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兒發現,自從他孝敬祖父母兩斤茶葉後,功課直接翻倍。手機端https://


    他有點懵。


    是他炒的茶葉不夠好嗎?


    還是祖父母對他有所不滿。


    他憂思數日,愁眉不展。


    白仲領命,出麵提點他,“太上皇和太後娘娘給你布置加倍的功課,不是罰你,而是看重你。你若是沒有那個能力,太上皇和太後娘娘也不會廢心思布置功課。”


    得了提點,哥兒果然眉頭舒展,幹勁十足。


    顧玖和劉詔三天兩頭出門遊山玩水。哥兒則埋首功課,或是帶人深入村落探查民情,他是一日不得閑。


    過了穀雨,夫妻二人改道前往江陵府。


    江陵府水資源豐富,大江大湖環繞。


    劉詔一到江陵府,就想吃河鮮。


    顧玖提醒他,“可別敞開了胃口吃,先適應適應這邊的氣候再說。”


    劉詔從善如流。


    二人乘坐樓船,前往大湖遊覽,順便聽船娘講那湖邊漁民的故事,唱著古老的小曲。


    顧玖覺著小曲挺有趣,於是命人找來樂師記錄曲譜。


    “將各地小曲山歌收集成冊,將來可以出版一本古樂譜,肯定很多人收藏。”


    對顧玖的決定,劉詔向來都是無條件支持。


    自此,遊山玩水的隊伍中,就多了兩位樂師。


    劉詔偶爾來了興趣,跟著樂師一起唱喝,好不快活。


    顧玖發散思維,一路行來,不光可以記載小曲山歌曲譜,還可以命人將各地風俗習慣,飲食氣候等等記錄下來。


    路上遇到的奇人奇事,也都一一記載。


    將來說不定可以出版一本《地方奇人怪談》,供後人參考,也能開拓人們的眼界。


    這個時代,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機會出遠門。了解外界,隻能通過書本。


    真能出版一本《地方奇人怪談》,也算是給大家的生活添了一抹色彩。


    隨著想法誕生,隊伍裏麵又對了兩位書辦,兩位畫師。


    畫師負責畫出沿途山川地貌,風情民俗,人物形象。


    將來集結成冊,做成書籍插畫,讓人們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外麵的世界,不做井底之蛙。


    夫妻二人在江陵府,一住就是一年。


    品特色美食,賞當地美景。


    這一年哥兒又長高了一截,脫去孩童稚氣,多了少年青澀。


    哥兒是學什麽都學得快,學得好。


    在江陵府,他學會了劃船,學會了抓魚,學會了遊泳,學會了辨別草藥,跟著畫師學畫畫,跟著樂師學譜曲,跟著武師傅學武藝,甚至還學了一點粗淺的木工活……


    這悟性,就連劉詔都說生平僅見。


    “就怕他慧極必傷。”


    “不一定。”顧玖認為劉詔是杞人憂天,“哥兒跟著我們遊遍山川湖海,接觸三教九流,見識廣博,心胸開闊。學得越多,越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鑽牛角尖。所謂慧極必傷,多是環境閉塞,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沒見識到天下,卻憂心天下。隻見人性之惡,不見人性之善。”


    劉詔看著哥兒,果然是個爽朗好男兒,不是那種鑽牛角尖的性格。


    哥兒這個年齡,以他的見識,同齡人中,無人能比。


    所學很雜,沒有動搖心性,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三觀。


    他們住在江陵府這段時間,江陵書院山長崔七經常提著一壺酒上門拜訪。


    他見哥兒悟性極佳,起了愛才之心,於是建議道“可否讓皇長孫殿下前往書院讀書,和同齡人相處一段時日,或有好處。”


    顧玖欣然答應。


    哥兒野了這麽長時間,是該收收心,到書院接受熏陶。


    於是乎,哥兒結束了上山抓鳥,下河摸魚的日子,進入書院讀書。


    他的學習程度之深,所學之豐富,普通夫子根本教不了他。


    崔七給他開小灶,請名師大儒教導。


    在書院期間,哥兒又接觸了道家,佛家,陰陽家,墨家,理工學派……


    全新的知識領域,散發著誘人的氣息。


    哥兒一頭紮進了新的知識領域中,樂不思蜀。


    劉詔私下裏嚷嚷道“當心成了書呆子。”


