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天氣已經冷了下來。


    冬天的腳步,已經來到了京城。


    往年這個時候,很多商家已經準備離開京城。就怕再晚些時候,河水冰凍,道路不好走,耽誤了迴家過年。


    但是今年,商家們顯得不慌不忙。


    還有更多的貨物,正在源源不斷的運到京城來。


    京城空前的鬧。


    沒想到,這個季節,還能吃上南方的水果,真是令人意外啊。


    “聽說了嗎,京城到洛州的水泥路快修通了。”


    “早就聽說了,好像就差最後幾十裏路,兩頭就能合攏。”


    “最近四海商行的菜店,又添了不少新品種。好像都是從南方運來的,價錢還不貴。”


    “怎麽不貴。一個桔子,這麽大一點,就要兩文錢。兩文錢都能買幾個雞蛋了。”


    “我昨兒嚐了個鮮,那桔子真甜。聽說和我們這邊的品種不一樣。”


    “還有紅薯幹。”


    “以前隻聽說過南邊有人種紅薯,卻沒想到那東西還真是耐餓。”


    “聽說紅薯在北邊也能種。”


    “真的這事可不能瞎胡說。”


    “胡說什麽啊。我小姨子嫂子的兄弟的大舅子的表兄,在莊子上幹活。聽人說,今年不少莊子都種了紅薯,一畝能有上千斤。”


    “真的嗎天啦,上千斤的畝產,豈不是說青黃不接的時候不用再擔心餓肚子”


    “光種紅薯也不行。每年的賦稅,徭役,沒辦法用紅薯去抵扣。還得種小麥稻穀。”


    “這倒也是。”


    “那紅薯除了畝產高,能做紅薯幹外,還有別的嗎”


    “怎麽沒有,喂豬就極好。還能磨成粉,做紅薯粉絲。聽說還能釀酒。”


    “紅薯果真能釀酒”


    茶樓老板竟然也加入了幾個腳夫的談話。


    “我都是聽人說的,說是紅薯畝產高,可以煮來吃,蒸來吃,還能烤著吃,頂餓,就是多。喂豬也是極好的,豬吃了紅薯,長得快。還說能釀酒,隻是沒見過。”


    茶樓老板說道“要是真能釀酒,我也種個十畝二十畝。”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釀酒。”


    “你剛說的紅薯粉絲,是什麽樣的”


    “你去大槐樹集市的菜店,那裏麵有賣的,東西好還不貴。改明兒我也去買半斤,嚐個新鮮。”


    腳夫們喝著大碗茶,歇息了半個時辰,又去忙活了。


    茶樓老板留意起紅薯這物什,咬咬牙,還是花了錢買了紅薯幹,紅薯粉絲,還稱了幾十斤的紅薯迴來,準備學著煮來吃,蒸來吃,烤來吃。


    這茶樓,就是路邊最低檔的茶樓,一個草棚子,不遮風,隻能擋擋雨雪。


    茶樓老板開了多年,掙的也都是辛苦錢。


    好不容易攢了錢,買了十幾畝坡地,幾畝水澆地,也算是小富。


    茶樓老板打算好了,趁著體還好,再幹幾年,多買點土地。等老了,就去鄉下養老。靠著幾十畝土地,一家人能生活。


    要是這個紅薯畝產真有那麽高,真有那麽好,茶樓老板覺著買幾十畝地的計劃,說不定能夠提前實現。


    接下來幾天,茶樓老板一家人,變著花樣吃紅薯。


    別說,味道還真不錯,甜滋滋,糯糯的。烤的最好吃,香。


    果然如同那些腳夫所說,紅薯頂餓,就是多,不雅。


    吃過了紅薯,茶樓老板就盼著紅薯能釀酒的那一天。


    一定要能釀酒啊。


    隻要能釀酒,他就將自家的山坡地,都種上紅薯。


    至於種子從哪裏來,茶樓老板還沒想到那麽遠。


    反正等到耕的時候,總能想到辦法弄來種子。


    離著京城三百裏的八裏鋪,位於京城到洛州的官道上。


    自去年來了修路的工程隊,這處位於山坳坳裏麵小地方,就鬧了起來。


    修路的,燒水泥的,來往送補給的


    冬天最冷的時候,工程隊都沒歇著,還在燒磚。說是要建房子。


    當地百姓,也不懂修路同建房子有什麽關係。


    他們隻知道,工程隊來了後,家裏的子便好了起來。


    男人去工地上幹活,每天兩頓幹的,還有湯喝,還有工錢拿。


    女人幫著燒飯,一樣包吃有工錢拿。


    沒找到活的女人,便接了縫補的活。


    工程隊上都是大老爺們,掙得多,手散,願意花錢請人洗衣服。


    工地附近的百姓,就得了實惠。


    除了這些以外,以前賣不起價錢的牲畜家禽,工程隊都要,價錢還公道。還因此掀起了一波小小的飼養家禽的風潮。


    運不出去的木材,石頭,不值錢的石灰,工程隊都拿錢賣。


    八裏鋪老百姓的子眼看著好起來,然而這一段水泥路也修通了。


    工程隊走了,當地百姓都是一臉遺憾,失落。好子隨著工程隊的離開,也隨之離開了。


    以後的子,怕是又會迴到過去那種貧窮守舊,一年到頭吃不了一頓飽飯的生活中。


    卻不料,工程隊走後,水泥路邊,卻多了兩棟氣派的宅院。


    周圍地土地,山林,也被人買了下來。


    很快,房子上麵掛了牌子,門口水泥路上多了兩排高高的木柵欄。


    附近村裏唯一讀過書的童生,指著房門上掛著的兩道牌子,念叨“收費站,休息站。”


