不犯錯,也別做那好吃的犯了錯丟腦袋強。


    顧玖搖搖頭,“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叫我天天吃那種沒油沒鹽的飯菜,活著還有什麽意思。等父王登基稱帝後,我們千萬別住皇宮,會折壽。”


    劉詔哈哈一笑,“就因為宮裏的飯菜不好吃?”


    “還因為宮裏的規矩大,出宮一趟極為不易。我既然要經營南城門外項目,自然不能住在宮裏。”


    顧玖不住宮裏的理由都是現成的。


    劉詔笑道:“放心,我們不會住皇宮。”


    顧玖好奇,“父王承諾你了嗎?”


    “父王嫌棄我們年齡大了,住皇宮不合適。”


    顧玖抿唇一笑,“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等到父王登基稱帝,宮裏麵又要鬧起來。”


    以寧王貪花好色的本,登基後,定會廣納嬪妃,享受人生。


    如今王府後院,還住著好幾十個被寧王臨幸過的女人。


    那些女人,過去還想著出王府,找人嫁了。


    如今寧王做了儲君,已經無人想要出王府。都等著寧王登基,她們也能跟著雞犬升天,做那後宮嬪妃,榮耀一世,提拔娘家。


    等到寧王和裴氏從宮裏迴來,大家齊聚和堂守歲。


    幾個小孩在一起玩耍,二公子那個懷孕的妾室也有幸出席今晚的家庭聚會。


    蕭琴兒似笑非笑,顯然是在看歐陽芙的笑話。


    歐陽芙很冷靜,不給任何人看她笑話的機會。


    寧王坐在羅漢榻上,顯得很放鬆。


    他朝幾個兒子看去,突然出聲說道:“本王不指望你們幾兄弟兄友弟恭,卻也不希望看到手足相殘。以後做事,都得給本王拿捏好分寸。要是讓本王知道誰在背後蠅營狗苟,別怪本王翻臉無。”


    原本鬧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


    幾位公子,都是一臉的麵無表。


    裴氏蹙眉,“大過年的,你說這些做什麽?這些話就不能等過完年再說嗎?”


    寧王搖頭,“過了年,本王忙的很。這樣難得的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機會恐怕是沒有的。本王心頭既然藏了話,當然要趁著這難得的機會說出來。”


    裴氏無奈。


    劉詔率先說道:“兒子謹記父王教誨。”


    寧王又朝其他幾個兒子看去。


    幾兄弟紛紛表態,絕不亂來,做事定會拿捏好分寸。


    寧王估計是怕刺激不夠,又來了個重磅消息,“等本王登基後,不立太子。”


    轟!


    不立太子?


    這是何意?


    眾人驚疑不定,卻無人站出來詢問寧王為何不立太子。


    裴氏心中有擔憂,“此事決定了嗎?”


    寧王點頭,“此事本王已經和父皇商量好,父皇也讚同不立太子,不設東宮。東宮就是多餘浪費。”


    裴氏長出一口氣,“不設東宮也好,以免弄得一家人生分。東宮屬官,若是好的,也就罷了。若是遇到心思不純的人,太子都叫他們給帶壞。”


    寧王哈哈一笑,“還是王妃懂本王心意。兒子們,你們聽好了,不立太子,不設東宮。所以你們心裏頭的小九九,全都給本王收起來,別搞什麽奪嫡之爭。誰敢搞事,本王就搞他。”


    此話一出,諸位公子都感到心累。


    父王是一如既往地亂來,從不按照牌理出牌。


    寧王卻哈哈大笑,很高興能將自己的兒子們收拾一頓。


    這或許是皇室成員的惡趣味,看著孩子們吃癟,心就很愉悅。


    “喝酒,喝酒。”裴氏端起酒杯。


    眾人都要給麵子,紛紛端起酒杯,氣氛又鬧起來。


    大哥兒和念姐兒為了爭玩具,鬧了起來。


    各自的娘,趕緊將兩個孩子抱到偏廳。


    至於禦哥兒,這會正趴在方嬤嬤懷裏唿唿大睡。哥哥姐姐們無論怎麽哭鬧,他都沒醒。


    寧王聽著孩子哭聲,於是提醒道:“你們幾兄弟,都抓緊時間生孩子,多生幾個。老五和老六的婚事也該提上程。過了年,王妃記得替他們相看。”


    “說到婚事,嫿丫頭地婚事,王爺考慮好了嗎?”


    ------題外話------


    爆更傷肝,元氣大傷。修養兩天,才恢複了一點元氣。


    今天的更新晚了,很抱歉。


    今天休息好了,明天開始恢複正常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醫妃有點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吃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吃元寶並收藏侯門醫妃有點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