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洲,魏營。


    因豫州此時賈逵戰死、浮橋盡斷之故,洲上軍士陷入了惶恐當中。


    洲上魏營有兵馬萬人,分別為兩郡兵馬。其一為陳郡郡守諸葛誕,其二為譙郡郡守孫邕,各領五千兵馬。


    諸葛誕因造船有功,被曹丕所重用。而後南征江淮期間,諸葛誕憑借出色能力脫穎而出,則在年前被曹丕任命為陳郡太守。


    諸葛誕與孫邕二人及帳下將吏在得知賈逵戰死,淮水徹底被漢軍掌握後,針對大軍的未來多有爭論,或有議降者,或有待援者。


    諸葛誕對局勢不樂觀,有偏向降漢的打算。然孫邕因曹洪屯兵在北岸的緣故,更傾向固守兵馬待援,而非背棄曹魏降漢。


    因局勢未徹底分明,且漢軍又未發起攻,所有人都不敢倉促表態,歸降派與待援派的意見始終不統一。


    邵陽洲內部意見的不統一,實際上陸遜早有所料到。故而他才向龐統建議,不如先擊外圍北岸的魏軍。將南北兩岸魏軍趕走,陷入被淮水包圍的邵陽洲魏軍必然喪失信心,撐不了多久,走投無路的魏卒,唯有倒戈而降。


    是夜,龐統采用陸遜之計,派兵突襲北岸魏營,燒毀了曹洪帳下舟舸及部分營寨,嚇著曹洪不敢久留。


    淩晨天明時分,曹洪得知曹休率兵向西撤去,在眾人的建議下,不顧滿寵留守北岸的勸諫,率兵馬燒毀營寨而走。


    在曹洪燒毀營寨而走之後,漢軍依照霍峻的建議分兵而動,陸遜繼續率兵西進,搶占壽春外圍據點;龐統留看邵陽洲魏寨,收降洲上魏軍;蔣濟率兵下先與徐盛匯合,而後追擊曹休;霍篤北進泗水,解下邳之圍。


    當洲上魏軍陸續得知南岸曹休舍輜重而走,以及北岸曹洪燒毀營寨而撤之後,上下軍士得知後大為惶恐,不少兵吏在次日主動向龐統投降。


    龐統將所降兵吏盡數收下,且派出不少人乘舟舸至邵陽洲附近,嚐試招降更多的人。但因諸葛誕、孫邕二人未有明確表態,唯有少部分膽大的魏卒敢棄軍投降。


    為了盡快讓洲上魏軍投降,龐統將魏軍兵敗的消息傳播出去,且表示兩日之內不降,破寨之後皆貶為奴。


    諸葛誕得知自己被曹休、曹洪二人拋棄,也不客氣向龐統寫信,表示自己希望投降。但因譙郡太守孫邕未有明確態度,希望龐統能給予自己些時間說服孫邕。


    龐統甚是歡喜,其在書信中,言琅琊諸氏在南漢國內的發展,若諸葛誕歸漢,多半會受到丞相諸葛亮的欣賞。然龐統不準備給更多的時間,反而是讓葛誕必須在兩日內歸降,否則他將發兵擊之。


    次日晚間,諸葛誕以商討大事為名,請孫邕入大營。


    席位間,諸葛誕憂慮而歎,說道:“今浮橋斷絕,我軍被困江渚之上,雖有糧草可食。但今下水賊逼迫太甚,我軍將士多是惶恐。卻不知陳君有何高見?”


    孫邕臉色微正,說道:“今下雖被浮橋燒毀,我軍稍遇挫折,但君豈能如無知兵吏般惶恐。賈豫州因赴國難而亡,我等宜當追效其之所為,勒令兵吏固守營寨,不準有兵將越營而降賊。”


    “賈豫州雖不幸棄世,但曹文烈、曹子廉二將舍輜燒營而走!”


    諸葛誕見孫邕油鹽不進,遲疑少許,試探說道:我軍外無援軍,多半將為棄子。以今下形勢觀之,唯有兩條選擇。其一,我與陳君向龐統請降,水賊當會厚待我等;其二,你我固守營寨,寨破兵敗之後,全軍上下皆為奴身。”


    “前者為保全大軍上下之策,後者則非明智之舉。望陳君宜當三思,莫倉促而決!”


    孫邕臉色陰沉,冷聲說道:“陛下待你我之恩不薄,諸葛太守安能有背恩而降之意。我軍如能固守洲寨,待陛下再起大軍來援,你我當功著一時矣!”


    聽著孫邕的話,諸葛誕心中多是無奈。如果真有歸國的希望,諸葛誕肯定想歸國。但以目前形勢來看,他們洲上魏軍大概率沒希望歸國了。


    當然歸降南漢的誘惑也不小,如龐統所言,琅琊諸葛氏在南漢朝中幾乎是數一數二的門閥大族,而他以諸葛亮族弟的身份投降,必然能獲得不少政治資源,說不準能比他在曹魏發展的好。


    諸葛誕不動聲色地瞥了眼帳角,說道:“我敬陳君正直,然以今下之形勢,我意率軍歸漢。不知陳君願隨我否,共得世間富貴,匡扶漢室!”