    “放心吧,當不了書呆子。在書院還不忘每天上山抓鳥下河摸魚。書院投訴了好幾次,池塘裏養的魚,都快被他夥同一群學子給偷完了。經常半夜三更抓魚烤著吃。”


    劉詔聞言,哈哈大笑,“有朕當年的風範,不錯不錯。比他老子還調皮三分。”


    “哥兒是要比老大更有野性。”


    散養的孩子和圈養的孩子,的確有所不同。


    野性十足的哥兒,適應力超強。


    江陵書院除了崔七無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就算這樣,短短時間,他就在書院混出了名堂,手邊圍著一群學子,儼然老大風範。


    難免和其他幾派學子發生衝突。


    他是陽謀陰謀齊上陣,三兩下幹翻對手,成了書院當之無愧的霸主。


    崔七再次提著酒拜訪太上皇和太後娘娘。


    他抹了一把臉,不知道該怎麽開頭。


    最後決定實話實說。


    “皇長孫殿下,在書院混得風生水起,幾個地頭蛇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書院上下,奉他為頭領,很有點山大王的氣勢。”


    劉詔聞言,放聲大笑。


    笑過之後,他又說道“區區山大王,算不得什麽。要是有本事混個將軍做做,倒也不錯。”


    顧玖看出崔七還有未盡之言,於是問道“哥兒是不是又闖禍了?”


    “太後娘娘多慮了,皇長孫殿下做事還是很有分寸。最近山裏麵鬧匪患,娘娘也知道,江陵府周圍山多地少,匪患不絕。當地官府剿匪不力,跟山匪熟悉地形狡兔三窟也有關係。皇長孫殿下得知這個情況,開始煽動學子,將各家護衛家丁小廝組織起來訓練,說是要上山剿匪。”


    事關重大,崔七管不住皇長孫殿下,隻能偷偷告狀。


    “胡鬧!”


    劉詔惱怒,“半大小子,學人剿匪,當心把性命交代。”


    顧玖卻說道“此事不宜強硬打壓,應積極引導。你熟悉軍事,此事你負責。”


    顧玖當甩手掌櫃,將責任甩給劉詔。


    劉詔琢磨了一番,調來當地駐軍負責剿匪。哥兒則帶著他訓練的人,作為後勤輔助。


    “先讓這小子見見血,才知道打仗可不是兒戲。”


    顧玖讚同這個辦法。


    經過周密部署,部隊進山開始剿匪。


    此去三月,爬山過河,條件艱苦,總算端了匪徒的數個老巢,擊斃匪首。繳獲大量物資人口。


    這迴剿匪,剿得很幹淨。


    山裏麵至少能太平個十年八年。


    曆經三個月的剿匪,一群學生兵在哥兒的帶領下,迅速成長起來。


    都是見過世麵的人,也是吃足了苦頭,不似過去那般張狂,都開始學著穩重。


    哥兒眼神變得越發堅毅。


    他偷偷問顧玖,“祖母,我們下一站去哪裏?可有匪患?”


    得,這小子剿匪剿上癮了。


    “你是想打仗嗎?”


    哥兒重重點頭。


    顧玖說道“一直南下,出國境,到海外,天天都能打仗。”


    “我們要去海外嗎?”


    “可以將海外安排在行程上。”


    於是,哥兒心頭就埋下了去海外打仗的念頭。


    從江陵府沿江逆行,到達益州。


    好巧,百裏外的山區也有山匪橫行。


    哥兒豪氣衝天,加入當地駐軍,同吃同住一起訓練。


    準備妥當,就上山剿匪。


    劉詔得意洋洋,“這小子類我,有我當年的幹勁,打起仗來不要命。”


    顧玖甩了個白眼給他,“等哥兒迴來,讓他去當地書院修身養性一段時間。”


    “文武兼備,甚好!”


