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矛盾公開化。狂沙文學網


    在報紙上打嘴仗打得飛起。


    大家看個樂嗬!


    就跟過年看大戲似的。


    顧玖翻看每一份報紙,孫家幾乎都在頭版。


    白仲躬問道:“要不要添一把柴,讓火燒得更旺?”


    顧玖搖頭,“還不到時候。再說這是孫家內部矛盾,本宮不便插手。”


    “娘娘的意思是,讓孫家人自己鬧去,不管了?”白仲一臉遺憾的樣子。


    大戲啊!


    不能在其中插一手,真是令人遺憾。


    顧玖笑了起來,“本宮若是插手,說不定會死人的。然而,還不到時候。”


    還不到死人的時候。


    “提醒孫狀元,鬧到這個程度,文壇很多人已經開始站隊。他的書該出版了!”


    “老奴這就出宮提醒孫狀元。”


    顧玖說道:“新民孫家能不能拉攏人心,獲得支持,就看孫狀元著書立說的水平。”


    白仲有點遲疑,“應該沒問題吧。”


    “本宮也希望沒問題。文青書局會配合炒作,將孫狀元的書炒。然而,孫家的學說曆經數代,影響極廣,孫狀元還得再接再厲,才有資格和對方打擂台。”


    著書立說,成為文壇一座山頭,絕非容易的事。


    三元公楊元慶,著書立說多年,目前隱約可見山頭的影子。在學術這一塊,總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他的學術思想,通過書籍和學生的傳播,也算是廣為人知。


    加上學生眾多,也算是後繼有人,有了衣缽傳承。


    一個學術山頭的建立,無論是哪個年代都不容易。


    同理,打壓一個學術山頭,同樣不容易。


    思想學術的影響力,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是朝廷和皇權宣布某個學說為毒瘤,這個學說就會死掉。


    傳承還在,思想還在,學說就一直存在,總會有擁護者。


    最多被打壓的時候,發展緩慢一些,卻不會真正的消失。


    顧玖cāo)控這一切的目的,並不是要消滅孫家的學術思想,而是防止一家獨大。


    要的是發展,而不是保守僵化。


    她要的是學術界百花齊放。


    山河書院三元公是一座山頭,但是其他學科同樣也形成了山頭。


    在山河書院,三元公都無法一家獨大。整個文壇,更不可能。


    孫家的學術思想,已經兩三百年沒有更新過。


    是的,他們現在傳播的學術調調,還是孫家老祖宗那一。


    以至於凡是孫家學派出來的人,都有著固執守舊的毛病,很難接受新事物。但是吵架,又是最厲害的。


    談古論今,引經據典,孫家學派的人就沒輸過。


    p!


    官場因為這幫人占據多數,很多時候,真是能將人氣死。


    上次,山河書院出來的學子,占據了工部四分之一的官職,禦史就開始鬧騰。


    歸根結底,還是山頭主義。


    山河書院出來的學子,同其他書院出來的學子有著明顯的區別。


    更,更奔放,更開放更包容……


    同守舊派涇渭分明。


    僅僅隻是一次工部官員的選拔,因為山河書院的學子比較出挑,就讓其他學派的官員著急了。


    禦史彈劾又猛烈又辛辣。


    弄得吏部上下很被動,全體大罵禦史不幹人事。


    學術之爭,本就和官場息息相關。


    當某個學術占據壟斷地位的時候,這個學術的學生理所當然在官場占據優勢地位。


    當某個學術勢弱,不好意思,官場沒你的份。


    強勢學術以官府力量,打壓弱勢學術,這幫讀書人玩得賊溜。


    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才多少年時間朝堂上已經看不到法家,墨家的影子。


    要利用法家的思想,還得披一張儒家的皮。稱為外儒內法!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禦史為什麽著急?