    孫邕怒拍案幾,說道:“諸葛誕,賈豫州身赴國難,屍骨未寒。你食魏祿多年,今安有如此無父無君之言?”


    諸葛誕冷笑幾下,說道:“曹操食漢祿多年,一朝篡位稱帝。我雖不敢言忠,但可敢言盡心。今下之勢,曹休、曹洪棄寨而走,不投漢則亡!”


    “來人,擒殺諸葛公休!”


    孫邕憤怒起身,欲招唿左右侍從擒下諸葛誕。


    見孫邕主動撕破臉皮,諸葛誕歎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休怪我無情了!”


    “噔!”


    諸葛誕舉起酒樽猛地摔到地上,樽落而聲響。


    緊接著,大批甲士闖入營中,其手上盡數是孫邕左右侍從的人頭,直接將孫邕包圍在一起。


    孫邕怒罵道:“諸葛誕,陛下大軍仍在,賈公屍骨未寒。今下你卻背主而降,日後必當不得好死!”


    諸葛誕揮了揮手,沉聲說道:“孫邕癡迷不誤,率兵反叛天兵。今當處之,而後上報與龐督。”


    “諾!”


    諸葛誕斬殺孫邕之後,用孫邕印綬去誆騙帳下將校到大帳。諸葛誕在大帳中拿出孫邕人頭,向眾人痛陳利弊,並進行威逼利誘。


    在諸葛誕出色演說下,以及受今下形勢所逼,眾人決意向龐統投降。


    大帳中,龐統得知諸葛誕率兵來投,大笑不已。


    請諸葛誕入帳,龐統親自迎接。


    “誕拜見龐將軍!”諸葛誕拱手行禮說道。


    龐統將諸葛誕扶起,笑道:“統聞公休之名多時,今君率兵來降,料葛相必然大喜!”


    諸葛誕謙遜說道:“族兄葛相之名,誕居北國多聞其威名,當萬分敬仰。今能率軍歸漢,與族兄相仕一國,匡扶漢室,誕不甚榮幸!”


    “哈哈~”


    龐統請諸葛誕入座,說道:“今君既有歸降,卻不知有多少兵糧?”


    諸葛誕奉上巾帛,說道:“稟龐督,洲上軍士有九千六百四十五人,將校十二人,騎卒三百五十一人,餘者為步卒。寨中有餘糧二十萬石,為南岸賊兵所食之糧。至於譙郡郡守孫邕,其負隅頑抗,被誕所斬。”


    “好!”


    龐統簡單瀏覽了下巾帛,笑道:“今公休率萬人來降,當大有裨益我軍。”


    說著,龐統諮詢其意見,問道:“戰事未休,降卒萬人不可久居一處,不知公休可有高見?”


    聽出了龐統的試探之意,諸葛誕如實說道:“今萬人降卒或可分居多城,由各城軍士看押。然其中不少銳士,或可汰選用之。”


    “彩!”


    龐統滿意諸葛誕的迴答,笑道:“可從公休之語,今有勞公休精選三千步騎,暫由公休統率,而後從大司馬之軍圍攻壽春!”


    “圍攻壽春!”


    諸葛誕心中一驚,問道:“莫非曹洪、曹休二軍皆已兵敗?”


    龐統笑了笑,說道:“曹休率兵西進,自尋死路。大司馬早有所料,故已率兵至落澗水。據時日觀之,大司馬或將要擊敗曹休!”


    諸葛誕微微蹙眉,說道:“曹休帳下有兵六萬,雖約有民兩萬人,但可戰之兵不下四萬。且曹洪率軍西撤,如與曹休夾岸唿應,恐大司馬不易取勝!”


    曹休率大軍圍攻鍾離城,雖因浮橋被毀而撤。但論實力而言,曹休帳下大軍未折損多少,可非那麽容易啃下,甚至說曹休有擊敗霍峻的希望。且一旦曹休擊敗霍峻,戰局仍有扭轉的希望。


    當下初降的諸葛誕不太敢相信龐統說的話,甚至有些質疑霍峻。尚未擊敗曹休,或是說尚未重創魏軍,怎敢說要為攻略壽春而做準備。或是說霍峻對這目前的一切,早就有所規劃!


    “大司馬已有破敵之策,公休無需為憂!”


    龐統似乎看出了諸葛誕疑惑,笑道:“公休從我軍令便可,盡快精選兵馬。餘者軍士,我當先送至鍾離、淮陰、盱台等城,而後等大司馬吩咐。至於戰況,自有大司馬統禦!”


    “諾!”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漢大司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府並收藏季漢大司馬最新章節