    這個時候,魯王劉在京城呆膩了,加上手頭上的項目一直沒進展,就動了出門遊玩換換思路的心思。


    得知父母帶著哥兒正在益州,他也急匆匆趕往益州會和。


    多了個電燈泡,劉詔十分嫌棄。


    直接將魯王劉打發到當地書院教書。不教書也行,隻要不出現在跟前就成。


    劉捏捏鼻子,這是親爹嗎?


    他幹脆跑到山裏,跟在哥兒屁股後麵搖旗呐喊,幫忙算賬,做個後勤。


    沒了兒子孫子打擾,劉詔爽歪歪。


    天天拉著顧玖出門走街串巷,喝茶看戲,遊山玩水。


    他來了興趣,特意學了幾個唱段,專門唱給顧玖聽。


    顧玖很捧場。


    拍著巴掌,朗聲說道“唱得很!”


    “果真唱得好?你別哄我。”


    “不哄你!你扮武將,特別有氣勢。那些唱戲的,沒上過戰場沒打過仗,甚至沒見過血,扮武將不倫不類。”


    這話有道理。


    劉詔心花怒放,又學了幾個唱段,專門唱給顧玖聽。


    等到魯王劉和哥兒這對叔侄歸來,劉詔很有興趣了展示了一番自己的唱腔。


    魯王劉沒敢吐槽,憋著笑,不作聲。


    哥兒則拿起鼓槌打鼓伴奏,爺孫兩玩得樂嗬得不行。


    魯王劉偷偷吐槽,“父皇唱得真不怎麽樣,倒是哥兒擊鼓很不錯,看得出有專門學過。”


    顧玖笑了笑,“知道你父皇為何那麽喜歡哥兒嗎?不光是因為哥兒聰明,還因為哥兒比你們更有孝心。”


    “兒子也有孝心!”魯王抗辯。


    顧玖笑了笑,“但你絕不會為你父皇擊鼓伴奏,讓你父皇盡興。這就是哥兒討人喜歡的地方,他懂得多,凡事都能得心應手。隻要他願意,他可以讓每一個人喜歡他。他若是討厭某個人,自有辦法讓每個人都討厭那個人。”


    “聽母後這麽一說,哥兒城府頗深。”


    “他悟性極高,聰明絕頂,小小年紀頗有謀略不稀奇。他真的很討人喜歡,是個上進又有孝心的好孩子。讓人願意將最好的東西都給他。”


    魯王劉聞言,悄聲問道“這是定了哥兒的儲君之位?”


    “現在談論此事,為時過早。”


    “哦!”魯王劉十分知趣,不再提起此事。


    他說道“要不我也將家裏的小子給父皇母後送來,代我盡孝。”


    “別!你家那小子,半懂不懂,正是人嫌狗厭的年紀,本宮可不樂意帶孩子。等孩子再長大歲,屆時可以送到本宮跟前,本宮親自調教一番。”


    魯王劉喜笑顏開,“孩子能得母後親自調教,那是他的福分。凡是經母後調教出來的孩子,都身具不凡之處。”


    顧玖樂嗬嗬的,“嚐嚐這個茶葉的味道,是哥兒親自炒製而成,已得大師傅精髓。”


    一聽說是哥兒親自炒製的茶葉,魯王劉頓時來了興趣。


    用心品茗,果然有獨到之處。


    “哥兒真乃天才。不如讓他跟著我學術數器械,不同的思維想法碰撞,說不定能帶來新的啟發。”


    顧玖問道“你們的研究陷入了瓶頸,這麽長時間就一點進展都沒有?”


    “的確是一點進展都沒有。看到哥兒,以他的聰明腦瓜,或許能給我帶來一點啟發。”


    “行啊!隻要他願意,本宮不阻攔。”


    魯王劉喜笑顏開。


    之後,就拉著哥兒埋首術數器械,廢寢忘食。


    ------題外話------


    預估不足,今天還完結不了。


    還得再寫幾章。


    侯門醫妃有點毒


    侯門醫妃有點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醫妃有點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吃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吃元寶並收藏侯門醫妃有點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