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詔是個暴脾氣。


    他和自家兄弟來往不多,卻對每個兄弟的脾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二皇子心中所思所想,他估摸著能猜個七七八八。


    他沒客氣。


    早朝會,趁著文德帝還沒到,劉詔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突然衝上去,將二皇子暴揍了一頓。


    以劉詔的武力值,二皇子連個還手之力都沒有,被壓在地上打得嗷嗷叫喚。


    其餘皇子經過最初的慌亂後,一個個莫名興奮起來。


    一邊假意勸架,一邊盼著繼續打,打死了最好。


    文武百官全都亂了。


    堂堂皇子,竟然在大朝會上打架。


    成何體統!


    荒唐!


    大漢將軍人呢?


    還不趕緊將兩位下拉開。


    此處是金鑾,是聽政議政的地方,豈容皇子們放肆。


    大漢將軍們腳步遲緩,皇帝還沒到,也沒發話,他們犯不著去得罪兩位皇子。


    文武大臣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竅。


    “陛下駕到!”


    一聲唱喝,全場肅穆。


    劉詔跳起來,放過了二皇子。


    二皇子翻起來,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打迴去,報仇。


    他衝向劉詔,一拳頭朝劉詔的俊臉打去。


    劉詔輕鬆避開。


    皇帝已經到了金鑾,看到這一幕,大皺眉頭。


    “老二,你在做什麽?”


    二皇子一迴頭,痛得齜牙咧嘴,偏生一張臉好好的,一點傷痕都沒有。


    劉詔太險,打人全都打在看不見的皮上,痛死他了。


    “求父皇替兒臣做主,大哥無緣無故,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兒子打了一頓。在場所有人都可以作證。”


    說完,二皇子就哭了。


    這一迴他是真哭,絕非演戲。


    太委屈了。


    劉詔特麽的根本就不是人,就是個畜生,四處咬人的瘋狗。


    文武百官齊齊點頭,證明二皇子說的沒錯,大皇子下突然暴起傷人,太荒唐。


    當場就有禦史出來彈劾劉詔。


    為嫡長皇子,不做表率就算了,竟然帶頭打架,打的還是自家兄弟。


    這個榜樣太壞!


    一定要嚴懲不貸。


    百官都叫囂著嚴懲不貸。


    文德帝氣的吹胡子瞪眼。


    當然,文德帝不是生禦史的氣,而是氣劉詔這個混賬,又給他惹事。


    “老大,你怎麽說?”


    劉詔站出來,朗聲說道:“兒子無話可說。”


    打了就是打了,說個。


    問他為什麽要打人?


    打人還需要理由嗎?他看不慣老二,這個理由行不行。


    文德帝氣壞了,當即下令,“廷杖,閉門思過一月。”


    大漢將軍將劉詔帶下去,很快就聽見啪啪啪棍子打在上麵的動靜。


    十棍子廷杖,劉詔哎呦哎呦叫喚。


    “父皇,兒子快要被打死了。”


    文德帝惱怒不已,“打死了活該。滾下去,朕現在不想看見你。”


    劉詔被宮人抬著出宮。


    至於二皇子,文德帝一樣不滿。


    聽聞打架過程中,二皇子毫無還手之力,猶如弱雞。


    文德帝很失望。


    這要是換做他做皇子那會,趙王或是誰找他打架,他保證將對方打得滿地找牙。即便打不贏,也要拿出氣勢來,叫人不敢輕視。


    老二毫無血,不好,不好。


    男人,就得要有血,該兇悍的時候就要兇悍。


    哭哭啼啼,太過柔。


    文德帝扭頭朝常恩看去,瞬間皺起眉頭。


    常恩一臉懵bi)。


    他是無辜的,好不好?


    柔一詞,令文德帝聯想到了宮中的閹人。


    看一眼常恩,再看一眼二皇子,文德帝頓時心生失望。


    ……


    劉詔被抬迴曉築。


    顧玖給他敷藥。


    劉詔一邊哎呦哎呦叫喚,一邊得意洋洋。


    顧玖一巴掌拍在他的部。


    慎刑司下手極有分寸,全都是皮外傷,沒有傷到筋骨。


    劉詔卻誇張得跳起來,“謀殺親夫嗎?”


    “瞧你能的,被打十棍子廷杖,你很得意嗎?”


    劉詔嘻嘻哈哈,“你是沒看見老二的慘樣,我下手極有分寸,他隻會比我更慘。沒有三兩個月好不了。”


    顧玖聞言笑了起來。


    “就算要揍他一頓,也犯不著在金鑾揍他。”


    劉詔卻不這麽想,“新房子裝好了,很快就要搬進去。你不是嫌我總是忙,沒時間嗎。這迴閉門思過一個月,我有大把的時間。有什麽事,你盡管安排我來做。”


    顧玖甩了他一個白眼,“陛下讓你閉門思過,不是讓你到處亂跑。要是讓陛下知道你不在家老老實實思過,卻忙著搬家擺宴,信不信還有第二頓廷杖等著你。”


    “等著就等著。”劉詔毫不在乎。


    不就是廷杖,他承受得起。


    顧玖無話可說。


    劉詔得意洋洋。


    十棍子換來二皇子當眾丟臉,很值得。


    顧玖給他敷完藥,“好好休息幾天,這兩天別亂動,老實躺在上。”


    “傷得不重,沒必要躺。”


    顧玖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不介意留下疤痕,你盡管起來,隨意活動。”


    劉詔頓住。


    “你嫌我上有疤?”