    因為他們意識到山河書院終有一天會威脅到自己的學術派別。


    權利的高地,不光是人在爭,各個學派同樣在競爭。


    如果沒有顧玖替山河書院做背書,如果一開始山河書院不是以科舉為主,按照山河書院現在百家齊放的玩法,早就在幼苗時期就被人幹掉了。


    為了打破學術壟斷,為了占據話語權,顧玖必須插手學術這一塊。


    孫家是學術界的大佬,從孫家下手,事半功倍。


    當學術山頭林立,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時候,官場才會發生根本的改變。


    ……


    文青書局接到任務,自然不敢怠慢。


    在孫家矛盾白化的時候,出版了孫狀元的書籍《學說》。


    並且動用一切資源,推廣這本書。


    書是好書,內容紮實,全本幹貨。


    但是內容具有顛覆,對於三觀已經建立的讀書人來說,可謂是歪理邪說,大逆不道。


    對於三觀還在塑造的讀書人來說,這本書很新奇,為大家打開了新的視野。


    還可以這樣嗎?


    很多人發出了疑問。


    《學說》的度,伴隨著爭議,節節攀升。


    出版不過十天,已經有人迫不及待在報紙上寫文章批評。


    從南到北,讀書人不甘寂寞,報紙上鬧得不行。


    有批評的,自然也有誇讚的。


    任丘將稿件交給黃去病,“我的文章,必須頭版頭條。”


    黃去病先快速的掃了眼內容,“你的潤筆費太高,付不起。”


    《大周生活秀》已經從三元公那裏成功約稿,黃去病對任丘的稿件自然沒那麽稀罕。


    任丘眼一瞪,“這份稿件,就按照市場價,我不多要你的錢。但是你必須給我頭版頭條。”


    黃去病說道:“頭版頭條已經給了三元公,他答應給我們供稿子。”


    任丘翻了個白眼,“他是他,我是我。我和他的文章角度完全不同,當然我們的立場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支持孫狀元。”


    黃去病見四下無人,悄聲問道:“學術這一塊,我了解得不同。請教一個問題,孫狀元的《學說》當真很牛?”


    任丘哈哈一笑,“你小瞧孫狀元。他潛心鑽研這麽多年,以前顧忌家族,不肯發表自己的學說。如今沒有家族羈絆,他這本《學說》是顛覆的。對於孫家老祖宗的學說,進行了顛覆的批判,而且有理有據,你說牛不牛?”


    黃去病連連點頭,“聽你這麽一說,的確很牛。隻是這樣做,他就不怕背上罵名?他顛覆的可是他家老祖宗的學術思想。”


    任丘說道:“孫家天天在報紙上罵他,他背負的罵名還少了嗎?《學說》出版發行,至少能在部分人心目中替他正名,他並非背祖忘宗,而是學術理念不同。讀書人,應該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事恐怕沒這麽簡單。”黃去病不懂學術,但是他懂人,懂官場。


    學術場和官場相輔相成,孫狀元是任重而道遠。


    任丘哈哈一笑:“簡單如何,艱難又如何!大丈夫在世,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即便背負一世罵名,也該勇敢表達自己。若是能將文壇的水攪渾,足以名垂千古。”


    “是千古罵名!”


    “美譽也好,罵名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在曆史長河中留下自己的思想光輝,能否留下一字半句,影響後世人。”


    黃去病打趣他:“不知任先生何時著書立說?”


    任丘昂著頭,天生驕傲,不可一世,“本官遲早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黃去病笑道:“我拭目以待!”


    任丘激昂文字,令黃去病羨慕。


    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奔放,何等的激……


    在任丘邊,永遠不會頹廢迷茫。


    隻有自信,永遠自信。


    ……


    三元公同任丘助攻孫狀元,他們二人,都是大牛人物。


    一出手,對方死傷一片片,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三元公勉強也算是一個山頭,他公開支持孫狀元,他的學生自然是緊隨其後。


    任丘,大牛人物。雖然沒有著作,但是在文壇也略有薄名。


    有了這二人支持,一時間,孫狀元這邊聲勢大震。


    大街上的阿貓阿狗,就別出來現眼,還妄想踩孫狀元一腳。


    在三元公和任先生的手下,連一招都走不了。


    真要打擂台,就讓真正的大牛人物出麵。


    孫狀元這邊擺起了架勢,隻等對方上台出招。


    孫家那邊,啞火了幾天。


    緊接著,更加猛烈的攻勢撲麵而來。


    事關家族根本,孫家寸步不讓。


    整個夏天,秋天,報紙上充斥著學術之爭。


    孫家開頭,其他學派也加入了戰局,你來我往。


    文壇這個圈子,徹底被攪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醫妃有點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吃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吃元寶並收藏侯門醫妃有點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