    “這是什麽玩意”


    “不知道”


    “休息站是不是就是驛站,這倒是能理解。收費站是什麽難不成我們以後從這路上過,還得給錢。”


    一聽到給錢,村民們落荒而逃,生怕從那氣派的大宅院裏麵跑出幾個兇神惡煞的人,找他們要錢。


    唯一的童生,很尷尬的站在風中。本想和村民們一起逃走,卻又覺著有失體麵。留在這裏,他又怕,兩股戰戰,快要尿褲子了。


    嚶嚶嚶


    氣派的大宅院裏麵,果然出來一個人。一個模樣斯文,眼神精明的年輕人。


    “喂,你不跑嗎”年輕人問老童生。


    老童生今年三十,姓王,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幾十裏外的縣城。


    他tiǎn)tiǎn)嘴唇,緊張兮兮地說道“走,現在就走。”


    “別忙啊。”年輕人咧嘴一笑,“剛才聽你說話,你識字”


    王老童生點點頭,“讀過書。”


    年輕人打量著老童生的穿著,以及那張麵帶菜色的臉,顯然是個窮光蛋,還有點莫名其妙的清高。


    “我們這裏招識字的人,你來嗎包吃還給工錢。”


    王老童生先是“啊”了一聲。


    年輕人嘿嘿一笑,“啊什麽啊,頓頓吃想要嗎一月一兩俸祿,想要嗎幹得好年底還有賞錢,還能以內部價從東家手裏買到好東西,真不心動”


    “你們這裏做什麽的啊”王老童生心動了,隻是心裏頭還是有些遲疑。


    就如年輕人猜的那樣,他有點莫名其妙的清高。作為村裏唯一識字的人,還能將子過得這麽窮,不是沒原因的。


    年輕人笑了笑,說道“你會識字,當然是做抄寫工作。難道你字見不得人”


    “見得人,見得人。我能考慮考慮嗎”


    “你這人怎麽這麽磨蹭,我們老大今兒去了縣城招人。你現在要是不答應,等到明兒可沒你的機會。縣城裏的人,可稀罕我們這裏了。”


    王老童生頓時急了,“明兒你們就不招人了嗎”


    “人都招滿了,當然就不招了。知道吧,縣城過來的人,都是熟手,過來就能用。就你,還得上半個月的培訓班才能上崗。”


    什麽培訓班,什麽上崗,王老童生半懂不懂。但是這話的意思他明白。


    他現在要是不答應,差事就從手指縫溜走了。


    頓頓有吃,滋溜,王老童生不爭氣的咽了一口口水。


    一月一兩的俸祿,滋溜,王老童生的心口蹦蹦亂跳。比第一次睡小娘子還要激動。


    他看著眼前兩棟氣派的宅院,掛著收費站的是兩層小樓,掛著休息站的是個進深很深的宅院。猶如那庭院深深,不知道裏麵是什麽景象。


    剛才年輕人就是從休息站裏麵出來的。


    王老童生用他不太聰明的腦袋判斷出,他要是錯過了眼前的機會,就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差事。


    他哈了口氣,山裏麵天冷得早。寒意比外麵提早了一兩個月到來。


    年輕人也不催促他,端著一個鬥大的陶瓷碗,唿哧唿哧的吃著。


    那白花花的肥,饞得幾個月沒聞過味的王老童生眼睛都直了,口腔裏一個勁的分泌著唾液。


    年輕人問他“想吃嗎”


    王老童生下意識的點點頭。


    年輕人咧嘴一笑,“你現在簽了用工協議,這飯你也能吃。”


    “現在就能吃像你這麽多”


    “那是。我們這裏當差,從站長到雜役,一律管飽。”


    站長是什麽東西,王老童生沒明白。管飽他是聽明白了。


    “我應工,我現在就應工。肯定能吃飯吧。”


    “能保證撐死你。”


    王老童生摸著餓得隻剩下排骨的肚子,他做夢都想吃撐。


    “嘿嘿”


    他腦袋昏昏的跟著年輕人進了休息站,簽了一份協議,然後就吃上了白花花的肥。


    王老童生一邊吃一邊哭。


    站長同年輕人嘮叨,“又拉來一個傻子。”


    “識字的傻子。”年輕人哈哈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醫妃有點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吃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吃元寶並收藏侯門醫妃有點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