    那個表,那個語氣,太委屈了。


    竟然被媳婦嫌棄。


    顧玖齜牙,“你猜啊!猜猜看我到底嫌不嫌棄。”


    “你肯定嫌棄!”劉詔一張厭世臉,喪喪的。


    他將被子一裹,不理會顧玖。


    顧玖笑了起來,“乖一點,好好養傷。”


    然後就走了!


    走了!


    劉詔越發的喪!


    媳婦不關心他,要老命了。


    ……


    顧玖吩咐許有四,“置辦一份禮物,給二皇子送去。就說大下給他賠禮道歉。”


    許有四遲疑,“需要如此嗎?要不要問問大下的意思?”


    “不用問他,此事就這麽定了。去吧!”


    “遵命!”


    接著,顧玖又將錢富叫來。


    “外麵的事都處理完了嗎?”


    “迴稟夫人,都處理幹淨了。”


    “哦!”


    顧玖輕輕敲擊桌麵,“你認為二皇子下接下來會怎麽做?”


    “肯定會安分守己一段時間。”


    “不能讓他安分守己。”顧玖很果斷,“私鑄錢幣這個市場,你了解嗎?”


    “老奴略知一二。”


    顧玖笑起來,“二皇子偷偷養了一大幫人,開銷極大。加之最近損失慘重,他一定急需銀錢。想辦法,讓他私鑄錢幣。”


    錢富微蹙眉頭,“這樣能行嗎?”


    顧玖輕聲一笑,“還有什麽比私鑄錢幣來錢更快?本夫人可以供貨給他,當然是化名供貨。”


    “夫人的意思是,要將他一錘子打死?”錢富問道。


    顧玖點頭,沒有否認,“他太鬧騰了,還害得大下被廷杖。趁早結果了他,徹底讓他出局。”


    錢富躬說道:“老奴明白了。老奴和下商量一下細節,就安排下麵的人去辦。”


    顧玖提醒道:“盡量做得自然點,不要留下刻意引的痕跡。”


    “此事夫人放心,保證不留痕跡。”


    錢富躬退下,去找劉詔商量行動方案。


    劉詔聞言,先是哈哈哈大笑三聲,“本下就知道小玖心疼我。”


    瞧著劉詔嘚瑟的模樣,錢富也忍不住嫌棄起來。


    罪過,罪過。


    他豈能嫌棄大下。


    隻是大下得意洋洋的模樣,真的很讓人嫌棄啊。


    ……


    二皇子迴到王府,請來太醫診治。


    太醫撩開衣服一看,暗道大皇子下手可真狠。


    這都是內傷啊!


    “下傷勢有些重,最好修養十天半個月,按時用藥調養。”


    二皇子痛得齜牙咧嘴,當即吩咐下人去衙門請假。就說他被劉詔打得內出血。


    等太醫一走,他就和歐陽芙嘮叨起來。


    “老大下手真黑,根本就不是人。本下一定要找迴這個場子。”


    歐陽芙拿著藥碗,給二皇子敷藥。


    下手稍微重了一點,二皇子就痛得大叫起來,額頭已經布滿了汗珠。


    “你能不能輕點。沒死在劉詔手裏,反而死在你手裏。哎呦喂,痛死本下。父皇才打了他十棍子,太少了。就該直接將他打死。”


    “下少說幾句吧。”


    二皇子眼一瞪,“本下抱怨幾句,你還不高興。你到底站在那邊的?”


    歐陽芙放下藥碗,“下確定要和大皇子一家反目?做好準備了嗎?”


    二皇子冷哼一聲,麵目有瞬間猙獰,“本下要做什麽,輪不到你來嘰嘰歪歪。”


    “我隻是提醒下,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就不要輕易挑起戰火。”


    “你以為本下息事寧人,劉詔就會放過我嗎?他在金鑾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打我,在他動手那一刻,就已經撕破了臉麵,沒有兄弟義可言。”


    歐陽芙蹙眉,“既然已經撕破了臉麵,下打算怎麽辦?本打算這個月搬家請客,是不是要推遲?”


    “當然要推遲。過兩天,你就對外聲稱本下傷重下不了,內腹受傷,怕是傷了根本。”


    歐陽芙緊蹙眉頭,心中極為擔憂。


    二皇子嗬斥她,“做出一副喪氣樣給誰看,你就不能盼著點好的,非要往壞處想。”


    歐陽芙歎了一口氣,“下想做什麽就做吧。”


    至於勝算,歐陽芙不抱希望。


    如今她能做的,就是替孩子們多打算打算。


    萬一有一天二皇子敗了,至少孩子們還能衣食無憂,不會被牽連。


    並非她悲觀絕望。


    而是她知道,同大皇子鬥,二皇子沒有絲毫勝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醫妃有點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吃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吃元寶並收藏侯門醫妃有點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